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
今年夏天,高温干旱席卷北半球,美国也受到严重影响。美国历史上经历过多次严重的旱灾,但让美国人记忆最深刻、谈之色变的,是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有“尘盆”之称的大干旱,这场灾害是整整一代美国人心中的痛。
“黑色星期天”
提起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多数人想到的是1929年始于纽约的经济大萧条。实际上,当年的严重臬灾给美国人,特别是美国中西部人民造成的伤害和影响,并不亚于经济大萧条。这场早灾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面积严重的沙尘暴,美国有31个州受到影响。而且沙尘暴灾害持续时间长,在中西部高原一些地区甚至断断续续经历了长达8年时间。沙尘暴来袭时,沙化的土壤经热风扬起犹如一堵黑色的墙,甚至可以连续几天把太阳都遮蔽掉,被称为“黑色风暴”(如图)。特别是1935年4月14日,下午两三点钟,在经历了短暂的晴朗天气后,美国南部大平原出现一股沙尘“黑云”,所到之处天昏地暗,汽车熄火,身处屋内的人们纷纷打开灯或点上蜡烛照明。而在外面的人们,即使离家只有几米远也找不到家门,大家寻找背风之处藏身,唯恐窒息。这场级别最猛烈、影响最大的风暴恰逢星期天,因此4月14日也被称为“黑色星期天”。
在“黑色星期天”前后几年间,美国发生了大大小小上千次沙尘暴,成为一场巨大的生态灾难。这场灾害导致美国很多牲畜和野生动物,甚至不少人类的死亡。它造成农作物大面积绝收,粮价暴涨,伴随着经济大萧条严重影响了美国经济,给许多家庭造成重创,以至于整整一代美国T谈起30年代的乌“尘盆”旱灾为之色变。后莱,许多美国科学家对这场犬旱灾以及沙尘暴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这场灾难是由持续性的高温以及过度耕种、乱砍滥伐造成的大面积土壤沙化引发的。
引发“生态难民潮”
自古以来,美国中西部和南部平原有着大片的草原,印第安人在这片土地上过着放牧和渔猎的平静生活。随着近代美国的西部大开发,不仅大量印第安人遭受屠杀,原有的生态也被破坏了。一方面,美国西进的土地政策和鼓励移民的措施,让人们可以用极低的价格甚至免费获得大片的土地。另一方面,19世纪后期大型农'机具逐渐普及,让大规模机械化耕种成为可能。此外,一战后国际市场上小麦和棉花价格大涨,刺激人们把更多的草原变成了耕地。正如一本书中所'描述的,“大片的棉花田吸干了土地”,失去草根维系的表层土壤逐渐沙化,遇上长期干旱和风暴,大量沙尘随着大风飞上了天,可怕的沙尘暴就形成了。
特别是位于密西西比河和落基山脉之间的中西部大平原地区,由于沙尘暴肆虐、降雨稀少,几乎成了一片不毛之地。人们的生活无以为继,大量的农场破产,成千上万的农民默默收拾起所有家当,开始迁徙。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态移民潮开始了。1936年,当时中国的一则新闻就曾报道过美国农民的惨况,报道称“旱灾区域之农户均出卖财产,将家属载于旧汽车上沿途乞食”。
1939年,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以这场,大旱灾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出版。小说描述了大批农民破产、逃荒的故事,反映了惊心动魄的社会斗争的图景,饱含美国农民的血泪、愤慨和斗争。小说引发巨大社会反响,获得1940年美国普利策文学奖。而且小说很快就被拍成了同名电影,电影也获得巨大成功,在1941年奥斯卡金像奖评奖中获得包括最佳导演奖在内的多项大奖和提名。小说和电影的巨大成功,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了这场发生在美'国的灾害。
是天灾,也是人祸
后来的许多研究表明,这场影响深远的大旱灾是天灾也是人祸,是农业的灾害,也是生态的灾难。天灾方面,美国的科学家曾使用现代卫星数据开发的计算机模型来观察过去100年的气候变化情况。研究发现,上世纪30年代,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表面温度比常年偏低,而同纬度的大西洋表面温度偏高,为大气的流动创造了条件,减少了墨西哥湾的正常水分供应,并抑制了整个美国大平原的降雨。人祸方面,由于战争,世界市场上面粉和纺织品价格高涨,资本的力量让很多农场主把牧场和林地改种小麦和棉花,科技的发展进步又加剧了人类对土地的过度开垦。综合各方因素,导致美国的“粮仓”在上世纪30年代变成了一个“尘盆”。
大旱灾对美国产生了深远影响。“黑风暴”一路洗劫,将肥沃的土壤表层刮走,露出贫瘠的沙质土层,使土壤结构发生变化,严重制约了大平原日后农业生产的发展。旱灾和沙尘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环保政策的出台。当“黑色星期天”沙尘暴的尘土吹到首都华盛顿后,美国的政要们终于清醒过来,意识到改善大平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会当年就通过了《水土保持法》,美国政府和民间采取了多种措施与沙尘暴展开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