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 粟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当今世界进入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的形势对国企新闻舆论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创新提出“破壁”思路,通过打破“组织、管理、手段”壁垒,持续做优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赢得了“人心红利”、营造了良好内外氛围。
做好国企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于打造人才队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打破区域和专业壁垒,成立宣传“工作室”,面向全省招募优秀人才,开创“1总站+22分站+N宣传人才”模式,形成“宣信部门统筹管理-业务部门专业支撑-新闻宣传团队人员全面支撑”的组织铁三角,组建了一支“平时服务、战时应战、急时应急”的新闻队伍,实现了组织“破壁”。
为了让这支队伍更加专业、更加活跃,公司通过“明确管理细则、实施实战轮训、深入一线帮扶”等措施对其进行培养;通过“联动处置应急事件、联动开展专题宣传、引导开展特色活动”等方式不断激发队伍活力。在公司的推动下,新闻宣传团队人员把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员的格局。如:2022年国内某地发生地震,就有抢险队员化身临时“新闻记者”,第一时间把抢险的照片、视频发送至总站,总站及时将这些素材发送给主流媒体,最后登上了各大媒体“头条”。
做优国企新闻舆论工作,需要办公室全程协调,业务部门第一时间对口处理,市州属地单位跟进处理。对此,公司打破新闻舆论工作管理“壁垒”,建立了一套快速响应机制,实现所有事件内外宣传同步策划、同步推进、同步应对。
一是针对不同场景要求,重塑流程、分类细化,通过建立各项信息共享机制、信息披露机制,确保题材第一时间发现、信息第一时间互通、事态第一时间掌握、媒体第一时间联动,实现快速发声、统一发声。二是打造信息化共享平台,实现“一方投稿,全栏目使用;一项专题,全闭环管理;一网数据,全整合分析”,做到规范流程、信息整合、高效统一。
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传输技术的大量应用,强化了受众作为传播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使受众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强,因此对企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运用现代技术探索多种宣传模式,打破手法上的“壁垒”,使新闻舆论工作更加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一是注重形式创新。在传播过程中,公司采用动漫、手绘等新颖的形式,用“小角度”讲清“大道理”,用“身边事”讲实“硬道理”,从“新角度”讲好“老道理”,推动理论由抽象变为具体、由深奥变为通俗。二是注重互动传播。公司紧跟互联网技术发展步伐,通过互动小游戏、互动参与、互动讨论等形式,打出宣传“组合拳”,形成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从单项灌输到多项交互的传播模式,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和认可。三是注重自媒体品牌开发。公司开发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楼宇云展播系统”,可直播公司重大活动;打造了系列专属动漫表情并获得版权,且拥有专属表情包,提升了宣传亲和力,受到大众喜爱;开发了集音频、视频、动漫等于一体的彩信杂志,生动直观的形式使宣传更具吸引力。多元的宣传方式助力企业形成品牌优势,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