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2-09-26 08:35黄蕾1吴新权1罗燕彤2洪雷
医学信息 2022年16期
关键词:白蛋白冠脉分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多因素综合引起的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通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脂质异常等多种机制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冠状动脉疾病报告和数据系统(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CAD-RADSTM)是多个行业协会共同发表的专家共识,旨在将患者检查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类

,从而更标准化、简化地为临床决策提供最直接的信息,大大提高了报告的一致性

。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是一种急性负时相反应蛋白和非特异性宿主防御物质,以往在临床上主要被用于评估肝功能损害和营养不良。研究发现

,冠心病患者体内PA水平显著下降,考虑可作为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的血清PA 水平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PA 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 年8 月-2020 年12 月因胸痛就诊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819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197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中的冠心病患者诊断参考标准;②符合2017 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公布的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罹患恶性肿瘤患者;②入院前发生感染或炎性反应并接受相关治疗的患者;③不适合行冠脉造影术者。将入选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利用CAD-RADS 进行分级:选取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最大的分支评估狭窄程度,狭窄程度0为0 级,1%~24%狭窄为1 级,25%~49%狭窄为2级,50%~69%狭窄为3 级,70%~99%狭窄或左主干>50%或3 支血管阻塞性病变则为4 级,100%即完全闭塞为5 级。其中0、1、2、3、4 和5 级患者数分别为49 例(5.98%)、64 例(7.81%)、67 例(8.18%)、76 例(9.28%)、291 例(35.53%)和272例(33.21%)。根据是否患2 型糖尿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

=210)和非糖尿病组(

=609)。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目前,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企业的财务数据平台化已成为财务管理的必经之路。管理平台的出现使得企业的发展迈向了多元化的进程,同时将财物管理的共享之路变得更加优质化。管理人员借助网络实现数据的共享,同时实行远程控制,极大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基于信息技术的创新,将企业内部的数据与资金进行整合,并与财务管理人员的时间相协调。使整个管理平台的资源得到优化,充分发挥了平台的价值所在。

1.2 方法 收集两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酸(UA)、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等基线资料,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Spearman 相关分析血清PA 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及血糖水平与血清PA的相关性,利用有序Logistic 回归分析血清PA 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通过表1可以得出模型阶数越高,残差越小,相应的AIC准则越小,但阶数越高计算越繁琐,综合考虑该文取AR(2)模型作为陀螺随机误差模型。具体模型如下:

5.思想和行为变得早熟。受网络等媒体、社会、家庭等因素影响,学生在目标追求、思想意识、兴趣爱好、言行举止等方面出现多元化趋势,思想行为早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6.0 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

(%)]表示,采用

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秩和检验。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当下,我国的养护成本管理和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的高速公路养护成本是比较高的。按照工程量的大小,我们一般将养护费用划分为小修保养、大中修工程、预防性养护和应急工程几个部分,除了预防性养护之外,其它的项目又被称为矫正性养护。[1]据相关的研究数据显示,当高速公路的路面累计的车辆达到一定的数值的时候,公路的各项性能和指标都会呈现线性递减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达到临界值之前的养护成本比矫正性的养护费用少得多。

2.2 不同CAD-RADS 分级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不同CAD-RADS 分级患者性别、年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PA、RBP、TC、LDL-C、GLU、BUN、Cr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而不同CAD-RADS 分级患者UA、T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见表2。

2.3 血清PA 与CAD-RADS 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所有患者的血清PA 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

=-0.087,

<0.05),其中糖尿病组血清PA 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

=-0.155,

<0.05),而非糖尿病组的血清PA 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相关性(

=-0.070,

>0.05)。

2.5 血清PA 及血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有序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所有患者冠脉狭窄程度不同分级为因变量,将表1 及表2 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A与血糖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一步进行有序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A(

=-0.004,95%

:-0.006~-0.002)、血 糖(

=0.042,95%

:0.011~0.073)均为冠状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2.4 血清PA 水平与血糖的相关性分析 两组血清PA 水平与血糖呈负相关,其中糖尿病组(

=-0.182,

<0.05)相关性高于非糖尿病 组(

=-0.110,

<0.05)。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性别、年龄、血糖、BUN、TG、HDL-C、LDL-C、PA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两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RBP、UA 和Cr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0.05),见表1。

3 讨论

2016 年我国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约400万,近年来患病率仍逐渐升高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大量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医疗保健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

。有创和无创的冠状动脉造影研究均已证实,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心血管不良事件之间存在相关性

。因此,亟需寻找新的标志物来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冠脉病变的个体化治疗效果。

PA 是一种急性相负性反应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半衰期约2 d,常被用于评价人体营养代谢和肝脏功能检查。近年研究发现PA 在炎症、创伤、肿瘤、自身免疫、心肌梗死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并与多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包括心血管疾病

。夏国华等

研究发现,PA 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生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PA 可作为早期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预测因子。一项对急性缺血性胸痛患者在0~12 h 内的ROC 曲线分析显示,PA 在诊断冠脉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度高达82%和59%,说明其在临床冠脉疾病的检验诊断中有较强的独立性和相关性

本研究基于CAD-RADS 冠脉分级的特点,运用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819 例患者的血清PA 水平与CAD-RADS 分级呈负相关,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同

。但本研究结果显示非糖尿病合并冠脉病变组的血清PA 水平与CAD-RADS 分级无相关性,而糖尿病合并冠脉病变组与CAD-RADS 分级呈负相关,且血糖水平与CAD-RADS 分级呈正相关。Zhang C等

的研究在调整肝功能指标后,发现PA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仍然很显著,这表明肝功能不全不能完全解释PA 与冠状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血清PA 水平

。有序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血清PA(

=-0.004,95%

:-0.006~-0.002),血糖(

=0.042,95%

:0.011~0.073),即血清PA 和血糖均为冠状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0.05)。基于此,推测PA 可能通过某种途径与血糖互相促进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并且二者缺一不可,其机制可能为

: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氧化损害,血糖升高造成的胰岛素相对不足使损害程度增加,而低PA 水平对循环中有毒代谢产物的清除减少,从而导致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合并肝肾损伤,进一步使血糖升高、血清PA 水平降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内皮细胞严重受损,炎性损伤进一步加重,从而引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增加

综上所述,血清PA 水平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上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对于非糖尿病患者意义有限,血清PA 与血糖互相促进冠状动脉狭窄的机制有待研究。

[1] Ramanathan S,Al Heidous M,Alkuwari M.Coronary Artery Disease-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CAD-RADS):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J].Clinical Radiology,2019,74(6):411-417.

[2] 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3):209-220.

[3] 孙广峰,甘润韬.前白蛋白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8,39(4):629-633.

[4] 王蕊,王霄英.冠状动脉疾病报告和数据系统——CADRADS~(TM)简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32(12):1827-1832.

[5] 李文俊,詹俊鲲,黄武,等.空腹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老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预后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16):1609-1610.

[6] Liu S,Li Y,Zeng X,et al.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hina,1990-2016: Findings From the 2016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J].JAMA Cardiol,2019,4(4):342-352.

[7] Thygesen K,Alpert JS,Jaffe AS,et al.Third 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J].Global Heart,2012,126 (16):2020-2035.

[8] 陈蕾,乔薇,郑知刚.前白蛋白和超敏C 反应蛋白与老年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8(3):150-152.

[9] 徐成斌.糖尿病血脂异常与冠心病[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5):319-320.

[10] 宋仁杏,高倩萍.血浆前白蛋白水平对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8,39(3):392-394.

[11] 夏国华,汤圣兴.血清前白蛋白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J].河北医药,2020,42(15):2282-2286.

[12] 何华,林鹏,方先松,等.肌红蛋白、高敏肌钙蛋白T 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2):278-279.

[13] Critsinelis AC,Kurihara C,Kawabori M,et al.Preoperative Prealbumin Level as a Predictor of Outcomes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Implanta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7,120(11):1998-2002.

[14] 王小燕,高艳周,李勋.冠心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及胆红素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4):1-3.

[15] Zhang C,Liu P,Xia K,et al.Association of Serum Prealbumin with Angiographic Sever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Med Sci Monit,2017,23:4041-4049.

[16] 杨长春,杨贵荣,马增春,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前白蛋白与炎症反应的关系[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12):1086-1089.

[17] Yu PJ,Cassiere HA,Dellis SL,et al.Impact of Preoperative Prealbumin on Outcomes After Cardiac Surgery [J].Journal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2015,39(7):870-874.

[18] 贺鹏辉,张学丹.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8):1486-1488.

[19] 段珊乐.新诊断2 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前白蛋白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0):181-182.

[20] 凌杰兵,马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8,31(1):82-85.

猜你喜欢
白蛋白冠脉分级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