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琼,马礼,王慧丽,何得平
(1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甘肃临夏 731100;2 临夏州农广校,甘肃临夏 731100)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地处黄河上游,总面积8169km2,平均海拔2000m。州府临夏市距省会兰州117km[1]。临夏州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为其境内田园综合体提供了发展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田园综合体建设,对临夏州城乡融合发展、农村产业现代化、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临夏州田园综合体发展进行SWOT 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18 年4 月28 日出台了《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 年,创建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 个达到国家4A级景区标准的田园综合体[2]。”《临夏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到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建设一批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农业公园、田园综合体、农业庄园,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新业态[3]。”从现状来看,临夏州田园综合体建设处于探索阶段,已建成临夏市枹罕镇江牌村“河州小镇田园综合体”和临夏县新发村“云水涧田园综合体”,主要客流来自临夏市城区及周边县市。
临夏市河州小镇田园综合体位于临夏市江牌村,距临夏市主城区约8km,占地面积约为133.33hm2,项目计划投资2.3 亿元,规划建设期限5 年。该项目以临夏城市人文风土为主题,拟建餐饮、特色观景、住宿休闲康养、教育研学及拓展训练、体验式种植和养殖认领等10个板块内容,但由于资金缺乏,目前仅建成餐饮、特色观景和购物及服务3 个板块。
临夏县云水涧田园综合体位于临夏县尹集镇新发村,距临夏县城15km,占地面积约为18.67hm2,所在新发村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项目依托太子山景色,规划建成以田园风光游、生态观光游、采摘体验游为主的集休闲、娱乐、观光、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综合生态观光产业园。
2.1.1 自然资源丰富。临夏州地属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地带,境内有祁连山之余脉小积石山、雾宿山及西秦岭之余脉太子山、莲花山等山脉。黄河自西北入境贯穿临夏北部,境内有洮河、大夏河、湟水河等黄河一级支流。临夏州属于冷温带气候,西北部山区相对高寒阴湿,东南部河川相对温和,因境内出土为世界罕见的古生物化石和恐龙足印而被誉为“古动物的伊甸园”。目前国内开发建设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大多是依托现有的自然资源,选择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地址[4],而临夏州舒适宜人的气候和丰富奇特的自然资源条件为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基础。
2.1.2 文化资源独特。临夏古称枹罕,又称河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州内文化遗址星罗棋布。临夏州有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42 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3%;不仅有着独特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彩陶文化、建筑文化、美食文化和牡丹文化,还有河州花儿、河州贤孝、保安腰刀锻制等11 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民间艺术,被誉为“中国彩陶之乡“”中国花儿之乡”“中国砖雕文化之乡”。文化旅游是田园综合体开发的关键内容,而以临夏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主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临夏州田园综合体的开发建设提供了人文条件。
2.1.3 区位优势。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邻兰州、东邻定西,西邻青海省,南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毗邻。自古以来,临夏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现如今的临夏已融入兰州一小时经济圈,是西北旅游的重要节点。总之,临夏优越的地理位置为田园综合体开发建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2.1 专业人才缺乏。田园综合体的发展需要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结构。根据2021 年临夏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全州约211 万的常住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6.63%;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约占7.27%[5]。由此可见,尽管临夏州低学历劳动力富余,但高层次人才占比较低,而田园综合体建设运营方面的专业人才更加缺乏。因此,高层次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了限制临夏州田园综合体发展的一项劣势。
2.2.2 项目资金匮乏。“十三五”期间,临夏州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得以极大改善。而田园综合体的开发建设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且收益不确定。从临夏州现有的2 座田园综合体来看,其建设投资均来自小微农企,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和外来企业的投资甚少,导致这些项目完成了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景点建设后难以继续后期建设和运营,原规划的大部分收益板块建设停滞不前。因此,资金方面的劣势使临夏州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2.2.3 项目定位不明确。自2017 年“田园综合体”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以来,该类型项目便成为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热点类型。临夏州现有的田园综合体主要以低层次农业景观和地方特色美食为主要运营项目,更接近于传统农家乐的运营模式,既脱离了田园综合体原本的内涵,又不具备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没有明确的项目定位,导致现有项目缺失发展特色,失去核心竞争力,成为了影响后期发展的阻力和障碍。
2.2.4 产业发展滞后。“十三五”以来,临夏州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突出发展牛、羊、蔬菜、果品、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6]。特色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处于初期阶段,产品多为初级产品,缺乏深加工,产业化程度较低。现代农业是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的基础,临夏州农村产业发展滞后,使其田园综合体开发建设缺乏坚实根基。
2.3.1 国家政策支撑。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和内涵之后,国家层面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并在河北、江苏、浙江等18 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省级层面,甘肃省出台了《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 年建设10 个达到国家4A 级景区标准的田园综合体。地级层面,临夏州于2018 年4月28 日出台了《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 年创建1个达到国家4A 级景区标准的田园综合体。总之,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省情、州情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为田园综合体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2.3.2 区域市场空缺。无锡阳山东方田园综合体是我国建设的第一座田园综合体,在田园综合体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以后,田园综合体建设在全国各地呈遍地开花之势。临夏州内仅临夏市和临夏县建设有田园综合体,且其发展并不成熟,因此,临夏州建设田园综合体具有市场竞争小、存在市场空缺的机遇。
2.3.3 自媒体行业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及自媒体平台的应用得以普及,自媒体行业的发展同时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景区的热度与自媒体平台的宣传息息相关。临夏州在国内并非旅游热门地区,当下自媒体发展的态势为州内田园综合体发展运营乃至州内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4.1 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弱。临夏州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三区三州”之一,8 县市均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于2020 年底才实现脱贫。2021 年,临夏州GDP 为373.8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3.12 亿元,在甘肃省14 个州市中排名第13。由此可见,临夏州作为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收入有限,对田园综合体项目的支持能力有限,支持力度较弱。
2.4.2 社区参与意愿低。田园综合体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农村社区原住民的参与,原住民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乡土风情是田园综合体重要的吸引力因素。而田园综合体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却不能立即收益,导致项目所在村镇的农民合作社对其没有较高的信心,不愿参与其中。
2.4.3 相似类型景点竞争。十三五期间,临夏州有临夏市折桥村等3 个村落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罗家湾村等21 个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建成农家乐1545 家。州内田园游、花卉游、采摘游、农事体验游、农家美食游等乡村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例如临夏市折桥镇大庄村农业产业园的果蔬采摘园、临夏市南龙镇妥家村金色草滩观光庄园、临夏市折桥镇慈王农庄农事体验园等。若将以上这些类型的乡村旅游项目纳入到田园综合体的范围,则可作为田园综合体的一个特色板块;若其独立发展,则因其所具有的成本相对较低、运营模式简单等特点而成为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威胁之一。
根据SWOT 分析结果,建立战略矩阵(见表1),为临夏州田园综合体的进一步发展,建议采取如下发展策略。
表1 SWOT 分析
3.1.1 抢抓政策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扶持政策,临夏州也在相关专项规划中列入田园综合体建设。临夏州建设田园综合体,应抢抓这些政策机遇,充分利用临夏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便利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可持续地经营发展。
3.1.2 深挖地域文化,突出项目特色。临夏州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是其他地方不可复制的独特资源。在建设田园综合体时,应深挖地域文化内涵,可以将建筑、景观作为载体,在其规划设计中融入本土文化的设计元素和符号;在运营过程中,可开发民俗文化、本土农耕文化等文化体验项目和民间文艺体验项目,在突出项目特色的同时,保护、宣传和传承地域文化。
3.1.3 加大宣传力度,吸引跨区域客流。利用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机遇,建立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公众号,选拔高素质的平台运营团队或人员,发布具有原创性的宣传文章和视频,对田园综合体项目进行跨地域的宣传和推介,更广范围地吸引客流,填补周边市场空缺。
3.2.1 增强专业人才储备。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临夏州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专业人才更是匮乏。因此,临夏州一方面,要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参与到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建设、运营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职业教育,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为田园综合体发展储备人才。
3.2.2 申请专项资金补贴。2017 年第一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建设以来,国家层面级、省级层面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资金补贴和奖励。临夏州的田园综合体应做好前期总体规划,提交县、州农发办评估,进而申报省级乃至国家级试点及专项扶持资金。
3.2.3 调整产业结构。健康的田园综合体发展,应该要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引领,提升初级农产品产量、质量的同时,开发研制有地域特色、高品质的农副产品,延长第二、第三产业链条,并使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展,形成适应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
3.3.1 依托内部优势,加大财政支持。临夏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境内大型企业较少,现有的两座小微农企牵头的田园综合体因资金有限,限制了其进一步建设发展。临夏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禀赋独特,区位条件优越,少有工业污染,生态环境优良,政府层面应依托这些内部优势,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扶持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发展,为其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3.3.2 传承乡土文化,强化农民主体地位。田园综合体应以农民合作社为发展主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是其核心,融合三大产业、综合开发是其手段[7]。农民是乡土文化、民族风俗的传承者,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发展,有了农民的参与,才会使其具有发展的活力和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魅力。因此,临夏州在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中,要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3.4.1 招商引资,发展特色产业。田园综合体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仅靠临夏本土的小微企业和地方财政难以达到高质量、高水平。十四五期间,临夏州按照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林则林、宜菌则菌、宜药则药的原则,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牛羊菜果薯药菌花”八大产业。因此,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发展应依托特色产业的发展,以特色产业为主导展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建设具有特色产业的田园综合体。
3.4.2 明确定位,提高核心竞争力。主题定位是田园综合体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具有特色的主题定位能使田园综合体避免“千体一面”的现象,在众多同类项目中脱颖而出。临夏州建设田园综合体,应立足当地特色产业和本土民俗文化,确定主题定位,并将之落实体现到规划建设和后期运营活动中,从而提高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立足临夏州现状,从内部能力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临夏州田园综合体发展的优势、劣势和机遇、威胁,建立了战略矩阵。临夏州应立足自身资源优势,趁政策之风,引入、培育专业人才,强化特色产业发展,建设独具特色主题的田园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