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音符

2022-09-25 10:25任冠青
时代邮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音乐

文 任冠青

正如刺猬乐队所唱的:“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拿音乐来说,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歌,经典歌曲是个体成长和时代发展的记录。它们刻画着不同的青春面貌,而音乐也成为辨认彼此的一种符号。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

哪首歌是你的青春“必听曲目”?对于这个问题,各个世代的答案可能有着全然不同的“画风”。有些人的“回忆杀”是一遍遍听郭兰英的“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那时候,新中国成立不久,百业待举、欣欣向荣。这首《我的祖国》唱出了年轻人为开辟新天地,唤醒“沉睡的高山”、让“河流改变模样”的蓬勃朝气。

八九十年代,华语乐坛群星闪耀,迎来流金岁月。有人在邓丽君的温柔甜美歌声中迷醉,《月亮代表我的心》和《我只在乎你》成为许多人的情歌启蒙。有人偏爱王菲的空灵之音,当灯光打开,瘦削的王菲出现在舞台之上,一开口便能摄住所有目光,每一个词句都直达灵魂深处。多年以后,《红豆》中那句“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流年》里的“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仍会令人沉吟良久。

那时,不管是内地的刘欢、毛阿敏、田震,还是港台的张国荣、“四大天王”、罗大佑、李宗盛、谭咏麟,都自成风格,尽情绽放,留下了一首首至今仍被传唱的流行金曲。

对85后、90后来说,他们的“青春歌单”则是由陈奕迅、周杰伦、孙燕姿、林俊杰、SHE等明星偶像填满的。这些偶像当时有多火?那些像周杰伦一样爱摸鼻子、爱耍酷的寡言男生,总是不难成为校园的焦点;随便哼一句“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就能开启一次“班级大合唱”;每逢毕业之际,朴树如呢喃般演唱的“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便会飘荡在人群中,诉说着彼此的不舍……

再以后,音乐的载体从磁带、CD、MP3变迁为手机里的音乐App,95后、00后有机会接触更加多元、小众的音乐创作者,也展现出更加丰富的音乐旨趣。他们听歌时更强调自我选择的主体性,愿意去了解刚刚起步的先锋歌手,也喜欢尝试鲜有人走的音乐小径。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够再占据绝对的音乐“C位”,人们的聆听喜好参差百态:有人喜欢民谣,有人热爱摇滚,有人则沉浸在“抖音神曲”之中。五条人、毛不易、陈粒、康姆士……人们的选择是如此之多,总有“一款”令我钟意。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轻轻跟着和……”正如周华健所唱的,每个时代,都有那么几首朗朗上口、让人难以忘怀的曲调。因为太过耳熟能详,它们早已成为时代的背景音,嵌入人们的记忆深处,激荡起不尽的回忆。

一首歌,承载着什么

歌曲,顾名思义,是旋律与歌词的结合。正因如此,优秀的作品往往有丰富的文学和艺术内涵,能够为听众带来愉悦和审美的双重体验。

歌曲的力量,首先体现在它能给人带来感官上的美好享受。这背后,固然有着科学性的分析,比如好的音乐能刺激脑回路,释放多巴胺等令人心情愉悦的物质。不过对普通听众而言,即便不懂其中的道理,类似的生理性感受也几乎人人都有,并不高深玄妙。

就像我们看奥黛丽·赫本抱着一把吉他,在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中略带忧愁地唱起《月亮河》,就是能感受到扑面而来、萦绕于周身的浪漫感。听到《十年》,就是会被恋人渐行渐远、无奈错过的酸涩打动。很多时候,我们被一首歌曲击中,就是会如此“没有理由”。

除了歌曲“本体”,“那一首歌”之所以意义非凡,是因为它承载着太多沉甸甸的回忆:或许是小时候共同抄写歌词的场景,或许是如纸页般泛黄的童年记忆,又或许是与好友的分别……就像我的表弟,每次跟我见面,常会提到让他怀念的少年时候的场景:那时,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还有暑假,我们围在一起,最喜欢听的是周杰伦的《动感地带》。而今,我们分隔各地,每每见面都有些匆匆,能够凑在一起安静听个歌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伤逝、勇气、爱情、励志、期待……人类的情感世界浩如烟海,而好音乐的奇妙之处,便在于它们触达精神世界的力度是如此精准,涵盖的情感谱系又是如此之广。

从创作、歌唱,到被倾听,一首经典歌曲的生命,如同一个跨越千里的漂流瓶。写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过往和感受沉淀、提纯,经由歌者深情演绎,最终投入每个观众的心海,激起心底的层层涟漪。

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很多时候,在不同人生阶段听同一首歌,往往会有不同的感悟。前段时间,我的多位好友点赞了刘若英在演唱会上与观众同唱《后来》的视频。视频中,刘若英脸上挂着笑容,眼角却止不住地溢出泪水,直至哽咽。而那群伴随这首歌共同成长的年轻人,则在现场与她一同流泪,一同感怀,形成一种彼此相通的情感共同体。也许,这便是这首歌的生命力所在:我把过往唱与你听,而你又完全懂我在唱什么。

除了寄寓情感,歌以言志也是经久不衰的音乐传统。其中,有黄霑作词时一挥而就,直抒“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的矢志不渝;有“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的三毛式流浪情怀;也有那位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音乐人鲍勃·迪伦,他笔下的那句“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丘安眠;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被永远禁止”,通过其“砂纸般”的嗓音深沉地询问着世界,让头脑发热的人们不得不跟着安静下来,去反思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去思考爱与和平的价值。

音乐连接你我

好听的歌曲,总会有一种神奇的魔力:音乐一流淌出来,仿佛空气都被加上了一层滤镜,周遭的人、事都会变得更加可亲、可爱。音乐作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可以跨越时空、种族、人群,让听歌的人彼此结识、了解。对每个人来说,秉持开放的态度,懂得以音乐为支点,打通自己与他人、与外界的联结,便不难开辟出更加丰盈、自如的精神世界。

人是社会型动物,歌曲在人类社交中的助力作用不容小觑。很多时候,一首歌既可以帮我们找到拥有共同审美偏好的“同类”,也能够成为现实社会交往中的“破冰利器”。

在网易云音乐上,有一种有趣的“景观”:离开了网友们的精彩热评,一首歌仿佛都不够完整了。评论区里,人们交流着自己是从哪部电影寻过来的,听到这首歌后内心是如何久久难以平复,有些甚至成为了现实中的好友。从卡拉OK到KTV,只要那些熟悉的旋律响起,最初略显拘谨的人们也会放下腼腆与不安,与身边的人一起不由自主哼唱起来。

这样的景象,便揭示了歌曲的重要社交作用:它就像是一个个标签,构建在日常生活之外的社群里;它也像是神奇的黏合剂,让陌生人卸下心防,坦诚面对彼此。

以歌曲为媒介,我们还可以被它带到千里之外,洞悉人间世相,开阔自身视野。比如,因它去了解一座陌生的城市,去体味一种新鲜的生活。

很多五条人的乐迷就坦言,如果不是因为听他们的歌,大概永远都不会知道广东还有个叫做“海丰”的小城。那一句句让人听了“上头”的当地方言,使人感受着一种被海风浸泡过的县城美学和处世哲学。前段时间,《漠河舞厅》的大火,也让不少年轻人为中老年人的凄美爱情所动容。两代人之间,因着这首歌曲产生了深深的共情。

可见,音乐之大,足以装得下整个世界的风土人情和丰沛情感。很多时候,学会走出自己的音乐“茧房”,去聆听异质的、陌生群体的讲述和歌唱,能够极大地拉宽我们的生命广度,让我们以更加平和、包容的心态看待世间万事万物。

就更广阔的层面而言,一首动人的歌曲,往往能成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消除隔阂、增进理解的契机,成为人们共克时艰、团结友爱的动力。

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中重现的一个经典场景,就让无数人动容:那是1985年,皇后乐队在援助非洲慈善音乐会上压轴表演,佛莱迪·摩克瑞一口气演唱了《We will rock you》《We are the champions》等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台下,万人忘我合唱,为帮助非洲走出饥荒加油打气。那一刻,音乐成为联结整个人类的纽带。

往事并不如风,歌曲是情怀的寄托。每一首被反复“单曲循环”的歌,背后都刻着听众的过往流年,载着这个世界的多重情感。去吧,去听一听彼此珍视的那首歌,便更知人间多么奇妙,世界有多美好。

猜你喜欢
音乐
开启你的音乐之路
奇妙的“自然音乐”
他用音乐悬壶济世
黑暗中的她赤着脚,随着音乐起舞……
音乐从哪里来?
能播放189种音乐的可口可乐
音乐类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