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代以来语文教材中《孔乙己》的选编和教学影响

2022-09-26 12:28
江科学术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孔乙己鲁迅教材

冯 辉 刘 晨

一、1949-1966年《孔乙己》选编及教学现状

新中国成立之初,语文教材的编写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思想性和政治性是语文课本教学解读的重要标准。《孔乙己》在这一背景下也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本章第一部分主要论述1949——1966年《孔乙己》在政治影响下的教材选编情况,第二部分主要以课后练习为切入点,分析《孔乙己》的教学现状以及语文教学主要为政治服务的影响。

(一)“十七年”时期政治影响下《孔乙己》的教材选编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①这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和任务,而语文教材是展现语文教育理念的载体,这使得不同时期的语文教材都深深的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1950年,出版总局在北京举行了首次全国出版工作会议,并决定出版总局与教育部联合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专门为全国中小学编写和发行教材。新中国首套《初级中学语文课本》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版的,它正式废除了“国文”这一名称,改成了“语文”。这套教科书中的“编辑大意”清晰地阐明了语文教学如何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孔乙己》一文被收录在教材第一册中。

1956年秋,《初级中学汉语课本》和《初级中学文学课本》两套教材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借鉴苏联分科教学方法的成功运用,这两种教材使汉语和文学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将不同的学科知识加以系统组织,是建国后中国语文教材建设的一大亮点。《孔乙己》一文被编入教材《初级中学课本·文学》中。

1958年秋,《孔乙己》虽未被选入通用教材《语文》中,但仍被许多地方编撰的教科书所收录,例如《北京市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中保留了这一作品。这套教科书在全国各地的中学采用后,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于1959年进行了修正。修改后的鲁迅著作入选16 篇,其中《孔乙己》又被重新收录。

1964年《新编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试用本)。本书着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精选了大量的政论和反映现实生活的文章;注重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在选择文章时,力求做到典型;本文的编排尝试从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开始。鲁迅的《孔乙己》被第六册选录。

表1 1949-1966年《孔乙己》收录语文教材情况

(二)政治重负下《孔乙己》的教学现状及影响

十七年时期,中国政治环境复杂,随着与苏联关系的发展变化,教科书的选编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1949年教科书进入“要由国家办”的新阶段,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现状都有着鲜明的政治色彩,与国家时事密切相关。1950年随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教育发展的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从1954年开始,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学习苏联经验的决定,把初中语文分为“汉语”“文学”两大学科并分别进行教学。在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作品大多是名家名作,古代诗词占四成以上,其政治色彩已大为减弱。1960年左右,中苏两国的关系不断恶化,这项改革也随之宣告失败。“教育”再次受到服务于“政治”思想的影响,语文教学也随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中学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的选编和教学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接下来将以《孔乙己》的教学现状及影响进行分析。

1950年《初级中学语文课本》中特别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对新政权的认同,主要表现为新社会如何好,旧社会如何坏。以《孔乙己》为例,通过对孔乙己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剖析,鲜明的表现其自命清高而迂腐不堪的性格特征,进而挖掘孔乙己不幸命运的深层原因。而所有人物形象和遭遇的分析都是为了有力的鞭挞吃人的封建社会,揭示了小说的深刻思想内容。在这种解读下,旧社会的黑暗腐朽被暴露无遗,以此来表现改变旧社会,走向新社会的必然要求。

1956年《初级中学课本·文学》,其教学大纲(草案)说明中指出:“‘五四’以来,以鲁迅为首的进步作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创作了许多富有革命性的优秀作品。这些现代文学作品,反映了"五四"以后的一切革命、斗争,与各阶段的具体政治任务相结合,使人们能够接受革命的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②以《孔乙己》为例,这本教材共设置了四道课后练习,分别是:评述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孔乙己和丁举人同是读书人,为什么他们的命运却是截然相反;作者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态度是怎样的;作者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描述孔乙己的悲惨下场。四道练习层层递进,从分析人物形象到体会思想感情,本文通过描写孔乙己后半生的几个悲剧性的人生片段,成功地刻画出了在封建末年深受科举制度摧残的底层知识分子的形象,表现出对封建体制的痛恨和批判。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文学来反映社会,使青年一辈了解社会,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的接受社会主义的教育。

1958年《北京市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出版,《孔乙己》被收录其中。相对应的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中指出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黑暗腐朽的封建文化对旧知识分子的迫害;体会作者对封建制度强烈憎恨的感情以及学习本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在教学注意事项中也强调在介绍作者时,要突出鲁迅先生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思想,不必分析前后期属于什么思想范畴。由此可见,1958年《北京市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中收录《孔乙己》的教学仍然主要与政治挂钩,要将鲁迅坚定的阶级立场和批判精神传达给学生,对于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其他思想价值放在次要位置,甚至不作为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现状具有反帝反封建意识,破除旧的思想禁锢的作用,有利于完成“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革命任务。但过于突出政治目的,对学生树立正确完整的思想观念和个性化发展方面存在局限。

总之,新中国建国后十七年的教育改革,其内容与国内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中学语文教科书上的文章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交叠,《孔乙己》在语文教材中选编的不断变化,以及教学目标的不断改变表明,一方面鲁迅的著作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而另一方面,由于政治背景的原因,对其作品的解读往往过于牵强附会,而忽略了鲁迅的创作价值。60年代以前,人们对鲁迅著作的理解多偏向于捍卫新生政权,比如宣扬新民主主义、赞美苏联模式的优点、中苏之间的友谊等等。从1957年以后,特别是六十年代至文化大革命前夕,语言学科逐步走向了“死胡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语文课除了要让同学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外,还要传达阶级意识,这是一种明显的政治性诠释,是迫于政治高压政策的压力而作出的曲意迎合。

二、1966-1976年《孔乙己》选编及教学现状

十年极左时期,国内中小学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各地语文课本充斥着“语录加批判”式的文字。《孔乙己》在这一背景下几乎处于断代的情况,本章第一部分主要论述1966——1976年《孔乙己》在教材中的选编情况,第二部分主要以课后练习为主论述鲁迅作品的教学现状以及《孔乙己》在这一时期不被选择的原因。

(一)十年极左时期反动派控制下《孔乙己》的教材选编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我国社会主义教育遭遇重大挫折。十年极左初期,中小学“闹革命”停课;复课后,又搞了一场“教育革命”,相关教学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的课程安排也被打乱了,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当时,全国教科书的编写非常散乱,由各省基层学校自行编定。这也造成各地完全无视语文教学的规律自编各种“革命教材”,甚至出现了“语文、政治合并”,将语文、政治编为“政文”课本的荒诞局面。

在北京,以1966—1968年版的《北京市中学试用教材语文》为例,教材选文包括领袖的诗文、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及毛泽东思想和大批判性文章等,核心思想就是讲革命的大道理,其中无一篇鲁迅著作;直到1969年版,鲁迅的两篇杂文才被收录其中,分别是《答北斗杂志社问》和《“友邦惊诧”论》。

在上海,相关资料显示,学习毛主席的作品,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是教育部发布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并且根据有关研究者的统计,在上海市1972年《初中语文课本》一、三、五册中,与毛主席相关的文章和诗词、马恩列斯文章、鲁迅杂文占整体的半数以上,其中有《论“打落水狗”》和《“友邦惊诧”论》等,《孔乙己》并未被收录其中。

各地语文教科书的编排方式虽不尽相同,但“毛泽东诗词语录”几乎全部被放在了教材最醒目的位置,“文革”爆发后的前两三年,鲁迅的作品由于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目标不符而被逐出中学语文课本。从1969年起,所谓的“文”在语文课堂上的作用有所扩展,鲁迅具有高度政治性的杂文也逐渐被小心地恢复;1970年,对文学的限制进一步放宽;而从1972年开始,鲁迅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不会被禁止。换句话说,在十年极左中后期,鲁迅的作品在其它作家的创作没有出路的情况下,成为了中学语文课堂上唯一的文学教材。那是一个可怕的时代,愈号召鲁迅,愈没有鲁迅!

(二)推向神坛后《孔乙己》的教学现状及影响

1966年8月8日,《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第十条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对课程进行彻底改革,教材内容要使学生随时准备好去批判资产阶级,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政策。自那以后,一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语文教育已经完全政治化,被称为“革命语文”、“革命文艺”,它使语文学科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质上取消了语文学科。

十年极左时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鲁迅作品以批判性极强的诗文为主,其强烈的批判思想内涵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赏,1969年出版的《上海市中学课本·语文》就将这份赞誉放到了最显眼的位置。1974年《内蒙古自治区中学试用课本·语文》高中第二册中,选录了鲁迅的《算账》。1977年山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高中语文》二年级下册选编了鲁迅的《阿Q正传》等;

十年极左时期的教育权已经牢牢掌握在了反革命集团手中,语文教学也已沦为了“名副其实”政治附庸与工具。《孔乙己》这类解放学生思想的文章几乎未被收录在内,极少的收录情况中也显示出对作品的严重曲解,例如有一种教材在谈到孔乙己时,竟说他和丁举人是“一丘之貉”并把这种思想强加给鲁迅,从根本上否定鲁迅对孔乙己的同情,忽略作品中表达的对于封建文化的批判思想。鲁迅在文革时期与其说被推上了文学的神坛,不如说是被推上了政治的神坛,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极有思想解放价值的作品被埋没,不可谓不令人遗憾啊。

三、1978-2000年《孔乙己》选编及教学现状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由于当时党的领导人仍然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政策,致使教育仍然受政治的影响,没有从文革的余波中解放出来。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高考制度恢复等,这才使得在接下来的教育改革中,教育理论上也有重大突破,中国语文教育因此迎来解冻复苏,进入了一个光明的发展时期。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缓慢恢复下《孔乙己》的教材选编

1978年的教育大纲和统编教材在继承和发展了1963年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后,正确地处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使其回归到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大纲提出“语文教材要做到思想和语言适合教学,语文知识教学要力求好懂和好用,更加贴近日常生活需要,更具有启发性等。”在此背景下出版的《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语文(试用本)》,在拨乱反正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中第五册收录了《孔乙己》这篇文章。

1979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语文》选编鲁迅的作品《阿Q正传》《狂人日记》《呐喊》自序等共9 篇;1982年出版的《初级中学课本·语文》选编较之前版本减少了一篇,共8篇;同年出版的《高级中学课本·语文》中,鲁迅作品由1979年的9 篇增加到了14篇,但都未见《孔乙己》这篇文章的身影。

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确定《孔乙己》为教材的基本篇目,该教学大纲强调,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及其思想教育性,据此大纲1987年,《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第七单元第31 课收录了《孔乙己》这篇文章,

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处理好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1993年秋,根据新大纲,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教材进行了修订,直到1993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试用本)第五册,该教材重新出现了《孔乙己》的身影。这本教材一直使用到2000年之后。

从改革开放到新世纪的这一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不同的学生和地区的个性化需求,教育体制改革蒸蒸日上,我国决定正式建立教材审定制度,在统一要求、统一审定的前提下探索教材的多样性,这也使得鲁迅作品中与现实政治联系紧密、带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杂文(如《“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等文章大量减少,《孔乙己》等思想性强的作品收录其中。

表2 1978-2000年《孔乙己》收录语文教材情况

(二)“拨乱反正”后《孔乙己》的教学现状及影响

改革开放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创的教育事业重获新生,党和政府把重点放在了培养人才和国民教育上,使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这一背景下,鲁迅也由“神人”鲁迅变为“作家”鲁迅,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既肩负与国家政治相契合的路线,又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近代化之路,其对人的思想意识、人格感性的独特把握等思想韵味形成了改革开放时期鲁迅作品的基本格局。下面通过对中学语文教材中课后习题的分析,来体会在改革开放新形式下《孔乙己》的教学现状及影响。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指出“语文这门学科,它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语文知识教学的辩证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语文知识教学。”③可见这一时期的课本虽然仍然受到“文革”的影响,但是已经逐步重视改变之前与政治现实紧密联系的特点,不仅对人物形象和思想根源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而且从多方面涉及到了很多有关语文学习的方法练习。

在这一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人民教育出版社于同年出版发行了《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语文(试用本)》。以《孔乙己》为例,在课后反思与练习的一题中,分别展示了描述孔乙己外貌、动作、语言的多段文字,并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下面一类问题,说说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个人物形象。第二个问题是,孔乙己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孔乙己和丁举人同样是读书人,但孔乙己穿破衣长衫,而丁举人有权有势,把只偷了他家一点东西的孔乙己打折了腿。小说这样写,告诉了人们什么?这道题主要引导学生对本文思想内涵进行分析。第三题是这篇小说中有关孔乙己的肖像、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文笔简练,不多加渲染,却鲜明的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仔细体会这些写法并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第四题是列举了一些句子,并对下面各句中用得精准的加点动词仔细体会。课文中类似的用词准确(不限于动词)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能举例出一些例子吗。第五题是学习文中的关联词语并造句。第六题是学习本单元文章有关写人的方法,以“你最欣赏的人”为题写一篇小练笔。要求通过具体事迹,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一二题以体会人物形象,分析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为主要内容,从作品文学价值进行分析,逐步突破了政治现实的束缚,但由于是在“文革”刚刚结束的两三年里,还是滞留在对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激烈批判上,从第三题到第六题主要以对语文学习方法的引导,较前期的语文课本更加开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1993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试用本)第五册中《孔乙己》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后习题涉及知识也相当广泛。例如第一部分主要是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与之前教学状况不同之处在于不仅分析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而且加入了分析丁举人性格特征部分,使学生可以在对比中学习的更加充分。第二部分有两道大题和下设的七道小题,包括分析小说第一人称口吻的好处、为什么用回忆20年前的口吻而不用现在的口吻写、场面描写的作用、展示加点字词并分析其反复出现的效果等。这一部分主要针对全文写作方法和文章写作优点的分析,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引导,对提升学生写作有很大帮助。第三部分是引用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中的一段话,让学生们对比文章进行理解和分析并谈谈体会。这一部分最大的进步就是引用了课外知识,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视野,从一篇文章走向整个语文学科的学习。

这是一个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需要正确处理好语文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避免仅仅注重语言文字的培养,而忽略了意识形态的培养。中学教材在鲁迅作品的解读上也实现了“拨乱反正”,在文章教学上更加开放多元。通过上述两本教材中《孔乙己》课后思考与练习的分析,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改革不断进行,人们对教育的认识逐步跳出传统思维的框架,教学内容包容性更大,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做到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并举发展,与前一时期相比,有了跨越式的转变和历史性的进步。

四、2000年至今《孔乙己》选编及教学现状

自2000年起,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加速发展教育事业。新课改要求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转变课程结构,开设综合性课程等。在这种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本章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新世纪以来《孔乙己》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编情况。第二部分主要以课后练习为主论述开放局面下的《孔乙己》的教学现状。

(一)新世纪以来多元解读下《孔乙己》的教材选编

2001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各学科课程标准,部分省市开始进入课改实验,使用2001年版的教材。在200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中九年级下册选编的是《孔乙己》,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立思考,对作品内涵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从而获得指导人生的有益启示。

2002年《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六册中也收录了《孔乙己》这篇文章,并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重点突出了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以《孔乙记》为例,在讲授时如果以探讨绍兴酒文化为切入点,或许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却有一种舍本逐末的感觉,放弃言语形式教学和思想情感的引导会导致语文教学的错失。这种教学方式不适合于语文教学。

2010年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悲悯人生”的第二课出现《孔乙己》这篇文章,2017 起使用《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部编版)》,《孔乙己》出现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这些教科书设计课前阅读提示时,主要强调认识社会环境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揭示和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败和残酷的社会。

20 世纪末,新的一轮语文教育改革发展势如破竹,此阶段中学语文教材有了很大的调整,在选编数量上较之前有些减少,而作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较好的小说和散文被保留了下来,其中包括《孔乙己》一文,但这篇文章思想深度较大,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大部分出现在九年级的语文教材中,这样的课文分布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并有所思考。

表3 1978-2000年《孔乙己》收录语文教材情况

(二)开放局面下《孔乙己》的教学现状及影响

新世纪以来,我国语文教学改革顺应时代潮流,把语文学科定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素养,学习其它学科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汲取先进文明营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等方面。并且特别强调了语文学科在提高学生现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的独特功能,教学目的的表述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文化品味,培养健康的个性,塑造健全的人格,即力图贯彻“以人为本”的宗旨。下面以2002年和2017年至今所用教材为例,分析《孔乙己》的教学现状和影响。

2002年《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六册中的《孔乙己》从人物性格特征、社会环境和主题思想三大部分进行教学,从课后练习可以分析如下,第一题题目中直接点明是关于小说主题,给出三种不同的看法,让学生自己比对并谈谈体会?这道题的出现与之前课本分析主题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主题的分析不在局限于一种,而是让同学们听到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符合新课改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第二题是从人物形象入手,给出几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第三题是对社会环境的分析,课文中多次出现旁人的“笑”,作者用哄笑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最后一部分是分析句子加点词的意思,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2017年以来使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部编版)》,而《孔乙己》则出现在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一课。从课后习题的角度来看,目前的教科书设计题比较开放,也比较有深度,除了第一至三题中的人物形象、社会环境和题材外,还增加了两个开放性的题目,第一题与写作视角有关,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的写作视角有什么不同的效果。第二道题目为开放式作文,“看客”是鲁迅笔下常见的形象,鲁迅的哪些作品描写了这个形象,他们共同特征是什么,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兴趣的同学写一篇分析相关问题的小论文。将基本问题与开放性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满足不同的学生的需要,又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孔乙己及其所处的冰冷、僵化的社会环境。

从整体上讲,《孔乙己》教学现状一改以往的单一、狭窄的解读方式,注重解读层次的多样化、探究视角的多元化、鉴赏方式的多维化。它既能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文化常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质。

五、启迪未来:认识多面鲁迅,细品经典魅力

读鲁迅作品,本质上是与鲁迅先生进行一场跨越百年的对话。我们必须要改变刻板印象,怀着一颗好奇心,才能走近那个我们看似熟悉,却只接触到冰山一角的文学世界。中学生对鲁迅的印象常常取决于课堂上老师对于鲁迅作品的教学,就像孙郁在《鲁迅的暗功夫》中提到“鲁迅是人们最熟悉的名字,又是最陌生的人。我们几代人,都不太容易理解他,那原因是在不同的语境里。现在研究鲁迅的,主要是中文专业的老师,鲁迅形象,也多是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里面的话语塑造的。这有很大的问题。”④钱理群教授的《钱理群中学讲鲁迅》这本书中指出了中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错误思想,认为只要课上跟上老师的思路,课下不需要查阅资料自己思考,考试的时候将固定的答题技巧和通用语句背诵下来就能够应对过去。在提到对鲁迅最初印象时,中学生更是极力摇头,认为自己并不喜欢那个充满严肃神情、一副冷冰冰面孔的鲁迅,也不喜欢鲁迅文章里透露出来的令人压抑的气息,更不喜欢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对鲁迅作品教条式的讲解。⑤这根深蒂固的偏见就是因此而来。

事实上,鲁迅的作品是丰富多彩的,里面有充实的内涵等着我们去挖掘。此前所提及的网传文学教科书中鲁迅的著作数量大幅下降的现象。温儒敏教授则持反对意见,他觉得目前中小学生的语文课本上仍然有不少鲁迅的作品,小学少一点,初高中多一些,小学时要跟鲁迅有个初步的接触,因为他是一个文化的符号,学习他会对他有一种尊崇感,而中学时要学会他的批判性思考。温儒敏说:“我提倡年轻人读鲁迅,这样我们会有一种向上的力量。”⑥

因此,为了让中学生对鲁迅有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教师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作品入手,去读他的人间温情,去读他的动人情趣,去体会他的真情实感,引导同学们爱上鲁迅。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闰土》等,都是孩子们喜欢的作品。百草园里的嬉戏、偷豆、雪天捉鸟,都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作品中的乡土气息,感受到家乡的情感,唤起他们对过去的欢乐与悲伤,产生共鸣。要对文章的重点语句进行深入剖析,比如《孔乙己》中“大约的确死了”一句,来剖析其所蕴含的深层社会意义。要体会到作品的语言韵味,善于运用白描技法描绘人物,例如《故乡》中描绘的豆腐西施,寿镜吾先生对读书的痴迷,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体会鲁迅的语言风格,体会到作者的批评意味。

鲁迅一生致力于变革和改革,他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现状,中国人民有着深刻而又独到的研究,他对当时的全人类历史和文化都有很深的了解,对中国的变革也有很深的体会,他的感情和经验是独一无二的,他的观点和想法也是独到而又有效的,这使得他的创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回望历史,自《孔乙己》被选入语文教材,在经历了百年风雨的洗礼后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表达的鲁迅思想也深深扎根在广大师生的心灵深处。但其经历的曲折路程,出现的选编删改不合理,文本解读不科学等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新课改的逐步推进,理性反思,从《孔乙己》这一小见鲁迅作品这一大,理解优秀文字作品本身跨时代的思想深度,珍惜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使鲁迅作品在中小学教学中具有长远的生命力。

注释: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第1页

②《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第1页

③《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第1页

④《鲁迅的暗功夫》孙郁,2015

⑤《钱理群中学讲鲁迅》钱理群,北京:三联书店,20ll年:第4页

⑥《鲁迅作品精选及讲析》温儒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第6页

猜你喜欢
孔乙己鲁迅教材
教材精读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鲁迅,好可爱一爹
孔乙己(下)
孔乙己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