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芳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广东 广州 510095)
我所是皮肤病专科医院,皮肤病是一种发生在体表、病变表现直观可见的疾病,属常见病、多发病,种类繁多,病程缠绵反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中医中药治疗皮肤病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可控制反复发作性皮肤病或延长其复发时间[1],故追求疗效稳定、安全可靠的中药趋势愈发明显。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业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等工序精制而成的颗粒,既保持了中药饮片的全部性质,而且方便调剂,无需煎煮,即冲即饮,服用量少,吸收迅速完全,携带保存方便[2]。本文通过对本所门诊中药颗粒处方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探讨处方用药现状,分析其用药的规律性和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所2021 年3 月门诊中药配方颗粒处方399张,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药物、处方剂数、诊断和金额等信息。
1.2 数据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Excel表格,利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分析。
2.1 一般情况399 张处方中,男性163 张,占处方总数的40.85%;女性236 张,占处方总数的59.15%,女性多于男性。患者年龄在1~87 岁之间,平均37 岁;如表1 所示,将年龄段分为5 组,在15~29 和30~49两个年龄段者较多,儿童和70岁以上老人较少。
表1 处方年龄分布
2.2 处方药味数 将处方中开具的药味数分3 组进行统计,由表2 可知,药味数在11~15 味居多,平均药味数13味。
表2 处方药味统计
2.3 处方剂数 将剂数分为3组,由表3可知,剂数在1~7剂比例最高,平均剂数9剂。
表3 处方剂数统计
2.4 使用频率 由表4 可知,使用频率排名前十的药物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解表药、利水渗湿类为主。
表4 处方中出现频率排名前十的药物
2.5 病症诊断 由表5 可知,湿疹是皮肤病中出现最多的病症。
表5 排名前十的病症诊断
2.6 处方金额 将处方金额分为4 组进行统计,300元以下和300~600 元居多,单张处方金额平均369元。
3.1 年龄、性别 由表1 可知,女性患者使用中药颗粒人数多于男性患者,儿童和老人较少,以中青年为主。这可能是由于中药配方颗粒干净卫生、方便使用、服用依从性等优点更加符合女性心理[3]。中青年工作、学习比较忙,颗粒剂携带方便,冲饮方便。
3.2 药味 由表2可知,药味数以11~15为主,平均药味数13味,符合一般用药规律。
3.3 剂数 由表3可知,剂数以1~7剂为主,一般开药3~5天用量。大于8剂者也较多,说明处方剂量还算大。中医中药的特点是随症加减,多剂量开药,无形中加重患者负担,可能有的患者家住较远,每次可稍多开;还有可能为慢性病,疗程较长。
3.4 使用频率 由表4 可知,使用频率排名前十的药物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解表药、利水渗湿类为主。中医普遍认为[4],皮肤病虽表现于皮表,但病之源根于内,病因多是由于体内阴阳气血的偏盛或偏衰,脏腑功能、经络疏泄失调,以及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虫毒等直接侵淫或外伤所致,法当养血润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3.5 病症诊断 由表5 可知,诊断排名第一为湿疹,其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湿疹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不当,致脾胃运化失调,湿热内生,或外感风湿热邪侵袭,蕴郁肌肤所致,临床以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养血润燥为治疗原则。
3.6 金额 由表6 可知,处方金额在300 元以下和300~600 元为主,平均每张处方369 元,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相对较贵。
表6 处方金额统计
中药处方是临床进行辨证论治的用药凭据,内含中药名称、用法用量、数量、临床诊断等主要参考内容。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可以加强处方监管,提升处方质量,促进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药[5]。我所处方所存在的不足有:中医临床诊断沿用西医病名,中医诊断规范化是规范中医行业行为、提高中医学术水平、实现中医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6];中药颗粒处方剂量过大,单张处方剂量和金额较大,增加患者负担;目前尚未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建议科室领导开展中药处方点评,规范医生合理用药,药师提高处方监管力度,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