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提升信用监管效能 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2-09-28 08:01岁正阳
中国信用 2022年5期
关键词:信用专利知识产权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成为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取得的成就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位列前茅。党的十八大以来,知识产权保护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正由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设,更是健全的信用机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抓住了知识产权保护,就相当于牵住了高质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牛鼻子”。如今,各地方创新监管方式,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精准监管,促进和保障现有法规、契约和科研道德的有效落实,从而有效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

北京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信用评价机制

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1年,全市专利授权量19.9万件,其中发明授权量7.9万件;全市商标注册量42.8万件;著作权登记量102.5万件;植物新品种申请量649件,授权量366件。在第22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获金奖8项,居全国首位。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5件,持续全国领先;有效发明专利量40.5万件;商标有效注册量257.9万件。

据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新胜介绍,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方面,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645件。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办结知识产权类案件580余件,罚没款2700余万元。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检查各类实体经营单位1043家次,巡查网站3000余家次,结案82起,罚没款50.62万元。北京市版权局监测发现侵权链接总计1991.4万条,受理版权纠纷调解案件10246件。北京市公安局破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262起,刑事拘留875人。北京海关查获涉嫌侵权商品3284批次,63.4万余件。

近年来,北京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已正式颁布,未来将持续发挥区域知识产权集群优势,加强京津冀地区知识产权领域合作,强化商标专用权跨省市保护,凝聚知识产权工作合力。

据了解,《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将于2022年7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将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机制,依法对知识产权领域严重违法失信行为实施相应管理和惩戒措施,开展各领域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

潘新胜表示,北京知识产权工作将坚持首善标准、对标国际一流,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和知识产权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加深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全面推进首都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助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海南 强化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近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通报显示,2021年海南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增长15.86%,涉植物新品种、可降解环保塑料、锂电池专利、计算机软件开发、药品研发等与自贸港建设相关的核心领域、关键技术、新兴产业的案件呈增多趋势。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今年1月1日起,《海南自由贸易港社会信用条例》开始施行。为强化知识产权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与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会签合作备忘录,对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行为主体实施联合惩戒,探索建立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

据了解,今年4月24日,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经启动对12名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经营罪、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著作权罪的自然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程序工作。

山东青岛 开展省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试点建设

日前,山东省青岛市政府举行发布会,介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近年来,青岛市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省支持八大发展战略财政政策加快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增强政策保障;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承担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职能,强化组织保障;通过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完善全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体系;《2021-2022年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推进计划》有效执行,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整体效能。

青岛市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胶东经济圈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一体化协作协议》签署,在统一侵权判定标准、加强执法案件互通等方面加强协作;2021年以来,青岛市共清撤13,120件涉嫌非正常专利申请,撤回率达95.4%;全系统共立案查处知识产权类违法行为533件,案值366.67万元,罚没款433.07万元,移交司法机关案件5件;获批开展省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试点建设,2021年处理专利纠纷案件99件。

青岛市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遴选18项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组合(专利池),引导高价值专利组合精准布局和高效运营;确定“家电用抗菌高分子材料专利导航”等20个项目为2021年度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12家单位被认定为2021年度省高价值专利培育单位,9家单位被认定为省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专项计划试点单位,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2家、优势企业107家;完成全国首批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总结评价,获批建设智慧家庭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2021年,全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到30件,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的企业累计72家。

青岛市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不断完善,青岛市专利代办处自2016年以来累计受理业务21.26万余笔,保持服务水准“零差错”;青岛市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公共服务联盟成员单位由最初的5家发展到现有的45家,自2015年以来,累计为213家企业发放贷款384笔,撬动银行贷款13.75亿元;崂山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达到220家,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1200余人,实现了知识产权服务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2021年,获批成立的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青岛分中心,在全球12个城市和地区设立海外维权办事处;2021年,青岛市9家重点产业企业申报成功省级知识产权海外侵权风险防控项目,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知识产权综合服务。

河南漯河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近年来,河南省漯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多措并举,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强执法,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去年,该局联合市公安局查处了河南××饮品有限公司侵犯“红牛”注册商标案、漯河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加多宝”注册商标案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侵犯“3515”注册商标案等案件。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4821人次,开展执法行动505次,检查商户、企业3000余户(家),立案查处58起,其中涉及专利案件21起,涉案金额144万元,罚没款额92万元。

强联合,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强化市、县、乡三级联动,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专项行动6次,将假冒专利、商标侵权、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信息纳入企业公示系统,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联合市公安局印发《关于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严厉打击恶意、重复侵权等违法行为。联合河南省知识产权维权中心进驻第十八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做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联合双汇、旺旺、三五一五等企业查处有关侵权案件,有效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建机制,拓宽消费维权渠道。2020年以来,该局主动作为,建立“八项机制”,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一是漯河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知识产权纠纷行政投诉机构市、县、乡三级全覆盖,打通知识产权维权“最后一公里”。二是建立诉调对接机制,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诉源治理领域协作联动机制的意见》。三是探索建立仲调对接机制,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知识产权民事纠纷仲调对接机制的意见》。四是建立行刑对接工作机制,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联动衔接工作机制的通知》和《关于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五是探索建立民间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联合出台《关于健全完善漯河市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的通知》和《漯河市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员工作制度》,成立漯河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六是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信用监管机制,印发《漯河市知识产权领域失信惩戒机制》和《漯河市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红黑名单”管理制度》。七是建立省、市联合执法机制,每年联合河南省知识产权维权中心和相关地市执法维权人员进驻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开展维权援助联合行动。八是建立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成功举办了2020年度晋冀鲁豫四省十五市知识产权执法协作会议,与外省市联手解决专利纠纷4起。

福建泉州 创建“信用画像”监管模型

近日,福建泉州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2021年泉州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十四五”以来,泉州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渐入佳境。

在信用建设方面,泉州市市场监管局与市检察院等六部门加强协作,就创建“民事侵权+行政违法+刑事犯罪+公共数据=信用画像”的泉州知识产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体系模型,进行积极探索,并于2021年4月26日签订《泉州知识产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体系框架性协议》。在人才扶持方面,泉州市人社局加大知识产权事业的人才保障力度,推动出台《泉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团队评审)和政策支持规定》,将各类专利奖纳入对应层次人才认定条款,进一步加大引进知识产权人才的力度。全市新认定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48人,其中第三至第五层次分别为14人、7人、27人;累计认定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137人,其中第三至第五层次分别为33人、21人、83人。

同时,围绕激励创新目标,泉州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强化部门协作,建立从生产到流通环节的全域保护机制,2021年全市行政执法部门共查处知识产权类侵权假冒案件3074件。在2021年度福建省对设区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综治考评中,泉州位列全省第一档。2021年4月,泉州市市场监管局查办的侵犯斐乐商标专用权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选为“2020年度商标行政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此外,瞄准“互联网+”下的网络售假乱象,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技术治网”理念,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网络保护系统,强化对互联网主流电商平台和网店的监测,并协调完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六方协作”机制,为企业打造线上“快维权”通道。2021年通过该系统监测发现涉嫌侵权线索6589条,已下架处理5413条,借助系统专项监测发现涉嫌未经授权使用权利人商标图片的店铺2813家,并将数据推送给相关企业甄别。

山东潍坊 明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分级监管

为加快推进山东省潍坊市知识产权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日前,潍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省率先出台《知识产权信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将于202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共7章32条,核心内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失信惩戒。明确了严重失信行为的种类、列入程序、惩戒措施等内容。其中,市场主体的重复违法行为、不依法执行行为、知识产权代理严重违法行为、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提供虚假文件行为等被列为严重失信行为。二是信用修复。明确了信用修复的情形、修复程序等内容。列入严重失信名单满一年且符合已经自觉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裁决中规定义务、已经主动消除危害后果和不良影响等情形的,可以依照规定申请信用修复。三是守信激励。明确了诚实守信行为的种类、时效、激励措施等内容。市场主体获得省级以上专利奖、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省级以上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等荣誉的可以列为诚实守信行为。四是分级分类监管。明确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及相应监管措施等内容。按照省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规定,企业信用风险状况由低到高分为A(信用风险低)、B(信用风险一般)、C(信用风险较高)、D(信用风险高)四类,分别实施不同的监管措施。

《办法》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信用潍坊”机制建设,对发挥知识产权信用监管作用、促进市场公平有序竞争、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潍坊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将以《办法》出台实施为契机,锚定“一二三”目标,坚持“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持续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高标准保护,为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贡献知识产权力量。

黑龙江绥化 强化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信用管理

为促进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黑龙江省绥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从以下几方面深化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

一是严厉打击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恶意商标申请行为。对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或以其他方式发现的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恶意商标申请行为进行重点整治。对于反复代理、大量代理、撤回后再次提交等情节严重或明显恶意的,报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处理,涉嫌骗取财政资助的,依法移交有关部门。

二是强化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日常监管。探索对专利代理机构实施以专利代理信用评价结果为基础的分级分类信用评价管理,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及时公开检查情况。发现异常的,报国家知识产权局按规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涉嫌违法违规的,依法进行严肃查处。

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代理从业人员监管。积极推进以从业人员为重点的监管治理,督促专利代理机构落实责任,切实将违法代理的责任落实到人。对专利代理机构进行排查,重点针对监控人员实施检查,全面核查签名责任情况,对查实违法违规的机构和代理师进行处理。

四是引导专利代理机构强化行业自律。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自治、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衔接。积极组织相关培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依法经营意识和服务水平,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树立质量优先的价值导向,优化专利代理行业发展环境。

该局将继续深化对专利代理行业的规范治理,加强对专利代理机构在队伍管理和代理质量等方面的监管,为推进代理行业健康发展、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辽宁铁岭 “亮剑”侵权假冒护航知识产权

为大力推进辽宁省铁岭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知识产权执法效能,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全面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5月起,铁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系统内开展知识产权“亮剑护航”专项执法行动。

铁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印发《2022年度铁岭市知识产权“亮剑护航”专项执法行动方案》,围绕九个重点领域,对专项执法行动进行全面部署和详细安排,严厉查处商标、专利、地理标志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同时要求各地区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注重源头防范、综合治理,并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保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聚焦强化关键领域、重点环节、重点群体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市场监管部门强化四项举措同时发力。强化案件线索摸排。加强与本地内外资企业及行业组织的沟通,多渠道搜集侵权假冒案件线索。积极发挥12315投诉举报热线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公众投诉举报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加强案件督察督办。加大对跨区域、危害大、影响恶劣的重大案件的督导。对于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群体侵权行为依法从重处罚,提高侵权违法成本。强化“行刑衔接”,强化跨地区案件移送,及时办理移送案件;加强案件指导联动。加强案卷的检查指导,积极参与省局行政保护案卷评查工作,推进严格依法定程序与时限办案,规范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遴选和报送工作,加强行政执法案例指导。严格依照过罚相当原则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践行包容审慎监管理念,综合利用责令改正、行政指导等手段,引导市场主体依法依规经营;加强案件协调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护、反不正当竞争等的衔接,运用多种手段从严从重打击违法行为。依法落实知识产权信用管理规定,及时录入知识产权信用信息,依法落实知识产权信用联合惩戒要求。

湖南株洲 试点知识产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确定第二批开展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单位的通知》,确定湖南省株洲市为全国第二批知识产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单位。为抓好试点工作,近日,株洲市市场监管局召开企业知识产权信用分类管理研讨会。市市场监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业务骨干参会。

会上,与会人员就试点工作方案、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建设事项发表意见和建议,并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探讨交流。

据悉,市市场监管局将于近期研究出台《株洲市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信用评价、联合奖惩、工作进度等具体事项。

今后,株洲企业知识产权信用等级分为A、B、C、D四类。针对不同信用等级和风险类别的市场主体,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利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信用状况好、风险低的市场主体,市市场监管局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信用状况、风险一般的市场主体,执行常规的抽查比例和频次;对有不良信用记录、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有序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广州南沙自贸片区 加强知识产权信用监管机制和平台建设

日前,《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知识产权全链条协同保护机制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在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签署。

在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方面,协议提出构建知识产权严重失信行为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信用监管机制和平台建设,强化行政、执法、司法部门协同联动,探索将恶意重复侵权、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违法违规知识产权代理等严重失信行为主体列入“黑名单”,向各部门进行通报,由各部门依法依规联合实施失信惩戒等。

据了解,近3年来,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南沙法院”)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近两万件。其中,涉及商标权、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占比超过90%。

南沙法院联合南沙区检察院、南沙区科技局、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分局、南沙区司法局、南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南沙区政策研究和创新办公室、南沙海关等8家单位共同签署协议。该协议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法治宣传等各环节制定相关举措。

在信息共享、协同保护方面,协议明确各单位之间应加强沟通和信息反馈,统一对于商标审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等具体事项的认定标准,在行政执法及司法案件办理过程中加强在调查取证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强化对高发、典型性侵权行为的监管、查处。

在纠纷多元化解方面,协议强调充分发挥法院、行政机关、行业商会等各类解纷资源的功能,引导知识产权纠纷当事人积极选择非诉争议解决方式处理知识产权纠纷。

同时,协议提出市场监管局、科技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海关等相关知识产权监管、执法部门需在相应知识产权领域发挥专业优势,推荐单位工作人员作为专家陪审员或特邀调解员,对参与涉著作权、商标、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等相关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或调解,充实知识产权纠纷化解专业力量。

贵州黔东南州 助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变现”

近年来,贵州黔东南州以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改革为抓手,围绕深挖企业知识产权潜力、畅通银企对接通道等方面持续发力,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无形资产向融资授信有形资金的高效率转化,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建档立库,培育和挖掘潜力。充分发挥利用市场监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和商标受理窗口的优势,根据企业“经营年限、年报数据、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企业信用报告”等资料,梳理出高价值知识产权企业名单,建立对应潜力库。开展对潜力库内企业动态跟踪,主动指导企业完善注册商标规范使用和专用权保护相关制度,扩大商标品牌影响力,并为企业在知识产权质押评估、价值变现时提供咨询,有力发挥知识产权项目支撑作用,实现知识产权高价值产出。

政策宣传,做好跟踪服务。充分利用“3·15”和“4·26”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活动,线上线下集中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进行宣传,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针对性,深入企业和金融机构宣传国家和省、州关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各项政策,提升其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认识,主动搞好跟踪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在知识产权融资方面的难题。

搭建桥梁,助力知识产权“变现”。积极搭建银企对接桥梁,主动加强与银行、企业、评估机构三方工作沟通,就商标或专利质押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需要的技术支撑、流程规范方面等进行沟通交流。准确评估企业的信用等级,为银行在做质押贷款业务时提供相应借鉴和依据,有效降低质押融资交易成本和融资风险,全面助力知识产权“变现”。

截至目前,黔东南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全州累计完成17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授信金额突破1.59亿元。

广东深圳龙华区 推进知识产权侵权信息数据库合作共建

为健全知识产权领域信用监管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在日前举办的“2022年龙华区知识产权助企暨质量强企双月服务周”活动上,龙华区人民法院联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检察院、深圳市公安局龙华分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监管局、深圳市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龙华区科技创新局、深圳市龙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区知识产权联席单位共同签署《知识产权信用监管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签约仪式上,龙华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协议》相关内容。据介绍,《协议》以共建知识产权侵权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建立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为目标,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域信用监管体系,推进知识产权侵权信息数据库合作共建,加强知识产权侵权信息数据库的数据运用,协同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普法宣传,为各知识产权联席单位加强知识产权信用监管领域的沟通联动提供指引和依据。

侵权信息数据库是建立信用监管体系的基础。目前龙华法院已先行先试,依托知识产权诉讼案件大数据,初步建成知识产权侵权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具有共建共享数据、定向打击恶意侵权、靶向普法宣传等功能。今后通过各成员单位的合作共建,可实现多维度信息共享,为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建设提供更多、更完备的基础信用数据。

猜你喜欢
信用专利知识产权
专利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信用消费有多爽?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