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

2022-09-23 09:55荆兴泉
吉林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醒脑神经细胞颅脑

何 鹏,梁 超,荆兴泉

(1.海军陆战队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潮州 521000;2.海军陆战队医院康复理疗科,广东 潮州 521000)

颅脑损伤是头部颅脑组织在外部暴力作用下引起的损伤,在创伤性疾病中发生率较高,约10%~20%[1],仅次于四肢损伤。随着医学的发展,颅脑损伤的救治率已得到显著提升,但部分患者救治后仍存在神经及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临床除给予基础西医治疗外,常辅以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其由麝香、栀子等中药组成,可修复脑受损神经细胞,减轻脑水肿,降低血管外周负荷,增加脑部血流灌注,促进脑缺血缺氧状态改善,以恢复神经运动功能。而该疾病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仅借助中药调理,无法有效减轻神经细胞受损,进而致神经功能改善缓慢[2]。中医诊疗中,该病属“痰瘀互结,络脉不通”之症,主要因颅脑损伤后受瘀血和痰浊阻滞,致脑部气血供给不足,而伤及神志,故治疗应以舒经通络、运行气血为主。针刺疗法采用循经和对症取穴的方法,具有行气通络、养血活血等多重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针刺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8月~2021年8月就诊的94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16~64岁,平均(41.13±9.27)岁;病程6~18 d,平均(12.12±3.37)d。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14~66岁,平均(42.13±9.67)岁;病程6~18 d,平均(12.16±3.42)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诊断标准:中医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头部内伤“痰瘀互结,络脉不通型”对颅脑损伤的诊断进行辨证分型并确诊。颅脑损伤符合西医《颅脑损伤》[4]中的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3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5]<8分;③术后3 d内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排除标准:①术后处于昏迷状态或意识不清;②伴有颅内肿瘤、脑出血等其他颅脑疾病;③需再次行开颅手术;④合并四肢功能障碍。

1.3方法:两组均给予吸氧、补液、颅内降压等对症处理。可实施颅脑手术者立即进行手术,术后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后续治疗。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大理药业;Z53021639;10 ml/瓶)治疗,在0.9% NaCl溶液中加入20 ml醒脑静注射液稀释至250 ml,静脉滴注2次/d,2周为1个疗程,需服用4个疗程。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针刺疗法,根据症状选择针刺穴位:①主穴:素髎;②辅穴:太冲、百会、印堂、神庭、合谷、涌泉、劳宫;③伴有手足痉挛、肢体麻木:加极泉、外关、尺泽、太溪、梁丘、丘墟;④伴有心功能不全:加内关、十二井穴或三阴交;⑤伴有吞咽、呼吸功能障碍:加完骨、翳风;⑥伴有痰多:加内庭、丰隆。确定穴位并进行酒精消毒,无菌针灸针选用华佗牌,于苏州医疗生产[规格:(0.35×60)mm]掐穴进针,进针后轻柔捻转,3次提插后,缓慢用力直刺进入,于0.5 h后缓慢拔除,按压3s后封穴。每周需针刺5次,2周为1个疗程,需服用4个疗程。两组均观察4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1.4.1临床疗效[6]:显效:治疗后伴有轻度认知、行为障碍,临床症状为肢体功能不协调、语言障碍等均得到稳定控制,神经和运动功能恢复至正常范围;有效:治疗后患者意伴有轻中度意识障碍,临床症状改善,伴有神经和运动功能轻度障碍;无效:患者症状加重,处于昏迷状态。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神经及运动功能:于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后)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7]评估,量表总评分为45分,神经功能与评分成反比。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8]评估,分为上肢及下肢部分测评患者患侧运动功能,上肢满分66分,下肢满分34分,得分越高提示功能越好。

1.4.3神经损伤标志蛋白:于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后留取血清,采用ELISA检测血测定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试剂盒购自罗氏公司,使用方式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1.4.4日常生活活动情况及昏迷状态:于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后),日常活动情况采用生活质量指数(BI)[9]评估,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采用GCS评估意识状态,总分15分,8分以下为昏迷。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与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47]

2.2两组神经及运动功能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上肢FMA、下肢FMA评分均有所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FMA、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及运动功能比较分,n=47)

2.3两组神经损伤标志蛋白水平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MBP、NSE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BP、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神经损伤标志蛋白水平比较

2.4两组日常生活活动情况及昏迷状态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GCS、BI评分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日常生活活动情况及昏迷状态比较分,n=47)

3 讨论

颅脑损伤为神经外科常见急症,多由车祸、硬物打击等外部因素使颅内脑组织结构遭受破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死亡率,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临床针对该疾病主要予以呼吸、降颅内压等对症支持处理,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辅以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可减少因缺氧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并缩减脑部梗死范围,进而有助于神经功能改善,促进意识状态恢复。但对瘀血导致的血液循环及神经受阻改善作用较小,而影响治疗效果[10]。中医认为该病主要因颅脑受外界暴力使脑髓受损、脑气震荡,引起脑部血溢经外,气血供给不足,致使神志受损,治疗应以行气活血通络为主。针刺疗法具有补气通络、活血化瘀之功效,与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说明针刺联合醒脑静治疗颅脑外伤患者,可改善日常生活活动情况及昏迷状态,提高临床疗效,与钱留宾[11]结果相似。醒脑静注射液有效成分具有凉血活血、开窍醒脑之功效,可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修复神经损伤,改善脑水肿症状,进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助于患者昏迷状态改善。而针刺疗法可通过刺激极泉穴,兴奋臂丛神经,并将兴奋作用通过条件反射传导至大脑,起到促脑觉醒作用,加之诸穴共奏舒经通络、运行气血,有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功效。上述两者合用于治疗颅脑损伤患者,通过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改善日常生活活动情况及昏迷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NSE是脑组织损伤程度的检测指标,其含量越高,损伤越重,MBP是与脑实质破坏性病变有关,其含量越高病变越严重[12]。本研究结果说明针刺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外伤患者,可减少及修复神经细胞损伤,促进神经及运动功能恢复。醒脑静可抑制过多的钙离子内流,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促进脑组织水肿情况改善,减少对神经细胞的损伤。针刺疗法通过针刺内关抑制神经元凋亡,并促进缺血区神经元重塑,可恢复脑血流供应,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进一步减少神经损伤。同时针刺可正向调控脑组织受损细胞,并诱导其增殖、分化,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神经损伤的修复,可缓解其引发的共济失调、四肢无力等临床症状,进而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可减少神经细胞损伤,促进神经及运动功能恢复,并改善患者意识状态,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好。

猜你喜欢
醒脑神经细胞颅脑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哺乳动物视网膜中发现新神经细胞
为什么大脑能记住事情?
人为什么要睡觉?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常见的颅脑损伤有哪些
脱背心动作能醒脑
苦瓜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