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内篇》校讀札記*

2022-09-27 07:58真大成
古籍研究 2022年1期

真大成

關鍵詞:抱朴子内篇;異文;校讀

葛洪《抱朴子内篇》(下文簡稱《内篇》)是研究中古道教史的重要文獻,向受學界重視。王明先生《抱朴子内篇校釋》(下文簡稱《校釋》)問世以後(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極便利用,嘉惠學林,是《内篇》整理和中古道教史研究的重要成果。嗣後,楊明照先生發表《〈抱朴子内篇校釋〉補正》等文(2)楊明照:《〈抱朴子内篇校釋〉補正》,《文史》第十六、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對《校釋》有所訂正。1983年,王明先生利用幾種新的版本並參酌相關成果,對《校釋》作了進一步修改和補充,出版了《抱朴子内篇校釋(增訂本)》。(3)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釋(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抱朴子内篇》傳世彌久,版本衆多,又屢爲後代文獻徵引,異文紛綸複雜,儘管《校釋》已作臚舉辨正,但仍存不少失校、誤校以及可進一步申説之處,故有再作考斠之必要,以使《内篇》整理更臻美備。本文在通校《抱朴子内篇》相關版本的基础上,結合增訂本,對《内篇》進一步开展校讀,理董札記六十條,敬請達者正之。

1. 幽括沖默,舒闡粲尉。(暢玄)(第1頁)

《校釋》:“原校:‘尉’一作‘鬱’。……尉讀作郁,濃盛。”

2. 登峻則望遠以忘百憂,臨深則俯擥以遺朝饑。(暢玄)(第2頁)

《校釋》:“‘擥’敦煌、慎校本作‘覽’。”

按:《説文·手部》:“擥,撮持也。”後作“攬”。又通作“覽”,《淮南子·冥覽》:“夫陽燧取火于日,方諸取露於月,天地之間,巧曆不能舉其數,手徵忽怳,不能覽其光。”《玉台新咏》卷一《艷歌行》:“賴得賢主人,覽取爲吾綻。”《太平御覽》卷一八八引陸機詩:“安寢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餘輝,覽之不盈手。”“覽”,《太平御覽》卷四引作“攬”。《暢玄》“俯擥”敦煌本作“覽”,用借字爾。

3. 履略蜿虹,踐跚旋璣。(暢玄)(第2頁)

《校釋》:“敦煌作‘躡踐旋機’。《校勘記》:榮案盧本跚作‘蹋’。明案‘踐跚’似當作‘踐蹋’,踐踏之意。”

按:“跚”字不誤。“跚”有踐、踏義。《抱朴子外篇·嘉遯》(下文引及《抱朴子外篇》時,僅題“外篇”):“徒聞振翅竦身,不能凌厲九霄,騰跚玄極,攸叙彝倫者,非英偉也。”“跚”亦用作踐、踏義。陸雲《晋故散騎常侍陸府君誄》:“既跚君宿,未跱鼎辰。”《真誥·甄命授第一》:“體象五星,行恒如跚空。”“跚空”猶踏空。

4. 吟嘯蒼崖之間,而萬物化爲塵氛。(暢玄)(第2頁)

《校釋》:“‘塵氛’敦煌作‘埃芥’。宋浙本作‘埃氛’。”

按:《外篇·逸民》:“萬物芸芸,化爲埃塵矣。”與此句意相同。《抱朴子》内外篇表達此類意思常用“埃”“塵”“壤”“芥”等詞,而不用“氛”(除今本“塵氛”以外,内外篇未見“氛”之他例)。由此推測,敦煌本作“埃芥”更可能是原文,《外篇·交際》:“或有德薄位高,器盈志溢,……襤褸杖策,被褐負笈者,雖文艷相雄,學優融玄,同之埃芥,不加接引。”亦“埃芥”之例。《外篇·審舉》:“兵興之世,武貴文寢,俗人視儒士如僕虜,見經誥如芥壤者,何哉?”“芥壤”“埃芥”義同,可相參比。宋浙本作“埃氛”(5)“芥”通作“介”,“介”訛作“分”,後人見“分”不可解,故又改作“氛”。這或許是“埃氛”之由來。,大約是宋以前寫本到明清刻本文本異化的中間過渡階段。

5. 啜荈漱泉,而太牢同乎藜藿。(暢玄)(第3頁)

《校釋》:“孫校:‘荈’一本作‘粟’。案敦煌荈作‘叔’,叔即‘菽’字。”

6. 不以臭鼠之細瑣,而爲庸夫之憂樂。(暢玄)(第3頁)

《校釋》:“‘瑣’宋浙本作‘碎’。”

按:“細瑣”在先唐文獻中未見他例,而“細碎”則是魏晋以來習語,《抱朴子》内外篇也屢用之,如《内篇·道意》:“不可以薺麥之細碎,疑陰陽之大氣,以誤晚學之散人,謂方術之無益也。”《外篇·廣譬》:“常分細碎,將胡恤焉?”《外篇·自叙》:“洪年二十余,乃計作細碎小文,妨棄功日,未若立一家之言,乃草創子書。”據此,原文當從宋浙本作“細碎”。

7. 登朽緡以探巢,泳吕梁以求魚。(暢玄)(第3頁)

《校釋》:“‘緡’,敦煌作‘條’。”

按:《爾雅·釋言》:“緡,綸也。”“登朽緡”語義扞格,“朽緡”也難以與“探巢”發生事理聯繫。敦煌本作“朽條”,是也。《説文·木部》:“條,小枝也。”“朽條”即朽敗之枝條,《易林·節之豫》:“朽條腐索,不堪施用。”“登朽條以探巢”謂爬上腐朽樹枝以探取鳥巢,自然爲危殆之事。《外篇·嘉遯》:“似蹈薄冰以待夏日,登朽枝而須勁風。”《北堂書鈔》卷一一五引《抱朴子》:“大將者,凛凛乎若負重而履薄冰,戰戰若登朽木以臨萬仞也。”(今本無此句)“登朽條”可與“登朽枝”“登朽木”參比。

8. 恢恢蕩蕩,與渾成等其自然。(暢玄)(第3頁)

“渾”,敦煌本、宋浙本均作“混”。

按:《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王弼注:“混然不可得而知,而萬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葛洪顯然用《老子》之辭。“混成”更近原文。《内篇·遐覽》著録“《混成經》二卷”,“混成”亦用此義。

9. 萬物云云,何所不有,况列仙之人,盈乎竹素矣。(論仙)(第11頁)

《校釋》:“‘云云’,《校勘記》:‘榮案盧本作芸芸,《道德經》夫物芸芸。’明案慎校本、寶顔堂本亦作‘芸芸’。芸芸,衆多貌。”

按:宋浙本、道藏本、魯藩本均作“云云”。《莊子·在宥》“萬物云云”,當爲葛洪所本,成玄英疏:“云云,衆多也。”“云云”“芸芸”聲同義通。《校勘記》所引《老子》“芸芸”,馬王堆帛書甲本作“云云”。仲長統《昌言·損益》:“爲之以無爲,事之以無事,何子言之云云也?”《廣弘明集》卷二四南朝齊沈約《述僧中食論》:“擾之大者其事有三,……萬事云云,皆三者之枝葉耳。”均其例。據此,“云云”不誤,晚出之本作“芸芸”,殆用字不同爾。

10. 棄疾良平之智,端嬰隨酈之辯。(論仙)(第11頁)

《校釋》:“‘嬰’敦煌、影古寫本作‘晏’。”

11. 水性純冷,而有温谷之湯泉。(論仙)(第12頁)

12. 水蠇爲蛉。(論仙)(第13頁)

《校釋》:“‘蠇’原作‘蠣’……‘蠣’應作‘蠇’。”敦煌本作“厲”。

按:底本作“蠣”無煩改。《説文·虫部》:“蠇,蚌屬。”或作“蠣”,《廣韻·祭韻》:“蠣,牡蠣,蚌屬。蠇,上同。”敦煌本作“厲”,當即“蠣”之省文。

13. 形骸己所自有也,而莫知其心志之所以然焉;壽命在我者也,而莫知其修短之能至焉。(論仙)(第13頁)

《校釋》:“‘在我’二字敦煌、影古寫本作‘老夭’。”

按:作“老夭”義長。“老夭”正與下文“修短”相應。“在我”當爲“老夭”之殘訛。

14. 世人既不信,又多疵毁,真人疾之,遂益潜遁。(論仙)(第14頁)

《校釋》:“‘遁’敦煌、影古寫本作‘退’。”

按:作“潜退”較長。《外篇·逸民》:“仕人曰:‘潜退之士,得意山澤,不荷世貴,蕩然縱肆,不爲時用,嗅禄利誠爲天下無益之物,何如?’”正用“潜退”一詞,可證。《晋書·隱逸傳·韓績》:“績少好文學,以潜退爲操,布衣蔬食,不交當世,由是東土並宗敬焉。”《北齊書·楊愔傳》:“愔以世故未夷,志在潜退,乃謝病,與友人中直侍郎河間邢邵隱於嵩山。”亦其例。

15. 久之,帝令人發其棺,無屍,唯衣冠在焉。(論仙)(第18頁)

《校釋》:“敦煌‘唯’作‘則’。影古寫本同。”

按:“則”與“唯”義同,指只、僅。《荀子·勸學》:“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則四寸”,僅四寸。《經傳衍釋》卷八:“則,猶惟也。《孟子》:‘心之官則思。’《左傳·昭二十年》:‘進退無辭,則虚以求媚。’此類‘則’字,並如惟義。”敦煌本作“則”更爲近古,作“唯”者或出後人改。

16. 噎死者不可譏神農之播穀,燒死者不可怒燧人之鑽火。(論仙)(第19頁)

《校釋》:“敦煌‘譏’作‘議’。影古寫本同。”

按:“議”有指責、非議義,《論語·季氏》:“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無所非議。”邢昺疏:“議,謂謗訕。”《戰國策·宋衛策》:“夫在中者惡臨,議其事。”鮑彪注:“議,謂譖短之。”《韓非子·内儲説上》:“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願王察之矣。”“議”謂指摘。敦煌本作“議”,更爲存古近真,作“譏”者殆因後人不明“議”之古義而改。

17. 夫生我者父也,娠我者母也,猶不能令我形器必中適,姿容必妖麗,性理必平和,智慧必高遠,多致我氣力,延我年命。(塞難)(第125頁)

《校釋》:“孫校:‘妖’當作‘姣’。”

按:孫校無據。“妖”有艷麗義,《文選·宋玉〈神女賦〉》:“近之既妖,遠之有望。”李善注:“近看既美,復宜遠望。”三國魏曹植《美女篇》詩:“美女妖且閑,採桑歧路間。”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一《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妖艷”條引《三蒼》:“妖,妍也。”《外篇·刺驕》:“昔者西施心痛而卧於道側,姿顔妖麗,蘭麝芬馥,見者咸美其容而念其疾,莫不躊躇焉。”亦用“妖麗”之例。又《疾謬》:“於是嘲族以叙歡交,極黷以結情款,以傾倚申脚者爲妖妍標秀,以風格端嚴者爲田舍樸騃。”“妖妍”同義連文。

18. 蠛蠓之育於醯醋,芝檽之産于木石。(塞難)(第125頁)

19. 妍媸有定矣,而憎愛異情,故兩目不相爲視焉。(塞難)(第129頁)

《校釋》:“孫校:‘媸’藏本作‘蚩’。”

按:“蚩”指醜陋,漢趙壹《刺世疾邪賦》:“榮納由於閃揄,孰知辨其蚩妍。”《文選·陸機〈文賦〉》:“妍蚩好惡,可得而知。”“媸”爲“蚩”的後起分化字。

20. 至理之未易明,神仙之不見信,其來久矣,豈獨今哉?(塞難)(第129頁)

《校釋》:“慎校本、寶顔堂本、崇文本‘久’作‘尚’。”

按:《外篇·微旨》:“夫尋常咫尺之近理,人間取捨之細事,沈浮過於金羽,皂白分於粉墨,而抱惑之士,猶多不辨焉,豈况説之以世道之外,示之以至微之旨,大而笑之,其來久矣,豈獨今哉?”又《明本》:“世間淺近者衆,而深遠者少,少不勝衆,其來久矣。”(8)《明本》此例宋浙本、鲁藩本、慎校本作“其來久矣”,平津館校刊本作“由來久矣”。從葛洪詞例看,作“久”當是原文(“其來尚矣”之類説法未見於《抱朴子》内外篇)。

21. 渾茫剖判,清濁以陳,或升而動,或降而静,彼天地猶不知所以然也。萬物感氣,並亦自然,與彼天地,各爲一物,但成有先後,體有巨細耳。(塞難)(第124頁)

“自然”,宋浙本作“自生”。

按:據上下文意,當從宋浙本作“自生”。《楚辭·招魂》:“亂曰:獻歲發春兮,汨吾南征些。”王逸章句:“言歲始來進,春氣奮揚,萬物皆感氣而生。自傷放逐,獨南行也。”《藝文類聚》卷引後漢張衡《七辯》:“應化即變,感氣而成。”均可比讀。

22. 譬猶草木之因山林以萌秀,而山林非有事焉;魚鱉之托水澤以産育,而水澤非有爲焉。(塞難)(第125頁)

宋浙本兩處“山林”均作“山陵”;道藏本、魯藩本前作“山林”,後作“山陵”。

按:“魚鱉之托水澤以産育”,則水澤乃是魚鱉依存之所,魚鱉並非水澤的組成部分;據此意,“草木之因山林以萌秀”之“山林”當從宋浙本作“山陵”,山陵即山嶽,乃草木生長之處。若作“山林”,草木本即“林”之部分,則上下句意扞格。

23. 天有日月寒暑,人有瞻視呼吸,以遠况近,以此推彼,人不能自知其體老少痛癢之何故,則彼天亦不能自知其體盈縮災祥之所以;人不能使耳目常聰明,榮衛不輟閡,則天亦不能使日月不薄蝕,四時不失序。(塞難)(第125頁)

“以遠况近”,宋浙本作“以近况遠”。

按:以“以此推彼”例之,當作“以近况遠”;下文從“人不能自知”“人不能使”到“彼天亦不能自知”“天亦不能使”均“以近况遠”“以此推彼”之謂。

24. 夫儒者所修,皆憲章成事,出處有則,語默隨時,師則循比屋而可求,書則因解注以釋疑,此儒者之易也。(塞難)(第127頁)

後一“儒者”,宋浙本作“儒家”。

按:上文言“道家之難”“道家之易”,下文又論“鈎深致遠,錯綜典墳,該河洛之籍籍,博百氏之云云,德行積於衡巷,忠貞盡於事君,仰馳神於垂象,俯運思于風雲,一事不知,則所爲不通,片言不正,則褒貶不分,舉趾爲世人之所則,動唇爲天下之所傳,此儒家之難也”,則此處當作“儒家”方整理一律。

25. 夫棄交遊,委妻子,謝榮名,損利禄,……此道家之難也;出無慶吊之望,入無瞻視之責,……此道家之易也,所謂難中之易矣。夫儒者所修,皆憲章成事,出處有則,語默隨時,……此儒者[家]之易也。鈎深致遠,錯綜典墳,……此儒家之難也,所謂易中之難矣。(塞難)(第127—128頁)

“所謂難中之易”,宋浙本作“所爲難中之易”;“所謂易中之難”,宋浙本、道藏本、魯藩本作“所爲易中之難”。

按:“爲”通“謂”,“所爲”即“所謂”。《微旨》:“所爲術者,内修形神,使延年愈疾,外攘邪惡,使禍害不干。”“所爲”,《黄帝九鼎神丹經訣》卷四作“所謂”。《塞難》原文當從古本作“爲”,平津館本作“謂”應是後人改以本字。

26. 蓋盛陽不能榮枯朽之木,神明不能變沈溺之性,子貢不能悦録馬之野人,古公不能釋欲地之戎狄。(塞難)(第129頁)

《校釋》:“‘録’原作‘禄’。孫校:‘禄’當作‘録’,事見《吕氏春秋·必己》《淮南子·人間訓》;前《論仙篇》云,則術家有鈎[拘]録之法,用‘録’字義正同。明案:録,取也。《吕覽·必己篇》云,孔丘行道而息,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馬。子貢請往説之,野人不聽。有鄙人始事孔丘者請往説之,其野人大説,解馬而與之。孫校是,今據改。”

按:《校釋》比照《吕覽》行文,將“録”釋作“取”,未盡明晰。“録”謂扣留、拘捕,《漢書·叙傳上》:“諸所賓禮皆名豪,懷恩醉酒,共諫伯宜頗攝録盜賊,具言本謀亡匿處。”“攝録”同義連文。《搜神記》卷九:“充帳下都督周勤時晝寢,夢見百餘人録充,引入一徑。”“録馬”猶言拘馬。

27. 初學行炁,鼻中引炁而閉之,陰以心數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聞其炁出入之聲。(釋滯)(第136頁)

宋浙本、道藏本、魯藩本均無“微”字,《事類備要》前集卷五、《錦繡萬花谷》卷三引亦無“微”。“己”,宋浙本、道藏本、魯藩本作“自”,《事類備要》前集卷五、《錦繡萬花穀》卷三引亦作“自”。

按:道家言及引炁均作“口吐”。《養性延命録》卷下:“常以生氣時,正僵卧瞑目握固,閉氣不息,於心中數至二百,乃口吐氣出之。”《雲笈七簽》卷五九《神仙絶穀食氣經》:“以鼻微微引氣内之,以口吐之。”《抱朴子》時代或來源較古之本及類書引文均作“乃以口吐之”,疑“微”字乃後人臆增。“自耳”,義同“己耳”,“自”表領屬是中古以來的新用法,吕叔湘《語文雜記》曾舉《三國志》的例子:《魏志·張遼傳》:“遼被甲持戟,……大呼自名,沖壘入,至權麾下。”既然古本及類書引文均作“自”,頗疑“自”方爲原文。

28. 至於文子莊子關令尹喜之徒,其屬文筆,雖祖述黄老,憲章玄虚,但演其大旨,永無至言。(釋滯)(第138頁)

“筆”,宋浙本、道藏本、魯藩本、慎校本均作“華”。

按:“文華”是六朝人語,有文辭、文采義。《晋書·袁瓌傳附袁湛》:“少有操植,以沖粹自立,而無文華,故不爲流俗所重。”南朝梁王筠《寓直中庶坊贈蕭洗馬詩》:“之子擅文華,縱横富辭藻。”“屬文華”即屬文辭,亦著文之義。古本作“華”,可從。

29. 何者,彼誠亮其非輕世薄主,直以所好者異,匹夫之志,有不可移故也。夫有道之主,含垢善恕,知人心之不可同,出處之各有性,不逼不禁,以崇光大,上無嫌恨之偏心,下有得意之至歡,故能暉聲並揚於罔極,貪夫聞風而忸怩也。(釋滯)(第140頁)

“禁”,宋浙本作“奪”,道藏本、魯藩本作“集”。

按:從宋浙本作“奪”較勝,“集”應即“奪”之形誤。上文云“不可移”,則下言“不奪”,正相呼應。《外篇·刺驕》:“夫節士不能使人敬之,而志不可奪也。”又《博喻》:“至大有所不能變,極細有所不能奪。”又《彈禰》:“各得順天分地,不奪其時,調薄役希,民無饑寒。”“奪”義均同。

30. 强名爲道,已失其真,况復乃千割百判,億分萬析,使其姓號至於無垠,去道遼遼,不亦遠哉?(道意)(第155頁)

“復乃”,宋浙本、道藏本、魯藩本、慎校本作“乃復”。

按:“復”“乃”二字當乙。“况乃”連文是漢魏以來習語,猶言“何况”“况且”。《抱朴子》内外篇即見多例,如《仙藥》:“此丹砂汁因泉漸入井,是以飲其水而得壽,况乃餌煉丹砂而服之乎?”《外篇·臣節》:“夫廢立之事,小順大逆,不可長也。召王之譎,已見貶抑,况乃退主,惡其可乎!”《外篇·擢才》:“夫圭璋居肆而不售,矧乃翳於盤璞乎?奇士扣角而見遏,况乃潜於皋藪乎?”均用“况乃”。

31. 今世之舉有道者,蓋博通乎古今,能仰觀俯察,曆變涉微,達興亡之運,明治亂之體,心無所惑,問無不對者,何必修長生之法,慕松喬之武者哉?(明本)(第168頁)

《校釋》:“孫校:‘武’藏本作‘式’。”宋浙本、魯藩本、慎校本亦作“式”。

按:“式”字是。前言“法”,此謂“式”,“式”亦法度義。《外篇·自叙》:“未若修松喬之道,在我而已,不由於人焉。”“松喬之式”與“松喬之道”義同。

32. 鴻隼屯飛,而鸞鳳罕出。(明本)(第168頁)

《校釋》:“孫校:‘鴻’刻本作‘鷹’。”楊明照《補正》:“孫校:‘鴻’刻本作‘鷹’。慎本、盧本、柏筠堂本、蜀藏本、崇文本作‘鷹’。《御覽》九四六引作‘雞’。按:‘鴻’‘雞’與‘隼’均不倫類,其爲誤字無疑。慎本等作‘鷹’,則臆改。以《外篇·君道篇》‘則鵂梟化爲鴛鸞’,《審舉篇》‘蓋梟鴟屯飛,則鴛鳳幽集’例之,‘鴻’其‘鵂’或‘鴟’之誤歟?”

按:中華書局影宋本《御覽》卷九四六引《抱朴子》“鴻”正作“鴟”。《史記·賈生列傳》載誼吊屈原賦:“烏呼哀哉兮,逢時不祥!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葛洪用其辭意。

33. 猶風波駭而魚鱉擾於淵,纖羅密而羽禽躁於澤,豺狼衆而走獸劇于林,爨火猛而小鮮糜於鼎也。(明本)(第169頁)

《校釋》:“孫校:‘糜’藏本作‘麋’。”宋浙本、魯藩本亦作“麋”。

按:“麋”通“糜”。《淮南子·兵略》:“攻城掠地,莫不降下,天下爲之麋沸蟻動。”《素問·氣厥論》:“上爲口麋。”王冰注:“麋,謂爛也。”“小鮮麋(糜)於鼎”謂小魚沸爛於鼎中。

34. 夫淵竭池漉,則蛟龍不遊,巢傾卵拾,則鳳凰不集。(明本)(第169頁)

《校釋》:“‘拾’宋浙本作‘捨’,又云一作‘拾’。”

按:《大戴禮·易本命》:“故帝王好壞巢破卵,則鳳凰不翔焉;好竭水搏魚,則蛟龍不出焉。”此類語句多見於先秦文獻,應是當時流行之語。《明本》“巢傾卵拾”之“拾”當從宋浙本作“捨”。捨,棄也。

35. 上藥令人身安命延,升爲天神,遨遊上下,使役萬靈,體生毛羽,行厨立至。(仙藥)(第177頁)

《校釋》:“‘使役’一本及《御覽》九百八十四引作‘役使’。”

按:作“役使”較長。除此例外,《仙藥》本篇兩用“役使”:“服之一年,則百病除,三年久服,老公反成童子,五年不闕,可役使鬼神。……服之皆令人長生,百病除,三屍下,瘢痕滅,白髮黑,墮齒生,千日則玉女來侍,可得役使,以致行厨。”《抱朴子内篇》全書同樣習用“役使”,《金丹》:“元君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調和陰陽,役使鬼神風雨。”又《極言》:“昔黄帝生而能言,役使百靈,可謂天授自然之體者也。”又《勤求》:“雖治病有起死之效,絶穀則積年不饑,役使鬼神,坐在立亡。”又《黄白》:“以白犬血塗一丸,投社廟舍中,其鬼神即見,可以役使。”

36. 去户外十餘丈有石柱,柱上有偃蓋石,高度徑可一丈許,望見蜜芝從石户上墮入偃蓋中。(仙藥)(第179頁)

《校釋》:“‘墮’原作‘隨’。孫校云:《御覽》九百八十五引‘隨’作‘墮’。明案當作‘墮’,今據訂正。”談刻本《太平廣記》卷四一三引亦作“隨”。

按:“隨”“墮”均從隋聲,二字多可通用。高麗藏本西晋竺法護譯《文殊師利現寶藏經》卷上:“譬如羯隨之鳥王,墮於羅網之中。”“墮”,宫内廳藏舊宋本作“隨”。杜甫《北征》:“况我墮胡塵,及歸盡華髮。”郭知達《九家集杜詩》注:“墮一作隨。”《千金要方》卷五九《腎勞》“治虚勞、陰陽失度、傷筋損脉、嘘吸短氣、漏溢泄下、小便赤黄、陰下濕癢、腰脊如折、顔色隨落方”,舊注:“隨一作墮。”《仙藥》原文作“隨”非誤字。

37. 有吴延稚者,志欲服玉,得玉經方不具,了不知其節度禁忌,乃招合得珪璋環璧及校劍所用甚多,欲餌治服之。(仙藥)(第185頁)

《校釋》:“原校:‘招’一作‘始’,‘校’一作‘裝’。”

按:“校”是裝飾之義。《三國志·吴志·諸葛恪傳》:“鈎落者,校飾革帶,世謂之鈎絡帶。”“校飾”就是裝飾。任昉《奏彈劉整》:“整語采音,其道汝偷車校具,汝何不進裏駡之?”“校具”乃是用以裝飾車子的用具。西晋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卷三《授聲聞决品》:“其佛世界,快樂安隱清净鮮潔,紺色琉璃以爲其地,諸樹華實七寶合成,普以真珠衆華莊校,平等端嚴衆寶具足。”北齊那連提耶舍譯《大悲經》卷二《羅睺羅品》:“是比丘見我舍利、形像、塔廟有破壞者,裝校修治,以金莊嚴豎立幢幡,寶蓋鈴網出微妙音。”“莊(裝)校”同義連文。《仙藥》“校劍所用”當指用以裝飾佩劍的玉。《魏書·畢衆敬傳》載畢衆敬臨還,獻“銀裝劍一口”。《梁書·諸夷傳·婆利國》記婆利國王“帶金裝劍”,所謂“銀裝”“金裝”就是用金或銀裝飾,與《仙藥》以玉校劍可相參比。

38. 常見一高岩上,有數人對坐博戲者,有讀書者,俯而視文氏,因聞其相問,言此子中呼上否,其一人答言未可也。(仙藥)(第188—189頁)

《校釋》:“孫校:‘聞’藏本作‘閲’。案魯藩本、慎校本亦作‘閲’。”宋浙本所附補鈔本亦作“閲”。

按:“閲”字是,《仙藥》此句應標點作:常見一高岩上,有數人對坐博戲者,有讀書者,俯而視文氏,因閲其相,問言“此子中呼上否”?其一人答言“未可也”。閲,觀也,察也。《金丹》:“余周旋徐豫荆襄江廣數州之間,閲見流移俗道士數百人矣。”又《塞難》:“余閲見知名之高人,洽聞之碩儒,果以窮理盡性,研核有無者多矣,未有言年之可延,仙之可得者也。”“閲見”同義連文。

39. 患乎升勺之利未堅,而鍾石之費相尋,根柢之據未極,而冰霜之毒交攻。(極言)(第218頁)

《校釋》:“孫校:‘柢’藏本作‘移’,非。《校勘記》云:榮案盧本‘根柢’作‘根荄’。”“柢”,宋浙本作“核”,慎校本同盧本作“荄”,魯藩本同道藏本作“移”。

按:《説文·艸部》:“荄,艸根也。”或作“核”(9)《漢書·五行志中之上》:“入地则孕毓根核,保藏蛰虫。”顔師古注:“核,亦荄字也。草根曰荄。”(中華書局,1962年,第1324頁)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作“叚借”,今不取。(中華書局,1984年,第199頁)。《論衡·超奇》:“且淺意於華葉之言,無根核之深,不見大道體要,故立功者希。”亦其例。《抱朴子》屢用“根荄”。《論仙》:“醇醪汩其和氣,艷容伐其根荄。”又《微旨》:“夫根荄不洞地,而求柯條干雲,淵源不泓窈,而求湯流萬里者,未之有也。”又《極言》:“然埋之既淺,又未得久,乍刻乍剥,或摇或拔,雖壅以膏壤,浸以春澤,猶不脱於枯瘁者,以其根荄不固,不暇吐其萌芽,津液不得遂結其生氣也。”《外篇·廣譬》:“根荄蹷於此,則柯條瘁於彼。”“移”當即“核”之形訛。平津館本作“根柢”,恐出臆改。

40. 夫修道猶如播穀也,成之猶收積也。(極言)(第218頁)

《校釋》:“‘收積’寶顔堂本、崇文本作‘收穀’。”

按:《爾雅·釋詁下》:“收,聚也。”《説文·禾部》:“積,聚也。”“收積”同義連文。《續高僧傳》卷二五“釋道英”條:“及終前夕集衆告曰:‘急須收積,明日間多聚人畜損食穀草。’”《隋書·高熲傳》:“江北地寒,田收差晚,江南土熱,水田早熟。量彼收積之際,微征士馬,聲言掩襲。”“收積”指存聚(糧食)。《隋書·食貨志》:“收穫之日,隨其所得,觀課出粟及麥,於當社造倉窖貯之。即委社司,執帳檢校,每年收積,勿使捐敗。”“收積”指儲備之糧食。《極言》“收積”與“播穀”相對成文,寶顔堂本、崇文本作“收穀”當見上文作“播穀”而强爲整齊。

41. 向使安期先生言無符據,三日三夜之中,足以窮屈,則始皇必將烹煮屠戮,不免鼎俎之禍,其厚惠安可得乎?(極言)(第220—221頁)

《校釋》:“慎校本、寶顔堂本‘言無符據’作‘所言無據’。”

按:“符”從專指朝廷封爵、置官、命使和調遣兵將的憑證引申,泛指憑據、依據。《荀子·性惡》:“凡論者,貴其有辨合,有符驗。”王念孫《讀書雜志·荀子雜志》“節”條引王引之曰:“符驗即符節。哀公六年《公羊傳》注:‘節,信也。’《齊策》注:‘驗,信也。’或言符節,或言符驗,或言符信,一也。”《史記·外戚世家》:“(竇)少君年四五歲時,家貧,爲人所略賣。其家不知其處,傳十餘家……從其家之長安。聞竇皇后新立,家在觀津,姓竇氏。廣國去時雖小,識其縣名及姓,又嘗與其姊採桑墮,用爲符信,上書自陳。”“符驗”“符信”已無特指義,而是指一般的證據或證物。《極言》“符據”同義連文。慎校本、寶顔堂本作“所言無據”實無據也。

《宋書·顔竣傳》:“每對親故,頗懷怨憤,又言朝事違謬,人主得失。及王僧達被誅,謂爲竣所讒構,臨死陳竣前後忿懟,每恨言不見從。僧達所言,頗有相符據。”“符據”用作動詞,指符合。

42. 夫賓士而喘逆,或欬或滿,用力役體,汲汲短乏者,氣損之候也。(極言)(第221頁)

《校釋》:“孫校:‘滿’刻本作‘懣’。”宋浙本、道藏本、魯藩本並作“滿”,慎校本作“懣”。

按:《素問·大奇論》:“肝滿,腎滿,肺滿,皆實,即爲腫。”王冰注:“滿,謂脉氣滿實也。”《史記·扁鵲列傳》:“濟北王病,召臣意診其脉,曰:‘風蹶胸滿’。”“滿”指脹悶、鬱滯。“懣”爲“滿”的後起分化字。

43. 夫長生制在大藥耳,非祠醮之所得也。(勤求)(第233頁)

《校釋》:“‘得’宋浙本作‘定’。”道藏本、魯藩本亦作“定”。

按:舊本作“定”,可從。《抱朴子》内外篇習用此類“定”字,如《明本》:“由此觀之,儒道之先後,可得定矣。”《黄白》:“至於飛走之屬,蠕動之類,禀形造化,既有定矣。”《雜應》:“或服葛花及秋芒麻勃刀圭方寸匕,忽然如欲卧,而聞人語之以所不决之事,吉凶立定也。”《外篇·清鑒》:“江、河不待量,而不測之數已定矣。”《太平御覽》卷六七引亦作“定”,當爲原文。

44. 若以此之勤,求知方之師,以此之費,給買藥之直者,亦必得神仙長生度世也。何異詣老空耕石田,而望千倉之收,用力雖盡,不得其所也。(勤求)(第233頁)

《校釋》:“寶顔堂本、崇文本‘盡’作‘勤’。”

按:盡,窮也。“用力雖盡”一句謂即使氣力用盡,也不能達到目的。寶顔堂本等作“勤”,未可據。

45. 而聾瞽之存乎精神者,唯欲專擅華名,獨聚徒衆,外求聲價,内規財力,患疾勝己,乃劇於俗人之争權勢也。(勤求)(第235頁)

《校釋》:“慎校本、寶顔堂本、崇文本‘力’皆作‘利’。”

按:《抱朴子》内外篇既見“財力”,也用“財利”。上引《勤求》例,作“財利”者均爲晚出之本,古本或來源較古之本作“財力”,當更爲近真。《勤求》:“此等豈有意于長生之法哉?爲欲以合致弟子,圖其財力,以快其情欲而已耳。”“合致弟子,圖其財力”與“獨聚徒衆,外求聲價,内規財力”可相比觀。

46. 食此石以口取飽,令人丁壯。(雜應)(第243頁)

《校釋》:“‘以’宋浙本作‘恣’。”

按:“以口取飽”云云語意冗餘,“以”作“恣”更勝。“恣口”屢見於漢晋文獻,《太平經》卷一一四《某訣》:“教兒婦常在親前,作肥甘脆,恣口所食。”《初學記》卷二八引晋傅玄《桃賦》:“亦有冬桃,冷侔冰霜;放伸適意,恣口所嘗。”《初學記》卷三引《抱朴子》:“千歲之龜,五色具焉。……夏恣口而甚瘦,冬穴蟄而大肥。”(今本無此句)亦用“恣口”一詞。

47. 唯幼伯子、王仲都,此二人衣以重裘,曝之於夏日之中,周以十爐之火,口不稱熱,身不流汗,蓋用此方者也。(雜應)(第245頁)

《校釋》:“《校勘記》:《御覽》二十三、八百六十九‘衣以重裘’作‘衣之以重裘’。”

按:宋浙本亦作“衣之以重裘”,與《御覽》合。《事類賦》卷四引亦有“之”字。比照下文“曝之於夏日之中”,“衣”下當有“之”字。

48. 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陽,身長九尺,黄色,鳥喙,隆鼻,秀眉長五寸,耳長七寸,額有三理上下徹,足有八卦。(雜應)(第249頁)

《校釋》:“孫校:《意林》引無‘秀’字。”

按:“秀”謂長茂,“秀眉”即長眉。《詩·小雅·南山有台》“樂只君子,遐不眉壽”。毛傳:“眉壽,秀眉也。”《鹽鐵論·散不足》:“故堯秀眉高彩,享國百載。”本書《極言》:“又彭祖之弟子,青衣烏公、黑穴公、秀眉公、白兔公子、離婁公、太足君、高丘子、不肯來七八人,皆歷數百歲,在殷而各仙去,况彭祖何肯死哉?”“秀眉公”當以長眉得名。《雜應》記老君“眉長五寸”,故稱“秀眉”。《意林》引文多删略,不足據。

49. 老子篇中記及龜文經,皆言藥兵之後,金木之年,必有大疫,萬人餘一,敢問辟之道。(雜應)(第251頁)

《校釋》:“孫校:‘藥’刻本作‘大’。案宋浙本亦作‘大’。”

按:“藥兵”不辭。“大兵”指大的戰争,《金丹》:“上皆生芝草,可以避大兵大難,不但於中以合藥也。”亦用“大兵”之詞。《禮記·月令》:“(仲冬之月)行秋令,則天時雨汁,……國有大兵。”《搜神記》卷十八:“神曰:‘將有大兵,今辭汝去。’留一玉環曰:‘持此可以避難。’後劉表袁術相攻,龍舒之民皆徙去,唯憲里不被兵。”均其例。《老子》:“師之所處,荆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其意略近。

50. 及欲爲道、志求長生者,復兼商賈,不敦信讓,浮深越險,乾没逐利,不吝軀命,不修寡欲者耳。(黄白)(第261頁)

《校釋》:“孫校:藏本無‘者耳’二字。”

按:宋浙本、魯藩本亦無“者耳”。“復兼商賈”諸項平列,乃“及欲爲道,志求長生者”的各種行爲,不當有“者耳”,否則不成句。

51. 治丹砂一斤,内生竹筩中,加石膽消石各二兩,覆薦上下,閉塞筩口,以漆骨丸封之。(黄白)(第264頁)

《校釋》:“孫校:‘漆’藏本作‘染’。”宋浙本、魯藩本作“染”,慎校本作“漆”。

按:“染”當即“柒”之形訛,“柒”古通“漆”。《説文·土部》:“垸,以桼和灰而也。”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一八《解脱道論》音義“節”條引《通俗文》:“燒骨以桼曰垸。”可見古來即將漆與骨灰混合用以塗抹器物。《黄白》所謂“漆骨丸”,應指漆摻和骨灰製成的丸子。

52. 《靈寶經》曰:所謂寶日者,謂支干上生下之日也,若用甲午乙巳之日是也。(登涉)(第277頁)

《校釋》:“孫校:‘寶’當作‘保’。明案《太上靈寶五符序》卷中正作‘保’,是。”

按:此句上文云:“而《靈寶經》云:入山當以保日及義日,若專日者大吉,以制日、伐日必死。”亦作“保”。然此作“寶”非誤字,實乃“保”之通借。“寶”“保”通用乃古書常例。

53. 山中山精之形,如小兒而獨足,走向後,喜來犯人。(登涉)(第277頁)

按:宋浙本無“山中”,《太平御覽》卷八八六引《抱朴子》亦無“山中”。《異苑》卷三:“吴孫皓時,臨海得毛人。《山海經》云:山精如人而有毛。此蔣山精也。故《抱朴子》曰:山之精,形如小兒而獨足,足向後,喜來犯人。”《金樓子·志怪》:“山精,如小兒而獨足,足向後,喜犯人。”“山中”二字殆出後世增益。

54. 欲知銅之牝牡,當令童男童女俱以水灌銅,灌銅當以在火中向赤時也,則銅自分爲兩段,有凸起者牡銅也,有凹陷者牝銅也。(登涉)(第282頁)

《校釋》:“‘向’一本作‘尚’。”宋浙本作“尚”。

按:《太平御覽》卷八一三引亦作“尚”。《酉陽雜俎》前集卷一一亦言此事:“煉銅時,與一童女俱以水灌銅,銅當自分爲兩段,有凸起者牡銅也,凹陷者牝銅也。”據文意,作“尚”字義長,謂銅猶赤時以水澆之。

55. 昔黄帝東到青丘,過風山,見紫府先生,受三皇内文,以劾召萬神,南到圓隴陰建木,觀百靈之所登,采若乾之華,飲丹巒之水。(地真)(第297頁)

《校釋》:“‘靈’原作‘令’。《校勘記》:《御覽》七十九‘百令’作‘百靈’。明案《軒轅記》‘令’亦作‘靈’,當作‘靈’,今據訂正。”

按:“令”通“靈”。《後漢書·張衡傳》:“鱉令殪而屍亡兮,取蜀禪而引世。”李賢注:“鱉令,蜀王名也。令音靈。”“鱉令”,《華陽國志·序志》作“鱉靈”。《隸釋·故民吴仲山碑》:“神零有知。”洪适注:“碑以零爲靈。”從“令”得聲之“零”亦可通“靈”,可爲“令”“靈”相通之旁證。

56. 性解音律,善鼓琴,閑坐,侍坐數人,口答諮問,言不輟響,而耳並料聽,左右操弦者,教遣長短,無毫釐差過也。(遐覽)(第304頁)

《校釋》:“孫校:刻本‘料’作‘聰’。案寶顔堂本作‘聰’。”

按:宋浙本、道藏本、魯藩本均作“料”;慎校本作“耕”,乃“料”之誤。《太平御覽》卷六七引亦作“料”。“料”指分辨、辨别。《内篇·塞難》:“率有經俗之才,當塗之伎,涉覽篇籍助教之書,以料人理之近易,辨凡猥之所惑。”《外篇·勖學》:“審盛衰之方來,驗善否於既往,料玄黄于掌握,甄未兆以如成。”耳既分辨,故下文云“教遣長短”。寶顔堂本作“聰”當無依據而出胸臆也。

57. 誠須所師,必深必博,猶涉滄海而挹水,造長林而伐木,獨以力劣爲患,豈以物少爲憂哉?(祛惑)(第316頁)

“挹”,宋浙本、道藏本、魯藩本、慎校本作“摙”。

按:各本作“摙”合乎文意。《玉篇·手部》:“摙,運也。”《外篇·君道》:“猶大厦既燔,而運水於滄海,洪潦凌室,而造船於長洲矣。”又《勖學》:“運行潦而勿輟,必將流乎滄海矣。”與《祛惑》“涉滄海而摙水”意相呼應。《説文·手部》:“挹,抒也。”文非其意。

58. 所從學者,不得遠識淵潭之門,而值孤陋寡聞之人,彼所知素狹,源短流促,倒裝與人,則靳靳不捨,分損以授,則淺薄無奇能。(祛惑)(第316頁)

“捨”,宋浙本作“忍”,道藏本、魯藩本作“息”。

按:“忍”有願意、捨得義,《潜夫論·忠貴》:“寧見朽貫千萬,而不忍貸人一錢;情知積粟腐倉,而不忍貸人一斗。”“不忍”就是不願、不捨。《祛惑》“倒裝與人,則靳靳不忍”言吝惜不捨得倒出與人。道藏本、魯藩本作“息”,應爲“忍”字之形誤;慎校本、平津館本作“舍”,當出後人改易。

59. 孔子母年十六七時,吾相之當生貴子,及生仲尼,真異人也,長九尺六寸,其顙似堯,其項似皋陶,其肩似子産,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祛惑)(第318頁)

“顙”,宋浙本、道藏本、魯藩本、慎校本作“頭”。

按:《論衡·骨相》:“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鄭東門。鄭人或問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頭似堯,其項若皋陶,肩類子産。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傫傫若喪家之狗。’”《孔子家語·困誓》:“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獨立東郭門外。或人謂子貢曰:‘東門外有一人焉,其長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顙,其頭似堯(10)《史記·孔子世家》司馬貞索隱引《家語》作“顙”。(中華書局,1959年,第1922頁),其頸似皋繇,其肩似子産,然自腰已下不及禹者三寸,累然如喪家之狗。’”《内篇》各本作“頭”是也,平津館本獨作“顙”,蓋據《史記·孔子世家》載其事作“顙”而改。

60. 乃復有假托作前世有名之道士者,如白和者,傳言已八千七百歲,時出俗間,忽然自去,不知其在。(祛惑)(第321頁)

“其”,道藏本、魯藩本、慎校本同,宋浙本作“所”。

按:“不知其在”云云不合文法,“其”當作“所”。“不知所在”乃常語,即以《抱朴子内篇》而論,如《道意》:“後一旦忽去,不知所在。”又《祛惑》:“忽失此龍,龍遂不知所在。”均其例。他書不煩贅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