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探析

2022-09-23 14:27胡路阳张善美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意识大学生学生

胡路阳, 张善美, 张 超

(1.安徽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2.安徽理工大学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人才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而高等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综合性人才教育,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教育部于2007年设立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并在2012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这项计划的目的是使新时代大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在良好的环境下顺利进行。随着“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社会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部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缺乏创新创业意识[1]。例如,吴高杰等人以钦州学院(现为北部湾大学)为例,探讨了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2];王章豹等人采用李克特5级量化法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进行评价,尽管学生对“你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否重要”这个指标比较认同,但对“你对自己创业胜任力的自我评价”这个指标有近六成的学生不看好[3];杨潇等人以班级为微观单位,构建“7个1”的模式,提出基于兴趣小组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新方法[4]。本文将从创新创业意识的内涵与本质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一、创新创业意识的内涵与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5]。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它是在原有知识体系下创建出来不同于原始事物或产品的活动,从本质上讲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创新是一种新的形态,是在实践中的一种探索,它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不断进步[6]。创业来源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是基于创新手段提高社会生产水平的表现。创新创业的内涵实质是实践者凭借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在生活中的实践创造美好生活的活动。

郭凤志在《创新意识:激发创造力的重要精神资源和力量》一文中表示:“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7]创业主体需要具备创新意识,而大学正是学生接受新生事物和提升能力的阶段,高校为创新创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随着创业活动的逐步开展,新的问题又会产生,这又为创新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空间。当然,创业者在思想上、意识上也随之发生改变,能否从创业实践者转变为合格的创新创业执行人,创新创业意识成为关键因素。该意识的培养是实践—认知—实践的过程,是对待创新创业的一种主观态度,它包含创新创业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要素[2]。

在创新创业中,实践者一般会经历崎岖的道路,而创新创业意识是其成功的驱动力。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实践总是相辅相成的,实践促进意识的培养,意识反过来指引实践的方向。总的来说,创新创业意识就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调动创业者的主观能动性,为创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并让创业者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突破固有的思维,衍生出新的思想和手段,为创新创业的理想蓝图铺平道路。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对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创业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2020 年毕业生中,有自主创业想法的大学生约占总数的39.8%,与2015 年相比,提高了10.6个百分点[8]。对于在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高校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已经得到较好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不重视

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若想在社会上做出一定成就,除了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技能以及基本素养,还应具备创新创业精神。高中主要的教育模式是主动引导与知识灌输,学生则处在一个相对被动的地位,并习惯了说教式的教育模式。无论是家庭、学校的教育都是注重书本知识而忽略实践。到了大学,一部分学生仍然保持之前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模式,在思维意识中自然而然地忽略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里,虽然学校对学生进行有关创新创业的教育,但大多局限于概念的讲授,教学模式单一。多数学生仅仅将其作为一门课程学习而忽视实践方面的锻炼,未能将实践创新和技能创新贯通于学习之中。另外,一部分学生受到家庭或社会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一心追求公务员、教师等“铁饭碗”,未形成正确的创新创业理念,且形成了创新创业无用论的印象,从而对创新创业不重视,不能全身心投入[2]。基于H大学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调查发现,35.9%的学生对创新创业缺乏兴趣或抱着无所谓的态度[3]。根据衡水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现状的调查结果,37.1%的大学生并没有创业的想法[9]。

(二)创新创业在大学生教育中的地位未把握好

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大多与专业教学环节联系不紧密。虽然学生具有专业技能上的优势,但无法完全做到将具体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相联系。该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与专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缺乏有关。根据王章豹等人对630名理工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有40.0%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育重视程度一般[3]。另一方面,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高校所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多以科普的方式进行讲解,缺乏分层次、逻辑性强的课程培训,在内容上未实现“百花齐放”的效果。当然,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除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融入创新创业意识,还要从思想上贯彻创新创业意识。比如,借鉴无偿献血可以享受免费用血的思路,安徽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学生在大学创业大赛中将这种共享的理念融入养老服务中,即通过积累在养老院服务的时长,服务者人老之后享有同等被服务的时间。最后其获得了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

(三)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与锲而不舍的精神

创新创业不是仅靠一个人就能完成,很多创新创业成功的案例都是团队协作的结果。鲍娟娟等人对兰州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发放取得的212 份有效问卷显示,有70.3%的被调查学生没有参与创新创业团队,而其中有71.1%的大学生想参与,但没有找到机会[10]。由于团队的缺乏,团队合作也成为目前创新意识培养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而参与了创新创业团队的学生,部分因缺乏与团队其他成员的协作精神,遇到困难时,不善于与团队成员沟通,不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回避问题,也降低了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可行性。事实上,好多看似困难的问题,经过与他人的讨论,也会变成创新点,在此过程中也能使团队成员的能力得到提升。创新创业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单凭一个人很难实现既定的目标,因此需要团队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四)自主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与考核不健全

大多数高校的教师以科研或教学为主,学生的创新创业课题多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研究项目。在技术创新方面,教师具有更专业的技能,可以对团队的技术提供深层次的发掘与服务;在社会方面,教师拥有广泛的人脉和经验,相对于大学生更具业务推广力,从而使大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太多自主的动力去挖掘和发现潜在的创业项目。当然,也存在一些项目仅限于项目书和理论层面,由于缺乏基金的资助,难以通过实践方式进行展示。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所有高等学校中,拥有高校创业专项基金的学校不超过40.0%,且这些学校大多为双一流高校,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基金的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不多[11]。由于“双创”专项基金的缺乏,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意识培育的过程中,不能对有成长性的项目进行激励,从而导致学生对自身创业能力的担忧。另外,高校对专业学习情况判定的标准比较成熟,一些高校直接套用传统的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进行评估,过分侧重项目前期的可行性,忽视对项目后期成效的评价,对于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查标准还有待完善,这也不利于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一)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不仅需要好的理念,还需要好的时机,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去创业,并在创业中学到知识和经验。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非常重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有利于大学生提高社会竞争力。

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能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12]。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有效推动了社会对人才选择的多样化,使大学生就业更加具有专业性与目的性。因而,创新创业意识的提高不仅能使大学生在就业时占有巨大优势,还能使大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在升学方面,主持或参与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在复试时,也拥有更优秀的表现。表1是安徽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参与或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就业与升学方面的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到,近几年这部分学生就业与升学率总和均达到100%,进一步表明了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表1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有主持或参与大创项目经验的学生就业与升学情况

近年来,虽然许多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方面培养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总体效果上来说,想要到达更高水平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还需继续努力。鉴于此,各大高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力度,努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学校层面上,可以建立校内创新论坛,让同学们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将创新意识逐步扩大;在课程方面,特别是专业课,可以融入一些创新创业的内容,让学生们相互讨论。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与其说是成果的创新,不如说是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的创新。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有效的创新创业培养计划,创建新型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在培养的过程中,可以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专利或科技论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接触新的概念、新的思想,让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同时,邀请一些成功的校友或企业家进行现身说法,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创新创业。另外,除了专业课程的开设外,还应开设历史、文化、经济、哲学等多个领域的兴趣课程,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学习机会。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学生可以对不同领域形成一定的认识,这也为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创新创业领域奠定了良好基础。

积极开展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营销策划、创新创业周末沙龙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这些活动的举办既丰富了大学生生活,促进了各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又能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同时,学校在这些文化活动的举办过程中也能不断积累经验,探索出适合本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三)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从管理的角度或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创新创业尚未形成一个相对完善和完整的学术体系。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重点是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塑造,这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塑造。这种精神的培养不仅需要创新创业意识,还需要创新创业专业理论知识作为技术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13]。因此,应更加注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该课程体系需要遵循创新创业的发展规律,建立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的课程内容。

事实上,一些高校忽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片面注重创新活动的创建,为了创新而创新,脱离了创新性教育的本质,这也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较差。因此,高校需要将创新创业精神渗透到教学理念中,在传统的教学环节灌入创新创业的思想,如课堂教学、实验课堂、实习过程、毕业论文撰写等。不仅如此,对于那些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要着重培养,使其具有专业的创业技能、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等。

对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以打造特色创新创业课程为出发点,在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补充创业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如何创办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和运营。在特色课程的基础上,依赖大数据构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模拟岗位上进行体验,获得实践锻炼与经验。同时,建立健全创新创业课程的考评标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全方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评价[14]。

(四)营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

在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由于短时间难以获得回报,因此部分不愿意与学校开展合作。部分企业即便提供实习岗位,也多半是与学生专业无关或联系不大的工作,或者随意安排员工进行指导,学生的能力难以得到提升。这一层面上,学校需要积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让企业明白这是挖掘人才市场需求的最直接方式。同时,学校应形成分阶段实习制度,为大学生提供良好创业机会和创业环境,不必过于在意学生在企业内部的实习时间,可以替换为安排优秀的企业走进校园进行教育。

在企业选择上,不要拘泥于学校、城市周边企业,可以跨省跨区域与企业建立联系,也可以加大与乡镇企业的合作力度,鼓励学生前往一些微小企业进行学习,体验现代企业变化和发展,关注产品的实际应用和市场定位,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学校也应加强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建立稳定的驻场工作站,并围绕项目合作、人才引进、学生实训与实训平台等进行建设,减少校企合作之间信息不对称或沟通不畅的问题。有条件的高校也应加大创新创业孵化园、创业基地的建设。此外,发达的网络平台也为大学的创业提供了重要机遇,例如自媒体行业,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大学生成功创新创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竞赛

传统的教育模式着重于理论教学而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创新创业竞赛,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让学生发现问题,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同时,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业意识,也促进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由于创新创业竞赛属于团队赛事性质,需要团队成员群力群策,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因此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积极竞争的意识,强化学生分析、决策的能力。另外,创新创业竞赛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还有助于学生进入企业的各个领域,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积累宝贵的创业经验。

结 语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已成为人才市场发展的新兴主流。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有利于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活力,有利于创造优质供给和扩大有效需求,对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需要高校高度重视,高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理论平台,还要与企业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猜你喜欢
意识大学生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大学生之歌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学生写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