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天
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让作家梁晓声再次成为话题人物。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凭《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等作品享誉文坛。几十年来,他已出版各类作品数十部,创作字数超过2000万字。他写人生百态,更关注底层小人物,关注他们的追求和幻灭、执着和无奈。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父亲是建筑工人,长年在外地工作,母亲则靠打零工来补贴家用,一家七口人的生活过得十分艰难。多年后,在《朗读者》的一期节目中,董卿问梁晓声,他的家庭给他带来了什么,梁晓声说了三个词:“贫穷”“愁苦”“无奈”。
那时,父母常常不在家,哥哥又忙于学业,所以梁晓声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便承担起了家务,每天做饭、担水、收拾屋子,还要照顾弟弟妹妹。他没有时间做功课,穿得又破又脏,头上还长了虮子,成了班主任和同学眼中不讨喜的“逃学鬼”。四年级时,市里准备到他们学校检查卫生,班主任竟不让他进教室,那种难堪,让他永生难忘。
面对磨难,他不断怀疑人生、思考人生,却从未失去内心的善良。他体恤父母,爱护手足,同情穷人,珍重感情,这一切奠定了他的文学创作基础。
梁晓声的母亲不识字,却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喜欢给他们讲包公、济公、杨家将、侠女十三妹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了梁晓声后来的创作。“我于今在创作中追求悲剧情节、悲剧色彩,不能自已地在字里行间流溢浓重的主观色彩,可能正是由于小时听母亲带着她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讲了许多悲剧故事的结果。”
另一位深深影响了梁晓声的人,是他的小学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很欣赏他,总是想办法锻炼他,让他在课堂上为大家讲故事,还推荐他的作文在报刊上发表。语文老师让他感受到了温暖,找回了自信,也打消了辍学去当工人的念头。
他越来越喜欢文学了。中学时代,他在哥哥的影响下,看了很多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雨果、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等文学大师的作品。这些作品影响了他的早期创作,也塑造了他的三观。后来,他将“文化”归纳为四句话: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1968年高中毕业后,梁晓声成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兵团知青。当兵团知青是有工资的,他可以补贴家用,还可以给哥哥看病。那时,他哥哥精神出现问题已经两年了,需要长期治疗。
在北大荒的那7年,再苦再累,梁晓声从不抱怨。其实,他很早就习惯了辛苦的工作,以前为了挣点小钱,他就拉过“小套儿”(带着工具帮车夫拉车),扒过树皮,掏过大粪……工作之余,别人在休息娱乐,他却在如饥似渴地读书、写作。
为什么要读书?梁晓声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那种力量,让人不论独处,还是身陷人海,都能坚守住自己的底线,找到自己的位置。”
因为勤于创作,他从最初连队各种发言稿的“幕后写手”,变成了在《兵团战士报》发表作品的“知名人物”。那时,兵团总部每两年举办一次文学创作学习班,优秀作品会被收录到集子里。他的短篇小说《向导》就进了集子,正是这篇作品,改变了他的命运。
1974年,复旦大学中文系创作专业在黑龙江招生,招生老师在众多作品中发现了《向导》。这篇作品表达了一种批判滥砍滥伐现象的思想,具有超前环保意识。在与梁晓声见面之后,招生老师找到兵团领导确定要招他。梁晓声就这样成了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工农兵大学生。
从复旦毕业后,他放弃了去文化部工作的好机会,选择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文学部当文学编辑。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那间小小的宿舍里,他一住就是12年,怀着惊人的热情进行创作。33岁时,他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震惊文坛,之后又创作了《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等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大多为知青题材的小说,梁晓声也因此成了当之无愧的知青文学代表作家。他希望,自己的写作能让年轻人了解那段历史,“如果不知道那个岁月是多么残酷,也就无法理解如今的可贵”。
时代在发展,上世纪90年代之后,知青文学渐渐失去了活力,梁晓声开始转型写起了批判性作品,但无论写什么类型的作品,他总是在关注弱者,为弱者发声。
其实,梁晓声自己也过得不容易。刚参加工作时,他每个月49元工资,其中20元寄给父母,同时还要负担哥哥的医药费;后来,父母身体不好,他把他们接到北京来照顾;上世纪90年代下岗潮的时候,弟弟妹妹失业了,几个家庭都要生活,侄儿侄女要读书,都是他来承担的……
他的工资不高,稿费也是时多时少,尽管早就功成名就了,但经济压力一直很大。1995年,他操刀改编的电视剧《年轮》获得了“《大众电视》金鹰奖”(2000年改名为“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篇连续剧奖,他因此得到了一台彩电。在他看来,彩电稀罕是稀罕,就是不能吃也不能穿。
他不是没有别的机会赚钱,但为了专注写作拒绝了这些机会。“减法的人生,未必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所谓积极的清醒的人生,无非就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式。无论行业丰富到何种程度,机遇多到何种程度,每个人能做好的事情,永远也就那么几种。有时,仅仅一种而已。”
他一直想写一个大长篇,经过好几年的构思,才觉得时机成熟,可以动笔了。5年时光,每天10个小时,他奋笔疾书,在2016年底完成了《人世间》的初稿。随后又用半年多的时间,对全书进行修改。此时,他已经68岁了。
《人世间》有115万字,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展示近5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展现了一代代中国人对真善美的永恒价值追求。《人世间》自出版以来,获得多项大奖,包括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等。2022年,《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播出,感动了无数观众。
有人说,《人世间》之所以动人,是因为讲述了平凡生活中的道义和担当,讲述了人性中的“好”。梁晓声相信人性的美好,也在身体力行着“好人文化”,像大树一般替全家人遮风挡雨。不过,正因为他家庭负担过重,一直没有姑娘想和他过日子。直到1981年,他遇见了焦丹。这个姑娘知道他的家庭情况后,不仅没吓跑,反而说:“没想到你肩上的担子这么重,那你就更需要一个人来爱护你了。”
结婚后,焦丹变着法子为他做有营养的饭菜;当了妈妈后,她最常对儿子说的是“我们小声一些,不要吵到爸爸写作”;她支持梁晓声把一半工资寄回老家,还主动提出接公婆来北京,梁晓声忙时,她就自己骑三轮带公婆去看病;梁晓声承包了哥哥的医药费,焦丹不仅没意见,还同意把新房让给哥哥住,而他们自己继续住宿舍;他们接济下岗的弟弟妹妹,帮助他们改善住房,甚至不惜卖了公司配发的股份,也要凑钱给患尿毒症的弟媳治病……
梁晓声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焦丹的支持。焦丹的善与爱,也滋养着他的创作。在《雪城》中,他写好女人是如何暖化男人的,弥补男人的不完整和幼稚,让男人“像一个真正的男人走向世界”。
在梁晓声笔下,有一种永恒不变的对真善美的关怀和坚守。他一直强调,我们需要“好人文化”,推崇有文化、有知识、有着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认为善的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他一直很坚定,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时代怎样变迁,都要努力做一个善良、勇敢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