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锦利,杨鸽,刘露,杨浩,吴逸群,袁亚萍
(1.渭南师范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2.渭南市生态环境局,陕西 渭南 714099)
秦岭西起甘肃潭县北部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和河南交界处划分为3个分支,北支为崤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东西长1 600 km,南北宽从十千米到几百千米[1],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当地各类动植物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物种资源非常丰富,同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此外,秦岭还是中国动物地理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所以秦岭在动物地理学中既有分界作用,又有相互渗透过渡地带作用,动物多样性是秦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2]。恢复生态环境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的种类,是中国目前最为重要的环境工作之一[3]。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响应号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维护动物多样性,本研究就秦岭北坡(渭南段)动物多样性展开调查,记录该地区所观察到的鸟类、哺乳类及两栖爬行类动物数据,物种组成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本次调查主要以秦岭北坡(渭南段)为研究对象,研究地点包括渭南市潼关县、华阴市、华州区3个地区内的13个峪口。分别为潼关县的桐峪、玉石峪、太公峪、蒿岔峪、潼峪,华阴市的葱峪、柳峪、大敷峪以及华州区的沟峪、小夫峪、太平峪、马峪、桥峪。
本次调查范围包括鸟类、哺乳类和两栖爬行类动物。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分别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进行数据的记录。
2.1.1 鸟类针对秦岭北坡(渭南段)不同的生态环境现状及不同的峪内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样点和样线获得鸟类物种的组成和分布信息。共设置样带13条,单条样线长度≥3 km,调查时5人一组,按固定路线以1~2 km/h的速度来行进,配有双筒望远镜两副,3人主要负责对周边环境进行观察,另外2个人负责对观察到的鸟类数据进行记录。采用望远镜观察、鸣叫声识别及摄影等方式记录样线两侧35 m范围内鸟类的种类、数量、生境类型等信息。对于有疑问的鸟种,用相机拍摄照片后带回实验室进一步辨别。
2.1.2 哺乳类根据秦岭北坡(渭南段)的地形地貌、植被类型以及哺乳类生物学特征,调查主要采用样线法、访问调查法。结合历史资料,在秦岭北坡(渭南段)重点考察区域,针对不同生境类型和海拔高度,共设置13条样线,单条样线长度≥3 km,调查时沿途观察并记录样带两侧25 m内的哺乳动物实体、活动痕迹,如足迹、皮毛、动物粪便、巢穴,发现珍稀、重点保护动物时,记录生境类型和GPS信息。为更好地了解秦岭北坡(渭南段)哺乳类动物资源的多样性,对大部分哺乳类动物采用访问法调查,主要访问周边村落对哺乳类有一定识别经验的猎人、居民和保护区护林工作者,根据被访问者的描述,通过对照《中国兽类野外手册》及动物实体照片来判断哺乳类物种。
2.1.3 两栖爬行类动物野外调查法与访问法相结合。野外调查时,样点法与样线调查法相结合,样线与样点地点选择要充分考虑到两栖爬行类动物的生活习性,样线或样点的选择具有典型性、可操作性和随机性。在样线上行进,观察并记录两侧两栖爬行类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样点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出现的两栖爬行类种类和数量,并同时记录样线及样点的环境信息。访问法主要是对当地的居民进行走访,根据其对所见的两栖爬行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来确定动物种类。
物种鉴定和区系分析参考《中国兽类野外手册》《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中国两栖动物检索及图解》《中国蛇类》《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第2版)》《中国爬行纲动物分类厘定》《秦岭常见鸟类识别手册》《秦岭鸟类野外实习手册》《中国动物地理》《中国鸟类志》《秦岭兽类志》,物种的濒危等级参考《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物种保护等级参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调查于2019年8月进行。通过对此次现场调查所拍摄照片的鉴定以及对当地居民的访问记录进行整理,此次考察中共记录到包括鸟类、哺乳类、两栖爬行类动物共63种(表1)。其中鸟类52种,隶属10目28科,占陕西省鸟类种类总数465种的11.18%[4],占秦岭鸟类435种的11.95%[5]。雀形目的鸟类数量最多,共34种,约占观察到的所有鸟类数量的65.38%;非雀形目鸟类占所有鸟类的34.62%。在此次观察得到的所有鸟类数据中,雀形目中的鸦科物种种类最丰富,共有7种,占鸟类总数的13.46%,鸫科次之,共6种,占鸟类总数的11.54%;有4种鸟类为陕西分布的中国特有鸟类种群[6],分别为长尾山雀科的银脸长尾山雀(Aegithalos fuliginosus)、雉科的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及鹎科的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和 领 雀 嘴 鹎(Spizixos semitorques)。哺乳类10种,隶属5目9科,其中食肉目的动物数量最多,共计4种;爬行类仅记录到1种,隶属于1目1科。
表1 秦岭北坡(渭南段)动物名录
以本次调查为主,参考相关文献,根据动物区系划分原则,调查记录到的63种动物,其区系成分如下。
1)鸟类52种,其中东洋型种类最多,共计16种,占鸟类总类的30.77%,古北型7种,南中国型6种,全北型4种,东北型4种,季风型2种,东北-华北型2种,高地型1种,不易分类的种类10种。
2)兽类10种,其中古北型种类最多,共4种,占兽类总类的40%,另有东洋型3种,不易分类的种类3种。
3)两栖爬行类共1种,隶属于南中国型。
总结以上区系组成类型,其中东洋种19种,种类最多,占所有调查种类的30.16%;古北种11种,占所有调查种类的17.46%;有13种类型不易定位,占20.63%。
在调查记录到的63种野生动物中,有45种动物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猫科的金猫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共有7种鸟类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分别为画眉科的画眉、雉科的红腹锦鸡、鸱鸮科的短耳鸮和灰林鸮、鹰科的白尾鹞和赤腹鹰及隼科的红隼。依据《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画眉科的画眉、鸱鸮科的短耳鸮及灰林鸮、雉科的红腹锦鸡、鹰科的白尾鹞及灵猫科的果子狸共6种动物被列为近危(NT)物种,猫科的金猫被列为极危(CR)物种[7]。
续表1
保护动物种类的多样性是一项范围广泛且复杂系统的长期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政府的支持固然必不可少,同时还需要兼有一定的法律制度和相关政策的保护措施加以辅助,才能保证工作的稳步推进。目前,秦岭北坡(渭南段)的峪口在进行相应的生态恢复工作,环境恢复项目稳步推进。创建更好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秦岭动物多样性势在必行,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保护和恢复山体。植被类型的丰富度是动物生存的关键,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学功能,受损山体中的植被类型多遭到大面积的破坏,受植物资源的影响,动物资源种类也必然会大大减少。
2)制定促进动物多样性保护的可行性政策。建立、完善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利用和政府采购政策体系,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给予价格、信贷、税收优惠;制定鼓励循环利用生物资源的激励政策。
3)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强地区科普宣传。对秦岭内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严格落实有关生态恢复的政策项目,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于买卖野生动物的盈利行为进行严肃打击。同时加强普法科普宣传,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教育和宣传,广泛开展公益展示活动,增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切实为秦岭生态恢复及动物多样性保护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