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书姝,文育锋,魏 杰,孙 姝,袁 慧
(皖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大气颗粒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气颗粒物根据粒径不同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IP/PM10)、细颗粒物(PM2.5),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1]。WHO指出,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35 μg·m-3时,人的死亡风险比10 μg·m-3的情形增加15%,而我国各地PM2.5的年平均浓度大多数在30 μg·m-3以上,其危害不容忽视[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人群研究及动物实验结果显示,PM2.5的长期暴露会造成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发[3-4],亦会造成生殖系统的损害,影响胎儿健康[5-7]。构建合理的人群健康暴露-反应关系模型,从而定量化研究颗粒物与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亦是后期研究重点[8-9]。本研究拟从大学生群体出发,从颗粒物健康风险的认知及个体行为选择两个方面进行调查,为后期定量研究奠定人群调查基础,同时为高校开展大学生防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在环境治理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1.1 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照年级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共调查1 000名,获得有效问卷961份,应答率为96.1%。
1.2 调查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制定调查表,以班级为单位,于2018年3月—2018年5月进行统一调查,以不记名的方式填写问卷,当场回收。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雾霾相关知识(包括雾霾的组成、来源、健康危害、个人防护及治霾政策了解等共计9题,答对1分,答错或不答0分,满分9分)、对待雾霾的态度(对雾霾及政府策略的关注等)以及行为选择[近6个月行为,包括积极防护措施、个体治霾措施的选择等共计16小题,积极应对(回答是)1分,消极应对(回答否)0分,总分16分]。
1.3 质量控制
1.3.1 预调查在正式调查前,于选定的学校中预选在校大学生共计30名进行预调查。对所收集的资料按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对调查方案进行调整。
1.3.2 质量控制调查员经统一培训,并在调查过程中及时做好资料复核工作,保证问卷的完整性。
1.4 统计分析方法采用EpiData 3.2建立数据库,采用平行双录入法录入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别进行一般描述、卡方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检验水准α=0.0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赋值:自变量赋值为:⑴性别:男=1,女=2;⑵天气关注度:经常=2,偶尔=1,从不=0;⑶应对雾霾积极防护态度:积极防护=1,无所谓(其他)=0。
2.1 一般情况共调查在校大学生1 000名,获得有效问卷961份(其中属城镇居民者370份,农村户籍者591份),应答率为96.1%。男生393名,女生568名。其中一年级362名(37.7%),二年级269名(28.0%),三年级319名(33.2%),四年级11名(1.1%)。年龄16~30岁,平均(20.06±1.40)岁。
2.2 雾霾相关知识知晓的一般情况961名调查对象雾霾相关知识总得分(6.46±1.18)分,不同性别、生源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雾霾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显示,对雾霾的来源、危害认知较高(均>90%),但在危害认知中,雾霾对皮肤黏膜、心血管系统及生殖系统等其他危害认知较低,见表2。
表1 不同人群雾霾相关知识得分比较/±s
表1 不同人群雾霾相关知识得分比较/±s
表2 雾霾相关知识知晓情况/n(%)
2.3 雾霾相关态度的一般情况961名调查对象雾霾相关态度调查结果显示,304名(31.6%)调查对象表示经常关注空气质量,586名(58.6%)调查对象表示偶尔关注天气质量,71名(7.4%)调查对象表示从不关注天气质量;治霾主体认知中,政府、民众、企业、专家的认知度分别为704名(73.3%)、648名(67.4%)、526名(54.7%)和312名(32.5%);对现行治霾效果的认可度中,认为效果一般的691名(71.9%),认为较有效果的142名(14.8%),认为效果显著的仅11名(1.1%);认为雾霾天气必须做防护的464名(48.3%),持无所谓态度的463名(48.2%)。
2.4 应对雾霾个体行为选择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4.1 应对雾霾个体行为选择情况不同特征人群应对雾霾个体行为选择情况比较结果显示,性别与佩戴口罩、外出归来清洁皮肤、节能减排、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重复利用纸张、植树种草、每日更换口罩行为有关(P<0.05);生源地与佩戴口罩、使用空气净化器、雾霾天气适当减少户外活动行为有关(P<0.05);年级与开窗通风、外出归来清洁皮肤、室内绿化、雾霾天气适当减少户外活动、放弃烧烤、重复利用纸张等行为有关(P<0.05),见表3。
表3 不同特征人群应对雾霾个体行为选择情况比较/n(%)
2.4.2 积极应对雾霾行为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961名调查对象积极应对雾霾行为总得分(8.88±3.02)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雾霾相关知识得分、雾霾相关态度(天气质量关注度、应对雾霾积极防护态度)均为积极应对雾霾行为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积极应对雾霾行为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续表3不同特征人群应对雾霾个体行为选择情况比较/n(%)
2.4.3 积极应对雾霾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以积极应对雾霾行为得分为因变量,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自变量,同时纳入连续性变量年龄和雾霾相关知识得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Enter法,α=0.05),结果显示,性别、雾霾相关知识得分、天气质量关注度及应对雾霾积极防护态度与积极应对雾霾行为得分有关(P<0.05),见表5。
表5 积极应对雾霾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2.5 雾霾相关信息传播途径对961名调查对象雾霾相关知识接触途径调查显示,获取雾霾相关信息的途径主要为网络(87.7%),其次为电视(54.3%)、社区卫生宣传(27.5%)、科学讲座(25.0%)和广播(23.8%),在参与途径中宣传活动的可接受度最高(62%),其次为网络推送(44%)。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对雾霾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总体较好,认知雾霾主要成分为颗粒物的认知度高于王晓月等[10]的调查,但在危害认知中,对除呼吸系统以外的包括皮肤黏膜、心血管系统及生殖系统等其他危害认知较低,正确防护认知也相对不足,与王晓月等[10]的研究一致,但高于张恒等[11]对唐山市民的调查结果,提示在雾霾危害认知全面性教育的重要性。不同性别、生源地、年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陈秋帆等[12]研究不同,分析原因可能是本次调查针对的是医学院校学生,其知识背景存在差异。
应对雾霾行为调查结果显示,采用佩戴口罩的行为率相对较高,高于任雯娟等[13]的报道,亦高于城区市民的佩戴率[14],但其他途径,如正确通风、雾霾天气适当减少户外活动等积极应对雾霾行为率不高,均低于50%。
积极应对雾霾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雾霾相关知识得分、天气质量关注度及应对雾霾积极防护态度与积极应对雾霾行为得分有关。说明对雾霾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越高、对天气关注度较高的人群更愿意采取积极的应对雾霾措施,亦表明学生的知识和态度影响着行为表现。雾霾相关知识的获得途径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是大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宣传活动的支持率相对较高,雾霾相关知识及治理政策等宣传进校园还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医学院校大学生对雾霾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相对较高,但对雾霾的危害和国家防霾政策了解较少,且对现雾霾治理现状认可度相对较低,知识的获得途径较单一,雾霾知识普及相关防护措施等宣传相对不足,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积极推进环境教育培训,提高大学生雾霾有效防护意识,促进其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