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中外的“郧县人”头骨化石

2022-10-05 00:00秦白
阅读时代 2022年9期
关键词:郧县古猿梁子

秦白

“郧县人”头骨化石考古发现有两件。1989年5月,郧阳地区博物馆(湖北省十堰市博物馆)组织全地区文物干部进行文物补查。第一件头骨化石由郧县博物馆王正华、郧西县文管所屈胜民组成的普查小组于18日在郧县曲远河口学堂梁子发现,编号为I号头骨化石;1990年5-6月由湖北省考古所、郧阳地区博物馆、郧县博物馆联合进行了试掘工作,又发现第二件头骨化石,编号为Ⅱ号头骨化石。之后又接连两次进行了发掘工作,获取了大量的伴生动物化石和数百件石器。

两件完好的头骨化石的发现,轰动了世界古人类考古学界。据初步研究,被认为是“南方古猿”化石材料。随着对化石材料的修复与揭示,以及研究的深入,从其形态上看既有直立人的原始性,又有智人的进化特征。被认定为直立人,命名为“郧县人”,其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在80-100万年左右。因为两件头骨化石标本空前的完好,它对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一锄头挖出的国宝

1989年5月18日早上,郧县博物馆副馆长王正华和郧西县文管所屈胜民一行二人,乘船逆汉江而上,前往位于曲远河与汉江交汇处的学堂梁子一带进行实地调查。两年前,鄖县青曲镇弥陀寺村村民简永才捡到大象牙齿化石的一幕,王正华记忆犹新,这也让他断定,弥陀寺村可能有古生物化石。

此行调查,他们首先找到简永才,仔细询问当时发现动物化石的情况。简永才带着王、屈二人来到当年发现动物化石的汉江边寻找。然而,汉江边的砾石层中已无化石迹象可寻。他们认为,象牙化石并非原地埋藏,可能为水流搬运而来。于是他们沿着汉江的阶地又四处寻找,还是一无所获。

当时已近中午,王、屈二人饥肠辘辘。所幸,他们找到了村民兵连长曹钰的家。曹连长听说了他们的来意后,热情接待。王正华向曹连长打听象牙化石的事,并拿出准备好的动物化石照片。

曹钰一看,笑道:“这就是你们所说的动物化石啊!我们这儿有啊!还多得很!我们叫它‘土龙骨‘狗卵子石。”这个消息令王正华兴奋不已。“在梁子上平整过的土地划分时因为没有明显的界线,我们有时候也会用大块的‘狗卵子石或大石块来作为两个家庭土地的界桩,以免耕种时耕过界了。”曹钰说。

说话之间,曹钰带着王、屈二人来到了梁子东部他家的地头,并指着一块较大的石头说道:“你们看,这块‘狗卵子石就是我和弟弟家的土地的界桩。”

果然,两块土地之间赫然埋着一块大的钙质结核(地质学上把和碳酸钙胶结在一起的土块称之为“钙质结核”,其原理和石灰岩洞穴中钟乳石的形成原理一样),一半露出地表,另一半深埋地下。曹钰向下挖了一锄头,不到30厘米,就把这块“狗卵子石”挖了出来。

这块钙质结核随后被敲成三块,断面上清晰可见有一圈白色石化的骨质部分,表面隐约露出星星点点像是牙齿的珐琅质。后经鉴定,这是一件被胶结物包裹严实的头骨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初步修理、测量,上颌齿弓及硬腭清楚地显露出来,头骨各部位的形状、位置、大小符合古猿类特征。该化石送到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教授那里,他反复观察后说:“这是件国宝!”

这就是“郧县人”I号头骨化石(见封底)。

1990年5-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郧阳地区博物馆、郧县博物馆联合对学堂梁子进行正式考古发掘。6月15日,在距离第一具头骨化石约3米的地方发现了另一件保存更完好、更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这就是“郧县人”Ⅱ号头骨化石(见封底)。

头骨的复原

“郧县人”I号和Ⅱ号头骨化石出土时,都保存着基本完整的头颅和面颅,下颌骨缺失。头骨化石虽然在地层中受到堆积物挤压变形,但基本的形态特征很明显:颅顶低矮,眉脊粗厚,向两侧伸展;前额低平,向后倾斜;颅骨最宽的位置在耳孔上方;枕骨不像现代人那样圆隆呈球形,而是明显转折;吻部明显向前突出;牙齿粗壮硕大,白齿特别宽大。综合分析后,人类学家认为“郧县人”属于晚期直立人,距今约100万年。

自“郧县人”头骨化石被发现后,人们一直在寻找比较理想的复原方法。据当年主持发掘工作的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李天元研究员介绍,“郧县人”头骨已被挤压变形,脑腔内的软物质已被坚硬钙质胶结物替代,这些都加大了对头骨观察和测量的难度。专家们曾尝试采用模型切割法,但它只能复原断裂错位的骨片,对变形部位无法复原。

专家们将复原工作转向利用计算机技术上来。对头骨进行CT扫描是计算机研究的基础。从2002年5月起,专家们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合作,使用超快速高档螺旋仪,对“郧县人”头骨进行扫描,总共扫描了255个层面,并运用扫描资料进行头骨图像的二维和三维重建。

在此基础上,中方与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人类研究所联合,选取亚洲晚期直立人中的“爪哇人”和“北京人”作为复原研究参照标本,从纵、横两个方向对“郧县人”Ⅱ号头骨复原的弧度进行控制。随后,中法双方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对头骨进行复位、矫形、修复,将碎裂错位的头骨片进行复位,将被挤压变形的头骨片加以校正,对缺失的部分进行了修补。

专家们还测算出“郧县人”的脑量值为1065毫升,接近“北京人”的平均值1075毫升。在获得复原工作中至关重要的数字信息后,科研人员在法国成功地复原了“郧县人”头骨化石。

改变“人类起源非洲”说

当今国际学术界把人类发展统一归纳为腊玛古猿、南猿、猿人、古人和新人这四个阶段。一、三、四阶段的化石,在我国均有发现,唯独缺少南方古猿化石。方宗熙在《懂一点达尔文进化论》一书中曾有这样一段注解:“达尔文曾经推测人类起源于非洲。根据现有的材料来看,人类最可能的发祥地一是亚洲,一是非洲。在我国南部地区曾经发现南方古猿一类化石。”由于是“南方古猿一类化石”,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中国有“南方古猿”,为此,国际学术界曾断定:早期古猿曾在亚洲生活过,大约二三百万年前,一支去非洲,演化为南方古猿进而进化为早期猿人。而留在亚洲的一支,则演化为现存的大猿类,亚洲现有的人类只能由非洲过渡而来。

“郧县人”头骨化石及其文化的发现,对人类进化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从而证明了中国是早期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这给人类发展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填补了亚洲古人类发展的缺环。

责编:马京京

猜你喜欢
郧县古猿梁子
超新星爆炸导致地球生态变异和癌症风险提高 非洲古猿或因此开始直立行走
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 Skeleton from Ethiopia
勇闯通天塔第二层
狗与猴
真正的手艺
湖北郧县:为6万中小学生佩戴“小黄帽”
上海世博会
杏子青青
摔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