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久熙,女,1979 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专家库入库专家,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副主任委员, 河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专利委员会专家委员,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智能养殖装备设计、工业设计等。
近年来,参与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环境控制岗位(十四五)(2021-2025 年);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创新团队科研工作。 完成河北省留学基金项目优秀资助类2项, 河北省科技计划支撑重点专项3 项。 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 项, 三等奖2 项, 河北省山区创业奖三等奖2 项。 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其中SCI/EI 收录11篇。授权发明专利8 项,实用新型专利30 余项。
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 是近年来河北农业大学和保定市政府合作,探索打造的集科研、孵化、中试、应用、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高地。多年来, 学校持续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秉承“立地顶天”的发展理念, 在深化拓展太行山道路中,不断提升社会服务的转化度,创建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同步提高创新平台,实现科教兴农,培育了一批脱贫致富产业,带领群众摆脱贫困。
涞源县地处太行山北端深山区,平均海拔1000 米,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 自古以来,当地村民就有养殖柴鸡的传统。 为充分发挥涞源县养鸡产业资源优势和河北农业大学教育资源优势以及涞源县河北桃木疙瘩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养鸡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涞源县人民政府、河北农业大学、涞源县河北桃木疙瘩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科技创新合作三方协议, 成立了六旺川(“河北桃木疙瘩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致力于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了涞源柴鸡产业科学化、 可持续化发展。
驿站建设以乡村振兴为导向,以提供优质健康肉蛋产品为目标,经过五年运行,取得了良好成效。
2016 年河北桃木疙瘩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河北农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承担了河北省科技支撑项目“山区高效、低碳生态养鸡技术研究与开发”,以臧素敏教授为首的河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从太行鸡选种、育苗、防疫、养殖、消毒、保鲜、储存、运输等环节给予了全程指导。 于2017 年便在园区内建成了涞源县第一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2018 年在全市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考核评比中荣获优秀奖。
2022 年驿站接力棒传承, 以河北农业大学陈辉教授为首席的专家技术团队, 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全产业链打造为目标,以河北桃木疙瘩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主体,成功申报了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建设项目。 为了更好地发挥创新驿站的辐射带动能力和特色产业优势,企业摒弃了原有重一产,轻二、三产的的投资策略, 推进了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产品高端化、品牌知名化的全链条发展模式。 同时,企业为科研提供了试验示范、成果展示的平台,使创新驿站逐步成为技术含量高、效益突出、品质优良、管理先进的高科技的基地。
为发挥涞源县乡村资源优势,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驿站专家围绕产业问题制定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推进产学研结合。 在太行鸡遗传资源改良、太行鸡养殖技术的升级与示范推广、疫病防控和完善生物安全体系、高端蛋品研发、蛋肉产品保存及精深加工、完善加工厂食品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化和物联网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极大提升了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带动了涞源县太行鸡产业发展。 该事迹被央视总台《新闻联播》主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走进老区看新貌” 头条报道。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其分量甚至超过土地、技术、资金等要素。32 年前,“桃木疙瘩” 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因为中国希望工程的第一块砖铺在了这里。 32 年后 “桃木疙瘩” 牌柴鸡蛋同样让国人耳熟能详,因为它是成长于大山深处,属于深度贫困山区涞源县人的一个独有品牌。
正宗散养太行鸡的饲养条件要求比较高, 不仅要满足饲养环境条件,同时饲养品种、喂食标准等条件也至关重要, 又由于其生长速度慢、产蛋率低, 不能满足市场大范围供应,因此市场上很少能买到正宗的散养柴鸡和柴鸡蛋。为了给消费者吃下“定心丸”,“桃木疙瘩”与河北农业大学陈辉教授团队合作推出“云端鸡”业务, 通过对认养鸡线上实时监控,实现养殖和物流环节可控制、 可监测、可追溯,极大促进了太行鸡及其蛋制品的销售,也提高了公司主体和太行鸡的知名度,为公司的品牌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太行山创新驿站建设,极大推进了产教融合,深化了校企合作。 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了广大农民的养殖技术水平,增强了老区人民致富增收的能力;同时,通过“绿色+科技+互联网”的现代销售理念,有效驱动了革命老区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实现了扶贫由“输血型” 向“造血型”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