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亮
(国能宝清煤电化有限公司 朝阳露天煤矿,黑龙江 宝清 155600)
露天煤矿一般在开采境界内选择煤层埋藏较浅、剥采比小的位置优先开采,同时采用走向开采、倾向推进方式作业。朝阳露天煤矿初步设计同样遵循以上原则,但是煤矿地质条件复杂,且存在输水半径小、渗透性差、地下水疏而不干的特点,给煤矿边坡稳定、采剥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朝阳露天煤矿于2013—2016 年之间在采场非工作帮发生了3 次大面积滑坡,虽然后期治理起到了一定效果,但随着采剥接续,边坡仍然存在位移风险。需采用倾向开采、走向推进的方式,并在内排土场采用有效的排水措施,保持内排土场物料与地下水分离,形成有序的排水系统,保障露天煤矿的采剥接续。
朝阳露天煤矿位于三江平原南部,地形平坦,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而短暂,冬季寒冷而漫长,春秋2 季多风,夏秋2 季多雨。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属一类三型(即孔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难于疏干的矿床)。边坡勘查类型,属一类二型(松散软岩类),各岩层的渗透性能差别较大,含水层不易疏干,泥岩遇水极易软化变形。剥离物勘查类型,属一类松散岩层及软岩类,多为微胶结的泥岩和砂岩,抗压强度一般小于1 MPa[1]。根据岩性将本区自上而下分为上部、中部、下部3 个含水层。上部含水层底板埋藏深度一般20~30 m,平均厚度10.8 m。中部含水层底板埋藏深度29~103 m,平均60 m;10#煤层底板以下为下部含水层,与煤层底板间隔水层分布不均匀,局部有“天窗”。煤矿开采境界面积76.8 km2,储量871.71 Mt,设计规模11 Mt/a,可采煤层1 层(10#煤层),煤层底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煤矿于2009 年7 月份开工建设,2022 年计划产能600万t。已形成地表境界东西长1 850 m,南北最大宽1 650 m 的采场。外排土场位于采场东侧,占地面积126.7 hm2,设计容量4 300 万m3,已全部排满。剥离采用液压反铲-自卸卡车间断开采工艺,采煤采用液压反铲-自卸卡车-地表半固定破碎站-带式输送机半连续开采工艺[2]。
由于煤矿剥离物、边坡属松散软岩类,抗压强度一般小于1 MPa,同时为孔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难于疏干,导致煤矿采剥工程受地质条件影响较大:①内排土场受含水层及本身岩层性质影响,边坡稳定性较差,导致采煤工作面与内排土场的安全距离不足50 m(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且内排土场边坡角无法达到设计要求(设计16°,实际约为7°),致使内排空间不足,影响采剥接续;②采场内部受上部、中部含水层、承压水和内排土场边坡位移影响,排水系统布置困难。
1)采场现状。目前采场北帮已形成8 个剥离台阶(+78、+70、+60、+50、+40、+30、+20)和2 个采煤台阶(+10、±0),最大采深80 m,东西地表境界1 850 m,南北地表境界1 650 m。
2)排土场现状。设计外排土场位于采场东侧,排土容量4 300 万m3,台阶高度15 m,7 个排土台阶(+90、+105、+120、+135、+150、+165、+180)组成,总排弃高度105 m,已于2021 年排满。受内排土场边坡位移的影响,导致排土空间不足,经批准在北帮地表新增2 个临时排土场,其中北1#临时排土场设计容量500 万m3、北2#临时排土场设计容量1 900万m3,用于满足采剥接续需求,同时加速开展外排土场征地工作,待取得批复后将2 个临时排土场排弃物倒运至新批复的外排土场。内排土场(南帮)边坡滑移主要呈现为自南向北移动,东西向不存在滑移现象,且内排土场与采煤工作面已接壤。东西端帮、工作帮(北帮)相对稳定,不存在位移现象。
3)采场排水系统。受内排土场位移影响,采场排水分为采场西区排水系统和采场东区排水系统[3]。西区排水系统泵房设置在采场西侧+30 m 平盘,集水坑位于+20 m 水平,通过西端帮排水管路排出采场,+20 m 水平以下积水由采剥队伍设置临时水泵排至+20 m 积水坑内。东区排水系统泵房设置在+8 m 水平平盘,集水坑位于±0 m 水平,通过东端帮排水管路排出采场,±0 m 水平以下积水由采剥队伍设置临时水泵排至±0 m 积水坑内。
1)地下水的影响。由于土壤导水性差,群井疏干无法做到无渗漏,2 个含水层渗漏水分进入内排土场后导致内排物料承载力下降、失稳,下部含水层承压且与煤层底板之间有“天窗”,当承压水通过天窗进入内排土场后降低承载力,导致边坡无法达到设计参数,形成失稳现象[4]。
2)底板赋存条件影响。由于煤层底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南帮内排土场形成后,在重力作用下具有向北滑移倾向,再加地下水侵入,加大滑移速度[5]。
采场中部横采设计示意图如图1。
图1 采场中部横采设计示意图
由于南帮(内排土场)长期存在向北位移现象,需采用人为干预措施阻止位移,参照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提出的滑坡治理[6]思路,优先在采场中部向北短工作线拉沟剥离推进130 m,利用两侧未剥离的原始物料顶住南帮滑体,经现场实践证明,该方案有效且达到了预计目标[7]。
为彻底解决南帮边坡位移影响剥离作业的问题,参照中部横采经验,在东端帮进行横采拉沟,实现原煤开采的同时进行采区转向,并提前开展东端帮内排,缓解内排空间紧张问题:①停止内排作业,减缓南帮位移速度;②在安全的前提下,减小平盘宽度,加大工作帮坡角,降低生产剥采比,满足内供电厂发电及外销市场用煤需要;③快速在采场东端帮向北重新拉沟作业,将剥离物排至北部2 个临时排土场,完毕后进行横向采煤作业,将工作线推进方向改为自东向西推进,当安全距离满足50 m 时[8],实现东端帮内排,解决南帮位移影响采煤作业的问题。
经计算,东端帮横采剥离量约为800 万m3,露煤量约为30 万t,可形成南北长约290 m、东西宽50 m 的采煤工作面,按每天8 组设备计算,总工期约6 个月。同时北部赋存F5正断层(断距约12 m),可利用天然坝体优势阻拦南帮位移,提高排土容量。
由于露天矿重新拉沟剥离量大、露煤少,需采用采场西区、东区交替保供的方式采煤,以满足接续需要。当拉沟完成后,生产剥采比大幅度降低,再优先开采F5断层以南的煤炭资源,解决工作面转向和接续矛盾问题。
东端帮横采和接续剥离所产生的排土量全部排至北部(推进帮)2 个临时排土场,当东端帮横采推进超过100 m 以后,可在保证采场底部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开展自东向西内排工作,最大限度地挖潜内排空间。
受南帮位移影响,采场西区积水已无法自行流淌至东区,为此,采用采场综合排水解决排水问题。
1)采场东区。在采场东区底部境界线以东,底板-20 m 水平(横采拉沟位置)新建集水坑,并设置排水系统,利用原始东端帮边坡稳定的特点保持集水坑稳定,增加系统的服务周期[9]。在东端帮含水层涌水台阶位置铺设土工膜(防水作用),坡底线位置施工盲沟、花管并盖在土工膜下部,使后续排弃物料与原始边帮涌出的地下水进行物理分离,保持内排土场的稳定性。
2)采场西区。在采场西区东侧底板-10 m 水平新建西区集水坑,并设置排水系统,分担东区集水坑压力,提高采场排水系统稳定性,增强防洪、抗灾能力[10]。西区集水坑平面示意图如图2。
图2 西区集水坑平面示意图
3)导水盲沟。根据流水路线和采场现状,合理规划导水盲沟位置及参数,盲沟顶部铺设草帘子,防止剥离物料渗入毛石缝隙,保持盲沟导水效果,部分盲沟顶部铺设连续排水花路(管路直径根据流量确定),确保满足流水需要。
4)平盘排水沟。合理规划采场各平盘排水沟及顺水坡度,保持采场内部有序排水,最终实现采场排水顺畅[11]。
1)东端帮排土。利用现有东端帮稳定边坡优势,并在涌水台阶位置铺设土工膜、设置盲沟、花管,增加排土空间。工作面转向后,排土方向自东向西,实现由低处向高处排土,同时内排土场3 个方向(南、东、北)均为固定帮,内排土场边坡下滑力主要作用在东端帮上,因此不会对内排土场前缘边坡造成滑移。同时在北侧还有F5断层,将煤层底板抬升12~14 m,更利于内排稳定,增加排土空间。
2)内外排土场合并,增加排土空间。横向采煤施工完成,实现自东向西排土后,在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将东外排土场与内排土场合并,以缓解排土空间紧张局面。
3)利于采煤工作面排水。工作面转向后,采煤自东向西,实现由俯采变仰采,届时工作面排水问题将会通过毛石倒水盲沟自流方式解决,煤层中水分将会降低,同时由于采煤工作面不受内排土场边坡影响,采煤效率和煤质也将会大大提升,回收率大幅提高。
4)有效发挥毛石导水盲沟作用。在3 个固定帮(南、东、北)作用下,自东向西实现南北向同标高排土,南北向不再有下滑力作用,因此煤层底板不会再发生滑移,导水盲沟作用可得到有效发挥。
5)有利于非工作帮边坡稳定。通过东端帮自南向北横采施工,F5断层很快将会揭露,F5断层使煤层底板抬升约12~14 m,将会起到天然抗滑坝作用,阻止非工作帮前端边坡向北滑移。
朝阳露天矿采用横采内排使采场东侧超前向北推进290 m,利用F5断层使煤层提升约15 m 的天然优势,作为阻拦内排土场边坡滑移的天然抗滑坝,实现了采场南北推进向东西推进的转向。同时在东端帮东侧新建集水坑,并与毛石盲沟有效结合,铺设土工膜,布置导水盲沟、花管,将内排土场物料与地下涌水分离,实现了采场有序排水,提高了内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超前实现东端帮内排,挖潜了有效的内排空间,为采剥接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