■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七星中学/董家琪
成片的乌云排山倒海般地向地面压来,厚重的水雾中隐隐闪出几道闪电,闷雷的轰鸣声犹如万马奔腾,从高邈的天际直奔大地。
顷刻间,成串的雨丝被风撕碎,敲打在叶片光滑的表面,发出“嗒嗒”的响声,宛如孩童玩乐时的脚步声。树冠间的雨珠,在油亮的树叶丛中来回穿梭、滚动、滴落,直到坠入湿泥,才发出一声微弱的叹息。
不觉间,那细密的雨丝已汇成铜线粗细的水柱,冲着街道上慌乱奔跑的行人呼啸而去。风狂躁地肆意怒吼着,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惊得屋檐下躲雨的人高耸起了双肩,拼命地将头往后缩着,生怕光裸的脖子被这乱风侵袭。
各家各户的玻璃窗皆摆正了不断向外探出的头,却没能耐得住雨的咆哮。雨点癫狂地拍打着紧闭的窗,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丝毫不逊于摇滚乐队的高分贝演奏。
蓦地,那激进的乐曲声戛然而止,只留下余音在这天地间回响。屋瓦间成柱的水流只剩余韵,几滴水珠轻盈滑落,在栏杆上摔出无数的小弹珠,最后化为一摊水渍。
不远处,雨丝轻柔密集地落下,房顶上、街道上,飘起一层白蒙蒙的轻烟,宛如缥缈的白纱。一阵风刮来,那白纱袅袅飘去,发出细碎的沙沙声——这是狂暴后的平静。细密的雨丝奏出最后一串湿润轻盈的音符,滑入我的心底。
我放下手中的茶盏,望着窗外,陷入了沉思。我已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品一场雨,我已多久未曾如此酣畅淋漓地听一次雨落下的声音?忽然想起一个电影片段:一间间茅草屋里,专心致志的学生正在认真听讲。只是雨声渐起,教授不得不提高嗓门上课,学生为听清讲课声只能倾斜身子。雨声愈来愈大,教授干脆在黑板上写下了“静坐听雨”四个字,和学生们一起正襟危坐,细听雨声。打开窗,映入眼帘的是倾盆大雨,在这白色的雨幕下,有狩猎而归的蓑笠翁的脚步声,有在雨中奔跑的学生的呼喊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如此情景深深撼动了我的心,也许,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茅屋铁皮顶里的学生们听过无数次的雨落,伴着无数次雨击铁皮的声音努力地学习……
再听窗外那残存的细雨,雨中没有蓑笠翁的匆匆脚步声,也没有细雨击打铁皮的声音,只有平静的轻吟,回荡、回荡……
小作者观雨,既看到了成串的雨丝,也看到了倾盆而下的暴雨。由近到远的雨幕,给人一种画面感,这幅画面中的每一抹色彩和每一缕声音都传递着作者对生活的细心感受与热爱。最难得可贵的,是小作者并没有把眼光仅仅停留在观雨这件事情上,而是由此想到了曾伴随着雨声学习的学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