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芳冰 许昌学院文史与传媒学院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在影视动画创作中也得到了发展与应用,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欢迎。将文化元素应用到影视动画创作中不仅有利于丰富动画作品内容,发展动画产业,还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资料分析和社会调查可以发现,水墨画、剪纸、戏曲等传统文化元素都在影视动画作品中进行了艺术应用,为传统文化与影视动画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素材。从应用思路来看,传统文化在影视动画创作中可从文化题材、文化人物、文化场景以及文化技艺选择上进行资源利用,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提供思路。
早在20世纪90年代,文化创意产业就已经在西方国家得到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视觉文化观念深入人心以及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影视动画产业一跃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佼佼者。我国的影视动画艺术不断推陈出新,融入了很多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形成了诸多具有特色的动画作品,如《大闹天宫》《哪吒传奇》《葫芦娃》等,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动画爱好者的关注。如今,影视动画跨越时空,从现代大众的审美品位和思维方式出发,将传统文化元素和民族精神元素以物质产品的形式展现出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实际研究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和精神文明的积淀,是不同时期民族文明发展演变的具体表征。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该产业能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我国影视动画在早期发展阶段就已经出现了蕴含着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作品,如《小蝌蚪找妈妈》《猪八戒吃西瓜》等,这些家喻户晓的动画作品是对传统文化的具体诠释。如今影视动画产业中又兴起了诸多新媒体动画作品,将一些戏曲、剪纸等经典传统文化元素用现代化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不仅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传统文化,还能让大众了解更多文化底蕴,进而自觉地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目前整体情况来看,与日本、美国等动漫相比,我国国产动画片质量虽然有了明显提升,但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许多作品内容空洞、说教性强,极大地影响了民众的视觉观感,而且作品内容表面化、形式化现象明显,只重其“形”而未解其“意”,给动画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创作带来了很大阻碍。我国动画行业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充分利用我国深厚文化底蕴的优势,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断创新动画作品内容,并以故事串联的“形”来填充作品的“意”,极大地突出作品内容的特点,促进我国影视动画作品内容的丰富化。
我国动画产业萌芽时期,在艺术技法、美学呈现、元素应用上都尚显稚嫩,如《铁扇公主》《大闹画室》等动画作品。即便如此,也在当时亚洲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我国动画技术的不断成熟,很多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动画艺术表现方法,如剪纸表演法、木偶表演法等呈现在观众眼前,但由于其与现代影视制作技法衔接不够紧密,最终这些方法被时代淘汰,并未在市场中激起较大浪花。如今,我国影视动画行业融入了新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电影制作技术进行了很好的融合,为国产动画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有利于动画产业的转型发展。
影视动画创作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呈现方式,除了其外在的技术性特点以外,还具有形式美的特点。影视动画作品不仅讲述历史、人物故事,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呈现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和艺术元素,如此才能称得上是一部成功的动画作品。简单来说,在创作动画作品时,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角色造型,都应在形式上营造一定的场景氛围,为之后故事情节的展开做好铺垫。在隐性的呈现方式中,通常采用简单的场景设计来衬托故事的动态化发展。如在《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动画中,采用了写实手法来体现季节的更替变化,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真实感。在中性的呈现方式中,动画场景构图的形式愈加丰富化,动画设计者突破以往的写实风格,在形态特征上多以画面构成为主。如动画片《种树的牧羊人》采用卡通造型的动画场景,配以娓娓道来的旁白叙述,让人观后有意犹未尽之感,仿佛在读一篇优美的散文,意味深长。
色彩是一种奇幻的艺术表现元素。在影视动画中,色彩元素是其必备的创作元素之一。无论是淡淡的水墨色彩,还是浓烈鲜艳的色彩,都为动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元素增添了一抹意境。在动画色彩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真实色彩的表现,一种是心理色彩的隐含。这两种色彩都是对自然客观事物进行描绘,但所体现出的意境却各不相同。比如在《牧笛》中,水墨色的使用呈现的是抒情笔调和清丽淡雅的风格,通过墨色晕染来表现镜头里悠远静谧的意境美,凸显了其艺术创作特点。《大闹天宫》中的色彩元素主要以现实色彩为背景,多以红、黄、黑、白等反差较大的装饰性颜色为衬托,既凸显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审美取向,又从心理色彩上映衬出了民众对色彩的不同心理感受。除了单一化色彩和反差强烈的色彩运用之外,还有色彩渐变形式的运用,体现出了色彩美的和谐感和统一性。如动画片《狮子王》中场景的色彩设计由最初的单一化色调到色调随着四季变化而不断变化,而随着动画片中四季色彩的转换,辛巴逐渐长大。这一形式是通过色彩渐变来表现事物发展的规律。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古典书法、戏曲、绘画作品十分注重对意境的表现,创作时讲究情景交融。当创作者以想象中的元素为主要媒介融入作品中时,便与艺术本身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矛盾,而这种矛盾便是动画作品情与景得以共存的重要元素,也是动画艺术中的意境表现元素。如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主要以中国独有的笔墨纸砚为媒介,采用浓、淡、焦、清等色彩元素来不断变化水墨色的色彩层次,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意境。同时,影片中的许多场景采用了虚实相间的艺术手法,对无生命的意象进行了动态呈现,仿佛一切都“活过来”一般,镜头中的每一帧画面都极具意境美。除了水墨动画构成的情景交融的意境之外,还有具有装饰风格的意境之美。比如《大闹天宫》这部动画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艺术特色和民族特色,为之后动画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该动画片主要通过营造一种神秘气氛来烘托奇幻景象,在进行背景设计时,以青山绿水为风景画的背景,塑造了极具意境感的三维空间,使人感觉影片中的人物形象瞬间“活”了起来。
水墨动画创作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典型专属形式。相较于“国画动画”这一笼统概念而言,狭义的水墨画应该是着色简单、浓淡相宜的,完全使用黑白相间的简单色彩来描绘场景、塑造人物、营造氛围,这种看似随意但又独具创作空间的方式,为中国影视动画创作提供了新思路。水墨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文人墨客的欣赏对象。即便在如今声、光、电、影等技术不断完善的时代下,水墨画仍然在动画作品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在大众看来,动漫作品中加入水墨画元素不仅能提升作品的质感,更重要的是体现其独有的美学元素和文化情怀。
剪纸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典型元素,设计者将其融入影视动画创作中,给动画艺术应用形式增添了一抹文化特色。中国剪纸文化讲究大胆细腻、生动逼真,讲究色彩鲜艳浓烈、不拘一格,不像一般绘画作品那样追求艺术的完整性,而是根据创作者的构思任意排列组合,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我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是《猪八戒吃西瓜》,该动画片把制作剪纸人偶作为故事的开始,然后再通过手动分解动作,逐格摄影,完成了这一动画创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与影视动画的结合奠定了基础。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南郭先生》《渔童》《人参娃娃》等优秀剪纸动画作品,这些都为剪纸动画创作风格的多样性提供了素材。
20世纪90年代,我国动画艺术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形式多样的动画作品开始映入大众眼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动画形式的丰富化创造了条件。Flash动画成为当时较为新颖的动画表现载体,在传统文化元素的表现上呈现出其特性。例如在传统文化取材上,借助Flash软件技术将民众熟悉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童话寓言等文化元素进行了动画创作,同时,Flash动画软件技术在当时的电视片头、宣传片制作、多媒体设计中也有广泛应用,带给观众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三顾茅庐》《西山滇池的传说》等作品都是Flash动画短片的代表。之后三维动画又成为影视动画领域的主流艺术形态。相比Flash动画,三维动画更加生动立体,能给观众较强的真实感,如《兔侠传奇》《大圣归来》等作品,极大地创新了传统文化在新媒体动画中的应用形式。
题材是动画作品成功的基础条件。我国影视动画行业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创作灵感和创作元素。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事件、小说故事、神话传说等内容都为影视动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素材不仅能满足观众的新鲜感,同时还能满足观众的文化情怀需求。换言之,在文化题材的选择应用上,应符合市场和观众的社会认知和情感需求。如在《大闹天宫》创作中,主要将我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作为创作题材,在确定题材之后,还应考虑主旨内容的提炼,保持原著基本框架不发生变化,以此创造出完整且符合社会大众需求的故事情节。
人物角色是动画作品的核心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物角色的塑造会直接影响到整部动画作品创作。由此看来,动画创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动画人物角色的塑造问题。在构思人物角色时,不仅需要体现艺术性,同时还要体现市场性和商业性。鉴于此,设计者在人物选择时,需从主题风格、人物性别、故事情节等不同角度进行考虑,既要确保人物与故事题材相符,又要突出故事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吸引大众关注此类动画作品。比如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三太子等人物性格就十分鲜明,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影视动画创作中应用传统文化时,不仅要注重动画题材的选择,同时还要注重文化场景的选择应用。设计者必须参考中华文化历史上的相关资料,包括建筑细节、文化背景、民俗风情等元素,并将其与动画主题相结合,最终才能有效发挥动画场景的烘托作用,加深观众的视觉感受。比如在作品《宝莲灯》中,设计者引入了古代建筑、壁画等传统文化元素,并对这些元素进行了场景安排,使其与人物形象、故事背景融合起来,实现了文化与动画艺术的兼容,为观众营造了一个神秘有趣的神话空间,极大地提升了受众的体验。
戏曲、皮影、木偶等民间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其在艺术表现和文化情怀上都有独特的呈现方式,是当代大众十分喜爱的文化元素。因此在传统文化与影视动画相融合时,设计者也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元素,对影视动画创作进行创新。如京味儿文化系列绘本主要采用图片展示法,将单幅图片中的静态影像连接起来进行连续播放,便形成了动态影像效果,极富趣味性和文化艺术性。又如中国学派动画《骄傲的将军》中采用了京剧唱、念、做、打等文化元素进行设计,再通过后期剪辑、特效等技术的辅助,给观众呈现出了独有的戏曲文化技艺风格。今后在文化技艺的选择应用上,设计者应注重把握这些元素的独特风格,凸显文化元素的功能性。
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在现代影视动画创作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多元载体。因此,动画创作者应围绕二者的融通点进行创新探索,再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创作出大众喜爱的影视动画作品,助力文化传承和影视动画产业同向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