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

2022-09-21 05:50:36曲云宏崔秀娜
山东画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合体止血带

2022 年6 月5 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曲云宏拍摄下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令人激动的瞬间。这已经是他第五次拍摄神舟系列飞船发射。

自2013 年 6 月成功拍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开始,神舟十一号、十二号、十三号,一直到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所有这些时刻,都被他用相机一一记录下来。“每次拍摄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拍摄都为能够亲眼见证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而自豪。”曲云宏兴奋地表示。

一名老兵的赤诚之心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 周年,作为一名有十几年军龄的退伍老兵,能够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拍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那种自豪感是无与伦比的。”曾经的军旅生涯,练就了曲云宏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这让他能坚持近十载拍摄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毕竟开启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发射之旅时他就已经六十多岁了。

从济南到酒泉的长途跋涉、大漠烈日下的长时间拍摄,都未曾难倒他。他心中唯一所想的就是把每次的组照拍摄好。“每次拍摄前,我都会想,如何让这次的拍摄与上次的拍摄不同?又如何让每次的拍摄都有新的亮点?”

本刊曾刊发了曲云宏拍摄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组照,与这次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组照对比,就能看出他这两次拍摄的不同。上一次,他更注重拍摄飞船发射的过程(含船箭组合体转运);这一次,他则开始注重从全景式角度来拍摄。比如有一张是他站在近90 米高度的蓝色发射架上拍摄的神舟十四号船箭组合体转运。俯视的镜头,让人为之拍案叫绝。

“当过一天兵,一辈子都是军人!”谢清森表示,只要国家有需要,任何时候,这些退伍老兵都会响应号召,奔赴第一线,这是一个兵的职责,也是七兵堂的宗旨:“育精兵铁卫,保稷泰民安”。

整个转运过程持续一个半小时,“我不仅要拍摄整个过程,还要想着怎么拍摄出新颖的角度。整个人都处于‘战斗’状态。”曲云宏笑道。

忘不了那热闹的气氛

6 月5 日,拍摄下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的确令曲云宏激动。但曲云宏表示,自己印象最深的却是神舟十四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那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热闹氛围。“现场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大家喜气洋洋,就跟过年一样。”

目前四肢手术时首选气压止血带作为止血工具,目的是为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保持手术视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但在临床工作中常发现有部分患者因气压止血带的使用不当导致皮肤损伤、止血带麻痹、筋膜间隙综合征和深静脉栓塞等止血带损伤等并发症,其中以皮肤的损伤为最常见[1-2]。不仅给患者增加额外的身心创伤,影响了疾病的康复进程,而且容易诱发医患矛盾,给临床工作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如何正确认识气压止血带使用时对皮肤形成的损伤因素,采取合理的护理对策,减少因此产生的再次损伤是护理人员须认真面对的问题。为预防气压止血带对皮肤的损伤,我们采用手术贴膜加纸棉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曲云宏用相机记录下两位科研人员手拿“神箭”旗帜在神舟十四号船箭组合体前合影的开心瞬间。喜悦的笑容流露在他们脸上,令每个看到照片的人,都感同身受。

相关链接:

神舟十四号任务意义特殊,可以形容为是一次圆梦之旅。作为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将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这意味着历经30 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即将迎来空间站建成时刻,实现几代航天人的梦想。对神舟十四号航天员来说,这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首次“组队”飞行,陈冬、刘洋圆了再度进入太空的愿望,而蔡旭哲则是经历12 年的苦练和准备,终于紧紧拥抱住了自己的飞天梦想。

在曲云宏的手机里,一直存着“大漠问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官方微信号)5 月29 日发布的视频。视频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科技人员和试验队人员伴随着神舟十四号船箭组合体的向前“行走”,手拿旗帜,高唱“两弹一星”组歌《江山民心》。

“每看一遍都仿佛重回当天!”曲云宏的眼神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今年10 月份,梦天实验舱的发射,以及随后的神舟十五号的发射,我都会用镜头记录下来。2022 年是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的一年,能用相机记录下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为一名中国人,怎能不为之骄傲和自豪!”

连接诊断电脑进行快速测试,发现无法检测到ESP控制单元,同时,在N127、N10/6、N3/10、N118等多个控制单元中储存有与通信相关的故障码(图1~5)。

对图1观察后可知,花桥板栗淀粉凝胶呈现复杂的空间网络结构,凝胶结构完整性随着水分子相态转变处理次数的增加而逐渐被破坏、同时凝胶结构中空洞的均匀性逐渐减小。凝胶由转变0次增加到转变4次过程中,凝胶网络结构中孔洞数量逐渐增加,同时凝胶表面粗糙程度也随之增大,但孔洞的分布较为均匀,且孔径较小。但花桥板栗淀粉凝胶在经历5次转变处理后,凝胶结构中的孔径明显增大,且孔洞的均匀性大大下降,凝胶表面受破坏的变粗糙的程度明显加深。试验结果与Vernon-Carter E J等人[13]的研究结果一致。

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都将在轨飞行6 个月,将首次实现在轨乘组轮换,实现不间断有人驻留。两个乘组6 名航天员将共同在轨驻留5-10 天。

猜你喜欢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合体止血带
战场上的第一救生器材:止血带
军事文摘(2023年20期)2023-10-31 08:42:34
SpaceX公司超重-星舰组合体首飞异常情况初步分析
宇航学报(2023年5期)2023-06-25 01:13:08
成功发射
科学导报(2022年82期)2022-12-26 01:13:59
快舟十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科学导报(2022年80期)2022-12-16 17:42:13
成功发射
科学导报(2022年70期)2022-11-06 05:13:53
遥感三十四号02星成功发射
科学导报(2022年18期)2022-04-10 04:30:53
空间站组合体3D展示产品
“拆”解组合体求积问题
一次性TPE止血带
现代塑料(2018年5期)2018-06-05 08:03:49
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的使用对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