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光宇
64岁的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变成了一个从容面对、大彻大悟的风烛老人。他听说儿子苏过将就任中山府通判,便给他写下了一首28个字的七绝诗——《庐山烟雨》:“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的大意是:庐山的煙雨、钱塘江的潮汐,都是值得观赏之景,若无缘一饱眼福,定会抱憾终身。可是,终于到了庐山下、钱塘江前,亲眼看到这烟雨蒙蒙、潮水涌动,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得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钱塘江潮水就是钱塘江潮水。
初读《庐山烟雨》者会有些奇怪,第一句与最后一句一模一样,是重复之句,都是“庐山烟雨浙江潮”。为何如此?有何深意?
其实,苏东坡正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诗句,描绘出禅宗典籍《五灯会元》所记载的青原惟信禅师提出的高深禅理——人生三境界:一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二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三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显然,“庐山烟雨”和“浙江潮”,分别就是山和水。人们被这山水吸引,为的是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此时的山就是山,水就是水。这就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第一种境界。
渴望前去观赏却去不了,时间长了,难免在心中有一份执念。等到了山水前,不过是一份执念的实现,让人失去了观赏山水的初心。这时候观赏山水的感觉常与原来想象的不一样,甚至差距很大,产生“不过如此”的失望。这就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第二种境界。
在经历了人生种种,看淡了执念之后,以无杂念的初心观赏这山山水水,这山山水水便又恢复了本来的样子。这就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第三种境界。
有个小故事,把看似一样的第一种境界和第三种境界的截然不同,讲得深入浅出: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答:“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答:“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再问:“那得道前后还有什么区别呢?”老道长答:“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看来,其区别就在于,是不是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干好当下。
苏东坡用《庐山烟雨》要告诉儿子苏过和世人什么人生哲理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一定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从中至少可以得到这样一种启示:这里的庐山烟雨和钱塘江潮汐并不是单指风景,也是指人生的目标。我们误以为只要到达了目标,人生就圆满了。其实,人生需要目标,但人生不只是为了实现目标。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活在当下,珍惜当下,享受实现目标的全部过程,享受生命的每一分钟。不然,达到了目标之后,就难免有“不过如此”的怅然若失。
(源自《辽宁青年》)责编: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