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正骨配合抗阻运动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2022-09-27 03:44柳开阳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正骨椎动脉颈椎

柳开阳

(厦门市翔安区新店中心卫生院,福建厦门 361000)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源于颈性病变,是指由于一些内源性或外源性因素导致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出现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导致椎动脉出现窄小、弯曲、痉挛,甚者梗阻等而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临床以眩晕为主症,伴随呕吐、肢体麻木或者头痛等症候群[1]。随着现代人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其犯病率正逐年上升,且逐渐低龄化[2-3]。西医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通过止眩、给氧、扩血管或手术等方法减轻局部肌肉、骨质对血管的压迫从而使CV的症状得以改善[4]。但手术风险大,而药物治疗往往只有短期疗效,易反复[5],故越来越多人求诊于中医疗法。

关于CV,古代医家对其发病机理及治疗有着十分丰富的见解,且经现代方法研究证实其确有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与提倡[4,6]。尤其是正骨推拿[7],其“衷中参西”,即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又结合现代医学的解剖结构,能有效归正人体的错位骨质结构,从而缓解患者不适症状。而平乐正骨在正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与创新,重视筋骨之间的平衡,对治疗CV有较佳的优势。再者,抗阻运动疗法是一项肌肉克服外来阻力时进行的主动运动康复训练,能改变颈部肌肉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改善颈部肌肉中本体感受器的功能,恢复病肌伸展性,冲破颈椎的失稳状态,并调动患者积极性,以维持住物理康复疗效[8-10]。故笔者进行了平乐正骨联合抗阻运动治疗CV疗效观察研究,以探究其临床疗效,为CV提供更优化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翔安区新店中心卫生院中医骨伤科门诊就诊的CV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4~58(42.09±3.44)岁;病程15天~36个月,平均(10.28±1.79)月。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1~60(43.65±2.35)岁;病程1~36个月,平均(10.79±1.35)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眩晕治专家共识》[11]制定:①眩晕反复发作,旋颈试验(+);②颈部肌肉紧张僵硬,可伴局部压痛,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臂丛神经牵拉试验(+);③伴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听力减退等症状;④颈椎X线显示颈椎曲度改变,椎体增生退变,寰枢关节不稳,项韧带钙化等;⑤颈动脉彩超显示单侧或双侧颈动脉血流变缓,提示有椎动脉供血不足。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CV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岁,男女不限;③TCD检查存在异常的患者;④依从性好,并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认知功能障碍者;②因高血压、眼疾等其他原因导致的眩晕者;③有脊柱手术史或脊椎先天畸形者;④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或血液系统疾等严重病症者。⑤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⑥颈肩局部有皮肤溃破、肿块等不适宜本研究者。

1.5 治疗方法

1.5.1 试验组采用平乐正骨配合抗阻运动治疗。⑴先采用基于“筋滞骨错”理论的平乐正骨手法治疗,步骤如下:①松筋以处理筋滞,先以轻柔的手法放松颈椎周围肌群,以主要是施术于斜方肌、颈夹肌、斜角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的起止点及肌腹。随后按顺序点按风池、风府、颈夹脊、肩井、天宗等穴,再以调筋手法处理筋结,动静结合,在运动中结合拨理手法再次松解粘连肌肉,治疗由慢性损伤及劳损导致的肌肉及肌腱痉挛瘢痕,从而解决颈椎周围肌肉、肌腱解剖及功能位置的异常。②正骨以归正错位,以“定点弹压”整体松解颈、胸、腰椎椎旁的筋滞及骨错位,以“提拉推顶”处理颈椎局部的微小紊乱及错位,整体与局部相结合。⑵再进行抗阻运动,主要方法是:缩肩、屈颈、倾颈、仰头、抖肩。以上动作均须有人加以病人相对抗的阻力,每次3~5s,每组动作6~8次。⑶最后进行颈托固定,此为平乐正骨手法中的束骨治疗,并嘱患者忌大幅度旋颈。治疗1次/d,连续治疗14 d后记录并评价疗效。

1.5.2 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生产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30003),5mg/次,2次/d,连续治疗14d后进行疗效评定。

1.6 观察指标

1.6.1 症状与功能评估 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vical Vertigo Symptoms and Function Evaluation Scale,ESCV)[12]进行评定患者的症状与功能,总分30分。包括:眩晕16分(其中眩晕程度8分,频度4分,持续时间4分)、颈肩痛4分、头痛4分、心理及社会适应4分、日常生活及工作4分,各项目因子分5个等级分别按0~4计分,总分相加得之,得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症状越轻。于治疗前后分别评定1次。

1.6.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3]眩晕疗效评定制定。显效: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有效:眩晕症状好转,伴随症状减轻或消失;无效:眩晕及伴随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无序计数资料以频数(f)、构成比(P)表示,采用χ2检验;均由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样本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进行数据处理。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ESCV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SCV各项及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SCV各项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ESCV各项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CV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CV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

2.2 疗效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 效率为63.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ƒ,-R,P)

3 讨论

CV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西医目前主流观点有颈部本体感受器异常、颈椎失稳、椎动脉受压、交感神经抑制以及血流动力异常等[14]。其中以椎动脉机械性受压最为受广大学者认同[15],因椎动脉受压,导致血管变窄,血液流动速度缓减,血流量不足,引起脑后循环缺血,从而出现眩晕等症。

中医方面,根据患者的主诉,该病常被归属于“眩晕”“项痹”范畴。笔者认为,本病乃为筋骨同病,而椎骨错缝,筋骨失和为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正所谓“筋骨差爻,举动不能”。研究也证实,颈性眩晕患者多有寰枢椎关节失稳(骨病)[16],颈部两侧肌肉张力失和(筋伤),这致使正常的运动力线发生变化,导致应力集中在病变位置,引起枢机不利,气血运行失畅,血瘀气滞,加重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刺激骨质结构异变,使椎动脉、神经受压,从而出现头晕、头痛等症[17]。本研究采用平乐正骨手法,因其主张“筋束骨,骨张筋,人体的筋与骨是相互为用的”,正如《灵枢》:“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因此,其以“筋滞骨错”为理论指导,以重建筋骨平衡为目的,以松筋是正骨的前提。先通过松筋改变病变软组织的形态与功能,改善筋滞的问题,使肌肉痉挛得到缓解,以改善颈肩痛及头痛症状;再利用正骨手法来调整骨关节紊乱与错位,使骨骼位置恢复平衡状态,减少对椎动脉的压迫以缓解眩晕等症,标本兼治,筋骨同调,通利枢机,调畅气血,实现骨与关节动静力学的自合状态,恢复颈部新的内环境,重建颈椎骨平衡[18],一齐改善颈椎的功能状态,正中CV一病病机,故而临床疗效显著。再者,抗阻运动疗法通过用不同角度,并逐渐增大且延长时间的低负荷力量牵拉病肌,以输出最大张力,能提高项背肌肌力和耐力,使肌肉渐进性增强位置觉,增加胶原纤维可塑性与弹性,以有效缓解病肌的紧张痉挛,恢复组织长度,并对损伤的组织进行修复、强化,从而减轻其对血管、神经造成的压迫,改善血液循环状态,缓解CV的临床症状[19-20]。需注意的是,该训练固然有效,但凡事有度,注意避免适得其反。因此,通过平乐正骨手法与抗阻运动疗法的有机结合,使得CV一病标本兼治,最终效如桴鼓。

盐酸氟桂利嗪是选择性钙拮抗剂,一直为治疗CV的常用药物。研究表明[21],盐酸氟桂利嗪具有改善脑微循环,抑制脑血管痉挛的作用,考虑这是其能治疗CV的原因,但是长期服用它会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如嗜睡、疲惫等,且会产生依赖性。再者,通过本研究结果可知,虽然盐酸氟桂利嗪能改善CV患者症状及颈椎功能功能,但疗效比平乐正骨联合抗阻运动差,后者能更明显增加ESCV分值,表明平乐正骨联合抗阻运动更能有效改善颈部肌肉的紧张状态,使患者眩晕、头痛、颈肩痛的症状得以缓解,并能改善颈椎功能状态,使其逐渐恢复日常的生活及工作能力,缓解其被病痛折磨而诱发的心理疾病,使ESCV量表评分增加。

综上所述,平乐正骨配合抗阻运动疗法治疗CV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CV患者的症状,改善颈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其中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于研究,且本试验观察时间较短,样本数偏少,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尚需要今后进一步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正骨椎动脉颈椎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及左椎动脉压迫星状神经节1例
正骨没那么神
图说
生活小细节缓解颈椎不适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颈椎“咔咔”响,怎么办
石墨烯理疗U型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