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2017—2021年CSSCI数据

2022-09-21 08:51徐智豪
乡村科技 2022年14期

徐智豪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0 引言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确定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途径,是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展开研究,深入分析当下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能为推进乡村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目前,学术界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了进一步探究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术界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情况,笔者利用CiteSpace软件直观化和可视化的特点,选取2017—2021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来源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的693篇文章进行可视化分析,力求从整体上把握和分析目前研究的关注点及存在的问题,为丰富和拓展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成果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数据

笔者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或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中进行高级检索,时间设置为2017—2021年。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将期刊类别设置为“CSSCI”,共检索到文献853篇,剔除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最终得到693篇文献,构成了该研究的文献样本。之后选择Refworks格式导出数据,并用CiteSpace软件转化数据格式,进行可视化分析。

1.2 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应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对特定领域文献(集合)进行计量,以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其知识拐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分析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探测学科发展前沿。笔者使用CiteSpace(5.8.R3 版本)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对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求把握国内学者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现状。

2 研究现状分析

2.1 年度发文量变化

对检索得到的693篇文献按发文时间进行分类统计,可以得到2017—2021年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的CSSCI期刊年度发文量的变化趋势图(见图1)。由图1可知,自党的十九大召开到2017年底,CSSCI期刊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的发文量为1篇,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2018年发文量增至140篇,2019年发文量达到了198篇,研究呈迅猛增长趋势;2020年和2021年,当年度的发文量相比之前有所下降,均为177篇。整体来看,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掀起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热潮。

图1 党的十九大以来CSSCI刊期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的 年度发文量

2.2 发文期刊类别

文章的来源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一研究主题的分布领域以及来源期刊的水平和特点,并能以此为依据判断未来这一相关主题的研究走向。在作为研究样本的693篇文章发布期刊中,对发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1。这些期刊总计发文190篇,占比达到了27.41%,为该领域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人民论坛》不仅在此领域的发文量高于其他期刊,而且也是最早刊发有关乡村振兴战略文章的期刊,因而该期刊在乡村振兴战略这一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从期刊的所属类别来看,涵盖了农业、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的期刊。这也说明乡村振兴战略受到了不同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

表1 来源期刊分布

2.3 发文作者分析

2.3.1 发文作者呈现出“广而散”的特点。对作为数据样本的693篇文章的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发文量排名第一的是刘彦随,共发文7篇;左停发文量排名第二,总计为4篇;夏金梅、王轶和姜云长的发文量都为3篇,并列为第三名(见表2)。此外,共有39位作者发文量为2篇,剩余作者以个人或合作的方式发文1篇。这说明这一时期学界有众多学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展开了研究,但是研究群体较为广泛,呈现“广而散”的特点。

表2 2017—2021年在CSSCI期刊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发文的作者排名(前5名)

2.3.2 作者间联系不紧密。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进行分析得到作者合作网络图谱(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网络节点为138,网络连线为26,网络密度为0.002 8。其中,合作较为紧密且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团体包括刘彦随、李裕瑞、李玉恒、周扬和乔陆印团体以及王轶、熊文和李朝鲜团体。其余作者大都是单独撰文,联系并不紧密,合作程度有待提高。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2.4 发文机构分析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机构进行分析得到机构合作网络图谱(见图3)。由图3可知,网络节点为149个,网络连线为32条,网络密度为0.002 9。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现重要发文机构的研究状况,笔者对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进行了统计。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分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11篇)、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9篇)、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9篇)、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8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7篇)、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6篇)、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5篇)、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5篇)和山西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4篇)(见表3)。通过分析可以看出:①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研究的主体主要由高等院校和相关学术机构组成;②从机构的属性类别来看,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机构包含经济、农业、地理等具有专业属性的学术机构,也可以说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各类型机构的广泛关注;③从机构图谱可知,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中有6家是相关学术机构,且这些学术机构之间大都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为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成果。相比之下,各高等院校间合作程度不高,且成果偏少。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这一研究领域,呈现出机构间研究能力分布不均衡的 特点。

图3 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表3 发文机构统计表

3 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3.1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热点

关键词共现图谱能直观反映学术界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热点。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得到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4)。由图4可知,节点为270个,连线为397条。这说明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主题分布广、散。笔者统计了出现频次最高的前8位关键词(见表4)。关键词的频次越高,说明该研究主题越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频次最高的是乡村振兴(681次),表明学界对于“乡村振兴”的研究最多。此外,结合对其他关键词的分析可知,学术界在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方面还涉及脱贫攻坚、乡村治理、城乡融合等相关主题。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4 关键词共现频次排序表(前8名)

3.2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演进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共现网络分析,得到关键词时序图谱(见图5)。由图5可知,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总目标,相关研究以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为主题而展开;2018年,学术界主要围绕绿色发展、乡村治理和城乡融合等关键词展开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研究;2019年,学术界的研究主要聚焦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和农村改革等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同我国在2020年要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相关联;2020年,研究者主要围绕乡村伦理、乡村阅读、乡贤文化等关键词展开研究,说明学术界对乡村道德、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颇有兴趣;2021年,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此期在乡村振兴战略这一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关键词为社会保障、公共政策和数字乡村等,以期为乡村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图5 关键词时序图谱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第一,发文作者呈现出“广而散”的特点。很大一部分作者是基于学术热点而开展研究的,并没有对这一领域进行持续跟踪研究,导致发文量偏少,且各作者之间合作程度不高。第二,发文机构呈现出研究能力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中有6家为相关的学术机构,且这些机构之间大都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相比之下,各高等院校在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力有待提高。第三,在研究主题上,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学界以此为主题展开研究。研究的关键词从2017年的乡村振兴到2018年的绿色发展和乡村治理等,到2019年的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和农村改革等,再到2020年的乡村伦理、乡村阅读、乡贤文化等,表现出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说明学界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层面在不断拓展、研究内容在不断深化。

4.2 展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推进中,而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仍然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因而要从以下方面加强研究。第一,在研究主体上,各学者及机构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挖掘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价值意义。第二,坚持从多元视角进行研究。基于农业、经济、地理、文化等多元视角强化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多元化土壤。第三,注重差异化研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面临的基本情况也各不相同。基于不同地区发展情况、资源禀赋及人文特征进行差异化研究,有助于制定差异化的乡村振兴发展路线,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