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希泉
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由此形塑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呈现出全新的群体特征,展现出与新时代相契合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素质过硬、全面发展,勇挑重担、堪当大任,胸怀世界、展现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共享机遇,既传承弘扬五四精神塑造的中国青年的基本内涵,又创造性构建顺应历史潮流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
理想信念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综合国力的明显增强,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新时代中国青年理想信念的基础更加牢固,内涵更加理性,目标更加远大。新时代中国青年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论党的青年工作》,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作为一种自觉行动和内在需求。“青年大学习”连续多年开展,每周吸引超过5000万人次团员青年参加。累计300多万各领域优秀青年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锻造政治能力。近年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青年,或是对国有大型企业青年、进城务工青年、新兴青年群体等重点青年群体的问卷调查结果均表明,绝大多数新时代中国青年高度认同“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因自信而更加爱国,因爱国而更加自信,自信与爱国形成良性互动。中国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时代中国青年对党和政府的认同与党和政府对青年的信任实现有机结合,青年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感到骄傲自豪而更加理性爱国。新时代中国青年创造的青年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国际话语权和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与青年爱国自信情感相互促进。新时代中国成为图书、电视剧、动漫等领域世界第一生产大国,文化产品与服务不断丰富多元,新时代中国青年创造的中国文化获得了全世界青年的青睐和共鸣。国风文化和“国潮热”的再次兴起,是新时代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认识方面的螺旋式上升、在情感方面的自信式认同、在青年文化方面的创造性转化。
第三,新时代中国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体主义意识依然强劲,个人道德品行不断向好。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法入规,新时代中国青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言行,成为一种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多次全国青年调查结果均显示,新时代中国青年集体主义意识强烈,超九成青年认为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上坚守集体利益优先原则;绝大多数青年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为自身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绝大多数青年讲文明、守秩序,为营造和谐社会积极地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能够在“外出购物或搭乘公交时会自觉排队”“在电影院等需要安静的地方总是将手机静音”“乘坐公交车时总会让座”,新时代中国青年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反映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整体文明素养日益提升。
新时代中国青年从教育机会均等和高等教育普及化中提升本领,练真本领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加强劲。2021年,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大学专科以上在职青年占同等文化程度就业总人口比例超过50%,比在职青年占就业总人口比例高约20个百分点。提高学历层次、接受高质量教育,依然是中国青年改变命运、追梦逐梦、实现人生理想的主要方式。
第一,新时代中国青年不断增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本领,注重提升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新时代中国青年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积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认清时代大势、解决思想困惑,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和水平。职业培训是青年提升专业技能、适应胜任工作,从而进一步成长发展的重要渠道和保障。《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超过50%的社会青年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之余“充充电”“加加油”成为越来越多青年的共同选择。受益于网络媒体迅猛发展,数千万青年通过“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等方式选学课程、获取知识。
第二,新时代青年聚焦科技创新本领,在创新创造中奋勇争先。2021年我国创新指数从十年前世界的第34位提升至第12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信息领域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超过3万件,全球占比超过三分之一。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9.95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9.91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的9.4%,提高到2021年的15.1%。高性能计算保持优势,5G实现技术、产业、应用全面领先,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芯片自主研发能力稳步提升,操作系统应用深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研究取得积极进展。《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的激励推动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在“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天问”“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在工程技术创新一线,每年超过300万名理工科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为中国工程师队伍提供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科技应用服务业等以创新创意为关键竞争力的行业中,青年占比均超过50%,一大批由青年领衔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喷涌而出。
第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行为、在国际竞争中敢打必胜的本领意识得到凸显和强化。越来越多的青年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乐趣、一种人生追求,养成阅读习惯。据统计,闲暇时看书的青年比例为36.0%;86.1%的受访青年表示,在2020年曾主动阅读书籍,其中近半数青年的阅读量超过4本(42.3%)。多数青年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和求知欲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多次全国青年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的青年“喜欢通过学习新知识来提升自己”“对不清楚的事情,总会想办法搞明白”。
新时代中国青年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吃苦和奋斗中释放青春活力。“能吃苦”不是简单地指承受贫苦生活的能力,更是指承受干大事的压力、挫折、孤独、失败而保持内心的强大和必胜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新时代中国青年在思辨中加强对苦与乐的辩证认知和实践。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
一是在平凡岗位上脚踏实地,奋斗奉献。截至2022年4月底,我国市场主体总量从2012年5500万户增长到1.58亿户,增长了近1.9倍,年均净增长超过1000万户;其中企业从1300多万户增长到近5000万户,个体工商户从4000万户增长到超1亿户。截至2021年末,全国市场主体达到1.5亿户,比2012年增长了2.8倍,其中企业达4842.3万户,增长1.7倍,99%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新时代中国青年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就业创业的比例明显增大。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万户增至4457万户。2021年,我国私营个体就业总数达4亿人,较2012年增加2亿多人。新时代中国青年择业观积极正向,对工作最看重方面的前五位依次是薪资水平、工作稳定、发展空间、工作独立性、与兴趣相符程度。
水利建筑行业的工作环境很特殊,员工大多工作生活在施工一线,工作环境艰苦,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较差,更为严重的是水利建筑行业的员工工资普遍偏低。因此导致了部分技术人员的跳槽,造成了企业的人才流失。员工离职最多的当属具有中高级专业职称的技术骨干,这些拥有工作经验和能力的人员都是企业的主力军,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企业需要针对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合理流动制定一套严格的机制,同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员工的个性、特点和基本素质,针对不同人使用不同的方法,发现员工的潜在能力并加以教育培养。
二是在基层一线甘于吃苦。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和农村改革中耐得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风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家庭农场达到390万家,农民合作社超过220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95万多个。脱贫攻坚战场上,10多万名青年干部下沉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用青春托举起摆脱贫困的希望,时代楷模黄文秀把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扶贫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截至目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亿人,比2012年增加了1亿人,其中增加的主要是青年人才。在《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的激励下,广大青年教育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援青,创新博士服务团、“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方式,扎实推进“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以“牵手计划”等推动东西部地区开展人才结对帮扶。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到哪里,青年人才就跟进到哪里、服务到哪里、奉献到哪里。
三是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吃苦在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脱贫攻坚战场摸爬滚打,在科技攻关岗位奋力攀登,在抢险救灾前线冲锋陷阵,在疫情防控一线披甲出征,在奥运竞技赛场奋勇争先,在保卫祖国哨位威武守护,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冲得出来、顶得上去,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全国支援湖北的4万余名医护人员中,有12000余名是“90后”“00后”,仅湖北一省,就有7.26万青年志愿者通过各级团组织招募培训直接参与抗疫工作。在海防前线、边疆哨所、祖国蓝天,时刻都有青年好儿郎为国戍边,保卫着“一寸都不能少”的广袤国土,杜富国、祁发宝、陈祥榕等热血男儿用鲜血甚至生命践行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务人员中,占比超过一半的“90后”“00后”不畏艰难、直面挑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冲得出来、勇挑重担,展现了中国青年的激扬风采。
新时代中国青年高度认同担当精神,认可青春本质与责任担当的相互契合。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担当态度、担当意识、担当能力、担当效果实现全面跃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当前,我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时代青年正积攒能量、锻炼本领,在冲刺跑中跑出历史最好成绩。新时代中国青年普遍认同责任担当为青春本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多次全国青年调查显示,超九成青年认同“奉献社会是衡量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准”的论断。在对品质重要性的认知中,“责任感”“勤奋”“独立性”是青年最看重的三种个人品质。青年普遍认为奋斗、奉献、创新是基本的青春内涵,“热血奋斗”“责任担当”“奉献社会”“创新创造”是青年最认可的青春本质的重要方面。
第一,新时代中国在参与社会事务、促进社会公益事业中体现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以更加自信的态度、更加主动的精神,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发展进程,展现出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成为正能量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调查显示,超七成青年表示平时关心国家事务,其中对时政方面和经济发展的关注程度都非常高。政治参与比较积极,主要表现为与他人或网友讨论时政问题、参加村(居)委会选举、给报刊/电台等媒体反映社会问题、向政府部门/政府热线反映意见、参加所在村/居/单位的重大决策讨论、参加听证会/公开征求意见活动等。新时代中国青年有较为广泛的社会公益活动参与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有超过七成青年参加过“政府、单位或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超过六成青年表示参加过自发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青年积极参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化,低碳节约行为正在养成。
第二,在构建完善数字社会和加速发展数字经济中强化担当。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5.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电子商务交易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居全球第一。当代青年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同生共长,是名副其实的“网络一代”“数字一代”,数字经济深刻塑造了青年,青年也深刻影响了数字经济。越来越多的青年通过互联网便捷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交友互动、购物消费,青年的发展空间极大拓展,大量基于数字技术的新职业不断涌现,不仅有效满足了青年就业需求,更为青年实现自身发展提供了丰富机遇。同时,青年活力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加速器”。青年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始终是推动人类进步、时代变革的重要力量。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加快运用,大量青年在数字经济的供给端和需求侧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扮演重要角色。
第三,在弘扬网络正能量中凸显担当,在对未来发展保持强劲乐观预期中敢于担当。面对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强和改进网络国际传播工作,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敢于亮剑、敢于斗争,有力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观点,坚决清理网上各类违法违规有害信息,加强网络举报处置,有力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2019年以来,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200多亿条、账号近14亿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多次全国青年调查结果显示,新时代中国青年对未来职业前景评分为一般介于7-8分之间(总分为10分),均有超过六成青年的评分在6分及以上。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社会公平感日益升高,与5年前相比,大多数青年认为当前社会给人民提供了更加公平的成功机会。从总体看,八成左右的青年认为自己五年以后会更好,对未来发展持有乐观预期。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呈现新特点的根本原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清晰的人生坐标,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指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热情关怀青年、充分信任青年,鲜明提出党管青年原则,大力倡导青年优先发展理念,着力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推动青年发展事业实现全方位进步、取得历史性成就。
新时代中国青年亲眼见证、亲身经历这一伟大历史进程,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风范、担当精神、政治智慧、为民情怀,对习近平总书记发自内心地崇敬与爱戴、坚定不移地拥护和追随。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的成长进步,每年“五四”“六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和青年人在一起,多次出席青年活动、与青年谈心、给青年回信,对广大青年殷切关怀、谆谆教导。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社会对青年的期望为青年指明了发展方向,开拓了广阔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丰沛的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工作领域为自己设定原则:“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亲自谋划和悉心指导完成了青年发展规划、《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少先队工作文件等党和国家历史上的多个“第一次”开创性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动青年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确保新时代中国青年坚守人生航向、拓宽发展空间、丰富成才路径、织密保障体系、完善体制机制。
第二,物质条件、网络生活、知识丰富共同形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日常生活和综合素质。新时代中国从201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上升到2021年的超过1.25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通过加快完善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的要素市场制度,形成了100多万亿元经济总量、14亿人口、4亿左右中等收入群体的强大内需市场。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经济稳定、岁月静好的外部环境,必然给成长于其中的个体以更强的自信心和安全感、更加积极乐观的状态、更加稳定从容的人格。新时代中国青年从衣食住行到教育文化都越来越丰裕,并同步跟随着社会思想环境的极大解放。新时代中国青年生存和安全的基本需求满足后,更多社会性、精神性需求快速萌发显现,价值观也将更加丰富和多元。
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带来知识生产平台的全球化、知识生产者的大众化平等化、知识内容的综合化专业化、知识传播的免费化精准化,重塑了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发、传播、接收、反馈等全过程。当前,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率从2012年的25%提升至目前的100%,我国互联网领域独角兽企业301家,占全球25%。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视频直播等互联网应用全面普及,大幅提升社会运转效率,移动支付年交易规模达527万亿元,新经济形态创造超过2000万个灵活就业岗位。移动互联网既为每个个体公平公开知识信息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可能,又赋予了每个个体创作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当代青年的知识和信息获取主要渠道依赖移动互联网,当代青年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思维和行为特征。新时代中国青年视野开阔,国际国内流动频繁,国外文化形态、生活理念、思想潮流和道德准则也一并涌入,各种文化体系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多种价值取向和文化理念的呈现,使得青年的视野更加开阔,选择更加多元。知识丰富与思辨能力的提升促使新时代中国青年更加理性,更加包容。知识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大幅提升让青年思辨能力普遍提高。当代青年更勇于、乐于、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坦陈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质疑、公开自己的诉求,由此形成当代青年的认知认同模式的调整改变,他们越来越习惯于在对比中认知、在说服中认可、在理性中认同。
第三,青年发展机会平等日益为青年提供更充足的发展动力和更主动的发展意愿。基于城乡、性别、文化程度、阶层等不同青年亚群体之间的鸿沟不断减小,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文化程度的性别差异基本消除。中国青年职业选择日益市场化、多元化、自主化,不再只青睐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逐渐成为青年就业的主要渠道。“非工即农”的就业选择一去不返,第三产业成为吸纳青年就业的重要领域。
新时代中国青年收入多元日益凸显,工资计算方式呈现以固定工资为主、计件计时计流量按股份按提成等多种灵活计算方式为辅的薪酬发放格局,固定工资(月薪、年薪等)虽然仍占主体,但比例在不断降低;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按订单计算、按流量/收益提成、按项目提成、按股份分红/收益等薪酬发放方式的占比日益增长。青年的收入呈现以工资收入为主、投资理财和兼职收入为收入补充来源的多元收入格局,投资理财产品、投资基金、兼职、出租房屋、投资股票、开网店或微店、做讲座或授课等带来的多元收入渠道,成为青年发展机会不断增长的重要表现。
第四,深刻的社会变迁与代际更替的结合呈现出全新的社会样貌。以“中国之制”打造“中国之治”,全国网信系统依托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均等化、便捷化水平,推动社会治理精准化、高效化发展。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名注册用户超过10亿人,“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已成现实。
中国之治的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以90后、00后为主的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的巨大深刻的发展进步。大多数“90后”“00后”从出生就在岁月静好的环境中,没有历史的悲伤记忆,天然地认为自己的国家好。新时代中国青年生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深刻塑造了时代品格。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重大主题宣传,激发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气神。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努力夯实了当代青年的发展基础、发展路径。青年群体之间优良品质既实现了一以贯之的传承弘扬,又实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创新。和谐的代际关系,为新时代青年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环境和扎实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