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电路板钻孔晕圈改善

2022-09-21 05:59:30俞建星李铸宇刘吉庆
印制电路信息 2022年8期
关键词:尖角印制电路孔口

俞建星 李铸宇 刘吉庆 陈 光

( 金洲精工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江苏 昆山 215345 )

1 晕圈问题

近年来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印制电路板(PCB)制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钻孔作为印制电路板制造的一道关键工序,既是实现层间互联的基本纽带,也是部分元器件的插接点,对可靠性及钻孔品质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随着新材质及新工艺的变化,钻孔晕圈问题也越发凸显。

常规PCB钻孔制程中经常会出现 “晕圈”的现象,也被称之“孔口发白”,是由于机加工引起板材表面的碎裂或分层现象,造成内部树脂被撞击而破碎或微小分层裂开,通常表现为在孔的周围或其他机加工的部位呈现泛白区域。

当相邻两孔较接近且设计是镀覆孔,经过长时间高温、高湿、板材内层破损等综合影响后,孔晕圈会加剧阳极丝迁移(CAF)的产生,铜离子会通过破损的板材移动,形成丝状金属,将两相邻孔连通,造成电路板微短路的严重品质问题。

2 改善思路

钻孔晕圈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钻孔流程设计、板材特性、钻孔参数、钻头切削冲击力等,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晕圈问题。目前业界晕圈问题主要集中在2.0 mm以上中大钻头直径,小直径钻头晕圈问题相对轻微(如图1所示),表明晕圈大小有随钻头切削力变大而恶化的趋势。

因此从降低钻头切削冲击力方面考量改善思路,一方面从钻头设计优化,另一方面从钻孔参数优化,目的都是降低钻孔时钻头对板材的机械冲击。

3 测试方案

经过对钻孔晕圈影响因子的综合分析,确定基板材质、钻头设计、钻孔参数为测试因子,选定不同Tg(玻璃化转变温度)值板材,在相同钻孔条件下,验证不同设计钻头及不同钻孔参数的晕圈水准。

测试材质:Tg230、Tg150;板厚:0.50 mm;铜厚:18 μm

测试设备:Schmoll 20万转机台、基恩士检测机、百倍放大镜、金相显微镜。

测试流程:钻孔孔口品质确认→表铜蚀刻孔口晕圈确认→切片确认

测试方案:如表1所示方案进行测试验证。

表1 测试方案表

4 测试结果

4.1 钻头设计验证

相同钻孔参数,对比不同钻尖角产品钻孔晕圈差异,三种产品刀面磨损轻微,均处于正常水准以内,差异不明显。验证状况如图2所示,晕圈有随钻尖角变小而减小的趋势。

4.2 钻孔参数验证

选定130°钻头,对比不同进刀速率(落速)的晕圈差异(如表2所示i)。发现进刀速度低可有效减小晕圈范围,1.0 m/min晕圈范围相对最小,晕圈有随落速降低而减小的趋势。

表2 不同进刀速率的晕圈表

4.3 基板材质对比

相同条件下,对比不同Tg值板材产品晕圈差异(如表3所示),发现高Tg值板材晕圈相对较小。同时发现,当晕圈严重时,板材破裂有向内层扩大的趋势,可影响到下层板材,甚至板材中心层(如图3所示)。

表3 不同Tg值板材的晕圈表

5 小结

综合以上测试结果,针对PCB常规板材2.0 mm孔径钻孔,孔口晕圈改善可通过如下措施:

(1)使用小钻尖角钻头(130o);

(2)适当降低进刀速率;

(3)选用高Tg基材。

基金项目:2021年度第一批昆山市双创人才项目,微小精密刀具先进制造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

猜你喜欢
尖角印制电路孔口
星星没有尖角且会死亡
星星没有尖角且会死亡
一种筒类零件孔口去毛刺工具
逆作法孔口边梁内力计算
豫园尖角
上海房地(2016年10期)2016-11-18 01:22:43
山羊
波谱法在覆铜板及印制电路板研究中的应用
印制电路板BGA焊盘掉点失效案例分析
中国印制电路产业强大吗
印制电路板静电放电的防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