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霞/江苏省盐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打造盐城农业“靓丽名片”应当依托农业规模优势,聚焦发展潜力,寻求符合盐城农情实际的最具代表、最现实可行的方向着力突破,以“点上出名”带动现代农业“全面开花”,进一步彰显农业体量“大”的优势,锻造竞争力“强”的核心,拓展富民增收“好”的效应,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盐城地处北纬30度两侧的农业优势区域,农业发展至今呈现出规模体量大、产业体系全、农产品品类多等明显优势,是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中农业总产值唯一超千亿元的城市。进一步提高农业贡献度和知名度,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选取东部沿海大粮仓、生态食品大超市、乡村休闲大花园三大切入点打造盐城农业“靓丽名片”,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东部沿海大粮仓”的选择考量。确保粮食产能才能端牢中国饭碗。盐城市粮食产量连续7年超70亿公斤,占全省的1/5、全国的1/100之多,作为产粮大市有责任有义务扛起稳产保供重任,建设东部沿海大粮仓完全符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要。从盐城农情看,全市现有耕地1161.7万亩,建有600万亩优质稻、600万亩专用小麦、500亩次优质蔬菜、100万亩精品瓜果、100万亩海水养殖、100万亩淡水养殖、千万头生猪养殖和超2亿羽肉蛋禽等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初步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科技领先的沿海现代渔业产业带和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娟珊牛奶源基地,以占全国0.61%的耕地,生产了约占全国1.2%的粮食、1%的肉类、2.1%的蔬菜、1.9%的水产品和2.8%的蛋类。粮食、蔬菜、生猪、家禽、蛋类、油料、水产等16个农产品规模和产量一直居江苏第一,具有打造东部沿海大粮仓的现实基础。从沿海区域看,在大陆49个沿海地级市中,盐城是唯一粮食总产超百亿斤的城市,加之盐城地处长三角平原农业区,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优势。
“生态食品大超市”的选择考量。一是消费市场有需求。进入新时代,健康营养、优质绿色的食品已成为消费新热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盐城拥有长三角人口密度高、经济发展快、市场容量大、消费需求旺等优势,抓住食品消费升级机遇,打造“生态食品大超市”,这是抢占市场制高点,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的战略抉择。2021年,盐城市农业总产值达1311.6亿元,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789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92家、市级303家,建成9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3200亿元。创成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3个,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覆盖,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1.8%。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9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6个。2021年东台西瓜、射阳大米、阜宁黑猪、响水西兰花入选江苏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二是产业升级有空间。盐城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业发展空间很大。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仅为2.44∶1,低于全国2.48∶1、全省2.78∶1的平均水平,农产品大部分还停留在粗加工层面,稻麦加工还以大米、面粉为主,水产品加工以速冻为主,畜禽产品以初加工和活体经营为主。以打造名优生态食品城为引领,实现从农产品“原料基地”向“加工基地”的转型升级,既是补短板强弱项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力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乡村休闲大花园”的选择考量。近年来,农业全面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拓展,与旅游、文化、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价值得到显著提升。盐城依托“首批全国优质康养休闲旅游胜地”,打造“乡村休闲大花园”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一是区位交通优越。盐城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空间广阔、资源富集、交通便捷,拥有五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高铁、航空联通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青岛、西安等国内30多个重点城市,时速350公里的盐通高铁将盐城全面融入上海“1小时经济圈”,盐城正成为产业集聚的新高地、沿海交通的新枢纽、开放合作的新前沿。二是生态资源突出。盐城兼有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为中国第一处、世界第二块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地。建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长三角最大的绿肺、最好的空气、最多的珍稀鸟类,全市林木覆盖率超25%,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4.2%,环境质量指数位居全国前列。三是产业基础厚实。全市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2021年景点总数达629个,综合收入突破190亿元,年均涨幅超10%。有东台等3个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恒北村等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大丰荷兰花海“无中生有”,王潮歌《只有爱》戏剧幻城更是长三角文旅项目新标杆,在全国叫响了“赏花经济”品牌。策应长三角(东台)康养基地建设,打造“乡村休闲大花园”必将推动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东部沿海大粮仓”是农业一产发展的基础,“生态食品大超市”是农业二产发展的核心,“乡村休闲大花园”是农业三产发展的关键。农业名片打造要立足“勇当沿海地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聚合盐城特有资源禀赋,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聚力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力实施龙头、科技、人才、绿色、品牌、开放“六大强农”行动,重点重抓、靶向发力,匠心独运、深耕细作,力争3年见成效、5年成气势,在全国现代农业建设中烙下深深的“盐城印记”。
黄海森林公园
“东部沿海大粮仓”打造。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首要任务,大力实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战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发挥好粮食大市“压舱石”“稳压器”作用。一是扛起大市责任担当,建稳大粮仓。进一步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稳面积、稳产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88万亩左右、总产量保持在70亿公斤以上,继续为全国、江苏粮食生产挑重担、作贡献。大力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水平,启动新一轮优质粮食稳产增效工程,扩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确保油菜、花生等油料种植面积。二是夯实三大基础,建牢大粮仓。抓实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与农机装备“一个支撑”,确保“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生根。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四大工程”,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集团,建设沿海良种繁育“硅谷”。大力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80万亩,实现全覆盖。加强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稳步提升耕地质量等级,确保农田就是良田。实施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两大行动”,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三是统筹总量多样,建优大粮仓。树牢大食物观,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推进“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沿海现代渔业产业带,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水平,既保产量、保总量,也保多样,生猪、蔬菜、家禽、蛋类、水产等农产品规模和产量继续保持江苏第一、走在沿海前列。
“生态食品大超市”打造。立足盐城农业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更加有力的产业支撑、初具影响的产业品牌的现实基础,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做强全链条,锻造食品城发展核心。坚持以“构建全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产业生态”为路径,完善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全产业链,推进优势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重点培育发展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经济林果、规模生猪、现代禽业、特色水产6条农业全产业链,鼓励发展农产品“生鲜电商+”“中央厨房+”、直播带货、社交营销等新模式。深挖何首乌、甜叶菊、菊花等特色精品产业,做优药食同源、功能保健食品。发挥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载体作用,建设农业食品创新平台,布局提升一批高端食品加工集中区,培育发展绿色、健康、有盐城特色的食品加工业,开发一批名优生态终端食品。二是推行大招商,培强食品城市场主体。加大农业产业集群招商引资力度,持续推进亿元以上、千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引导射阳大米集团、银宝集团等本土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中粮、牧原、温氏、光明等国家级龙头企业布局全产业链建设,形成一批链主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小巨人”企业,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股改上市,着力打造一批年销售额超10亿元、20亿元的规模龙头企业,突破年销售额超30亿元、50亿元的领军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产业化联合体。三是保证好质量,强化食品城品质背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实施,全面推行农业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农业高品质发展。实施农业生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加快建立全环节标准体系。强化全程追溯监管,促进规模主体入网监管全覆盖,实现食用农产品全过程、全链条质量安全可追溯。四是打响“盐”品牌,提高“大超市”传播声量。树立农业品牌意识,实施农产品品牌培优提升行动,强化“盐之有味”区域公用品牌统筹力度,提升射阳大米、东台西瓜等产业品牌影响力,发挥好品牌的龙头带动和光环效应,创塑盐城农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农业全面融入长三角,拓展融入东北亚经济圈深度,叫响“生态食品大超市”。
“乡村休闲大花园”打造。策应全市“十四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打造世界级生态会客厅”要求,聚力发展休闲农业,赋能乡村振兴。一是建设“好看”乡村美景。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升工程,重点推进城郊都市休闲圈和里下河水乡风光带、沿海滩涂风光带、古黄河生态风光带“一圈三带”农旅美景建设。做精“探秘自然遗产、解码古老串场、戏水湖荡湿地、寻踪黄河故道、传承红色基因”五大乡村休闲旅游文章,重点建设以盐都大纵湖、射阳鹤乡菊海、响水西兰花海、大丰荷兰花海为“四核”和以环城高速生态廊道沿线、串场河沿线、国道228沿线为“三带”的农业景观。二是打造“好玩”精品线路。以春季踏青赏花、夏季避暑纳凉、秋季美食采摘、冬季农趣体验主题,重点打造以麋鹿、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的农业生态观光线路,以盐都、建湖、阜宁等湖荡风景区为重点的水乡风光旅游线路,以东台黄海森林公园和射阳洋马十里菊香园为重点的休闲康养线路。优化“缤纷盐阜·多彩盐城”美丽乡村旅游公路,打造创意多元的公路服务驿站。三是做优“好吃”地标美食。挖掘传承特有物产、具有鲜明乡土特点的民间菜品,培育东台鱼汤面、建湖藕粉圆、滨海五粮粥、阜宁大糕等乡土地标食品,提升盐城“八大碗”特色餐饮。加强特色农产品营销力度,在景点景区、高速服务区、高铁列车设立盐城特色农产品专柜专区。四是丰富“好感”体验活动。围绕农业生产、农耕文明、民俗文化、农业节气等,深挖节庆活动内涵,培塑独特的盐阜品牌,不断丰富大丰荷兰花海郁金香文化月、盐都草莓文化节、亭湖大洋湾樱花节等农业节庆活动,提供良好的农业节庆消费体验。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扩大东台发绣、滨海草柳编、大丰瓷刻等乡土特色手工艺品知名度,架好盐阜乡村与外界的桥梁,让游客愿意来、吃得好、玩得好、还想来。
打造农业“靓丽名片”要坚持系统思维,谋定而后动,定好就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着力在“五个一”上下功夫、求实效。
建立一个推进机制。把农业名片打造置于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大局中优先推进,强化领导机制,实行“一把手”工程,配备专班力量,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工作措施、解决具体问题。强化协同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的推进合力。强化创新机制,实施“标准化+”战略,建设一批区域产业合作联盟、院博士工作站等平台,攻关形成和推广运用一批行业关键发展成果、重大农业科研成果,增强行业话语权、产业主导权、市场主动权。强化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名片打造绩效评价体系,激发名片打造活力。
制定一套实施方案。围绕三大切入点,高端定位、顶层设计,尤其是生态食品大超市、乡村休闲大花园的行动方案,可以聘请江南大学、中国农大等国内一流专家团队编制,加强与“十四五”规划等文件有机衔接,形成一套紧密关联、立体推进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责任单。
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坚持“目标清单化、清单项目化”,布局实施高标准农田示范建设、千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冷链物流等一批具有牵引性的重大项目,推动农业名片打造工作落地落实。
完善一揽子支持政策。聚焦“人、地、钱”,聚合各类要素,加强名片打造多元投入。实施农业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扶持计划,建立一支专业、复合型人才队伍。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优先保障农业发展用地政策,全面推开“小田变大田”改革,有序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为农业名片打造释放持续的“土地红利”。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年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学习借鉴攀枝花市康养领域的年均投资增速超25%的做法。用好江苏黄海金控集团乡村振兴基金子基金,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
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
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