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嘉 东阳市流动人口信息服务中心
自从我国在2014年发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来,我国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环境正在逐渐完善。但是,当前存在很多事业单位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员工工作积极性需要通过完善事业单位薪酬体系、保障员工福利、建设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营造事业单位的单位文化来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对事业单位的发展非常重要,员工是事业单位日常活动和发展的基础,且我国的事业单位中优秀人才比例较多,通过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稳步发展,为我国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科学的员工激励制度是提升员工积极性的关键。员工激励工作是事业单位保障人才队伍建设、标准工作流程的关键管理工作。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其独特的工作性质,职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在日常发展趋势中十分关键。通过员工激励工作,可以更好地推动事业单位管理体系的完善,端正员工工作态度,推动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机关事业单位就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单位举办或是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处置举办的,从业文化教育、高新科技、文化艺术、环境卫生等运动的社会化服务机构。机关事业单位接纳政府部门领导干部,是表现方式为机构或组织的法人实体。事业单位员工是指在事业单位进行工作的员工。事业单位不是营利组织,是有着公益性质的社会组织实体。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就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与体系的建立可以更好地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展开,根据在机关事业单位内部结构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体系,规范单位进行资源分配与管理的具体流程,推动单位资源管理能力的稳步提升,促进单位进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以及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之后,对单位内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进行针对性改革,提升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展开。
双因素激励理论是对我国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升级。在管理学中,双因素理论即激励—健康保健基础理论,由美国心理学专家赫茨伯格根据对大量职工运行状态的调研和科学研究明确提出。双因素理论指出,激励因素是可以让职工觉得满意和刺激因素;保健因素是倾向于让职工感到消极的因素[1]。保健因素主要体现在工作环境等方面,而激励因素主要体现在工作内容等方面。激励容易产生意见和消极行为。
最先,双因素理论可以为机关事业单位员工激励规章制度的修建和完善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其次,双因素理论可以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发展策略;最后,双因素理论可以为事业单位员工的发展提供长远建议[2]。双因素理论对事业单位及内部员工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保健因素的内容包括公司的政策与管理、监督、工资、同事关系和工作条件等。保健因素在员工激励过程中并不会产生太多的正面影响。保健因素指的是能够引起员工不满的方面,这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工作环境问题等。单位政策和管理、监督机制、薪酬问题、同事关系保健因素的满足,可以消除不满情绪,维持原有的工作效率,但没有激励作用。
激励因素主要指的是能够提升员工满意度的方面,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员工发展问题、单位培训问题、员工责任问题以及工作认可度问题等。激励因素的满足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不满足不会产生不满情绪。
在事业单位的管理过程中,很多管理人员对员工激励工作以及双因素理论认知度不足,严重地影响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展开。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国某事业单位管理层进行调查(见表1),发现很多管理人员对激励工作的作用以及双因素理论的具体内容没有规范了解,这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激励机制的科学建设无法展开,从而影响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表1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认知度调查(1为程度最低,10为程度最高)
薪酬体系、考核机制以及奖惩机制是影响员工激励工作发展的重要问题。薪酬体系、考核体系以及奖惩机制都切实关系着员工的实际利益,这些制度的不完善会严重影响单位内部的公平发展,极大地损害员工对单位的看法,从而阻碍激励工作的展开。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影响事业单位员工发展的关键。事业单位内部是一个小型的人际圈子,单位需要平衡人际生态,保障每一位员工都能在单位内部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但是,当前我国的单位环境和人际关系发展并不完善,不利于员工激励制度的展开,不利于单位发展。
事业单位员工发展过程中,对于员工的未来发展规划、工作能力培训以及工作自主性和认可度的提升,是开展员工激励工作,提升单位员工激励水平的关键。但是,因为事业单位的组织性质以及教育培训方式的单一,我国单位员工的发展方向不明晰,能力培训不科学,严重阻碍了员工的长远发展,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员工晋升是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激励工作发展的关键。晋升困难是很多事业单位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没有科学的晋升渠道,员工的发展就会受阻,同时也会改变员工对单位的看法,影响单位的人员管理。责任意识是影响员工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双因素理论构建激励机制,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保障员工工作热情。
在社会发展快速的大背景下,许多事业单位都了解到了考核制度针对事业单位发展趋势的重要性,开始在事业单位中推行绩效考核。但是,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现状可以说是相当混乱,不仅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有的事业单位甚至无法按照制定好的绩效考核方案进行管理。而有的事业单位在认真执行科学的绩效考核的同时,也会遇到许多影响绩效考核实施效果的问题[3]。薪酬体系以及考核、奖惩制度的完善有效地提升激励因素在员工发展中的激励作用,促进了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
事业单位需要根据事业单位经营策略的基本原则,实行从上到下,分级审查考核,将绩效责任落实到明确的主体,方便落实管理责任。根据事业单位的经营状况和业绩目标对员工绩效进行考核,关注在经营过程中的缺点与工作重心,制定针对性的考核标准,实行差异化考核。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地关注员工的工作能力,强调通过各种手段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促进事业单位在经营中持续进步。
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是一个事业单位实行绩效考核的先行基础。只有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才能给事业单位带来积极正向的影响。绩效考核制度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封闭管理系统,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绩效考核制度的能动性,管理者与员工要积极地参与到绩效考核制度中来。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首先要明确绩效考核的几个步骤,然后分别根据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对绩效考核的几个主要步骤进行本土化的优化,积极吸取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适合事业单位发展的绩效考核制度。
通过加强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规范单位员工的工作,推动科学合理工作氛围的产生。组织管理工作必须选取优异的管理人员对职工们的日常工作开展领导干部和统筹,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工作统筹,提纲员工工作,保障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稳步展开。
事业单位文化建设需要对事业单位职工风格文化个性化进行强化。通过职工文化建设,促进事业单位文化的个性化风格树立。通过事业单位职工文化的推广,加强事业单位职工风格文化个性化,推动独特的事业单位文化建设。职工文化是事业单位文化发展的一部分,职工文化的变化对事业单位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可以建立专属的事业单位文化信息库,从而提高职工的职业素养,提升职工文化的总体水平。职工文化的丰富和水平提高能够直接地影响到事业单位文化的建设,促进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的完整性。
根据拓展事业单位职工与事业单位管理方法阶层的沟通交流安全通道,让事业单位职工可以更好地参加到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尤其是事业单位的文明建设中。交流通道作为基层职工的发声筒,是促进职工文化推动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的关键[4]。事业单位管理者应该不定时地听取基层职工的建议和意见,将职工的需求与事业单位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对职工基本需求的了解,为事业单位文化的建设定好方向。
企业文化艺术和条件的完善合理地提升保健因素在员工发展趋势中的激励功效,推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
通过完善事业单位的培训机制,提高单位人才培训水平,促进单位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培训机制的完善需要和高校建立人才培养输送机制,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单位内部的人员结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归纳,更好地了解人员结构,从而展开培训。学习培训机制推动了员工工作能力的提升,以更改激励要素为方式,推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
事业单位维护着社会发展公共秩序,事业单位员工保持着事业单位一切正常运行,鼓励是事业单位提升服务水平,维护社会安定的主要屏障。从双因素理论下手改善事业单位激励制度,使事业单位员工更强的服务项目群众,提升其人群使用价值,为事业单位创建适宜的激励制度给予客观依据。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以及员工队伍结构建设科学的激励机制,运用双因素理论充分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保障事业单位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发展对于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事业单位员工队伍建设、员工积极性的提升是事业单位稳步发展的保障。激励机制的应用一定要充分保证员工的权益,避免员工权益受到损害,从而推动科学、规范、有序的内部管理模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