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筠仑
从1992年启动至今年7月,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完成,成片旧改走过了整整30年历程。作为一名房管事业的从业者,我有幸见证和参与了这项工程,深刻感受到其中的“变”与“不变”。
改造模式的“升级蝶变”带来居民生活与城市环境的“沧桑巨变”。从最初的危棚改造和旧住房成套改造,到新一轮旧区改造,再到如今的城市更新,不同阶段和旧改举措变迁的背后,体现的是“拆改留”向“留改拆”思路的转变,也是从大拆大建甚至清空重建转向以保留保护为主的发展模式的演变。我与所在的静安置业集团,自1996年起先后完成了区内多个改造项目,承担了多项“美丽家园”建设项目,实施了约120个基地的旧改征收任务。并顺应旧改模式转变,专注于历史风貌的保护和更新改造,完成了中共二大会址、外滩海关钟楼等百余处历史建筑修缮工程。一户户居民告别“蜗居”“手拎马桶”,一个个“脏乱差”区域变成温馨家园或发展载体,这种变化激荡人心。
“以人为本”理念和改善民生的努力始终未变。不同的旧改方式,初衷都是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作为实施者,我们也尽量将工作做扎实、做仔细,例如,在“一平方米马桶”改造中,便采用了“一户一策一方案”。作为人大代表,我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积极献计献策,提出了《关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建议》等多项相关建议,为改善民生发声发力。
未来,我将继续立足本职工作和人大代表的职责使命,坚守为民服务初心,持续投身上海的城市更新事业和民生实事工程,发挥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作用,为人民城市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