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 琳
(辽宁大学 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音乐教育目的是构成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鲜明地指出了音乐教育的发展路径。换句话说,音乐教育目的在一定层面上决定了音乐教育体系中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机制,它是整个音乐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唱歌是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阶段音乐课堂的主要内容,也是开展音乐教育的主要方式,因此音乐教育目的的设定与实现与唱歌课密不可分。本文以中学唱歌课教学为例,探讨中国音乐教育目的论的底线与张力。
音乐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早在春秋时期,音乐就受到部分文人的重视。周朝设立了礼乐制度,将乐和礼放到同一地位,足以看出当时的社会对于音乐的重视程度。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将音乐的教育熏陶视为人格养成的必要途径,可见音乐在古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在封建社会中,音乐有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作用,并且自周朝设立礼乐制度以来,中国的音乐教育便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因此当时的音乐除了自身的艺术性外,更多是以统治阶级用来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的形象存在的。西方国家中,音乐同样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古希腊时期,音乐就被认为是人类与神灵沟通的方式,人们用音乐来教化心灵、培养道德,甚至通过音乐来认识宇宙与自然。之后音乐更是发展成为赞美上帝的神圣途径之一。由此可见,西方音乐教育在一开始同样具有教化人性、维护阶级稳定的目的性。资本主义萌芽时期,音乐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音乐教育的目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音乐的艺术审美价值更多地被人们提及,音乐成为一种多元化、个性化的情感表达方式,而音乐教育的目的也朝着解放人性的方向逐渐延伸。例如我国晚清时期出现的学堂乐歌,不仅推动了我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宣扬了当时改革求变的新思想、新理念。后来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入,中国大地上又爆发了浩浩荡荡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这些历史事件无不体现着音乐教育目的的发展变化。
如今,音乐教育目的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外在的,一个是内在的。外在方面指在音乐教育本身的特性之外的目的,比如实现某种政治、社会目标,音乐在其中可以起到教化人、感染人、改变人的作用。但是如此一来,音乐教育难免会变得太过功利化,导致逐步丧失音乐本身的内涵。而音乐教育目的论的内在方面则更重视音乐本身的艺术性,强调音乐的审美价值和美的教育,进而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水平,给人们带来纯粹的音乐体验。
我国的素质教育方针提出不能一味地以考试分数论英雄,强调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因此,素质教育就是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鼓励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发展,是一种高水平、可持续的教育模式。参照国家对于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必须走在示范前列。
笔者认为,太过外在化的音乐教育会导致丧失音乐本身的艺术价值,使得音乐从一门艺术变成了一种工具,这样必然是不可取的,但音乐教育如果又太过内在化,放任其随意发展,就会出现内容空洞、形式主义等问题。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看待问题要全面,做事情要两手抓。因此,笔者认为内外兼施的音乐教育才是最为可取的,而其中的外化标准就是音乐教育目的的底线,在这个外化标准之上的内化创造便是音乐教育目的的张力。通俗地说,音乐教育的目的要在一定的规范之内,一定不能超出这个准线,不然就很有可能脱离现实、脱离人民、脱离主流价值观。而在这个规范之内,我们可以大胆探索音乐教育的深层内涵,追求更高层次的审美价值。因此,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经常考量音乐教育的目的,注意内在方面和外在方面尺度的把握,对底线与张力清晰的认知。
笔者将结合本科实习时的相关经历,简要探讨当下中学唱歌课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大致分为以下三方面。
世界上最完美的乐器是人的身体,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是人的声音。但是许多中学的音乐课堂都很难真正地让学生领略到这句话的内涵,这些学校的音乐教材往往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并不适合中学生,比如过于陈旧、过于西化、过于专业等等。笔者实习的学校存在着教材方面的这些问题,例如有的教材当中的许多歌曲并不适合中学生演唱,同时也缺乏足够的艺术价值,学生在学唱歌曲时完全没有积极性,音乐课堂充斥着起哄打诨的现象。而在教具方面,许多学校虽然设有音乐教室、合唱教室、钢琴、吉他、架子鼓等丰富的教学设施,但很少能被利用起来。
因此,笔者认为想要真正地改变目前我国一线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一方面音乐教材内容要有合理改进,教材的单元板块设置要更加科学。例如可以按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入门到深入的逻辑层次,分门别类地进行设计安排,另一方面,尤其是各个中学必须切实加强对音乐等艺术类学科的重视,提升美育在自身教育理念中的地位,不要让专业的教学设施成为摆设。
由于教师的专业水平、个人喜好以及课时安排等因素,往往会出现欣赏课多于唱歌课、教师喜欢什么就讲什么、教师擅长什么就讲什么的教学现象,长此以往会造成音乐课不受学生重视、音乐教育不成体系、学生得不到相应训练等问题。
中学的孩子已经脱离了小学时期的稚嫩,进入了青春期,不再像小孩子一样容易放得开,尤其是女生,在音乐课堂上会更加害羞,不敢展现自我,导致课堂上经常出现男声明显比女声音量大的情况。而这个年龄段的男生也逐渐进入了变声期,嗓音参差不齐,音色很难调和,再加上每个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并不相同,从而使得同一个班学生的歌唱水平高低不一。
笔者在此认为,一节唱歌课的成功与否,绝不是按照声乐专业的标准去评价,而是要立足于这节课的整体效果。首先演唱完整,节奏音准达标。课前与课后的对比是证明这节课教学效率的最好方式。其次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投入。作为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学习上的压力、内心里的负面情绪都很容易增加自身的烦恼,而音乐课堂可以让学生们纯粹地感受艺术、尽情地放松自我,所以笔者认为一定要注意孩子们在音乐课堂过程中是否投入、是否收获了快乐。最后接受正确的唱歌观念,明白正确的声音概念,学有所得。普通音乐教育并不是为音乐演奏家所开设的,唱歌课也不是为了培养歌唱家,而是以美育为核心,以提升审美水平为目的,让学生们感受音乐的美。
改良音乐教材要从几方面入手:一是要剔除一些只有形式、内容空洞的教学歌曲,增加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与中学生兴趣相吻合的、具备一定艺术审美价值的作品,也就是要稳住底线;二是要增加歌唱编创部分,体现音乐教育目的论中的张力,鼓励中学生开展音乐创作。三是要鼓励设置地方教材,因地制宜,可以有区别地设计教材内容,融入地方音乐文化特色,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学校还可以多组织一些音乐相关活动,比如合唱比赛、乐队排练等,把学校本身的音乐教学设施充分利用起来。
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从音乐教育目的论的两个方面出发,把握好教材作品的音乐内涵,充分了解每一首教学歌曲背后的思想情感,这样才能既守住底线又保留张力。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充分备课,对于教学作品拥有透彻的分析。另外教师在中学音乐课堂上还要牢牢把握以下细节:一是要多多观察了解学生的心思,因为中学生的内心较为敏感且情绪多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注意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变化;二是要给学生讲授正确的歌唱姿势,许多学生都有不良的唱歌习惯,比如脑袋前倾、趴在桌子上、手撑着下巴等,教师一定要注意提醒,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唱歌姿势,才能够更加轻松地投入音乐课堂;三是对于正处于变声期的一些中学生,教师必须单独提醒他们不要过度用嗓。
课堂教学是主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除了课堂教学外,若能够有效合理地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比如一些音乐社团、音乐比赛等,也将极大地提升中学生音乐素养。作为教师要多多鼓励、帮助学生去参与一些课外音乐学习和娱乐活动,也可以开设一些独唱或者合唱主题的活动课堂,开展一些小型的音乐演出和比赛,不仅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音乐氛围,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在歌唱教学中,音乐教育目的论精神中的底线与张力,不能完全依赖于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教育是多方位、多维度的,除了学校教学之外,家庭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这两者也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对于音乐教育目的论的讨论也不能只集中在学校教育方面,而是应该更全面深入地探究。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目的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但是本质上始终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但其中所有的张力都要遵循底线的规范,不能随意游走发挥,导致失去分寸。我国中学的唱歌课虽然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与国家制定的素质教育方针还存有一定偏差,但是我们相信其中的偏差是可以纠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