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磊
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阔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2018年6月22—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召开,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其总体框架和核心要义可以表述为“十个坚持”,其中之一强调“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确,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作用,引领人类进步潮流,团结共建美好世界;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不断提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塑造力以及制度性话语权。
全球治理的起点是全球性问题的存在,治理的关键是形成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共识,并能够以多边主义方式提供公共产品以解决相关问题。全球治理这一概念最早由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主席勃兰特于1990年提出。1992年,28位国际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全球治理委员会(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创办《全球治理》杂志,并于1995年发布《天涯若比邻》(Our Global Neighborhood)研究报告,系统阐明了全球治理的概念和价值。
全球治理需要公共产品。美国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于1971年正式提出国际公共产品的概念。由于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属性,因此国际社会常常面临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由理性个体组成的大集团,不会为集体利益行事”,即“集体行动的困境”(“奥尔森困境”)。从历史看,如果大国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国际社会就会失序,或者遭遇经济危机,或者陷入战争,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瑟夫·奈将其称之为“金德尔伯格陷阱”。特朗普执政四年对全球治理产生了灾难性影响,美国政府将主要国际机构推到了法律或政治危机的边缘。
近年来,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2019年3月2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重要演讲,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提出“坚持公正合理,破解治理赤字;坚持互商互谅,破解信任赤字;坚持同舟共济,破解和平赤字;坚持互利共赢,破解发展赤字”。
破解治理赤字,要坚持公正合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制定民主化。继续高举联合国这面多边主义旗帜,充分发挥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其最大的亮点是首次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即世界上的事情由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共建,即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共享,即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
破解信任赤字,要坚持互商互谅,把互尊互信挺在前头,把对话协商利用起来,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增进战略互信,减少相互猜疑。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兼顾。加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加深相互理解和彼此认同。中国先后于2017年12月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2019年5月15日在北京举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21年7月6日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等。上述多边活动,充分展现了中国通过对话增进互信的真诚意愿。
破解和平赤字,要坚持同舟共济,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摒弃冷战及零和博弈旧思维,摒弃丛林法则,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以邻为壑、损人利己。各国需要一起走和平发展道路。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呼吁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并具体提出“六个坚持”。
破解发展赤字,要坚持互利共赢,坚持创新驱动、协同联动、公平包容,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2021年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时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即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
总体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仅提供高水平的物质性公共产品,也积极提供高质量的理念性以及制度性公共产品。除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以外,逐渐有一些中国人在国际组织中担任高层职位,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为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中国智慧。例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是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目前,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等职位都由中国人担任。2013年6月24日,李勇当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第7任总干事。2015年8月1日,柳芳首次当选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成为该组织历史上首位中国籍秘书长,也是首位女性秘书长。2019年6月23日,屈冬玉当选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第9任总干事,成为该组织历史上首位中国籍总干事。这均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实力以及中国推动全球治理能力的高度认可。
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中国强调从“一个世界+人类视角”完善全球治理,而非西方国家所倡导的“西方中心+资本视角”来推动全球治理,这是一种本体论的转变。
在全球治理进程中,国际社会越来越厌倦、反感美国的霸权主义和颐指气使。作为大国,中国不仅要有“解构能力”,要让国际社会知道中国的鲜明态度,即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干涉别国内政、输出意识形态、“长臂管辖”等“强权即公理”的逻辑,更要有“建构能力”,即要让国际社会知道中国始终秉持正义的立场。为此,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他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人类社会要避免出现方向性的严重错误。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积极构建其主导的“中心—边缘”秩序,导致所谓“中心国家”和“边缘国家”的分野,进而形成了最有利于“中心国家”的全球治理结构。“中心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不和谐的,“边缘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和谐的。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将“普世价值”作为“西方中心论”“霸权稳定论”“美国例外论”的思想基础和哲学基础。普世主义的真正含义是将西方等同于世界,由此一来,文明的多样性就不复存在。普世主义只承认单一性,不承认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文明冲突”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目前,美国等西方国家推动的全球治理有以下特征:经济上,依然强调由七国集团制定游戏规则,并创设“印太经济框架”等排他性经贸安排;安全上,以北约、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等盟友体系方式提供“内群体”的安全保障;价值观上,打造所谓“领导人民主峰会”“国际宗教自由联盟”等,人为地撕裂世界。
“美国优先”是全球治理面临的最大威胁,美国所描绘的全球治理的远景就是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的“霸权稳定”,全球治理就是获取霸权红利的进程。历史地看,美国会通过战争维护霸权,即使没有敌人也要创造敌人。据统计,自1776年7月4日宣布独立以来,在240多年的历史中,美国没有参与战争的时间不足20年。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01年,世界上153个地区发生了248次武装冲突,其中美国发起的就有201场,约占81%。这些战争导致惊人的人道主义灾难。2017年以来,约瑟夫·奈多次指出,美国的软实力正在削弱,“美国优先”意味着把国际社会放到第二位,这就预示着美国不再伟大了。
与此相对,中国所描绘的全球治理是构建基于文明互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郑重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其中,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共同事业,公平与正义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民主与自由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和哲学基础。全人类共同价值,即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同“自由、平等、博爱”或“自由、民主、人权”等西方价值观在文字表述上似有相近,但是内涵及实现路径差异极大。例如,民主对西方国家而言特指“宪政民主”,而中国强调“人民民主”。中国反对将民主标签化、武器化。2021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时强调,文明是丰富多彩的,民主也是丰富多彩的。民主不是一种定制的产品,全世界都一个模式、一个规格。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要由这个国家的人民自己来评判。如果因为实现民主的形式不同就加以排斥,这本身就是不民主的行为。在实现路径上,中国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
无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其功能是增强国际社会的团结合作,明确全球治理的美好方向。如果方向错误,再多的努力都无济于事,甚至事与愿违。
在实践中,一些发达国家往往将全球治理工具化,坚持单边主义或“有选择的多边主义”,这阻碍了全球治理的深化推进以及国际社会的团结合作。现在见到的是,一个不再自信的美国更倾向于使用单边主义。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决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以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的具体实践。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和新的多边开发银行等实践提升了中国有效参与全球治理的制度性实力。即使在一个停滞不前和正在重组的世界,中国不断增强的制度性实力也有助于提升其全球地位,同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一带一路”的动能在于互联互通,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推动“民心相通”作为重要基础。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继续扩大。世界银行于2019年6月发布的《“一带一路”经济学》报告曾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帮助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显然,“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的魅力在于“结伴成行”。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的开幕辞中指出,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解决全球性问题,不能靠“单飞”、“以邻为壑”,而是需要“结伴成行,相互借力”,这就是真正多边主义的实质。
在安全领域,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从1990年第一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出5名军事观察员,到如今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出兵国,中国迄今已参与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被誉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力量”。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重要讲话中,正式宣布中国决定设立为期10年、总额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支持联合国工作,促进多边合作事业。中国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一支维和待命部队。中国决定在未来5年内,向非盟提供总额为1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建设。目前,中国已组建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和300人规模常备维和警队,成为联合国维和待命部队中数量最多、分队种类最齐全的国家。
在经贸领域,中国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2020年11月15日,历经8年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中国加入全球最大自贸区。该协定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个协定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推进全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制度性成果。2021年9月16日,中国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2021年11月1日,中国正式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2022年5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要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做大合作蛋糕,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在卫生健康领域,中国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推动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习近平主席多次向国际社会呼吁“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2021年5月21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全球健康峰会,发表题为《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就全球合作抗疫发表5点意见,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施策,统筹系统应对;坚持同舟共济,倡导团结合作;坚持公平合理,弥合“免疫鸿沟”;坚持标本兼治,完善治理体系。其中,完善全球卫生治理体系,要加强和发挥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作用,完善全球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更好预防和应对今后的疫情。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充分听取发展中国家意见,更好反映发展中国家合理诉求。要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打击虚假信息能力、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能力。截至2022年5月,中国累计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了46亿件防护服、180亿人份检测试剂、4300余亿个口罩、22亿剂新冠肺炎疫苗等抗疫物资。
就参与全球治理的主体而言,除政府外,中国企业、智库、社会组织和基金会、公民个人等日益主动和活跃。2021年9月29日,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202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截至2020年底,中国2.8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4.5万家,分布在全球189个国家(地区)。中国企业在法治善治、规则标准、社会责任等诸多领域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日渐增强。
目前,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是国际共识、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治理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特色,充分彰显了习近平外交思想“胸怀天下”的底色以及“大国担当”的格局。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真正的多边主义理念与实践,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国外交的国际塑造力也将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