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江汉平原洪涝灾害及其启示

2022-09-21 07:55李瑞清
中国水利 2022年16期
关键词:江汉平原洪涝汉江

李瑞清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430070,武汉)

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三面环山,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历史上,江汉平原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关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的研究是学界主要热点之一。梳理其洪涝灾害史并探析成因,探讨洪涝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对于加强人水关系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江汉平原概况

江汉平原成因众说不一。现在一般认为,江汉平原是由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不断冲刷、淤积逐渐形成。关于江汉平原的具体范围和面积,学界存在不同观点。2016年,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组织专家学者赴实地考察,从地质地理、历史人文、河流水系等多方面比较,确定江汉平原西起枝江市姚家港,东到黄冈市黄梅县,北起钟祥,南与湖南洞庭湖平原连接,涵盖湖北省全部的集中连片平原区,该划分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认同。本文所述的江汉平原,其行政区主要包括武汉、荆州、荆门、黄石、鄂州等12个地市56个县(市、区),涉及行政区面积约7.48万km2,其中50 m等高线以下面积约4.69万km2。

江汉平原是我国海拔较低的平原之一,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江汉平原地接武汉城市群和宜荆、荆恩城市群,倚靠长江经济带,是湖北人口和经济集中区域,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高产优质棉区之一,京广、汉丹等交通干线从中穿过,区位优势明显。

二、历史时期江汉平原的洪涝灾害

江汉平原作为长江中游地区典型的涝渍地域,曾被晚清湖北学者王柏心称为“江之利在蜀,江之患乃在楚,楚之江患荆郡其首也。监利又荆郡之最也。”历史时期灾害频发。据《湖北省水利志》统计:从公元前3世纪至1949年的2 200年期间,湖北省境内发生范围在州、府或5县以上的洪涝或干旱灾害共计有551次,平均约每4年1次,其中洪涝灾337次,旱灾214次。宋元时期,江汉平原有记载的洪涝灾害共计51次,且呈现出高频率发生的趋势;明朝时期江汉平原的洪涝、干旱灾害次数分别占湖北省、全国灾害总量76.79%和4.16%,频发性灾害严重损害了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新中国成立后,江汉平原的洪涝灾害由解放初期的10年1次发展到10年3~4次。20世 纪80年代 以来,1980年、1982年、1983年、1989年、1993年、1995年、1996年、1998年均发生了较大洪涝灾害。随着长江中上游各地水利工程的建设,尤其是三峡工程建成和长江中上游水库群调度系统完成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威胁有所减缓。

三、历史时期江汉平原洪涝灾害的主要成因

关于江汉平原洪涝成因,学界观点不一。王德铭认为,每年5—9月汛期,江汉平原地面大部分时间低于外江水位几米至十几米,因此内水难以自排出江,形成外洪内涝。邓宏兵、张毅、李俊杰提出,江汉平原湖区洪涝灾害主要是自然和人文两大原因造成。张笃勤认为,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洪涝成因,一是汛期长江、汉江上游的来洪及境内大范围高强度暴雨径流汇集,不能及时宣泄;二是人为的盲目开发,破坏了山区植被,导致大量泥沙下泄。徐新创和刘成武认为,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洪涝灾害主要与大气环流、地质地貌及人为等因素直接相关。本文综合分析后认为,江汉平原洪涝成因有以下几方面。

1.降水量分布不均,强度大

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处于雨热同季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显著,具有汛期暴雨频繁、降水强度大等特点。降水量大小与每年的季风强弱和进退时间有着密切关系,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一是地域分布不均。鄂西北平原常年平均雨量为800 mm,而鄂东南、鄂西南达到1 400~1 800 mm,局部可达2 000 mm。二是年际分布不均。同一地方、同一季节不同年份的年雨量可相差四五倍。降雨较多的6月份武汉市汉口站,1887年月雨量是826 mm,1902年只有52 mm。三是年内季节分布不均。降雨大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如汉口站的4—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2/3,其中5—7月占45%。由于境内降雨时空分布的不均匀,降雨的时空集中程度愈发显著,有趋于极端的倾向,汛期洪涝灾害严重。

2.客水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

江汉平原每年承纳长江、汉江上游及洞庭湖、湘、资、沅、澧过境客水,水资源量达7 000多亿m3。过境客水资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夏汛期间洪水峰高量大、来势凶猛,下游受流域面积超过16万km2的鄱阳湖洪水顶托,导致汛期江河水位猛涨,给区域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以1954年为例,汉口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76 100 m3/s,该年流经武汉关江段的长江及其支流汉江的年径流总量为9 683亿m3,其中上游四川、湖南、陕西、河南等11个省份的“外省客水”量就达8 674亿m3,占总水量的90%。客水峰高量大,高水位持续时间长,导致区内涝水难以外排是造成江汉平原洪涝的重要隐患之一。

3.本身地势低洼

湖北省地势总体上是西高东低,西、北、东三面环山,向南敞开的地方就是江汉平原。江汉平原与湖北省重点易涝区范围基本重叠,其地面高程一般在16~50 m,地势较低,非常不利于洪水外排。江汉平原内纵横分布的发源于山区、绵延5 km以上的大小河流有4 300条,这些河流从南、北、东、西向长江、汉江和中南部的平原湖区汇流。省内中南部地势低平,周围小河流在此汇聚,形成千百个积水洼地,由此得名“水袋子”。由于地势低洼,江汉平原在汛期极易成“涝”,严重威胁人们的生产生活。

4.泥沙沉淤筑堤

陈新立认为,洪涝灾害加剧了江汉平原泥沙堆积运动,导致河道泄水口、湖泊入水口的淤塞。周凤琴提出,荆江洪水位从宋元以来上升最为急剧,与泥沙淤积、口穴堵塞等因素有关。在两岸未形成堤防之前,江水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洪泛期于平原区淤积,使得平原区地势有所抬升。两岸筑堤后,泥沙主要在河道淤积,抬高河岸,导致洪水期外江水位抬高,形成了水高地低的局面,加剧了江汉平原防御外洪的压力。

四、历史时期江汉平原洪涝治理的现实启示

1.树立科学的水患治理观

江汉平原属于典型的湿地农区,是水稻粮食作物的主产区之一,在历史时期,由于大规模围垦以及人口激增,江汉平原丧失了2/3以上的湿地。根据《宋史·地理志》等史籍记载,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湖北人口为298 436户,崇宁元年(1102年)为1 053 097户,前后122年之间,年均增长率高达10‰;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荆襄地区人口数量比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增加了80%,年均增长率为8.8‰。人口激增带来的是大面积的围湖造田、致使江汉平原人水关系失衡,天然湿地的雨水蓄泄平衡遭到破坏,河道淤积,“使得水涨堤高、堤高水涨,如此连锁反应,造成恶性循环,其结果是堤垸越修越多,洪涝渍害亦越演越烈”。

因此,治理江汉水患,一方面,要构建科学治水模式和治水运行机制,形成科学的治水体系和机制,维护江汉平原的生态系统平衡;另一方面,树立人水和谐的治水观,将水安全、水经济、水文化、水环境等有机结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防治并举、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治理江汉平原。

2.构建洪涝灾害防治系统工程

洪涝灾害是江汉平原的心腹之患,在防洪治水工程方面,要树立系统治理思维,构建以堤防、分蓄洪区、河道整治、除涝工程等于一体的洪涝灾害防治系统工程。

首先,达标建设现有堤防。穿越江汉平原最重要的两大河流是长江和汉江,长江流经江汉平原的长度超过800 km,主要堤防包括荆江大堤、荆南长江干堤、武汉市堤、武昌大堤、黄冈、黄石长江干堤等。汉江从钟祥开始流经江汉平原,河道弯曲,往下游逐渐缩窄,至武汉入长江,全长382 km,主要堤防包括汉江遥堤、武汉市堤、东荆河堤等。长江、汉江堤防是江汉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堤防的达标建设对江汉平原抵御外洪至关重要,加高加固两大河流的堤防是江汉平原防御外洪重要的手段。

其次,加强江汉平原重要分蓄洪区建设。历史经验证明,防洪治理要堵疏结合、系统治理。重点推进长江荆江、洪湖、杜家台等重要蓄滞洪区和西凉湖、武湖、涨渡湖等一般蓄滞洪区建设,汉江邓家湖、小江湖等蓄滞洪区建设,以及重要支流汉北河、府澴河、富水等支流蓄滞洪区建设,建设分蓄洪堤防、安全区、转移道路等工程,保证蓄滞洪区及时有效分蓄洪水,同时按照蓄滞洪区运用预案,做好特大洪涝灾害的应急方案,尽量减少分蓄洪带来的损失。

此外,强化江汉平原河流上游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做好河道、港道的清淤工作,对其实施护岸、疏浚等整治措施,稳定河岸,控制河势,扩大河道行洪能力,满足河道过洪要求。同时,加强涵闸整治,强化排涝泵站建设,对江汉平原洪涝灾害进行系统治理,切实保障江汉平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构建江汉平原现代治水管水体系

历史时期,江汉平原的水治理效能低下,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严重约束,防灾治水应对措施乏力。新时代,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全面统筹协调下,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强江汉平原防洪排涝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强江汉平原治水管水体系建设。

江汉平原范围广,涉及多个行政区域,防洪排涝问题复杂,涉及水利工作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必须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保障现有工程的良性运行,确保工程效益发挥。要深化水价、水权、工程投融资机制和监管体制等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健全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全面强化依法治水,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监督和水利工程质量监管,深入推进水利依法行政,依法履行管理职能,为江汉平原水利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此外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端平台等,构建防治一体、堵疏结合的现代科学治水制度体系和机制,打造科学高效的水治理体制机制,全面守护江汉平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引江济汉工程

五、结 语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江汉平原水患治理,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江汉平原的水治理取得了巨大进步,形成了完善的洪涝灾害防治体系,江河面貌得到了根本性的好转。历史时期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频繁,江汉平原洪涝演变史,就是一部人民治水史、用水史和生活文化史,值得研究反思。

江汉平原水患成因主要包括:长江中上游客水量过大、本身地貌地势低洼、泥沙沉淤筑堤和降水量分布不均等方面。探究历史时期江汉平原洪灾及其成因,对于当下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江汉平原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树立科学的水患治理观、建设洪涝灾害防治系统工程、构建现代治水管水体系,是解决江汉平原洪涝灾害的重要措施。这对于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江汉平原洪涝汉江
洪涝造成孟加拉损失25.4万吨大米
近54 年贵州省洪涝灾害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
渔舟唱晚
基于GEE平台与Sentinel-NDVI时序数据江汉平原种植模式提取
洪涝适应性滨河景观设计——以湖南省永州一中河段为例
汉江春晓
基于江汉平原货运铁路的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汉江,为你梳妆
近76年我国洪涝灾损度变化特征分析
江汉平原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