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国际金融课程为例

2022-09-20 04:10冷静周艾丽
对外经贸 2022年9期
关键词:国际金融思政课程

冷静 周艾丽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一、引言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发表有关课程思政的重要论述,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和教育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决策部署,为各地各高校提供了行动指南。因此,所有教师、所有课程团队都应响应号召,切实承担起育人责任,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理想信念、精神品格、文化修养等方面的教育,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统一。

二、国际金融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和方向

国际金融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等高职商贸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涉及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经济金融现象、规律、实务、政策等多项内容,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特征,包含很多可以挖掘的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和方向。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教师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支学历学位层次较高,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教师队伍。需要教师在自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学术修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警醒和自律,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看待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教师工作发表讲话,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希望。“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教师应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以良好的师风师德为根本,为学生做出表率;其次,教师应钟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成长,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才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导;再次,教师应认真学习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并做到内化于心,带领学生一起“听党话,跟党走”。当今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业务模式、教育模式都在发生巨大变革,在此背景下教师更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惟其如此,才能担负起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才能从传统的“教书匠”成为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真正为学生指引人生发展之“道”。

(二)坚持学生主体地位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作为网络原住民的00 后高职大学生能够非常便捷地获取到丰富的讯息和资源。因此,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早已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学习需要,也很难发挥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一方面,教学模式的改革应适应高职学生“喜实践”的学习特点,围绕学生构建起体验式、沉浸式、活力型课堂,让学生充分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根据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要求,应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引入企业真实业务案例,邀请企业导师深度参与教学,打造“双师课堂”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与企业导师深入交流,增强职业代入感,增强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精神品质。不仅如此,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还会有更多的接触互动,从而使教师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三)坚持与时俱进

传统的国际金融课程主要基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分析方法,从货币金融角度介绍国际金融活动的基本原理和运行规律,理论性比较强。经过4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现代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积累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金融故事。因此在高职商贸类专业国际金融课的课程思政改革中,在教学内容上,应更加贴近中国实际,突出实务操作,补充近些年来我国国际金融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紧跟热点问题,做到与时俱进。在分析方法和实际业务运用上,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坚持设计与实施并重

课程思政建设的保证在设计,全面、系统、合理的课程思政设计可以让教师在具体实施时有章可循,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一方面充分理解领会课程思政的内涵,并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这样才能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同时,课程团队应进行充分的研讨,运用集体的智慧,做好整个课程思政教学的规划。另一方面,设计的理念再好,如果不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应鼓励教师勇于尝试,通过公开课、线上跨校交流研讨、教学比赛等多种形式,逐渐积累经验。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访谈,接受学生反馈,在教学实战中检验效果。从而不断修正完善教学设计,最终将课程思政教育变为一种自觉,做到润物无声、融会贯通。

三、国际金融课程思政建设的设计

(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设定一门课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应综合考虑学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以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为例,学院紧密对接区域开放型经济和涉外高端服务业,以“外”字为办学特色,秉承“德能并举,知行合一”的校训。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作为国家级骨干专业,以“逐梦·国贸人”为专业文化品牌,培养思想政治坚定,熟练掌握国际贸易领域知识技能,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国际化高素质技能人才。学习国际金融相关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高职商贸类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金融现象、国家政策,利用国际金融工具融通资金、防范风险,保障涉外经济交往的顺利开展,并且为未来职业拓展和个人生活打下一定基础。因此,我们以“金联天下,融助商贸”为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理念,将“开拓国际视野、培养家国情怀、树立诚信意识、弘扬工匠精神”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总目标,从知识体系构建到职业能力培养,从个人素质提升到价值取向塑造,为人才培养发挥有力的支撑作用。

(二)课程思政内容选取

传统国际金融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庞大且复杂,学习难度较高。我们针对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商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典型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的分析,以理论够用、突出实践为原则,共设置了6 大项目14 个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围绕课程思政教学总目标,深度挖掘每一个项目蕴涵的课程思政元素,设定课程思政的融入点(见表1)。涉及宏观理论的部分,将国际收支、汇率等内容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同时,了解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政策,着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在微观操作部分,通过外汇行情的查找应用、外汇交易操作、进出口报价折算、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等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严谨务实的风险管理意识、讲究诚信和互利共赢的基本商业原则。使学生能够凭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熟练扎实的知识技能,做卓越的“逐梦·国贸人”。

表1 国际金融课程思政融入点

(三)课程思政考核评价

课程原本的考核评价体系即采用全过程、多主体、多维度评价方法,涉及教师与学生、线上与线下、过程与结果、知识与技能等多个方面[[]]。在课程思政改革之后,对于学生的考核除了以往的项目任务完成度、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外,还增加了态度素养的考核,比如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现,可以通过学生的出勤、课堂活动参与率、在小组协作中的表现、线上学习行为等指标反映。在终结性考核中,设置课程思政相关的题目,如热点经济新闻材料分析,考查学生能否利用国际金融原理结合中国实际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见图1)。

图1 国际金融课程思政考核评价设计

四、国际金融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情况

在构建起国际金融整体课程思政规划的基础上,按照设计思路,课程组在2019 级、2020 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学生中进行了教学实施。具体的方法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深入挖掘思政资源,充实完善课程内容

1.结合时事热点,开拓国际视野

课程与经济新闻时事密切联系,专业性强,政策性强,热点变化快。我们随时注意搜集国际金融领域的典型案例和热点新闻,如国际金融危机、各国央行货币政策调整等。充分利用线上资源,通过线上教学平台、课程微信群、网站、公众号、微博等渠道,借助专题视频、热点新闻、业务案例、专家文章等载体,首先加深学生的直观感知,然后与课程内容相联系,请学生结合所学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家国情怀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经济和金融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书写了“中国奇迹”。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沿革、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进程等,利用海尔、华为等中国企业“走出去”等案例,帮助学生加深对国际金融原理的理解,真切感受到国家实力的提升,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增强“四个自信”,树立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

3.树立诚信意识,弘扬工匠精神

在涉及实务操作的环节,我们侧重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强调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例如在进出口报价折算中,要求学生做到认真、细致、准确,通过结合汇率波动和不同外汇业务进行报价的技巧,延伸至坚持诚信经营、互利共赢才能长期赢得客户信赖的经营理念;再如在外汇风险管理中,强调严谨的风险管理意识;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强调守法合规、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体验

运用案例法、讨论法、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线上教学平台的课堂活动功能,以头脑风暴、抢答、投票、讨论等多种形式,营造互动式、沉浸式学习氛围。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重要参与者,强化其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在外汇风险管理中,由企业导师带来真实业务案例,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解决的方案,增强学生的职业代入感。再如在国际贸易融资部分,针对不同的业务,每个小组分角色扮演进出口商、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模拟业务流程,拍摄短视频进行分享,由企业导师、校内教师和其他同学共同进行评价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勤于动手动脑,敢于参与表达,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积极进取、勇于尝试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采用先进教学模式,全程融入思政教育

在教学模式方面,我们结合项目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全程融入教学流程,形成“一个任务,双线融合,四步教学,全程思政”的教学模式。

首先,每个专题设置一个任务,利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使学生树立责任担当,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统一。

其次,运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线上,课前学生需要查看课程资源、参与话题讨论、参加在线自测、提问互动答疑,为翻转课堂奠定基础;课后通过巩固练习、拓展任务等活动,夯实学习成效,实现能力进阶。借助网络的强大功能,拓展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师针对性指导。其中课程资源、话题、练习蕴涵思政元素,无形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再次,在线下课中阶段,通过布置项目任务→教师讲解示范→任务实施展示→师生评价总结四步法,实现教学做统一。教师示范和学生实施过程中,注重思政元素的融入。评价总结除了针对任务结果,还包含学生态度素养的评价。

最后,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贯穿始终,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全程全方位育人效果。

五、结语

经过课程思政的建设实践,学生对国际金融课程的满意度不断提升,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课程思政的建设无法一蹴而就,须通过持续的探索、改进、修正才能趋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教师应不断强化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教书育人”职责使命,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猜你喜欢
国际金融思政课程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区绮雯:水城魅力·环湾之芯 洞见国际金融岛的湾区竞争力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