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记者 张可欣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机器人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
8月18日至8月21日,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大会以“共创共享 共商共赢”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围绕“机器人+”应用行动,为全球机器人产业搭建了一个产品展示、技术创新、生态培育的高端合作交流平台。
《中关村》杂志从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组委会了解到,本届大会得到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国际机器人研究基金会等24家国际机构的支持,共设论坛、博览会、大赛三大板块及系列配套活动。三大主题峰会,46场专题论坛、国际双多边会议及配套活动,图灵奖得主、两院院士、知名专家和行业精英等300多位嘉宾聚焦学术前沿和产业发展,分享洞察与远见。在“共创共享 共商共赢”的主题下,大会重点关注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赋能,全方位展示机器人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打造专业化、国际化的产业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机器人领域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企业服务和人才培养,促进机器人科技与产业创新。
与以往不同,本届大会首次打造“机器人+应用场景”展示形式,共有国内外百余家机器人领军企业携500余件机器人展品亮相机器人大会现场。其中更有30余款全球首发新品现场集中发布。本届大会打破传统策展思路,以应用需求端为导向,创新性推出“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展览新模式,策划了“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商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建筑”“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矿山”等专区。从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建筑、智慧医疗、智慧矿山、智慧商业、智慧物流、智能生活、智能配送、智能救援、智能体育,到工业互联网的各种场景,“机器人+”正汇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创新成果,落地各类应用场景。
8月19日上午,记者在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活动场馆外看到,前来参观的公众已经排起了长队。正值暑假,大会也吸引了众多小朋友们前来参观体验。 世界机器人大会副总指挥、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接受采访时表示,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与机器人在更多行业的广泛应用息息相关。
在现场,众多观众在一片粉红色区域驻足。只见一个个方头方脑、身披粉衣的“小方”来回移动,原来,这都是建筑机器人。有的负责建筑测量,有的负责地面平整,有的负责铺贴地砖,有的负责砂浆喷涂,有的负责室外喷漆。
世界机器人大会展会现场
记者在展区现场看到,本届大会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参与,也有众多中关村企业的身影。
今年博览会规划了“机器人+智慧医疗”专题展区,集中展示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作为我国医疗机器人行业的开拓者,天智航携最新产品“天玑Ⅱ骨科手术机器人”精彩亮相。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从事骨科手术机器人及其相关技术自主创新、规模化生产、专业化营销及优质临床应用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五家获得医疗机器人注册许可证的企业。天玑Ⅱ骨科手术机器人能够广泛应用于脊柱和创伤骨科手术,适应更多复杂的手术应用场景,临床精度可达1mm以内,可显著减少术中辐射、改善手术操作体验。截至2022年6月,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已在国内150余家医疗机构完成了近3万例手术,助力骨科手术从依靠经验转变为标准化、智能化。展区现场,天智航的工作人员不断为参展人员展示天玑Ⅱ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操作流程。
美团智能仓内机器人同样吸引了大量观众参观。据介绍,美团此次在大会上首次展示3D分拣机器人、AMR机器人、智能配送站等多款产品。展会现场,美团相关负责人讲解多款机器人产品,3D分拣机器人进入工作状态后,可以根据商品条形码将其放入对应的订单料筐中。
展区内,SRT软体机器人也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该机器人研发公司为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打软体机器人技术的科技公司。与传统的触觉机械手不同,SRT研发的“机械手”采用硅胶材料,充气时,这款柔性夹爪会胀大,并通过自适应包覆住不同尺寸、形状和重量的目标物体,除工业生产线之外,该技术也可被用于智能医疗辅具领域。
从8月18日开始,2022世界机器人大赛率先开启。本届大赛围绕科研类、技能类、科普类三大竞赛方向,设置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应用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共四大赛事,下设56个赛项、142个竞赛组别。
与往届大赛相比,共融机器人挑战赛新增“创新创意组”“智能感知组”“智能人机交互组”三大组别,竞赛赛项首次突破10个。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技能赛增设多个竞赛组别,全年参赛人数将首次突破5000人次。机器人应用大赛竞赛方向转为侧重面向实践与强化能力,竞赛内容将更加贴近行业应用需求。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对赛项全面分级管理,竞赛组别由51个扩充至94个。BoxBot机器人格斗设计赛是世界机器人大赛的赛项之一,致力于普及提高机器人知识和图形化编程能力。从最初机器人的设计到最终的上台参加格斗,选手要参与全程。在今年的赛场上,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学生张荃泰和队友欧阳苡润首次参加机器人大赛。“我的队友很懂技术,由她完成3D建模,我来进行平面设计”张荃泰信心十足,“这项比赛对团队协作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互相配合解决问题,包括提前安排作战部署等,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在去年的Boxbot机器人格斗设计赛中,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就获得冠军。今年该校发挥出色,包揽了该项目冠亚季军。
世界机器人大赛自2015年起已成功举办了7届,吸引了全球20余个国家近20万名选手参赛,已发展成为国内外影响广泛的机器人领域官方专业赛事,被各界赞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
“科学普及,素质提升,创新实践,共创未来”是世界机器人大赛竞赛宗旨。大赛比拼参赛选手机器人的操作技能能力和机器人的工业设计能力,旨在充分发挥竞赛自身的成果转化优势,激发中低端岗位向高端管理、技术、研发等领域转型,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全球机器人领域创新型应用人才。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机器人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8月19日,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开幕,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作主旨报告时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辛国斌称,多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制定产业规划、培育应用场景、优化市场环境等举措,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经过产学研用各界的共同努力,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中国也已成为全球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市场。中国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在市场需求牵引、技术突破带动、政策引导支持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他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36.6万台,比上年增长68%。服务机器人产量921.4万台,比上年增长47%,特种机器人的市场规模也在稳步增长。
“中国机器人产业基础能力明显提升,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驱动、智能控制器、新型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取得阶段性突破,得到国内外整机企业的普遍认可。以机器人操作系统为代表的核心软件部分关键技术取得进展并得到了实际应用。”辛国斌说。
辛国斌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市场主体优化壮大,各种类型企业在中国市场上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业绩,“创新型企业持续涌现。截至2021年底,机器人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到了101家。涵盖了整机、核心零部件和系统集成等各类企业。”
现阶段,机器人产业发展已从1.0自动化时代、2.0数字化时代走进了机器人3.0智能协作时代,未来将迈入自主服务的4.0时代。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表示,机器人自主学习、场景自适应等,将是4.0时代的主要特征,知识图谱技术和场景数字孪生技术将成为机器人4.0的核心技术。在李培根看来,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也可以延伸人的存在。机器人可以融合人的意识,机器人的感知也可以成为人的感知。这样,机器人就可以作为人的替身,帮助人去感知更多世界。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中国高度重视机器人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机器人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已经初步形成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同时,“机器人+”应用不断拓展深入,产业整体呈现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态势,成为后疫情时代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预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率达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