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刚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300)
音色与气息是声乐的重要内容,演唱者对音色与气息的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声乐的表现力。熟练的声乐技巧不仅能够赋予音乐撼动人心的音乐穿透力,同时还会增强音乐的情感表达能力,是强化观众声乐感知的有效途径。对此,声乐演唱者应针对声乐技巧展开专项练习,明确音色与气息的训练要点,把握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升自我的声乐演唱能力。
发声训练是基础性的声乐练习项目,同时也是演唱者逐渐感悟并赋予音乐情感的音乐表现方式,但该项目的训练往往在短期内难以见到成效,这需要演唱者持续不断地进行相关练习,以专业化、系统化的专项训练来学习相关发声技巧,为演唱者的音乐表达奠定基础。
声乐演唱离不开气息的支撑,通过呼吸和发声的配合,演唱者能够实现对音色的自主控制,其中,气息的灵活变化能够体现出歌曲的情感波动与艺术表达,从而强化歌曲的舞台表达。因此,演唱者控制气息的稳定性,能够较好地把握歌曲的情感走向,促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气息训练是声乐技巧训练中的核心训练内容,唯有熟练掌握气息变化的方式才能驾驭歌曲中丰富多样的情感与内容,这需要歌唱者学习气息训练的方法,通过音色的变化丰富歌曲的音乐表达,根据歌曲内核进行舞台的综合表演。对此,声乐表演中,演唱者在训练中熟练掌控自己的气息,控制好呼吸方式是关键,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人类的呼吸通常需要胸腔、鼻腔与口腔等人体结构配合进行,呼吸动作必须配合器官活动展开,其中,小腹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是歌曲演唱中常见的气息技巧,如演唱某些声乐曲目的高音时,演唱者吸入足量气体,保持小腹的紧张状态,以此控制自己的气息强度,此时歌唱音域就会明显扩大,给听众带来的感受也完全不同。
声乐表演中,气息是变动的,这是保持歌唱时气息流动感的关键。歌唱者根据演唱需要调整自己的气息,主要是通过气息速度和强弱来实现委婉动听或震撼有力。可以说,演唱者掌握气息技巧便能够很好地寄情于歌曲之中,很好地把控歌曲情感的走向。
吸气或呼气不能一次性做到位,但是声乐演唱却要求气息要始终保持住,不能一次性用尽气息,而要不断释放气息。人体的气息是有限的,倘若演唱者在使用气息时过于急迫,由此所产生的气息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演唱者的呼吸节奏与演唱状态。在面对这种问题时,演唱者可通过口鼻呼吸的方式进行换气,弥补气息间断的缺陷。
气息作为声乐领域的概念,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并无明显的形态,但这并不代表着歌唱者无法掌握气息的变化状态。事实上,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和歌唱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气息的形态,其或为细长的“线性”,或为粗犷的“柱形”,不同形态的气息所表现出的声乐效果也是存在差异的,由此即可满足歌曲中多元化的音色要求。
声乐表演中,音色强弱通常用于歌曲情感起伏的表现中,而实现音色强弱变化的关键就在于气息的把控,演唱者需要以气息为基础,润色自身的音色,将音色转化为所需的强弱形态,赋予音色更强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为听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听觉感受,引导听众融入歌曲氛围中。在音色的日常训练中,发声器放松与紧绷训练最为重要。
1.群众曲风的体现
群众曲风的音乐跨度是相对较大的,听众的音乐喜好往往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产生变化。群众曲风的主要受众是人民群众,在音乐表达时,必须在具备艺术性的同时尽可能丰富情感的表达,通过音乐实现教育目标,在群众立场的基础上打造歌曲风格与曲目形象。
2.中外艺术曲风的体现
声乐教学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的声乐课堂中,大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学生”的单向教学方式,由教师主动进行相关音乐知识和声乐技巧的讲解。在此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并没有得到重视,由此导致部分学生因无法适应教师的授课风格而产生厌学、弃学的现象,不利于声乐教学的展开。情景教学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以情景教学法为基础构建教学方案,从中外曲风的讲述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在中外艺术曲风讲解中加入娱乐元素,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实践教学,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互动游戏中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成果,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杜绝“填鸭式教学”的课堂教学形式,为艺术歌曲的教学奠定基础。
在声乐演唱中,气息与音色的关系非常紧密,二者的动态平衡能够保障声乐演唱的完美度,具体内容如下:
在声乐技巧训练过程中,气息是发声的基础,而发声又以气息为动力,二者的联系十分紧密。声音的形成需要人体结构的一系列配合。在此过程中,演唱者要发出指定音色,不仅需要结合先天的声音特点,同时还需经过后天的技巧训练,掌握气息的运用方法,从而平衡发声与气息的关系,达到音色变化的效果。以气息运用为例,歌唱者需要同时运用口鼻与腹部,共同控制气息的变化,与常用的呼吸方式不同,演唱者还需使用腰腹的力量支撑气息的运转,从而为音色的改变提供气息保障。
声乐技巧的训练要求演唱者完全打开喉咙,才能保证气息的流畅程度,形成圆润与饱满的音色。演唱者在了解曲目时,需明确歌曲的节奏类型以及旋律等信息,对于演唱者来说,首先要掌握的是歌曲的整体节奏类型,其次则要分析歌曲的细节,根据节奏变化感受歌曲情感,从而选择适宜的音色与气息类型。
从我国声乐教学的实际状况来看,当前声乐教学内容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大量音乐知识与歌唱技巧都建立在教材之上,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分离,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会产生一定的“割裂感”,并不能融入学习氛围中,这导致部分学生丧失了音乐学习的热情。因此,转变声乐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诸如情景教学法等新型课堂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信息获取效果,同时还可在课程与生活间建立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声乐爱好。
声乐技巧训练的核心是紧张和放松的对立统一关系,紧张是呼吸时肌肉和上颚略微抬起,打开鼻腔,而放松是与发声无关的器官或肌肉不进行额外的干扰。但是声带放松过度,则会出现苍白音色。这主要是因为声乐演唱消耗大量的体力,造成气短;唇舌放松较大,咬字也较为模糊。对此,在声乐日常训练中,要加强腰腹的发力,保持吸气的状态,慢慢呼出气息,此时的呼气速度要均匀,以保障气息平稳。以《雷鸣电闪波尔卡》的教学为例,该曲目中有一段“fa mi re dol ti la#sol la”的旋律,这段旋律整体呈现出下行的趋势,在教学时可将向下的楼梯比作歌曲的旋律走向,更为生动、形象地让学生感受旋律的变化,同样的音符互换位置能组成各式各样的旋律。
除此之外,在声乐技巧练习中,演唱者的声带控制也很重要。喉咙下降,促使声带和气息配合,二者摩擦发声。声乐技巧训练要注意紧张和放松的辩证关系,将腰腹力量和气息等相结合。
声乐技巧训练利用共鸣腔控制气息的收放,能够提高音色平衡度,促进发声平稳。在日常技巧训练过程中,口鼻咽腔的“面罩”共鸣的声音表现力较强,主要是因为面罩共鸣的声音比较靠前,音色清脆、持久且丰满。声乐发声的靠前或靠后并不是绝对的,声音若靠前则要关注垂直发声的管道,气息从上而下的垂直运动,此时音色圆润。声音靠后主要是在深气息支持下发声,声音集中,管道共鸣顺利,很容易将声音送出去。事实上,音乐领域中常见的节拍类型是相对有限的,如3/4 拍、3/8 拍、2/4 拍、4/4 拍等,学生对于此类节拍有着一定认知,此时,如何吸引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具体来说,教师要教授的不仅仅是拍子的节奏与打法,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节拍的内涵。教师可组织小型舞会,以活动中的圆舞曲为案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圆舞曲中常用的节奏类型与强弱变化,在舞蹈步伐中感受节奏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歌曲中的节拍并不是通篇固定的,创作者往往会通过节拍的转变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的变化,此时配合相关歌唱技巧的教学,可让学生更为精确地感受气息和音色的关系。
总而言之,声乐歌唱技术作为音乐艺术的表现工具,是演唱者传达创作者情感并与观众进行灵魂交流的有效途径,先天的嗓音条件固然能够成为演唱者的优势,但这并非声乐表演的必备要素,后天的歌唱技术训练与音乐感知和学习才是歌唱者要重视的。因此,对于歌唱者而言,系统化、专业化的声乐技巧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学习掌握相关演唱技能,熟练运用气息与音色的变化技巧,强化曲目的演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