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共享研究

2022-10-07 02:42陈科军广东广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环宇产业集团
现代经济信息 2022年19期
关键词:业财财务融合

陈科军 广东广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环宇产业集团)

企业内部审计包括经营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部系统审计,具体审计时要进行监督、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财务共享主要是通过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资金管理、应付核算、应收核算、总账核算、人力资源等开展管理,实践时要求按照管理规范、核心流程、审批与支持流程设置相应业务流程。目前建立的业财融合制度中,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运行基础,扩展了审计范围,革新了审计方式,有利于促进审计成果的运用。因而,在当前阶段更应该从业财融合视角对其加以探讨。下面对业财融合的内容与作用做出说明。

一、业财融合概述

(一)内容

首先,根据现行《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规范要求看,组织机构在应用管理会计时,需要遵循融合性原则,随着对该原则的运用,促进了财务、业务的融合发展。根据目前各行业企业建立的业财融合制度来看,在实践模式上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存在根本性差异(如表1)。其次,业财融合属于一种财务管理制度,兼具了管理理论与管理技术的双重特征,与财务共享、内部审计存在密切关联。在数字化技术应用后,不仅可以提高业务、财务数据的同步采集效率,打破系统间的壁垒,规避信息孤岛,还能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业财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从而使信息部、生产部、技术部、内控部、人事部、财务部之间建立起立体交互型关系,重新构建企业财务管理方案。

表1财务管理模式比较

(二)作用

业财融合的作用主要集中在扩展财务管理范围、深化企业内部审计、推动财务共享等方面。以扩展财务管理范围为例,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推动了管理会计转型,在原来的成本管理基础上,增加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要求将业务前端作为必要条件,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以深化企业内部审计为例,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时,需要将业务、财务关联企业,克服单一审计时“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弊端,使内部审计更全面、更完善。以推动财务共享为例,我国从2005年建立第一个财务共享平台开始,已经明确了财务共享的基本方向,经过近年来的互联网+、物联网+改革,业财融合中除了应用财务软件(如ERP、金蝶、甲骨文、用友等)外,增加了对办公自动化、小程序、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智能化发展,全面促进了企业各部门、各分子公司、企业与外界相关部门单位的财务共享水平。

二、业财融合视角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分析

近年来,通过实施企业治理,我国企业完善了治理结构,在股东大会、董事会、总裁、财务副总裁、业务单位基础上,加强了监理会与审计委员会建设。审计委员会可以对财务核算、业务单位等进行全面监督与审计。业财融合制度建设后,与治理结构中的内部审计需求相一致,而且能够将业务单位与财务核算及控制统一起来,通过对比业财数据,提高审计效果。但是,在部分单位中并没有建立“业财审”系统,部分单位建立该系统后,对于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关联分析不足,较难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因此,在业财融合视角下,有必要对业财融合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业财审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业财融合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在我国现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划》的“三大指引”中,提出了明确的审计指引要求,将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手段之一,实践内容集中在“三大审计”方面:1.经营绩效审计,审计对象为企业管理与使用的资源,要求通过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环境性开展审计工作。2.经济责任审计,重点放在治理结构中,要求对管理层及其管辖内容开展审计,强调其职能与责任的对等性。3.内部系统审计,主要按照指标评价方法,对企业内部系统各功能及其应用效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从应用情况看,重点放在监督、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方面,旨在为企业管理提供服务。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原来针对业务、财务的独立审计发生了变化,需要建立适应“业财审”融合的系统框架,以此保障企业内部审计结果的客观性与全面性,推动对审计结果的二次利用。

(二)企业内部审计问题

从多数企业建立的“业财审”融合系统看,主要依托业财融合中应用的信息技术,设计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建立业财审融合方案。具体如下:1.在内部审计信息系统中,分设审计作业平台、审计预警平台、审计运维平台;2.在业财审方案中设置专项业务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三个管理模块。3.根据重点监管线→增值服务线→业务活力线→预算匹配线,将两者进行统筹并建立适用性系统框架。对于部分企业而言,虽然系统建设理论十分清楚,框架比较明确,但是在落实时对于实施路径的研究不足,一方面没有建立审计数据智库中心,另一方面在审计作业平台应用时缺乏与作业链的联合,加上对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预警认识不足,忽略了闭合证据链以及整个系统的运维链。因而,在“业财审”系统建成后,应用效果比较差,很难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

(三)企业内部审计措施

首先,建议在“业财审”系统中,采用“四步走”的策略对其进行完善。具体如下:首先,应该借助数据库技术完善审计数据智库中心(如图1)。

图1 审计数据智库中心示意

其次,在整合审计作业平台与作业链时,应划分出数据获取链、数据信息审计认证链、数据信息所有权识别链、数据信息检索监督链、计划管理链。这样在审计作业平台上,实际上能够结合五个作业链开展更为细致的审计作业。例如:1.在数据获取链中,可以选择信息获取系统,分门别类地开展合同管理、电子发票管理、预算管理、台账管理、基础报表数据管理。同时,核对系统、分析系统、追溯系统,进行对应管理工作。2.在数据信息审核认证链中,审核系统与认证系统的管理内容十分详细,可以针对每一项认证要素进行指标化分析。3.在数据信息所有权识别链中,可以根据获取系统中的管理对象开展所有权识别,并借助会计估计标准、会计准则标准、税务政策标准、网络政策标准做进一步识别。4.在数据信息检索监督链中,由于数据网络图分类较多,涉及到业务、项目、供应商、客户、盲点、价格等,此时只需要结合系统日常使用的日志管理、合同进展等对往来合作企业的资金动态进行实时监控,至于常规检查、非常规抽样,则根据实际检索监督需求选择即可。5.在计划管理链中,可以通过审计作业平台直接对计划前现状、计划编制、目标修正、计划执行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使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落实到位。

再次,在审计预警平台方面应该结合证据链,按照证据支撑链、相关作业实质性分析链、预警风险链、证据报告追效链,进行审计预警,从而为“业财审”融合系统的应用保驾护航,起到及时止损的目的。至于审计运维平台中的运维链比较缺乏,当前可以结合审计工具、审计工作日维护、审计系统运维维护方面积累的经验,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工具、方法、故障处理措施等。

三、业财融合视角下的企业财务共享分析

我国第一家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立于2005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阶段已经覆盖了大多数企业。从关系看,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先于业财融合制度。业财融合制度建立后对财务共享中心产生了反作用,并且形成了“倒逼”之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企业的发展。但是,部分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成后,未对其进行持续更新与升级,加上管理固化,信息孤岛问题日益突出,在数据共享不足的情况下,业财融合制度应用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在当前阶段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业财融合与财务共享的关系

财务共享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大阶段:1.1.0阶段,以会计核算为主,重点放在标准化建设上,实现了纸质资料向电子信息的转换,为业财融合提供数据基础。2.2.0阶段,增加了成本管控、预算管理、风险预警等内容,强调功能多元化,服务范围扩展到了管理会计,促进了现代业财融合制度的建立,形成了以财务共享中心为运行基础的业财融合模式,确立了“线上+线下”实践方式。3.3.0阶段,要求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扩大对大数据、云计算的运用,建立智能会计,使业财融合实现智能化,确保财务共享中心,为整个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由此可见,业财融合与财务共享相辅相成,已经难以区分。因而,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实施企业财务共享,重点应放在财务共享智能,提高效率与效果。

(二)企业财务共享问题

首先,在业财融合视角下财务共享已经实现,但是受到管理方式固化的因素影响,业财融合阻碍因素仍然存在。以部分企业为例,在应用直线职能制度时,各条线的职责十分明确,分工也比较细致。然而,各线条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却一直处于单一交互状态,仍然按照上一级向下一级的指令性要求进行财务共享。导致了财务共享形同虚设,业财融合名存实亡。

其次,在部分企业中已搭建了财务共享平台,可是在由于各部门之间的数据统计标准存在差异(主数据标准化问题),数据共享时牵涉到计量转换问题,不仅阻碍了数据利用问题,而且形成了信息孤岛的问题。例如,在某烟草企业中,由于数据不贯通,纸质凭证翻阅难度大,财务共享一直处于线上线下“两张皮”的状态,各部门的协同效应普遍低于正常水平。

(三)企业财务共享措施

建议从企业战略高度出发,采用“从小财务到大共享”思路,打造财务共享生态圈,使企业各部门之间达成共识。然后,借助配置技术要素的方法为财务共享“赋能”。具体如下:首先,建议按照财务共享三阶段界定企业所处阶段。其次,应通过OA系统、ERP系统等,全面取代纸质管理,为数字化的业务办公、数据化财务管理奠定坚实基础。最后,可以选择大数据、云计算,或者机器人(RPA)流程自动化等技术,优化现用的财务共享平台。例如,构建“大数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不仅能够使业务、财务数据获得同步采集,而且能够建立以“数据采集→清洗→储存→传输→提取→分析→生成报告→利用报表”为基本内容的数据化管理体系,保障财务主导下的业财协同融合,从而在提高财务共享效率的同时,扩大企业各部门的协同效应,实现协同效益。

四、结语

总之,业财融合为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共享提供了新视角,可以透过该视角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内部审计,推动财务共享。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业财融合内容繁多,作用巨大,建立业财融合制度后,可以在业财融合—内部审计、业财融合—财务共享之间,建立新关系,从而创建适用于企业财务管理所需的“业财审”融合系统【数据中台】,以及“大数据+财务共享”方案等。建议在当前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加强对业财融合、内部审计、财务共享三者关系的研究,为新时期深化业财融合提供有效依据。■

猜你喜欢
业财财务融合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