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萍,杨超飞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郑州 450009)
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岸堤镇的朱家林田园综合体,是全国首批、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沂南试验站位于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内。2022 年8 月29—30 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和沂南县人民政府共同在沂南举办了果树绿色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暨“田间课堂”助力沂蒙山区乡村振兴现场会(图1)。其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与大家一起分享。
(5)学生缺乏系统的,具有技巧性的做笔记的习惯,一方面增加记忆的负担,容易造成紧张焦虑的情绪,另一方面做笔记时泛泛而听,听到哪个单词就记录哪个,抓不住关键词句,导致理解材料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失败。
图1 开幕式现场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沂南试验站位于山东省沂南县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内,占地280 亩,依托郑果所人才、资源和平台优势,着力解决区域果树产业发展面临的长期性、基础性、前瞻性问题。打造品种培育、成果转化、技术示范、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以及科普教育六位一体的功能平台。
站长高登涛副研究员介绍了“三新四变五增”田园综合体果树发展模式(图2),即引进新品种、发展新模式、打造新业态,使果园变公园、市民变游客、果树变商品、农人变主人,实现乡村增绿、产业增值、企业增效、果农增收、游客增趣。通过实施田间课堂等方式,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进程,促进了沂蒙山区果业高质量发展。
图2 高登涛站长介绍“三新四变五增”田园综合体果树发展模式
目前,试验站已经建成高标准示范园180 亩,涵盖桃、猕猴桃、苹果、梨、葡萄、无花果等树种的28 个新优品种(图3)。试验示范了省力化建园、宽行密植模式、高光效树形、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10 余项关键技术。建成薄膜连栋温室1.2 万米,玻璃温室4608 米,开展果树智能工厂化育苗研究,为沂蒙山区乃至全国果业发展提供高端苗木和技术示范。
虽然在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管理方式已经进行了创新。但是纵观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讲,有效的管理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完善的管理机制下,中小企业才能够持续发展。但是从经济法视角下中小企业在实际管理当中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
图3 新优品种观摩品鉴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在沂南县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召开“田间课堂”助力沂蒙山区乡村振兴现场会(图4)。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沂南试验站自建站以来,先后开展了30 多次各种技术培训,培训果农上千人次,果树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在沂蒙山区产生了广泛影响,有力促进了当地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4 “田间课堂”开班
其间,举行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沂南试验站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图5、图6)。据站长高登涛介绍,沂南试验站“三新四变五增”田园综合体果树发展模式及理念通过在朱家林田园综合体的实践和完善,目前已在迁西“花香果巷”田园综合体,河南舞阳贾湖田园综合体及河南伊川建业绿色基地、郑州国盛农庄等多个农旅结合项目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图5 “沂南试验站”揭牌
图6 “培训基地”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