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某团接到上级急电:“美国陆军五星上将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将以总统杜鲁门特使的身份来延安巡察,令你团挑选500人,组成一个仪仗队(营),赴延安进行训练并接受检阅。”该团迅速执行任务,组建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支仪仗队。
然而,当听说要欢迎一个“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的美国佬”时,仪仗队里不少人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说:“要在现场灭了美国鬼子!”
带队的负责人见此,连夜召开会议,向大家解释这次任务的重大意义:一方面可以表明我党维护和平的诚意,另一方面通过展示我军的强大力量,警告美国不要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官兵们听后豁然开朗。经过20多天的艰苦训练,仪仗队队员们的军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3月4日,仪仗队迎来了接受检验的时刻。马歇尔所乘飞机在延安机场落地,他在国民党将领张治中等人的陪同下走下舷梯。毛泽东、朱德等迎上去,与来宾握手、互致问候。之后,中央首长陪同马歇尔等人走向仪仗队。仪仗队队员们手握钢枪,如挺拔的松柏般傲然接受检阅,他们整齐的队形、坚定的目光,展现出了威严的气势。周恩来指着一位士兵紧握的钢枪介绍,这些武器都是从日本侵略者那里缴获的。马歇尔听后,表情复杂地点了点头。(摘自《文史博览》,文/周鹏)
乔羽1927年出生于山东,原名乔庆宝。“乔羽”是他自己改的名字。“中国古代的关羽、项羽人都不错,还有写《茶经》的陆羽,现在又有个乔羽。”
1946年,经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引荐,乔羽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就读。此后,他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歌和小说,还写过秧歌剧。
毕业后,乔羽留校专职从事歌词和剧本创作。1954年,27岁的他被分到中国作家协会的儿童文学组,与冰心、叶圣陶等人在一起工作。
当时,电影《祖国的花朵》的导演严恭正在找人创作电影插曲。创作组一开始并没找乔羽,但因各种原因,配的歌都不尽理想,才找到这位年轻人,但给他的时间只有一周至十天。乔羽喜欢儿童题材,爽快答应。但等他真正要写时却犯了难:这是儿歌,歌词的意义、诗意、深度是其次,符合儿童心理是最重要的。
那时,乔羽与他的夫人佟琦处于热恋期。一天,两人去北海公园约会,在公园租了条船,悠悠荡去。泛舟之际,乔羽看见好些少年队队员也在划船游玩,他忽然有了灵感,说道:“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上岸,上岸,快上岸!”等船靠了岸,乔羽立马找出纸笔,创作出了《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词。
后来,有人问乔羽这首歌为什么能传唱多年不衰,他说:“我用最好的心情写下了最真实的生活。”
(摘自《环球人物》,文/许晔)
青花釉里红葡萄纹带盖托杯、青花蝠云纹瓷笔洗、绿地五彩牡丹凤鸟纹长颈瓶……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藏文物中,有一批具有收藏价值的奢华物品。这批物品主人,就是“不穿皮鞋穿草鞋,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贺龙就是起义的领导人之一。贺龙在南昌时,曾借住在宏道中学校长刘屏庚家中。起义胜利后,部队准备南下广东,贺龙临走时将这些“身外之物”赠予刘屏庚。1956年,刘屏庚将这些物品捐给了筹建中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贺龙将奢侈物品留给刘屏庚,一方面是想表达谢意,另一方面是想同以往的生活做个了断。参加南昌起义时,贺龙还不是共产党员,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的他是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的对象。面对敌人拉来的“金条银洋”、许诺的高官厚禄,贺龙毫不动摇:“我主意已定,就是跟着共产党走。”
根据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提供的贺龙的党员登记表复印件,他的入党时间为1927年9月。登记表上,在“房屋、现金各多少?”一栏,贺龙写道:“什么都没有了。”在“工农军政各界有什么社会关系?他们对革命的态度怎样?”一栏,贺龙写道:“以前的社会关系,参加革命后都不来往了。”他为了投身革命而与过往生活告别的决心跃然纸上。(摘自《人民周刊》,文/钱敏)
“传奇红医”朱琏出生于1909年,她是石家庄市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所针灸大学。
1927年,朱琏考取了苏州志华产科学院。1932年,朱琏来到石家庄,在正太铁路医院(今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当医生。工作期间,她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并于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按照党组织的决定,朱琏辞掉医院的工作,自开诊所作为党组织的联络点。诊所开业后,朱琏把看病作为联系群众的好机会。她热情接待、精心诊治病人,还常在正太铁路和大兴纱厂的工人宿舍中巡诊。工人们当她是知心朋友,她宣传党的主张,工人觉得句句在理;她组织抗日活动,工人都积极参加。
行医时,朱琏还结交了一些上层人物,这些人常出入诊所,或找她闲聊打牌,朱琏就趁机和他们谈对时局的看法。他们称赞朱琏是爱国者,谁也不怀疑她是共产党员。石家庄美孚洋行行长纪慕堂的妻子难产时,朱琏出手救了母子性命。纪慕堂心怀感激,让孩子认朱琏当干娘。
后来,石家庄特务机关怀疑朱琏是共产党,纪慕堂听说后,亲自为她辩护。警察到朱琏的诊所搜查时,就在诊所随意转一下,然后在门上贴张“查讫”字条,便一走了之。就这样,有了“朱琏诊所”为据点,中共石家庄市委的工作日益活跃。(摘自《党史博采》,文/曹琴英、贾春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