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质大学管理学院 冯丽丽 武 倩 魏 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的制度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全面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要求,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好监督保障作用。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制度安排,在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改善民生、维护民主法治、预防和打击腐败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势必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有文献集中于国家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国家审计对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影响、国家审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路径及其效果等。这些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主要探讨国家审计与经济安全。基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国家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现实需要。国家审计作用于经济安全政策的制定执行与监督评估等关键环节,来保障宏观经济政策的合理性与贯彻性。第二类主要探讨国家审计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影响。通过制度建设、腐败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路径,财政金融、政府投资、国企及资源环境审计充分发挥了经济监督职能,并且发挥着科学预警、安全防护、制度修复、促进维护等作用机制。第三类主要探讨国家审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路径及其效果。国家审计通过揭示、处理处罚和建议三项功能的相互组合产生出曝光、威慑、抵御、综合效应,以及保障治理效应,进而作用于经济发展。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长期经济发展与短期经济发展,规模等级不同的城市之间,以及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
既有文献丰富了我们对国家审计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但研究国家审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路径的文献较少,缺乏实证支撑。鉴于此,本文以2010—2017年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考察国家审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及路径。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该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相比,国家审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的影响要更加显著。以市场化进程和产品市场发育程度为中介,验证了国家审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路径。本文可能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一,丰富了国家审计影响因素的现有研究成果,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理论研究,为国家审计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支持。其二,佐证了国家审计通过影响市场化进程和产品市场发育程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避免地方官员强行干预经济发展的情形,进而将更多的经济运行自主权归还市场。
国家审计通过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提升政府行政治理能力,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经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国家审计通过识别和修正资源错配问题,推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审计针对不合规或者偏离国家治理方向的经济活动进行预警,通过纠正和修复经济主体的行为,达到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目的。从激励示范角度来看,国家审计有利于正向激励作用的形成。国家审计通过揭示和惩罚审查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通过“惩前毖后”会对经济主体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行为主体往往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在追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国家审计的内容不断与时俱进,并且对违规行为惩治力度也不断加大,行为主体在是否要违规的博弈中,往往会以国家发展为导向,趋向于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方向,遏制行为主体做出违背高质量发展的倾向性行为。从社会福利角度来看,国家审计能够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核心是实现国家的良好治理。国家审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监督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在资源环境、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审计中形成对企业和政府的监督评价,推进经济发展成果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提出假设1。
H1:国家审计可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审计坚持以国家发展需要为宗旨,为国家综合发展服务。国家审计的工作是在市场化运行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制度透明化、发挥反腐败效能、促进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审计与市场化进程推进存在相互作用,即国家审计是市场化的产物,并且在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促使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与完善。一般而言,市场化进程可以加强资本循环、辅助经济体系完善、整合区域发展要素、优化经济探索理念,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贡献。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不仅法治发展水平较高,制度环境较为完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较少,而且在经济方面发展较好,非国有经济不断壮大,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准,能够带来产业集聚效应。在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国家审计是政府与市场沟通的纽带,激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发展潜力,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提出假设2。
H2:国家审计通过推进市场化进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品市场发育程度作为市场化进程的重要组成元素,包括价格由市场决定的程度和减少产品市场上的地方保护两个分项。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产品价格基本上由市场决定,但是地区发展、产业性质、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导致产品市场上的地方保护仍然存在。产品市场上的地方保护程度高会导致部分市场出现封锁的状态,阻碍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通,难以形成优势互补、整体协调、通达顺畅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产品市场发育过程中的问题会导致政府官员与企业家的双向寻租,尤其受国有企业中政企关系等因素影响,无益于经济的增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与公平性”。可见,提升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减少产品市场的地方保护至关重要。国家审计作为清除市场阻碍的关键力量,通过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来制衡公权,防止地方官员的短期经济增长行为和寻租行为,提升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提出假设3。
H3:国家审计通过推进产品市场发育程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以2010—2017年30个省份为样本。其中,有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国家审计的数据来自《中国审计年鉴》;市场化进程和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数据来自《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由于报告中仅披露产品市场发育程度的偶数年数据,本文用相邻偶数年的平均值代替缺失的奇数年数据。此外,考虑到2016年前后的数据由于基期不同不具有可比性,为避免分析错误,参考俞红海等的研究方法,运用历年市场化指数的平均增长幅度进而推算2017年的数据,使得2010—2017年的数据能够跨年度可比。其他变量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经整理,最终得到240个有效样本。
1.被解释变量
经济高质量发展(EQ),借鉴魏敏等和李金昌的研究,以新发展理念为依据,构建包括综合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开放发展、生活共享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如表1所示,并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
2.解释变量
国家审计(NA),参考郑石桥等的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国家审计治理指数(NA)对其衡量。通过KMO值和SMC值检验,提取三个主成分,构建国家审计治理指数。
3.中介变量
市场化进程(MP)和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DDMP),采用王小鲁等《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8)》。
4.控制变量
综合现有文献,本文选取人口增长率(Pgro)、城市规模(Pop)、财政分权(FD)、政府规模(Gsize)和高等教育(Edu)五个控制变量。人口增长率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衡量。城市规模用省本级预算内财政总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的自然对数表示。财政分权用省本级预算内财政总收入与省本级预算内财政总支出的比值衡量。政府规模根据各省份公职人员数确定。高等教育人数比例用各省份高等教育人数占劳动力的比例衡量。
具体变量定义如表2所示。
为了考察国家审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模型中下标i和t分别代表第i个样本和第t年,α为系数,ε为残差项,同时加入年度虚拟变量对年份效应进行控制。
表3为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经济高质量发展(EQ)均值为0.232,标准差为0.146,最小值为0.083,最大值为0.662,最大值与最小值间相差近8倍,说明不同省份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国家审计(NA)均值为-0.016,标准差为1.198,最小值为-1.462,最大值为4.347,说明各省份的国家审计治理情况相差较大,部分省份政府审计效果不佳。不同省份间的市场化进程与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市场化进程(MP)的最大值10.860与最小值2.530间相差较大,均值为6.517,处于中间位置。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DDPM)的均值为7.797,最小值为1.460,最大值为9.790,说明产品市场发育程度更偏向于高值,我国整体的市场发育程度发展较好。人口增长率(Pgro)的均值为5.310,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值为5.31%,平均人口增长较快。城市规模(Pop)、财政分权(FD)和政府规模(Gsize)因各省份实际情况数值大小不一。高等教育人数比例(Edu)最小值为0.053,最大值为0.476,最大值与最小值间相差较大,说明各省份间高等教育人数差别较大。
表4是国家审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回归结果。
由于本文数据为省级面板数据,Hausman检验的P值为0.000,故拒绝随机效应假设,选择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国家审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国家审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回归结果如表4列(1)所示。结果显示,国家审计(NA)对经济高质量发展(EQ)的回归系数为0.011,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国家审计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验证了H1。
本文在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时,发现省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那么国家审计机关作为我国从事经济监督的专职机关,对不同省份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否会存在异质性?基于此问题,本文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平均数为基准,将高于平均数的地区归集为经济质量较高组,低于平均数的地区归集为经济质量较低组,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列(2)、列(3)。
在经济高质量水平较低组,国家审计的回归系数为正,在1%的水平上显著;在经济高质量水平较高组,国家审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由此可见,国家审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地区异质性,即对经济高质量水平低地区的影响更加显著。究其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存在的问题更多,如产业结构合理性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官员出于政绩考虑过度关注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或者很少布局于基础设施等,国家审计充分发挥揭示、抵御、预防的职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省份审查出来的问题往往更多、问责与整改的频次增多,能够更好地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效率,推进向高要素配置效率的变革,完善新发展体系,不断缩短与经济质量高水平组的差距,进而可能显著促进经济质量发展水平较低组的发展。
表1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表2 变量定义
表3 变量描述性统计
正如理论分析所言,国家审计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路径包括市场化进程和产品市场发育程度,故本文从以下两方面探索国家审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
为了检验市场化进程的影响路径,借鉴温忠麟等的分步检验法验证理论假设,本文构建模型2和模型3进行分析。
国家审计可以通过激活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潜力,进而促进市场化进程,因此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可能通过推进市场化进程,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了实证检验国家审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使用温忠麟等总结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检验国家审计是否通过推进市场化进程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EQ)与国家审计(NA)进行回归,检验结果如表5列(1)所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国家审计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步,建立国家审计(NA)与市场化进程(MP)的回归模型,即模型2。检验结果如表5列(2)所示,国家审计与市场化进程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国家审计推进了市场化进程。第三步,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中介变量市场化进程(MP),建立模型3,同时考察国家审计与中介变量市场化进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如表5列(3)所示,中介变量市场化进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国家审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仍显著正相关,但回归系数与显著性较未加入中介变量市场化进程(MP)前有轻微降低,说明市场化进程的部分中介效应存在。因此,国家审计通过推进市场化进程,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验证了本文提出的H2。
为了检验产品市场发育程度的影响路径,借鉴温忠麟等的分步检验法验证理论假设,本文构建模型4和模型5进行分析。
表4 国家审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回归结果
表5 市场化进程与产品市场发育程度的中介效应
国家审计作为清除市场阻碍的关键力量,通过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来制衡公权,防止地方官员的短期经济增长行为和寻租行为等,提升了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国家审计是否通过推进产品市场发育程度,进而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体中介效应检验步骤与前文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回归结果如表5列(1)、列(4)、列(5)所示,表明产品市场发育程度(DDPM)的部分中介效应存在。因此,国家审计通过提升产品市场发育程度,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验证了本文提出的H3。
为了验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进行如下稳健性检验:(1)遗漏变量检验。为了缓解遗漏变量的影响,本文将财政透明度(FT)和公权力监督(Public)作为控制变量加入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其中,财政透明度采用《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报告》中财政透明度评估政府得分数据,公权力监督数据通过贪污腐败立案数与公职人员人数的比值衡量。实证结果也与前文数据结果基本一致。(2)滞后一期。考虑到模型可能存在着内生性问题,本文将国家审计滞后一期重新回归。实证结果同时验证了滞后一期的国家审计仍能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上稳健性检验的结果均与本文研究结论一致,但限于篇幅,未列示。
本文以2010—2017年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国家审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1)国家审计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国家审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即国家审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影响比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影响更加显著。(3)国家审计通过促进市场化进程、产品市场发育程度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述结论为完善国家审计工作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1)审计机关要全力提升审计监督效能,落实审计跟踪整改。加强财政审计和金融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政府投资项目、民生等领域资金审计力度,完善“线上预警”与“线下督办”双链条的审计整改机制,促进审计工作“稳”中前行。(2)深化省域间审计合作,探索协同审计新模式。各省审计治理情况不一,对各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国家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经济监督机关,应积极探索省域间协同审计,通过推进广泛的毗邻省域合作审计机制,加强地区间交流,形成监督合力。同时,随着城市群概念的深入,如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而助力以城市群为载体的国家审计大联合的实现。(3)国家审计资源应向经济质量水平低的地区倾斜,推进全国经济质量全面提升。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审计机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省份促进作用显著,应通过国家审计工作来促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省份的市场化进程和产品市场发育程度,整合区域发展要素,加大对地方官员的责任审计,扼制地方性政治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进行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