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阶段性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9-26 09:40:32唐婕妤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25期
关键词:条目出院剖宫产

唐婕妤

产后疲乏是一种病理状态,具体是指个体自我感觉处在不能抗拒的一种精疲力尽的状态,不但会让个体的体力劳动能力降低,而且也会导致其脑力劳动能力下降[1]。欧美国家在最近20年已将产后疲乏纳入产后妇女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2]。剖宫产产妇产后容易发生伤口疼痛、月经异常、子宫切口感染及出血等,均会引起能量丢失,进而发生产后疲乏;和自然分娩产妇相比较,剖宫产产妇更容易发生产后疲乏[3]。临床研究发现,对于女性来讲,产后疲乏是较为常见的一个健康问题,当女性处于疲乏状态时,就不能通过自身调节来有效解决问题,而且疲乏状态表现出明显的渐进性特点,在时间逐渐推移的过程中疲乏程度也会随之加重[4]。产后疲乏会引起各种不良后果,如影响婴儿发育水平、母乳喂养终止时间过早、产后抑郁等[5]。所以采取科学和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来对产后疲乏进行缓解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阶段性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厦门弘爱妇产医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剖宫产后8 h,产妇生命体征保持稳定;②年龄20~42岁;③足月产妇,多胎或单胎。(2)排除标准:①存在高危妊娠因素;②存在严重产后并发症;③严重过敏性疾病;④伴严重急慢性疾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产妇平均孕周(39.24±1.36)周;平均年龄(29.73±3.05)岁;25例为初产妇,15例为经产妇;7例产妇伴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观察组产妇平均孕周(39.38±1.29)周;平均年龄(30.08±2.88)岁;27例为初产妇,13例为经产妇;5例产妇伴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协会研究批准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内容为术前认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了解和掌握手术操作的规范流程,协助产妇在术前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术中操作时手术室的湿度、温度应合理,与手术医师密切配合,协助产妇摆放最佳的体位;术中、术后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指标,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临床医师反馈,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病房应定期通风,保持整洁和干净,认真做好导尿管的相关护理工作,对产妇进行指导,让其采用母乳喂养。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2.1 组建阶段性护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科室护士、康复训练师、护士长、主治医生;干预前应组织小组成员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学习剖宫产的相关知识,包括手术操作流程、产后康复、母乳喂养等知识;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分析产妇的接受能力、认知能力和需求,并对产妇进行指导,让其利用微信、网络等接受护理干预。

1.2.2.2 建立动态模型 将时间当成自变量(X),将依从性当成应变量(Y),通过SPSS 22.0统计来模拟数据曲线,为产妇构建依从性指数曲线方程;对产妇依从性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分为上升阶段、下降阶段、固化阶段。

1.2.2.3 阶段性护理干预 (1)上升阶段:护理人员在产妇入院后,应与其主动交流,对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及环境进行详细介绍,并向其介绍责任护士及主治医师,进而来有效减轻其陌生感。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将相关的日常生活用品准备好,病房的温度、湿度应合理,环境应保持整洁,注意开窗通风,为产妇构建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因为产妇不了解相关的剖宫产知识,同时对分娩过程存在一定的恐惧,所以产妇在术前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如抑郁、交流、紧张等,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应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对策,详细、耐心地回答产妇及其家属存在的疑惑,鼓励和安慰产妇,让其心态保持积极和乐观,让其自信心明显提高。此外,应加强饮食指导,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饮食应该以维生素、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为主,不能进食油腻和辛辣的食物,适当饮水,进而来对腹胀和便秘进行有效预防。(2)下降阶段:结合产妇实际情况,对护理、用药、检查及治疗的特点进行分析,开展个性化的护理指导。术前产妇常常出现恐惧或焦虑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产妇手术的基本过程和术中配合技巧等,有效减轻产妇顾虑,明显增加其依从性、配合度,使其在术中能积极配合。详细告知产妇备皮的意义及范围,让产妇能深入认识相关的操作步骤,与护理人员更好配合。告知产妇术前6 h应严格禁食,并详细告知产妇禁食的目的;此外应详细告知产妇麻醉方法和配合技巧等,让产妇依从性及遵医行为明显增强,让其做好思想准备告知,让其手术适应能力明显提高。(3)固化阶段:剖宫产术后,产妇常常伴剧烈疼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术后康复。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产妇诱发疼痛的相关饮食,并对产妇进行指导,让其掌握放松和缓解疼痛的正确方法,对产妇进行鼓励,让其与新生儿多接触,转移自身注意力,从而来对疼痛程度进行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卧床、麻醉等因素会对胃肠道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出现腹胀的风险较高;护理人员可以指导产妇,适当按摩腹部。剖宫产术后8 h,可以指导产妇进食流质食物,并告知产妇不能进食面包及糖类。产褥期对于产妇术后康复非常关键,所以在产褥期加强监控宣教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结合产妇术后恢复情况,指导、协助其及早下床活动,注意营养搭配和饮食摄入;对产妇进行指导,让乳头和会阴部保持清洁、干燥。详细告知产妇母乳喂养的意义,同时指导产妇与新生儿多交流;对产妇进行指导,让其掌握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和间隔时间,促进分泌乳汁,让母乳喂养率提高。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产后疲乏程度 分别于产后第1、2、3天及出院当天,选择对产后疲乏程度进行评估,该量表评估条目共10个,每一条目的评分为1~4分,量表评分为10~4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疲乏程度越明显,21~40分判断为高度疲乏,15~20分判断为中度疲乏,11~14分判断为轻度疲乏,10分表示无疲乏[6]。

1.3.2 生活质量 分别于产后第1天和出院当天,选择简化版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两组产妇入院时和出院时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以下4个维度(第3~26个条目),分别为环境领域(8个条目)、社会关系领域(3个条目)、心理领域(6个条目)、生理领域(7个条目),每一条目从轻到重分别计1~5分,第3条目、第4条目、第26条目属于反向条目,转化后计分,每一维度分别计算,评分为所属领域各条目平均分乘以4,各领域分值范围4~20分,患者分值越高则表示其生活质量越理想[7]。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疲乏程度比较

产后第1天,两组的P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第2、3天及出院当天,观察组的PF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疲乏程度比较[分,(±s)]

表1 两组产后疲乏程度比较[分,(±s)]

组别 产后第1天 产后第2天 产后第3天 出院当天观察组(n=40)26.77±8.62 13.26±4.35 11.06±2.92 10.81±1.63对照组(n=40)27.14±9.04 17.87±6.22 15.31±4.76 13.74±2.79 t值 0.187 3.841 4.813 5.735 P值 0.852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产后第1天,两组产妇的WHOQOL-BREF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天,两组的WHOQOLBREF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产后第1天(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组别 环境 社会关系 心理产后第1天 出院当天 产后第1天 出院当天 产后第1天 出院当天观察组(n=40) 11.08±2.53 17.25±2.18* 10.33±2.52 17.28±4.21* 10.52±5.17 17.24±3.87*对照组(n=40) 11.38±2.57 14.33±2.87* 10.42±3.07 13.28±3.85* 10.35±4.29 12.53±4.05*t值 0.526 5.124 0.143 4.434 0.160 5.318 P值 0.600 0.001 0.886 0.001 0.873 0.001

表2(续)

3 讨论

对于女性来讲,分娩是其需要经历的一个特殊阶段,尤其是初产妇,分娩过程的应激性非常强烈,进而让产妇出现各种心理方面、生理方面的问题[8]。产后疲乏是一种不能抗拒的乏力感,是伴随产妇的脑力、体力等能力降低而产生的,产后大约有80%的产妇会出现疲乏[9]。冯静等[10]研究发现,产后3~7 d、产后6周、产后3个月,初产妇的产后疲乏发生率分别为84.45%、87.93%及77.59%。产后疲乏的危险因素包括:社会学因素、生理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其中社会学因素包括了社会支持水平、喂养方式、婴儿照顾及家庭工作量、子女数量等,而生理因素则包括了睡眠质量、产后并发症、分娩方式及产后生理变化等[11]。产后疲乏是预测产后抑郁的重要因子之一,最近几年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产后疲乏会导致个人心理方面、生理方面的认知功能明显降低,不仅会对产妇的产后康复、亲子关系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庭关系、新生儿哺育能力。所以为产妇提供科学和合理的护理干预,进而来对产后疲乏进行有效预防和缓解就显得非常重要。

依从性为具体是指患者在治疗疾病、预防中用药、生活行为、饮食与医疗保健方案的一致性程度。依从性曲线具体是指在时间逐渐推移的过程中,依从性为出现高低变化的一种轨迹性曲线,能对全程依从性为变化规律、各个节点的依从性为水平进行准确反映。临床研究发现,剖宫产产妇的整体依从性为并不乐观,表现为明显的曲线变化,具体为低-高-低。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作为现阶段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具体是指根据各个时期依从性的变化情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干预,让患者的实际需求得以充分满足,让其依从性为能保持稳定,处于较高水平。剖宫产产妇的依从性为是动态变化的,结合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确定最佳的干预时机和最科学的干预措施,能让健康宣教效果明显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治疗依从性表现出横“S”型样的动态变化,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规律,首先表现为上升,然后表现为下降,最终则表现为固化。对于剖宫产产妇来讲,其遗忘曲线会直接影响健康宣教效果。本研究中,结合依从性为曲线方程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结果发现在产后第2、3天及出院当天,观察组的PF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为剖宫产产妇提供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能对其产后疲乏程度进行有效缓解。采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充分评估和分析产后疲乏的危险因素,对产妇需求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对引起产后疲乏的相关资料进行掌握,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方案,确保健康宣教工作的有序开展,进而来对疲乏程度进行有效缓解。本研究中,产后第1天,两组产妇的WHOQOL-BREF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的WHOQOL-BREF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产后第1天(P<0.05),且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为剖宫产产妇提供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能让产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应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制定切实可行、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措施,增强产妇的自我保健行为及健康意识,不但能对产后疲乏状态进行有效改善,而且能让产妇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李智萍等[12]研究结果显示,为剖宫产产妇提供持续性阶段护理干预,取得令人满意的术后恢复效果,不但能让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而且能对产妇泌乳功能进行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为剖宫产产妇提供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不但能使其产后疲乏程度有效减轻,而且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条目出院剖宫产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甘肃科技(2020年20期)2020-04-13 00:30:58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第五回 痊愈出院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