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2-09-21 11:02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川镇中学马尔沙
家长 2022年26期
关键词:情境数学生活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川镇中学 马尔沙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主体逐渐发生变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被认可和广泛应用。学生完成学业后,不仅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可以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生活情境法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对很多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学生可以探索教师讲解的知识。因此,在应用生活情境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相应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探究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不仅要细化教材内容,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情况,拓展更多的课外数学知识,加入一些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数学内容。

(二)符合现实生活

生活情境法的重点是生活。如果教师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情境与现实生活脱节,则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就无法凸显。面对这种情境,教师在运用生活情境法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选择情境与生活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促使学生准确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三)突出教学重点

教师之所以采用生活情境法,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关键知识。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生活情境的创设必须突出教学重点。如果上下文与知识点分离,其价值将不复存在。因此,营造一种以教学重点为中心的生活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互动交流的同时,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更多的真理,克服畏难心理、保守心理和封闭心理,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成为一个善于反思自我学习成果的人,小学生需要了解智慧课程的模式,然后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克服自己的学习障碍和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疑惑。

二、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最常说的就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机械地听和记笔记。事实上,学生在教师教学思维模式下学习数学的方式已经成为阻碍学生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形成自己学习习惯的绊脚石。即使他们的成绩下降,他们也不知道真正的原因,这需要每个数学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练习是学生复习所学知识的必要途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的教师提倡“题海战术”,但这种方法不仅浪费大量时间,而且逐渐消耗学生的精力。因此,在实践中,教师也可以尝试运用生活情境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学习题中,很多应用题都来自生活元素,而很多简单的计算题和逻辑推理题却没有生命。在讲课中,教师可以给这些问题注入生活化的活力,能促进学生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学会生活和实践。例如,在“位置与方向”练习中,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简单物体的相互位置,并要求学生填写每个物体的方向。这样的讨论往往使学生难以理解。若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用熟悉的建筑物代替题中简单的物体,根据熟悉的建筑物的相互位置判断方向,则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方向感,更好地理解位置与方向的知识。例如,家庭和学校、商场和医院,帮助学生在此类问题练习开始时实现理解和判断。

三、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一)利用生活情境激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通常更重视算术教学,并没有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技能。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若能引起学生发散思维的题目较难,非但达不到训练学生数学思维技能的目的,还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如果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太难,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学生的创造力发挥。所以,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使用生活情境法,以启迪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这样情形下,既能平衡课堂问题,也能推动学生逻辑能力思考的良好发挥。例如,在小学数学“认知路线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本单元教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比较分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能力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你能说出放学回家的路线吗?”激发学生的思维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画出路线,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计算距离,进而找到最佳路径。

(二)创造以生活为导向的问题情境

数学是一门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人们可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找到数学的影子。在解释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和形象化。它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五年级第二阶段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如盘子、橡皮筋、手镯、井盖、硬币等,让学生看图片,观察这些图片的特点和相似之处。为了对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继续问:“学生在生活中还能找到其他类似的物品嘛?”同学们想了想,纷纷举手回答:“有手表、水杯、花盆、呼啦圈……”这节课让学生更有参与感。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在学习三年级周长的计算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尺子测量和计算书桌、数学课本、铅笔盒的周长,让学生找到测量和计算的方法,计算卧室和小花园的周长。

(三)课后巩固,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拓展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其他形式的实践中,课后巩固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不言而喻的。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课后巩固往往以一般问答式测试的形式进行。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学生很难从内心深处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使用生活情境法可以让学生对课后巩固更有兴趣。例如,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生活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或角色扮演和模拟生活场景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实际应用技能。例如,在学习货币单位后,学生将扮演不同的角色,为不同的物品设定不同的价格,进行销售人员和采购员之间的交易。采用这个方法,学生就能感受类似现实生活的情景,从而获得了一些实践经验,而教师也能据此更好地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

(四)生活情境教学法在数学实例讲解中的应用

给学生讲解数学实例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吸收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经常遇到困难。小学数学教师应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更容易吸收数学知识。在讲“理解图形”时,笔者采用了生活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图形。在分析“理解图形”的例子时,笔者问学生什么是图形门窗。有的学生回答了一个圆,有的回答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更没想到的是,有人回答了一个三角形。听完学生的回答,笔者说:“三角形有三个边,而门窗有四个边。四个边是四边形,不同于三角形。有同学说门窗是平行四边形,因为门窗的对边是平行的,但并不是生活中的四个边都是平行四边形。例如,不同形状的橡皮也有四边形,但它们不是平行四边形,而是不规则的四边形。具有直角的平行四边形也称为矩形。如果它们的边数相等,则它们是更规则的正方形。”听了笔者的讲解,同学们会意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学生更容易了解四边形的概念,形象地了解各种图形之间的差异,提升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生活语境下的包装教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同时,开放、轻松的环境可以让学生有效地将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互动,建构生活情境。还可以用这种形式包装数学题,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以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为例,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特点,与学生沟通,充分关注学生的特点,找到学生发展的关键,引导问题的出现。以学生自主养兔为例,计算鸡兔同笼问题。生活场景的引入,尽可能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三角形分类与内角求和”的讲解中,教师首先巧妙地设计了课堂题目,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属于三角形的形状。数学课变得活跃,学生也能积极互相讨论和交流。教师随机抽取部分学生作答,并展示学生在课前制作的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卡片,即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类型三角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并巧妙地引出“三角形”的知识点。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际操作。在教学实践和验证中让学生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结论。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科学设置“三角内角”和“生活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运用问题。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消化“三角分类内角求和”知识点,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理解和探索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六)丰富教学内容,构建知识框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认知能力。例如,学生使用标尺测量桌子的边长,并学习如何使用标尺。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与生活相关的数学作业,如测量电视的边长,用杯子画圆,并列举在生活中使用三角形的示例。让学生学会掌握四个方向:东,南,西和北。

(七)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决定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为学生带来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学习体验。例如,在学习“对称平移与旋转”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存在对称、平移、与旋转特征的图像,如呈对称结构的旗帜、教室的门窗等。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还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那些具有上述特征的物品或图案呢?”随后学生就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展开思考,并且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习氛围变得更加融洽,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生活化情境活动的方式,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小数加减法”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在超市购物”的生活场景。然后对教室内常见的一些物品进行标价,如将直尺标价为1.5元、将铅笔标价为2.3元、将练习本标价为3.2元等。随后教师就可以随机拿取不同的“商品”,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商品的总价展开计算。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可以为前几个回答出问题的小组给出一定的分数,在活动结束后给名列前茅的几个小组一些小奖励。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速算能力。

(八)利用生活情境引导小学生展开深层探究

培养学生探究与思维能力已经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点展开深层探究。例如,在学习“简易方程”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老师想要去车站办理一张公交卡,现在共有两种套餐可供老师选择。第一种套餐是按月收费,每月固定费用50元不限次数。第二种套餐是按次数收费,每次收费1.5元。那么老师应该选择哪一种套餐呢?”这种选择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在学生学习了方程知识后,就可以通过列方程的方式对比两种方案的性价比。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更加灵活地使用方程知识,也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为学生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时,应该以引导者的身份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在更加自由的互动过程中,实现自身数学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因小学生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在他们看来,小学数学是较为复杂的,教师也是严肃的。为促使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应设置更多生活场景辅助教学,变抽象为具体,让课堂更生动。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排斥和恐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价值,应用所学知识。

猜你喜欢
情境数学生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感悟三角形的高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