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兰
(宝鸡市凤翔区东湖管理处,陕西凤翔 721400)
凤翔东湖园林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东南部,南北长、东西窄,似一个巨大的口袋。园林占地约26.67 hm2,分内、外湖和苏轼文化广场3 部分。园林东边是凤翔中学、西侧栽植有高大的松柏、北边是老城街道、南边以文化长廊为主入口。东湖园林内湖景区以君子亭为中心,湖水相通,分为3 个连续空间,亭、台、楼、阁、堂、轩和榭等古建筑分布四周。湖中曲径蜿蜒、花木密布,植物景观与古建筑巧妙搭配,四季花木高低错落栽植,别具风格特色。
凤翔东湖园林绿化贴近自然,倡导可持续发展,努力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把自然引入景区,让景区回归自然的目标。园林以建设优质景区环境和提高城市园林品位为基准,结合景区地势特点对点分面按区划段,依据总体规划中的园林设计方案分区实施,现已形成一个完整的区域绿化系统。凤翔东湖园林内植物配置总体按树木、花卉、绿篱及地被植物搭配组合,按照植物的美化功能、生态功能及植物的色彩、形态特性进行空间组合,分季节、重品种、高中低、乔灌草相结合,结合北方园林特点,使植物与古朴雅致的古建筑、古牌坊、古桥融为一体,使东湖园林成为一处集游览、观光、赏景及品东坡文化于一体的古典休闲园林。1)通过林荫步道景观串联景区内部的公共设施与外部开放空间,使居民感受到城市的绿色生活。2)营造景区内部具有宜人色彩、各具特色的绿化空间,给市民提供绿色、生活化的城市空间。其中,苏轼文化广场的背景林以垂柳、松柏类乔木为主,点缀五角枫、红枫等红叶植物,营造茂密、富有层次且有季相变化的绿化空间。地被层以常绿和开花植物相搭配,大叶黄杨、海桐、女贞为东坡文化长廊灌木层和地被层植物。南、北门入口广场种植垂柳,东坡文化长廊两侧行道树为树干高、开枝大的广玉兰,中层结合大叶黄杨、海桐、红叶石楠等灌木地被,中间诗书廊种植樱花,打造序列感强烈的林荫大道。
凤翔东湖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在传统植物柳、竹、荷、柏、松的基础上适当引进玉兰、白皮松、樱花、枇杷、芭蕉、海桐、银杏、棕榈、兰花、雪松、桂花、牡丹和月季等树种,品种丰富,南北结合。东湖内栽植最多树木的是柳树,自苏轼创修伊始,即岸植柳千棵。苏轼在植柳后写有“今年手自栽,问我何年去,他年我复来,摇落伤人思”的诗句。清代名人林则徐、左宗棠等也效仿相随,现存树龄最大的古柳为“林则徐手植柳”,距今已有100 多年,已被收录为宝鸡市重点保护古树名木名录(见图1),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巍然立于湖岸,老干新芽,苍郁摇曳。东湖内有旱柳、垂柳、金丝柳、龙爪柳等多个品种300 余株,每逢春季,凤翔东湖园林内柳絮纷飞,“东湖柳”因此闻名遐迩,被誉为“凤翔三绝”(东湖柳、柳林酒、妇女手)之首,成为东湖佳景之一。
图1 凤翔东湖林则徐手植柳
凤翔东湖园林植物高层配置突出东湖柳及树干高、开枝大的银杏、广玉兰、松、柏等;中层配置梅花、樱花、竹子、红叶李、海棠;中低层为大叶黄杨、海桐、石楠、女贞、棣棠、连翘和牡丹等灌木;地被植物有草坪、麦冬、红花酢浆草等。植物造景由游览主干路向东西两侧延伸,利用周围自然地理环境沿游园步道展开,在植被层次上要求特色鲜明,随着步行道的曲折而制作造型。园林植物设计充分利用植物高低大小、叶色花色、四季颜色等属性进行造景,以高大乔木作为远景、开花植物作为中景、精致植物造型为近景,远近互为映衬。凤翔东湖园林在游园主干路两侧种植两行高大乔木雪松、中层植紫叶李、低层栽绿篱、地面种草坪(见图2),隔断处置叠石和园林小品,高低远近,层次分明,形成的植物景观气势宏伟,景随人动,人随景移,令人心旷神怡。通过观察,凤翔东湖园林植物配置有一不足之处,就是早年栽植的柳树树龄偏大、树干中空、老化严重,而法桐和榆钱因其树冠大、落叶缓慢,不利于景观的快速形成,已不适应景观要求。为了增加新景观,2016 年政府投资对园林植物作了较大更新,新栽植樱花、桂花、银杏、海桐、月季、牡丹、梅花和兰花等植物,建成月季园、樱花园、兰花园等景观园。
图2 凤翔东湖园林主干路景观
凤翔东湖园林特别注重打造植物景观,即将不同园林植物搭配种植,根据植物不同生长特性展现不同性状,使其在同一地点不同季节产生不同的景观,充分显示植物生态属性,展示植物独特美,在“春观花、夏观叶、秋观果,冬观形”的基础上达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观效果[1]。乔木、灌木、花草、绿植立体栽植,上中下各有空间,绿植覆盖地面,达到“土不露天、尘不离地”的效果。春夏季观花植物有迎春花、红梅、玉兰、海棠、紫荆、樱花、紫叶李、鸢尾、绣线菊和荷花等;秋季观叶植物有海桐、红枫、金叶女贞、石楠等,观花植物有菊花、百日红、桂花;冬季观花植物有梅花等。在高大常绿乔木间隔处栽植石楠、五角枫、紫叶李,可给游客带来绿红相间的视觉冲击。
凤翔东湖园林植物在调节东湖生态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调节改善局部生态环境、净化空气、净化湖水。在炎热的夏季进入凤翔东湖园林时会感到凉爽,这主要是因为园内栽种有大量植物,浓荫蔽日,氧气充足。同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提高了空气氧含量。如常春藤、大叶黄杨等植物可以吸收一氧化氮、二氧化硫、氨气等有害气体。湖中所植的水莲须根较多,在生长过程中可吸收水中大量的氮、磷及重金属,起到净化湖水、改善湖水环境的作用,是一种可用于环境质量监测的植物。
随着一年四季的交替变化,各种植物表现出明显的季相变化,通过对苑中园、湖中岛、池边柳、水中亭、顽石、叠山和云墙等景观的回环套接,在景复一景、景外生景、曲径通幽的基础上,栽植不同植物进行造景。如在湖心小路两侧低植小叶女贞,中高部植翠竹、海棠、百日红、龙爪槐,高大乔木有旱柳、银杏、白皮松等,各种搭配形成的植物景观观赏性极强,给予人们远离闹市回归自然的舒适之感。同时,凤翔东湖园林空间内大量植物和湖水形成低温,可供人们纳凉避暑。
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之一,是有生命的丰富多彩的活物质。植物在自然生长中随着季节生长变化而形成了固有的生态习性,茎干质地和枝条疏密都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在景观色彩上形成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静是指固定的生长位置和静态形象,动则包括2 个方面[2]。1)当植物受到风、雨等外力因素作用时,植物的枝、叶、花也随着摇摆和飘散[3]。2)植物不但是绿化的元素,还是姹紫嫣红的渲染手段。如植物的生命周期经过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落叶,年复一年,植株由小变大,其叶片、花朵、枝干生长也有一系列的变化[4]。春花、夏叶、秋实、冬枝其实是植物自然生长规律演变的四季景观,通过园林植物的属性及文化承载来搭配造景,这样的造景充满生机而带有自然美。
凤翔东湖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紧扣公园绿化主题,各区服从整体,在保证自然和区域特色的前提下做到主次分明、疏密有度。同时,充分考虑植物的树形、走向,从景区整体来进行树木、花卉、绿篱、草坪的搭配种植,力求效果天然。新栽植的树木与景观衔接紧密,遥相呼应。如对雪松、银杏等一些高大的乔木选择孤植,可指引视野;对低矮的灌木如紫叶小檗、金叶女贞、金叶黄杨等彩叶植物进行丛植,也可做成彩篱、纯色或混色图案花坛或绿色背景,效果非常好[5]。
高低分层、立体构图、科学搭配是凤翔东湖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重要手法,即利用园林植物本身的生态特性进行搭配造景,如色彩神韵、树形树姿、树冠轮廓等,既可单体栽植,也可套植、混搭。为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在实际绿化中常利用乔木、花卉、灌木、地被植物的不同花色、叶色、高度进行协调搭配,展现季节景观,营造出乔灌草、乔灌、灌草、常绿落叶、速生和慢生相结合的群落景观(见图3)。凤翔东湖园林君子亭建筑前湖岸石景边种植水生花卉荷花,湖岸栽竹子植柳树,充分体现“湖面荷花三面柳”“竹林环抱”的传统手法(见图4)。被赋予特定文化内涵的松、竹、梅,象征坚贞、气节和理想,代表着高尚的品质,东湖所建的梅园、兰园、松竹林,既是园林景观,又可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6]。
图3 凤翔东湖乔灌草、彩叶植物景观
图4 凤翔东湖君子亭湖岸景观
植物造景可根据植物的四季外观形态进行搭配,营造出供人欣赏的随着季节演变的时序景观。春季有百花争艳,可营造万紫千红、繁花闹春的景观效果;夏季则注重绿荫蔽日、枝繁叶茂的景观效果;秋季可营造出秋高气爽,一派丰收及金黄满秋的景观效果;冬季则是万物沉睡,墨中带绿,常绿植物翠绿依旧,松竹梅挺立傲雪的肃穆景观。东湖园林的植物造景遵循了“四季常绿、全年有花”的绿化原则,展现出东湖园林春繁华、夏凉爽、秋斑斓、冬庄重之效果。在植物配置设计上力求丰富、迥异、自然,回避单调、雷同、造作,以季节变换来展现植物的自然之美。
园林的景观效果和品位与园林植物息息相关,为使园林环境提档升级,绿化配置必须贴近自然,坚持生态优先,同时与景区实际紧密结合,在可持续发展中求创新,力求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手法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