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三农”发展研究
——来自福建龙岩革命老区的探索

2022-09-20 03:22李佳丽
中国市场 2022年27期
关键词:龙岩市龙岩老区

李佳丽

(福建省龙岩市农业农村局,福建 龙岩 364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深度、难度、广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汇集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福建省龙岩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2021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3号)强调,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激发内生动力,发挥比较优势,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振兴发展新路,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017年以来,龙岩市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作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认真谋划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探索并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振兴道路。

1 龙岩市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效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龙岩市积极秉承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多次专程赴浙江调研汲取经验,在不懈努力下,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环境得到良好治理,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永定区湖坑镇南江村、上杭县古田镇等4村1镇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全国“千村万寨展新颜”展示活动中6个村庄入选,上杭县荣获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2020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调研组赴龙岩实地开展乡村治理调研工作,后在中央农办《农村要情》上刊发《乡村治理的龙岩探索》一文,总结推广经验和做法。文中指出:“龙岩市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挖掘客家民风底蕴、依托自然山水资源,围绕‘宜居乐业、移风易俗’,探索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治理道路,闽西大地呈现‘民风纯、治理佳、产业兴、生态好、农民富’的乡村发展新气象。”

2 龙岩市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

龙岩市扶贫办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曾创造性地开展激励性开发扶贫、干部挂钩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和住房安全扶贫。截至2021年,全市范围内的省级开发重点县3个、市级开发重点乡镇31个、贫困村380个,共计11万多贫困人口全部摘帽,老区苏区在小康路上成功实现了一个都不掉队的目标。现扶贫办原班人马拢入市乡村振兴局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全方位要素保障,重点围绕乡村产业发展,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整体规划试点带动片区等方面探索出一系列经验。

2.1 全方位要素保障乡村振兴顺利开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和 12个专项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常态化集中办公;各县(市、区)也相应建立了工作机制,形成全市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二是抓好关键环节。创造性建立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每个片区下派一名处级干部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专职开展片区内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明乡风建设、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等具体工作。在全省率先成立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服务站,连续多年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筑牢乡村振兴一线堡垒。三是制定规划方针。在全省率先出台《龙岩市推进乡村振兴十条措施》,及时制定《龙岩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及12个专项小组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各县(市、区)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擎画全市乡村振兴蓝图。四是强化督促检查。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纳入市委“大督查大落实”范围,有效推动各项任务按序落实,同时将乡村振兴纳入市委“十大专题”培训内容,促进干部理念提升。五是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领导、政策措施、任务落实、机制创新、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考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绩突出集体、个人评选,鼓励各县(市、区)及个人比学赶超。六是善于联合外部资源。同龙岩学院合作在古田干部学院成立古田乡村振兴学院,整合多种优势资源,倾力打造包含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智库咨询的“三位一体”平台;同中国农业大学举办“乡村振兴红色万里行”活动,在红色基地建立乡村振兴红色服务站,组建乡村振兴红色服务队,有效进行智力帮扶、人才帮扶、科技帮扶、产业帮扶,更好服务革命老区、中央苏区乡村振兴工作。

2.2 将乡村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动力

龙岩市通过稳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推进合理的产业布局,打通产销之间的衔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持续增强“三农”发展活力。

一是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编制《龙岩市“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构建“1172”产业体系(即1个基础产业:粮食,1个传统产业:烟草,7个特色优势产业:畜禽、蔬菜、林竹花卉、食用菌、果茶、薯业、渔业,20条以上重点产业链),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聚集,持续做长做粗链条、做响做强品牌,推动区域“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2020年全市实现七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834.2亿元。二是项目策划和实施不断。持续加大对乡村产业集群、产业园、产业强镇、“一村一品”专业村的支持力度,聚集重点产业和资源要素,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全市累计7个乡镇入选全国产业强镇建设名录,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累计21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累计69个。三是持续加强品牌培育。品牌化是市场化的必然趋势,高质量发展产业是振兴的必然要求。全方位开展“红古田”品牌整体运营提升工作,加大“红古田”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宣传,不断提升“三品一标”等地方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开发水平和市场覆盖率,把产品品质优势、品牌优势变成产业优势、竞争优势。连续多年举办“红古田”杯绿茶茶王赛、“红古田”杯早熟梨、芙蓉李、早熟蜜桔果王大赛等系列活动。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累计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51家,市级龙头企业177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3个,总数均居福建省第一。

2.3 以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抓手

一是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一革命四行动”。 2018年至今,全市累计新建、改建公厕1636个,户厕改造2.7万户,拆除旱厕11.12万座,部分乡村实现旱厕清零,有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行动、农房整治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取得一定成效。二是创新开展“两治一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先后出台工作方案、指导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 “两治一拆”专项行动,重点治理“空心房”、治理裸房、拆除违法建筑,整治任务涉及150个行政村,村庄面貌大为改观。各地群众在整治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整治新模式,比如:上杭县推行财政投入逆向奖励机制,实行“零补偿”拆除;新罗区益坑村实行“低进低出”政策;武平县城厢镇尧禄村,采取“群众自愿拆除,土地性质不变,集体统一打造”的形式,把危旧空心房拆除用于公共绿地、停车场等旅游设施建设。

2.4 把“试点带动片区”作为乡村规划的新思路

完成乡村振兴试点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9个省级、34个市级村庄规划示范村和110个省级全部完成编制。按照“一乡一计划、一村一方案”要求,完成125个乡镇、1790个村的计划、方案编制工作。按照“试点先行、串点连线成片”思路,全市确定打造18条乡村振兴示范线,创造性开展乡村振兴“一县一片区”建设,以一个片区统筹推进的形式,依托各县(市、区)自有的红色文化、生态资源和产业优势等特色,新罗区的银雁片区、永定区的“土楼十里长廊”、上杭县的红古田片区、漳平市的“台湾小镇”片区、长汀县的“红旗跃过汀江·两山实践走廊”片区、连城县的“红土朋口·项公故里”片区、武平县的“环梁野山”片区,全市7个片区计划实施项目128个,投资23.26亿元。如武平县环梁野山试验区党总支为龙岩首个跨村联建党组织,在“村级行政区划不变、村民自治主体不变、财务管理体制不变、目标考核奖惩不变、村干部职数配置和经济待遇不变”五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整体规划,构思功能互补、主题互补、季节互补的旅游产品体系,实现下属五个村产业布局“一盘棋”、经济发展“齐步走”。

3 龙岩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启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龙岩市乡村振兴工作对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探索出了一些经验做法。

一是在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使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龙岩高举党组织旗帜,充分发挥党的核心地位和权威作用,依托人民群众开展各项乡村振兴举措,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方式方法,主动迎上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农民思想从“要我振兴”到“我要振兴”转变,这是政党之所以区别其他政党的优越性所在,也是我党继全面脱贫攻坚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自信所在。

二是培育壮大产业,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突出位置。龙岩市坚持把产业兴旺放在第一位,立足龙岩市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重点,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围绕产业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销衔接更加顺畅的目标,龙岩市持续投入培育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将“小特产”打造升级为“大产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三是善创新找方法,发扬“爱拼才会赢”精神。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过程中,各个乡村振兴组织集思广益,涌现出了一大批典型做法值得借鉴,如在世界文化遗产振福土楼中设立“客家家风楼”,立足本土家风家训和孝廉文化,创建“一镇一孝廉”良好氛围;在各红色遗址成立“希望小镇”“红军小镇”,承接党性教育培训、研学;探索“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农户……”等多种经营主体联合发展模式。闽西人民充分发挥骨子里敢于拼搏、敢于担当的大无畏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砥砺奋进。

四是充分立足实际,让红色文化、绿色资源、客家遗产等激发乡村振兴活力。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必然要发挥红色文化作用,在龙岩这片红土地上传承红色基因,忠诚是融进血脉里的。如永定区高陂镇西陂村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深挖红色文化故事,围绕苏维埃红色农信起源地、革命烈士事迹,打造“永远的苏维埃”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改善红色古村环境,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绿色资源是龙岩的王牌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此亲自推动形成了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林权制度改革“武平经验”等实践成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龙岩也因此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源地,故深入挖掘绿色资源是龙岩实施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202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实施,标志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代的到来。龙岩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的重要嘱托,大力弘扬闽西革命老区“闹革命走前头,高生产争上游”的优良传统,在打造革命老区示范区的乡村振兴工作中走前头、做示范,锐意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龙岩在乡村振兴方面做的探索,是革命老区发展的宝贵经验,值得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龙岩市龙岩老区
龙岩市妇联打造社会服务“心品牌”
老区在努力奔跑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对“学生惧怕阅读理解题”现象的再思考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放不下的老区情——记龙岩市老促会原会长谢克金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童迷黑白秀
龙岩:“三色”发力 崛起提速
龙岩全面推进“九措到户”打赢脱贫攻坚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