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曲矿排矸场A 区灭火防复燃工程实践

2022-09-26 14:53梁永生
山西冶金 2022年4期
关键词:开沟矸石坡面

梁永生

(西山煤电环保健康部,山西 太原 030053)

1 排矸场A 区现状

东曲矿排矸场二号治理区位于矸石山治理科东侧的原始山沟内,总治理面积约22.19 万m2,共包括两个区域,其中A 区位于项目区的东南侧,治理面积约18.05 万m2,B 区位于项目区西北侧,治理面积约4.14 万m2。A 区治理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平台、坡面和现排矸区。平台治理区面积约46 414 m2,坡面治理区面积约123 835 m2,现排矸区面积约10 251 m2。该治理区地势南高北低,北侧为堆矸坡面,坡面坡度较陡,坡长较长,表面被黄土覆盖,并采用防尘网苫盖,坡面底部为一拦矸坝,最低标高为1 110 m;南侧为顶部平台,目前正在排矸,标高已达到1 213 m,即将役满封场[1-2]。排矸场A 区煤矸石含硫量较高,自燃严重严重,危害较大,必须进行治理。

2 排矸场A 区自燃情况

2.1 自燃情况

对排矸场A 区进行了初步打孔测温,探测总面积约为18.05 hm2,共计打孔2 214 个。其中2.0 m 深孔1 782 个,3 m 深孔362 个,4~6 m 深孔70 个,累计打孔深度为5 301 m。

此次初步勘测确定A 区矸石山高温隐患区面积约36 375 m2,其中发火区面积约23 1905 m2,隐患区面积约13 1855 m2;B 区矸石山高温隐患区面积约5 5635 m2,其中发火区面积约2 5385 m2,隐患区面积约3 0255 m2。

2.2 自燃对环境的影响

排矸场自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矸石自燃影响大气和生态环境,自燃过程中,将会释放大量的SO2、CO、H2S、NOx和C6H6等有害气体,对环境空气质量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2)矸石山自燃对人体健康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腐蚀建筑物,污染矿区的水体及土壤。自燃矸石山周围地区人群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3 灭火防复燃工程实践

有效地灭火防复燃工程是山体稳定和生态重建的基础。本项目基于火情诊断确定灭火防复燃施工方案的同时,在灭火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实施全程测温,调整灭火工艺[3-4]。一方面,在施工中全程测温诊断火情,调整灭火工艺,指导并检验灭火施工。另一方面,施工后要开展全面监测防复燃,重点监测区域为整形削坡挖填方部位或山体变形部位。

3.1 灭火标准

3.1.1 外观质量标准

矸石场地面着火征状况消失,治理后项目区应无烟、无明火、无大面积水汽从地表析出、无结晶硫析出。

3.1.2 空气质量标准

项目区内无明显刺激性气味(SO2、H2S、CH4等)。

3.1.3 温度检测标准

热电偶打孔测温,深度2 m、3 m。

1)测量值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判定已灭火。

2)测量值高于环境温度小于等于70 ℃,持续监测:测量值下降趋势明显,判定为已灭火;测量值上升趋势明显,判定为复燃;温度值不变,加深探测深度,延长持续测温时间,直至判断其温度变化趋势。

3)测量值高于70 ℃低于90 ℃,加密监测点,加深探测深度,确定最高温度点,持续监测,判定标准同上。

4)测量值高于90 ℃,判定为复燃或灭火不合格。

3.2 灭火防复燃工程实践

3.2.1 高温区挖除灭火

根据排矸场A 区的矸石自燃现场情况,设计了在高温区挖除灭火的方案。根据测温结果,对A 区挖除灭火的挖除深度设计为6 m 左右,配套挖掘机挖渣+自卸车运渣。火源挖出后第一时间堆放于安全区域,及时进行降温措施,然后矸石混拌黄土、粉煤灰、阻燃剂和石灰等降温后分层回填。对于A 区高温区的挖除灭火区域总面积达23 190 m2。

3.2.2 山体结合部灌浆封闭隔氧防复燃

矸石堆体与原始山体结合部极易形成供氧通道,需进行开沟灌浆,分层回填并碾压夯实。对开挖基槽灌浆后,再分层回填并碾压夯实,工艺方案如图1 所示,回填后剩余混合物回填于坡面及平台。该工艺目的是封堵供氧通道,防止自燃。矸石堆体与原始山体结合部封闭防复燃总长度1 747 m,封闭沟沟槽开挖断面为上口宽4.8 m,下口1.5 m,平均深度4.5 m 的梯形(根据现场测温情况调整)。

图1 山体结合部灌浆封闭隔氧防复燃开沟断面示意图

3.2.3 田字形开沟灌浆封闭灭火

针对排矸场A 区的实际情况,对其顶部平台采用田字形开沟灌浆法封闭隔氧灭火防复燃。分段开挖的方式,开挖沟槽后马上进行灌浆施工,灌浆到浆液不再下渗。降温后分层回填并碾压夯实,回填后剩余混合物回填于坡面或平台。田字形开沟方法如图2 所示,总计开沟长度2 156 m。

图2 田字形开沟施工示意图

技术流程:田字形开挖沟槽→注浆降温→温度监测→分层碾压回填。田字形开挖沟槽:上口为5 m,下口为2 m,平均深度为5 m(根据现场测温情况调整),沟槽中心间距约为17 m,分段开挖。

注浆:开挖沟槽后马上进行注浆施工,降温防止火情蔓延,,注浆量约1 m3/m2(沟底面积计算)。

温度监测:田字形内持续测温,监测时长3~5 d,根据监测情况确定总体回填或缩小网格间距降温封闭。

分层碾压回填:回填厚度分别为2 m、2 m、l m。

3.2.4 坡面全封闭隔氧防复燃

针对排矸场A 区的实际情况,基A 区坡面矸石堆放的较为松散的情况,使用矸石混拌黄土、阻燃剂等分层砌筑坡面,进行坡面全封闭隔氧防复燃处理。采用土矸混合封闭坡面,节约黄土,该治理方案不会形成硬壳,同时也不会形成开裂,杜绝供氧通道的形成,可以对坡面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坡脚碾压夯实后堆砌边坡。从设计坡脚基准点向内实施分层碾压回填,逐区推进,夯填厚度分别为l m、l m、l m,顶部坡面回填矸石渣粒径小于15 cm。坡面封闭随分层回填高度逐级向上形成坡面、马道与坡面结合部位,预留马道后逐级向上对坡面分层封闭。本项目区实施坡面全封闭总面积66 266 m2,封闭厚度3 m(含植被改良层l m 厚)。

3.3 灭火防复燃过程动态控制

通过测温对矸石山的灭火防复燃措施进行指导,包括三个环节:

3.3.1 系统诊断

施工前对矸石山自燃状况进行系统诊断,目的在于指导灭火防复燃方案编制。

3.3.2 施工期测温

包括挖除区域周边测温、田字形及山体结合部等开沟沟槽周边部位的测温,目的在于检验、评估灭火效果,调整灭火工艺并指导施工。

3.3.3 施工后(治理后)测温

目的在于对矸石堆体的整体灭火防复燃效果进行全面的监测评估,为整改、治理效果评价及验收提供依据[5-6]。

1)确定监测区域。全面监测区域有边坡、距边坡20 m 的平台部位。重点监测区域有临时动土、或沉降、裂缝部位为重点监测区域。随机监测区域为其他部位为目测随机监测区域。

2)监测点布置。20 m×20 m,品字形分布;10 m×10 m,品字形分布;5 m×5 m,品字形分布。

3)钻探深度。人工l m、1.5 m;机械3 m、6 m。

4)监测时间。经过持续监测,项目区温度呈现稳定性状态时完成监测。

5)监测点与钻探深度选择。根据实际监测温度变化情况选择:不再监测;持续监测;加密监测点、加深钻探深度。

6)温度异常应急处置。根据不同诊断情况,按照本设计有关理念、工艺,结合温度异常部位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理措施。

4 效果分析

通过对东曲矿排矸场A 区实施灭火防复燃工程以来,已经彻底消除了矸石山自燃现象并有效防止其复燃,有效保证了矸石山山体稳定。项目实施后,生态环境效益的提升将极为明显。同时排矸场A 区灭火防复燃后,将明显改善项目区周边的大气、土壤、水质等指标,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开沟矸石坡面
西藏派墨公路不同砾石磨圆度开挖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辽西春季解冻期褐土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特征
基于温度场分布规律的矸石山注浆钻孔布置方案研究
深水坡面岩基础施工方法
排矸方式对矸石山稳定性的研究
矿山矸石绿色充填系统设计及参数研究*
预切种式甘蔗横向种植机开沟器结构优化
粗矸石回收系统改造的实践
秋施基肥单、双边开沟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秸秆捡拾开沟抛撒机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