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 四平台: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城市中心图书馆发展定位与职能使命研究

2022-09-20 13:08张诗阳广州图书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2年5期
关键词:职能中心图书馆

张诗阳(广州图书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篇章,提出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在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指引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骨架——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城市图书馆,如何有效落实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持续推进标准化、均等化,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讲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 “中国故事” 、发出 “中国声音” ,让人民在共同富裕的同时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2],成为学界和业界必须思考和回答的时代命题。因此,本研究立足事实数据与发展规划文本,从规划管理视角出发,研究面向2035年的城市中心图书馆发展定位与职能使命,以资研究和实践参考。

1 学术回顾

研究城市中心图书馆的发展定位和职能,除紧扣 “公共图书馆定位和职能” 这一直接命题外,追踪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城市中心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向、聚焦体系建设等战略任务亦是题中应有之意。故将相关文献梳理为三大领域进行述评。

1.1 公共图书馆定位和职能研究

国内公共图书馆定位和职能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此后的研究各有特点和侧重。①《图书馆学基础》提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 “传递科学情报、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思想教育水平和保存文化遗产”[3]。② 吴慰慈等将图书馆社会职能归纳为 “社会文献流整序、传递文献信息、开发智力资源与进行社会教育、搜集和保存文化遗产”[4]。这与国际图联(IFLA)1975年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研讨会上归纳的 “保存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技术情报、开发智力资源” 类似[5]。③ 程焕文认为城市公共图书馆正经历服务和职能转变,21世纪中国城市公共图书馆的未来使命是成为市民的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文化中心[6]。④ 吴建中认为图书馆转型是长期过程,2025年时的图书馆是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交流中心,除提供图书和信息,更要发挥专业技能和资源优势,支持人类学习和创造知识环境[7]。此外,吴建中亦强调图书馆关联、合作与同步,期待实现可持续发展,认为应将阅读推广作为重要使命[8]。⑤ 石艳霞等认为创新环境下图书馆职能应为 “创新文化凝聚,创新服务,促进信息、知识共享”[9]。⑥ 王政等认为技术、观念、环境的变迁等 “转型节点” 是厘清图书馆职能与定位变化的重要前提,提出清晰界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各级公共图书馆应发挥的作用与价值是当务之急[10]。⑦ 谢阳群[11]、柯平[12]等研究者先后从网络环境、和谐社会建设、免费开放、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评估等视角审视图书馆职能、定位问题。⑧ 柯平[13]、詹越[14]等分别研究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图书馆功能定位问题。因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差异,考虑到国内外城市中心图书馆定位和职能的可比性不强,故不在此赘述国外相关研究。

1.2 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向研究

程焕文[15]、李国新[16]、柯平[17]、王世伟[18]、饶权[19]等业界学者专家,对未来特别是 “十四五” 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趋向进行预测或建议,聚焦转型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赋能机制、体系建设、阅读推广、数字化、新技术应用等诸多主题,同时涉及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支撑、技术支撑、理念指引等各项要素。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IFLA《全球愿景报告》提出的六大核心问题、两大发现、十大亮点和十大机遇也具有参考价值[20]。

1.3 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研究

邱冠华[21]、金武刚[22]等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集中在推进县域总分馆建设、公共图书馆社会化发展、流动图书馆建设、城市图书馆引领作用、发展思路与时代主题、重新认识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区域体系建设、体系布局等方面。

综上所述可知,与新时代城市中心图书馆发展定位和职能直接相关的研究暂缺,针对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城市中心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向的论述仍众说纷纭,暂未取得普遍共识,但总分馆服务体系研究相对成熟和深入。同时,既往研究多集中于公共图书馆职能定位中的某一特定领域,或结合某些特定研究热点展开论述,且多为理论研究。公共图书馆界在新时代要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实质和内涵,明确发展目标与关键问题,科学指导事业发展。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选取

本文将城市中心图书馆定义为:在服务体系中履行中心馆(总馆)职能或发挥引领作用的地级市及以上级别的城市图书馆。城市中心图书馆在体系发展中扮演引领角色,统筹推进体系建设与服务,主导体系发展的走向、路径、成效及特色。

为确证研究对象选取的合理性与代表性,本文选择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建设与服务成效较好的代表性城市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聚焦探析城市中心图书馆的发展定位与职能使命。统计数据具备清晰呈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发展成效的作用,研究选取代表性城市图书馆2015年、2019年保障投入与效能产出的关键指标数据(见表1)①。其中,人均藏书量、千人人均建筑面积、人均文献购置费体现保障投入的发展性和持续性,人均到馆次数、人均外借量、持证率体现服务效能和服务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以及公共图书馆社会影响力的持续提升。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代表性城市图书馆的投入保障与效能产出水平显著领先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为在新时代高质量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完成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特别是城市中心图书馆可以并且应当肩负使命,积极强化引领示范作用,有力推动行业共同发展,持续提升服务均等化水平和质量。

表1 代表性城市图书馆的保障条件与效能产出对比②

2.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展开研究。首先,立足保障条件与效能产出数据,利用全国平均数据对比发展成效,论证代表性城市中心图书馆发展成效、实践经验和做法。其次,梳理代表性城市中心图书馆 “十四五” 乃至2035年规划的发展思路,横向分析不同城市中心图书馆发展定位和职能设定中的共同点与差异点,着重梳理特色与亮点,提取关键共识和特色创新内容。再次,基于上述内容构建逻辑框架模型,论证、阐释面向2035年的城市中心图书馆发展定位与职能使命,以期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3 城市中心图书馆发展定位与职能使命逻辑框架构建

发展规划是指引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需梳理不同历史时期的目标定位和职能设定,检验发展定位与职能的实现程度和成效,分析总结各时期发展成就与问题,探讨经验汲取、问题破解的思路与对策。规划内容明确了总体目标、发展路径、关键行动及控制指标。城市中心图书馆在推进自身实践的同时,也引领成员馆共同推进实施,形成服务体系发展合力。鉴于突出发展成效的有力佐证,透过对比代表性城市中心图书馆发展规划核心内容(见表2),梳理经验、归纳共识、凸显特色,可为行业成员编制发展规划、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表2 代表性城市中心图书馆发展规划核心内容对比

笔者立足2020年全程参与《广州图书馆2021—2025年发展规划》(简称 “广图规划” )编制的实践经验以及长期追踪研究城市图书馆发展规划的理论积累,基于《广图规划》 “一中心四平台” 的逻辑基础,并结合本研究前述成果进展,构建面向2035年的城市中心图书馆发展定位与职能使命逻辑框架(见表3)。

表3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城市中心图书馆发展定位与职能使命逻辑框架

4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城市中心图书馆发展定位与职能使命

4.1 发展目标

每个公共图书馆依据各自独特的社会环境、公众需求、功能层级、发展禀赋等条件,可以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并设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城市中心图书馆在明确发展目标时应主动对标国家战略、响应国家需求,将事业发展融入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进程,发扬图书馆精神,践行 “传承文明、服务社会” 的初心使命,彰显图书馆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价值。率先建成城乡一体、便捷实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率先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是城市中心图书馆在新时代的核心使命。保障公众文化权益、满足公众文化需求是图书馆事业赖以存在的逻辑原点,为实现这一目的而产生的一系列保障投入和服务创新则是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动能。因此,城市中心图书馆发展定位和职能的设定应以人(用户、馆员)和知识为中心,聚焦职能使命,实现高质量发展。

4.2 职能使命与核心任务

4.2.1 体系中心

首先,城市中心图书馆在新时代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标准化、均等化、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进而引领推进高质量完成体系建设。

其次,要促进服务效能提升,看齐国际先进水平。要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地区城市图书馆体系服务效能指标,深入研究其服务效能生成机制,综合考察自身发展阶段、预期目标的可及性,科学合理地设定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值,持续推进定标比超。

再次,要树立深植社区的基层服务意识,大力提升分馆和服务点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分馆、服务点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 “最后一公里” ,直接影响公众对图书馆服务成效的体验与评价。在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水平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难题,而基层服务的创新改进和优化提升可以作为工作的突破口。

复次,城市中心图书馆要示范引领体系内各成员馆,特别是分馆在公共文化融合发展中保持专业性、主导性和开放性。目前,实践中出现一定程度的 “基层馆危机” ,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调整中,个别图书馆的存在形式和实际作用出现边缘化的现象。需要认识到,跨界融合挤压公共图书馆生存空间的同时也蕴藏着发展机遇,中心馆需要思考如何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机构运作模式,如何让基层分馆在其中发挥专业作用,扮演关键角色,彰显独特价值。

最后,推进管理运营模式现代化。在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观政策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界需要探索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现代化管理运营模式。如,目前图书馆级别是依据行政层级划分,今后或可研究依据服务能力划分体系内成员馆的层级,向积极主动开展服务且成效良好的成员馆优先倾斜资源,以有效激发图书馆服务体系运行活力。

4.2.2 知识平台

首先,城市中心图书馆要立足知识资源,强化基础服务。图书馆基本职能的履行传递平等、开放、包容的理念,其履行成效是图书馆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关键所在。图书馆发展以知识信息为基础核心,免费、开放的知识资源是图书馆的基础性服务资源,也是图书馆区别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显著特征。优质的纸本及数字资源、便捷的使用体验是图书馆吸引公众的重要基础,帮助图书馆完成让公众从 “路人” 到 “粉丝” 的转变,从基础的文献借阅,到参加活动,再到知识服务,图书馆服务的层次和专业性也由此得到持续提升。

其次,夯实资源特色,聚焦知识服务。公共图书馆大部分资源存在同质化、大众化现象。因此,要着力夯实自身的资源特色,以主题馆等形式从资源建设、资源组织等不同维度构建自身资源特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且特色鲜明的资源积累。同时,知识服务体现了图书馆服务专业化水平,对图书馆员的专业素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城市中心图书馆要立足馆藏知识资源,积极探索并推进知识服务创新。如,知识服务的主体可以多样化,服务主体可以是图书馆员,也可以是在自身专业领域有一技之长的专家型志愿者。

再次,促进知识传播传承与创新,推进资源活化利用是图书馆 “传承文明、服务社会” 的重要抓手。要通过服务创新让文字 “活” 起来并创造性转化,通过活动、展览、讲座等多种形式以及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传承各类先进文化。

4.2.3 学习平台

首先,城市中心图书馆要引领全民阅读,建设 “书香中国”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全民阅读并多次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共识逐步形成,全民阅读的氛围营造持续深入。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专业优势,在阅读推广中扮演引领角色,结合无门槛、开放性、免费服务等特点,将自身建设成服务全体社会公众的学习平台,助力公众成长发展和 “书香中国” 建设。

其次,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主动融入社区,提高服务社区的意识与能力。市区(县)级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强,但覆盖范围相对有限,因此要发挥镇街分馆、社会力量分馆、服务点、自助图书馆、汽车图书馆等各类基层服务网点与公众空间距离近的优势,通过营建小而美、小而精的阅读空间吸引社区居民到馆借阅,以健康信息服务、公共服务信息宣传等为切入点,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优质服务让社区居民真正认识、认可图书馆的价值。

再次,创新社会教育形式与内容,促进公众文明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社会教育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图书馆要做到探索创新社会教育形式、拓展服务内容,利用专业服务资源支持并满足公众成长发展、自我实现的现实需求,帮助公众提升自身素养。图书馆可通过帮助微观个体持续发展,汇聚形成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磅礴力量,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2.4 文化平台

首先,城市中心图书馆要成为文化传承、展示、传播、交流平台,此处的 “文化” 包括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本地文化、城市文化、多元文化等。同时图书馆要注意创新形式,要按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推进工作。

其次,图书馆是作为增进和展现城市文明程度的制度安排而存在的,要强化并创新营销传播。得益于近年的新馆建设和服务成效的持续提升,图书馆作为 “城市名片” 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稳固,如何用好这张文化名片,值得城市管理者、图书馆员等认真思考。图书馆营销的理念和实践在业界日益升温,以杭州图书馆、东莞图书馆、郑州图书馆等为例,图书馆的 “暖” 新闻,成为公众重新发现和认识、认可图书馆价值的有利契机。

再次,城市文化外交使者。作为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图书馆还应为中外文明交流提供平台,增进了解和认知,营造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学习外域优良文化的同时,图书馆还应通过文化交流,展示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在内的先进文化,自觉成为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凝聚力的展示窗口。

4.2.5 交流平台

首先,城市中心图书馆要依托空间设计与主题馆建设及服务等,提供开放优质的空间、资源与服务,开放的公共交流空间正成为吸引公众到馆的新渠道。通过提供优质的开放空间、资源与服务,图书馆可以有效满足服务对象的公共交流需求。同时,还可实现服务对象的自组织、自服务,有效缓解有限服务资源与公众日益增长的交流服务需求间的矛盾。

其次,图书馆为公众提供平等的公共交流、社会参与机遇。在这一过程中,各种观点互相激荡交融,有助于激发创新活力,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创新萌芽的 “孵化器” 。

再次,透过公共交流,不同群体、个体可以表达诉求、阐发观点并互动交流,借此可以增进社会的理解、包容与合作,促进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最后,城市中心图书馆要推动行业交流协作,强化专业领域示范引领。行业交流与协作、学界与业界互动合作助推了图书馆事业发展进程。参与标准制定、举办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已成为图书馆展示自身专业化服务能力、专业化建设成果的重要方式。通过专业交流,创新的实践、成熟的做法得以广泛传播,最新的业界信息得到及时交流,参与其中的研究者和图书馆员均可以开阔专业眼界,得到不同程度的启发,甚至融会贯通,应用于自身业务实践。城市中心图书馆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专业领域内更多图书馆参与实践探索。

[注释]

① 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服务效能有较大影响,为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可比性和准确性,故选取2015年、2019年数据进行对比。

② 数据来源于《2019年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基础数据概览》《上海市公共图书馆行业发展报告(2019)》《广州市 “图书馆之城” 建设年度报告2019》《深圳 “图书馆之城” 2019年度事业发展报告》《香港统计年刊(2020年版)》等;人均值使用统计局发布的常住人口数据计算。

猜你喜欢
职能中心图书馆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职能与功能
图书馆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去图书馆
对建国以来我军履行对内职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