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 感人 新颖
——评音乐剧《瞿秋白》

2022-09-21 10:15邹友开
福建艺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杨之华瞿秋白音乐剧

◎ 邹友开

2021年岁末,在繁花似锦的第八届福建艺术节舞台上,福建省歌舞剧院上演的音乐剧《瞿秋白》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概括起来六个字:真实、感人、新颖,做到了与今天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心灵上的沟通。这在于主创团队和全体演职员的用心创作,用艺术赓续红色血脉、秉心面向未来。

真实历史体裁的文艺作品,首先要尊重史实。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依据,进行艺术创作,应该是艺术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音乐剧《瞿秋白》所表现的是主人翁瞿秋白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用生命拥抱信仰、以热血书写不屈的伟大人生。面对这样一个红色的历史题材,编导抓住了瞿秋白投身革命直至最后被捕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这条光芒四射的人生主线,抓住了瞿秋白与妻子杨之华之间的纯真爱情主线。两条主线齐头并进,通向艺术真实的彼岸。

然而,我们在追求艺术真实的时候,不能只停留在历史事件真实上,这个历史事件的真实必须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规律,必须是反映那个时代的本质,帮助今天的人们正确认识那一段历史,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人心作用。音乐剧《瞿秋白》把上述的两条主线,有序地分布在六幕中,很有艺术感染力。剧情从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俘拉开大幕,从瞿秋白被逼写“自白书”开始,回顾了自己的革命生涯,最后尾声第六幕,又结束在瞿秋白从容就义前夕写的遗作《多余的话》中。《多余的话》不多余,艺术的真实在于感观的真实。观众从演出现场既看到剧本走向的巧妙得体,看到艺术色彩的丰富和剧情的起伏跌宕,又感悟到一个文质彬彬满腹经纶的文人瞿秋白,底色是那样的耀眼殷红,心胸是那样的坦荡,对祖国美好未来向往,是那样的满腔热血,充满信心。

由此可见,实现艺术真实的第一步应该包括历史真实和文学剧本结构为一体的真实;第二步是立在舞台上的真实,即:融入表演、音乐、舞美、灯光、服饰和投影等高科技手段为一体的真实。也就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文学结构,展开丰富想象,既遵循舞台艺术的艺术品格,也融入不受时空限制的影视艺术手段。例如:在第一幕中,主要表现瞿秋白被捕那一刻的心态。在这里编导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大幕拉开,在暗夜中的广阔海面,一条历史巨轮缓缓前行,一段约1分钟的投影画面加上短短的画外音,很快就把观众带入那个黑暗的年代。紧接着,叠出字幕“1935年,福建长汀”。这种虚实结合的结构和丰富的想象,很快就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时代背景。再往下看,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并不是瞿秋白在战斗中被捕,而是一首声画有机统一、向往美好生活、具有福建长汀一带地域特色而且非常动听的情歌《哥哥出来要远行》……这种结构真实又不落俗套;合情合理还带有点浪漫,具有很强的可视性。同样,在后面的几幕中,丰富的想象和符合情感发展的虚构贯彻始终。例如,第二幕中瞿秋白参加五四运动受伤后想起自己翻译的高尔基《海燕》,已经非常合乎剧情了,又在歌曲《海燕与我》的唱词中,把高尔基《海燕》中的经典词句加入进去:“在叫喊声里,充满对暴风雨的渴望,在叫喊声里,乌云听出愤怒的力量……”,非常贴切巧妙。在歌声中,又加入了《海燕》舞蹈,让音乐和舞台呈现更加丰富,瞿秋白的人物形象更为饱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文联大会上提出,文艺工作者要“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为时代留下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

为了打磨这部非常适合今天观众观看的音乐剧《瞿秋白》,福建省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和支持,福建省歌舞剧院不止一次地组织主创人员到瞿秋白就义的福建长汀县采风,同时调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感受英烈生命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让创作者自己先感动,然后再去感动别人。主创团队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从剧本创作到舞台呈现,不断打磨,精益求精,让这部剧达到了直抵人心的效果。

凡看过这部剧的观众可能都有同样的感动:一个儒雅的文人,信仰竟然如此坚定,那么年轻,志向却那么高远,对生命的理解却如此的豁达,如此的自信!

在瞿秋白的生命轨迹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一是象征瞿秋白和杨之华刻骨铭心爱情的“秋之白华”图章,二是瞿秋白和杨之华一起翻译《国际歌》,三是监狱中留下的那篇诀别文章《多余的话》,四是瞿秋白英勇就义前说的“此地甚好”那句话。这些真实的事,经过艺术加工,特别是细节的处理,感人肺腑。

“秋之白华”图章,是瞿秋白取“秋白”和“之华”两个人名字刻成的一枚图章,以表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永不分离”的纯真爱情。音乐剧《瞿秋白》把“秋之白华”这场戏安排在瞿秋白被捕之后,似乎跟后面的恋爱结婚剧情有些矛盾,但情感走向顺理成章。首先是狱中的瞿秋白想念自己心爱妻子。一首《小雨沙沙》是他对爱妻的倾情诉说:“在没有我的日子,谁为她生火,在没有我的日子,谁为她抵挡人情凉薄……”这种钻心的念想像清泉般从心底一涌而上,刻骨铭心。紧接着,妻子杨之华知道丈夫被捕以后,先是吃惊、迷茫,心像沉入大海一般。而后她拿出深爱的“秋之白华”图章,想起两个人相知相爱的往事,想起了秋白对自己的好,想起了自己与秋白的志同道合,“你是我的生命,我燃烧自己也无法割舍的爱人啊。你是我心灵的伴侣,我们曾经发誓携手到天涯……”一曲《秋之白华》,唱得情深意切,不知感动了多少人。

在这里,编导舍去了现实生活中的常理,而是按情感逻辑的走向推动情节的发展,而由此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音乐剧《瞿秋白》之所以感人,还因为在主人翁瞿秋白身上深藏着一种令人敬畏的夫妻情、父女情、战友情和文弱书生式的革命豪情。这种情感朴实而深厚,平凡而伟大,也许没有那么多豪言壮语,但都是真心的表白。他和妻子杨之华的爱情经历,堪称经典。他对女儿瞿独伊的呵护,是一个父亲的责任。他对战友小周、张太雷的牺牲,喊出响亮的声音,“我要用斗争将你们的事业永远继续!”至于对自己,早已置身度外,呐喊要“用鲜血点燃未来!让革命的熊熊烈火燃烧!”音乐剧结尾,在他生命进入倒计时刻,他的《多余的话》,给历史留下一个真实的自己。他走向刑场那一刻,是那样的镇静,那样的视死如归!他在枪手如林的刑场上看了看周围的青山绿水,一边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一边说“此地甚好!开枪吧!”镇定自若胜过枪声响起。一时间,枪声淹没在越来越宏亮的国际歌声中。此时,唯有“此地甚好”四个字光芒四射,深深地刻进现场观众的脑海,一次又一次地感动。

创新,是艺术作品的生命;新意,是艺术家的追求。音乐剧《瞿秋白》正是这样,艺术结构完整,艺术语言丰富,很有新意,很有视觉冲击力。

首先,具有新意的闪回式结构。闪回叙事在影视作品中比较常见。音乐剧《瞿秋白》一共六幕的艺术形象,每幕都有闪回。这不是编剧导演的故弄玄虚,而是根据瞿秋白人生经历所采用的戏剧结构。可以想象,如果按瞿秋白参加革命的时间顺序来写,背定会显得头轻脚重,而且也不符合整部“剧”的情感走向。编剧采用多层次的闪回叙事,正是剧本结构的需要,使得两条时空交叉的情感线巧妙地组织成一部情感有序递进的剧本。第一幕的闪回叙事包括:瞿秋白对妻子杨之华的深深思念,杨之华对丈夫的无尽情思,两个时空,一种情感。第二幕闪回叙事,有瞿秋白年轻时参加五四运动。第三幕闪回叙事,有瞿秋白在莫斯科的日子,有他与杨之华一起修改《国际歌》的情感升华。第四幕闪回叙事,有瞿秋白和杨之华从雨中相遇到相知再到结婚的爱情誓言。第五幕闪回叙事,有瞿秋白和杨之华在家中的纯真爱情和憧憬美好的未来;有瞿秋白、杨之华和瞿独伊一家三口在莫斯科喜悦团聚的日子。第六幕闪回叙事,有瞿秋白英勇就义后《国际歌》响彻天际的悲壮场面。正是不间断的时空变化和情感递进,使得音乐剧《瞿秋白》的艺术结构更加完整,人物更加丰满,情感线更加清晰,色彩更加丰富,节奏更为明快合理,呈现在舞台上,也更加新颖,更有可视性。

其次,充满想象力的时空转换。任何舞台艺术,既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因为音乐剧《瞿秋白》闪回叙事比较多,如何在同一时间里拓展更多更大的空间,在同一空间里容纳更多的时间,让尽量多的内容形象丰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音乐剧《瞿秋白》在拓展舞台时间空间上,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就拿第一幕来说,在约20分钟时间内,经历了在长汀围剿、瞿秋白被捕、被审讯和妻子杨之华知道被捕后陷入深深的思念等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在这里,时空过度非常自然,瞿秋白和杨之华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深深地想念着对方,一条真爱的情感线把两个时间和空间紧紧地连在一起,既缩短了时间,又深化了主题,拓展了规定时间空间内导演所要表达的戏剧内涵。闪回式戏剧结构的舞台艺术对导演在时空转换上提出更高要求。在第四幕中,导演巧妙地把相爱和结婚两个不同时空组织在闪回式结构中。接下来,在第五幕中,又巧妙地把战友的牺牲、妻子的劝慰和全家在俄罗斯的团圆都组织在闪回式的结构中,时空跨度虽然很大,但前后衔接流畅,符合观众的欣赏心里,主人翁的情感线进一步升华,实现了从写实到写意的完美融合。

再次,富含色彩的综合艺术。音乐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体裁,它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舞台美术等为一体、并以歌唱为主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剧《瞿秋白》在剧本、音乐、表演、舞美、灯光以及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剧本,一剧之本,写得还是很成功的,把瞿秋白主要的人生经历都写进去了,而且写得很流畅。特别是从头到尾都是闪回式结构的剧本,更显得不易。最为成功的,是对瞿秋白这个人物的定位:瞿秋白是个文人、艺术家,他更是一个坚守信仰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音乐和唱词上,歌词的特点很鲜明,既有写实,也有写意,表达得非常准确。谱了曲以后,更富有感染力。男女二重唱《他(你在想什么?)》、五重唱《不放弃对胜利的渴望》、二重唱《你无动于衷吗?》等,不但曲子写得好,而且演唱和表演和谐统一。特别是咏叹调《最坦白的老实话》,更是瞿秋白发自内心的呐喊,非常有感染力!

拓展舞台时空是现代舞台设计发展的总趋势,舞台设计者追求的是一种可变的流动空间。同为舞台艺术的音乐剧也要提倡创新,特别是融入高科技手段,让舞台时空富有变化。音乐剧《瞿秋白》在舞台美术、灯光的设计、制作和应用上非常成功。虽然一景到底,加上灯光的配合,变化多端,写实和写意尽在其中。大海的波涛、婚礼的场面、长汀的枪战、白桦林的鸟鸣声、火车站的车轮声、阴森森牢房的镣铐声,莫斯科郊外的黄昏、五四爱国运动的街景等,视觉和听觉和谐统一。场景随着剧情变化而变化,舞台色彩也更为丰富。这样的舞台设计和灯光布局,让原本很有限的空间舞台拓展成为成无限的空间,效果俱佳。

瞿秋白就义时年仅36岁,一个温文尔雅的文艺青年,竟有如此坚定的理想信念,实在难得。今天,福建省歌舞剧院把他搬上了音乐剧舞台,走出了非常成功的一步,既有历史意义,更有现实意义。希望这部音乐剧越改越好。在这里,也提些建议:音乐上要更接地气些,个别唱段可作些微调,或增加或压缩。舞蹈也可再丰满些、浪漫些。剧中的某些情节还可以紧凑些,一定要做到“见好就收”。

猜你喜欢
杨之华瞿秋白音乐剧
催化裂化再生器壳体关键制造技术
“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瞿独伊心中的瞿秋白
秋之白华,那年那月曾携手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剧新闻
音乐剧新闻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民国一段出轨奇闻
瞿秋白:你不爱她,就让我爱吧
瞿秋白第一个把“国际歌”译成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