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权法的潍坊市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及实证分析

2022-09-21 08:51朱建华殷凤朝
乡村科技 2022年14期

朱建华 殷凤朝

(1.青州市东夏镇人民政府,山东 青州 262500;2.潍坊理工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

0 引言

山东省潍坊市的农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山东省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1年潍坊市农业总产值为5 402 399万元,山东省农业总产值为 51 683 639万元,潍坊市农业总产值占山东省农业总产值的10.45%;潍坊市蔬菜产量12 514 402 t,山东省蔬菜总产量84 347 078 t,潍坊市蔬菜产量占山东省蔬菜总产量的14.84%;潍坊市瓜果类产量2 315 767 t,山东省瓜果类总产量11 090 839 t,潍坊市瓜果类产量占山东省瓜果类总产量的20.88%。

1 文献回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由于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聚焦“三农”问题提出的新战略,国外对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研究的文献较少,国内研究相对集中于近几年。祝宝基等利用价值工程理论对乡村振兴绩效评价进行理论研究。郑兴明运用AHP与Delphi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包括5个准则层和15个指标层的乡村振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曹萍等运用综合指数法分析得出乡村振兴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业产业多元化与乡村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杜岩等从乡村生产环境、乡村生活环境、乡村生态环境、乡村社会文化环境4个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指出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化要坚持整体协调与差异化的路径选择,不同类型地区应采取相应的优化路径。张琴等应用熵权法和TOPSIS模型研究表明,我国中东部乡村振兴指数显著高于西部,整体发展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在已有研究中,多数学者制定的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差异较大。从指标设置来看,研究者主要对产业发展、生态宜居、城乡治理、生活富裕进行合理分解,具体的分解需要考虑地区之间的差异及数据的可得性。

2 模型构建

2.1 研究方法

笔者拟采用熵权法进行评价。“熵”原本是物理学概念,主要用于描述系统的状态。美国数学家Shannon发现熵能够体现不确定性,对熵理论进行了拓展,使得熵理论不仅可以应用于力学,还被应用于其他领域。

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依据的基本原理是指标的变异程度越小,所反映的信息量也越少,其对应的权值也应该越低。以一种极端的例子进行说明:对于所有样本而言,如某个指标都是相同的数值,那么可以认为这个指标的权值为0,即这个指标对于评价起不到任何作用。

2.2 指标体系

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参考学者的相关研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建立乡村振兴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城乡治理、生活富裕4个方面。

产业发展水平采用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乡村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等指标衡量。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乡村振兴问题的前提之一,人均产业增加值越高,表示该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越好。农业机械总动力指主要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总和,可衡量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

生态宜居水平采用化肥使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乡村人均道路里程、每万人养老人员数量等指标衡量。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带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将化肥使用强度和农药使用强度作为衡量生态环境的逆向指标,使用强度数值越高,表示生态宜居水平越低。采用乡村人均道路里程衡量乡村居民交通便利程度,人均里程越长,宜居水平越高。每万人养老人员数量可反映地区养老服务能力,数值越高,表示养老服务能力越强,宜居水平越高。

城乡治理水平采用人均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人均教育支出、人均城乡社区支出、城乡收入差距等指标衡量。人均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人均教育支出、人均城乡社区支出为正向指标,相关支出越多,表示治理投入越大,治理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为逆向指标,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表示城乡治理越差。

生活富裕水平采用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用电量等指标进行衡量,数值越高,表示农村居民生活越富裕。各指标的说明及计算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潍坊市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分析

潍坊市辖奎文区、潍城区、寒亭区、坊子区、青州市、诸城市、寿光市、安丘市、高密市、昌邑市、昌乐县、临朐县,共4区6市2县,另有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在计算过程中,按相关的行政区划,将滨海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数据并入寒亭区,将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数据并入坊子区,将高新开发区、综合保税区数据并入奎文区。因奎文区均为城镇街道,无农村人口,因此,数据表中不含有奎文区数据。经计算,得到相关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原始数据表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由于各项指标的计量单位不统一,因而计算综合指标前先要进行标准化处理,即把指标的绝对值转化为相对值,从而解决各项不同指标值的同质化问题。另外,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数值代表的含义不同(正向指标的数值越高越好,负向指标的数值越低越好),因此,对于正向指标、负向指标需要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第二步,计算各评价对象在各指标下的比值,即第个评价对象关于第个指标值的比重:

如果P=0,则将其数值调整为0.000 1。

第三步,求各指标的熵值:

第四步,通过熵值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第五步,计算各评价对象的综合评分:

式(6)中:w表示各指标的权重,p表示该评价对象在所属指标下的比重,=1,2,…,14;=1,2,…,11。

3.2 数据讨论

总的来看,排名靠前的县(市、区)与潍坊市打造齐鲁样板的“三个模式”(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基本吻合。由表3可知,诸城市乡村振兴评价得分最高,分数为0.243 4,其中仅农村用电量一项为0.178 1,远高于其他县(市、区),反映出其乡村经济较为发达。经查原始数据发现,诸城市农村用电量为410 691万kW·h,占潍坊市农村用电总量的53.89%(潍坊市农村用电总量为762 151万kW·h),远高于第二名青州市82 536万kW·h;寒亭区、寿光市总分列第二名、第三名,分数分别为0.144 1、0.119 6,得益于当地人均教育支出、人均城乡社区支出较高。

表3 潍坊市乡村振兴评价得分

另外,潍坊市农村用电量评价均值为0.023 9,显著高于其他指标的均值。进一步研究发现,诸城市农村用电量过高导致D列数据方差偏高,因此,对此分情况讨论。一是若保留表格中该组数据(D),按照3∶5∶3的比例,取前27%作为高分组,高分组为诸城市、寒亭区、寿光市;取排名中间46%为中间组,中间组为潍城区、昌邑市、青州市、高密市和昌乐县;取后27%为低分组,低分组为安丘市、坊子区、临朐县。二是若剔除表格中该组数据(D),按照3∶5∶3的比例,取前27%作为高分组,高分组为寒亭区、寿光市、潍城区;取排名中间46%为中间组,中间组为高密市、昌邑市、诸城市、青州市、昌乐县;取后27%为低分组,低分组为坊子区、安丘市、临朐县。

从产业发展水平评价得分来看,潍坊市产业发展水平得分最高的是寒亭区,昌邑市位居第2位,潍城区和寿光市得分相近(位列第3位和第4位)。寒亭区的优势产业为第二产业,昌邑市各产业发展情况比较均匀,各指标均位于前三位。潍城区的第二、第三产业得分较高,排名均为第2位;寿光市的优势在第一产业。从生态宜居水平评价得分来看,潍城区、高密市、寒亭区得分较高,其化肥、农药的施用强度相对较低。从城乡治理水平评价得分来看,寒亭区、寿光市、潍城区得分较高,主要原因是当地城乡治理方面的投入高。从生活富裕水平评价得分来看,寿光市、诸城市、潍城区得分较高,反映出该地区农民相对富裕。

“诸城模式”主要解决的是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脱节问题,“潍坊模式”主要解决的是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寿光模式”主要解决的是蔬菜生产产业化问题。三个模式的共性都是解决小农经济与产业化发展之间的矛盾,本质是推动农业生产要素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优化配置,坚持问题导向、大胆改革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4 结论与启示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诸城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农村用电量非常高,反映出其乡村产业发展好。“诸城模式”在产业发展上采用“农业+”发展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家庭农场”发展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农业公园等农业新业态;鼓励土地入股分红,分取红利性收入。

寿光市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位于第1位,但化肥、农药使用强度较高。寿光市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经验:①推进农业产业标准化发展,如省部共建全国蔬菜质量中心; ②加强农业园区建设,支持菜农入驻新建的农业园区,使用现代化大棚进行规模化生产;③促进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截至2021年末,寿光市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达16个。在借鉴寿光市第一产业发展经验的同时,其他地区要多注重化肥、农药对土壤的危害。

熵权法作为一种客观的评价方法,用其对乡村振兴水平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便于人们了解乡村振兴发展情况,但是还应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分析。数据结果仅作为一种参考,并不能完全反映乡村振兴全貌。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指标的代表性、可得性也需随着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优化。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部分地区的发展短板比较明显,可根据当地的优势和短板制定相应政策,提升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