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大 解
燕山东部有一个村落,每到秋高时节,阳光的颗粒就会变得粗大,落在人身上有一种撞击感。我查找过原因,一是那里地势高峻,天晴气爽,空气没有污染,阳光在晴空中可能有一种放大效应,感觉上似乎加大了光束的直径和力度。二是地球与太阳之间可能存在时间空洞,而这个地方恰好是空洞所在区域,太阳的光通过空洞到达地球的时间极短,是正常光束耗时的亿分之一,空间损耗极少,因而光子的颗粒确实粗大。三是这个地方引力异常,致使处于这个区域内的阳光在接近地球时产生了加速度,因而撞击感增强。以上仅是推测,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证实。
去年秋天我回老家,正好赶上秋收,我光着膀子干活,着实体验了阳光撞在身上的刺痛感。我感觉太阳就像一个悬在空中的洞口,穿过这个洞口,就是光的源头。据说上古时期曾经有人借助一架梯子爬进过这个洞口,如今梯子没了,换成了光束。光束这东西大家都知道,是个很难抓住的东西,一般人根本握不住。如果有一天阳光倒流,所有来自太阳的光都从地球纷纷起身回到太阳,我会趁机抓住一束光,借助太阳的引力到达那个光辉的顶点。这只是一种设想,也许我没有这个机会,但我被太阳照耀过,我曾经感受过它的光,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