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朝亮,田 立
(哈尔滨商业大学 经济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从2015年首次提出的“互联网+”,到2021年3月明确“十四五”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任务是“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优势,建设数字中国”,我国连续5年把与数字技术有关的词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类企业发展的方向,一个国家的发展已经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数字技术包括5G、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并且随着研发力度加大,每项技术持续迭代发展,不同技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新的技术,继而助力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每个市场主体都是理性人,理性人的前提是主体达到信息完全,其行为是可预测的,即能够借助函数分析,使市场的供需曲线相交达到均衡继而形成帕累托最优,形成一个清晰的、可控的世界。然而现实世界无法实现这样一个抽象化的、理想的客体假说模型。由于传统技术下主体获得交易信息的成本高,主体拥有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所以经济个体不是完全理性的。在20世纪后,经济学的主要修正就是针对信息完全的假设展开的,其中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完全可能会导致交易的参与人有事前隐藏知识和事后隐藏行动的行为,分别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两者对资源配置均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不确定性与风险的存在也会造成资源利用低下,市场主体在事先只能根据期望效用函数计算可能效用,造成市场中多方资源错配。针对这两个现实问题,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合理适时的机制设计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制度设计的进步(包含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能够提高社会有机程度,即提高社会分工的合理有序程度和社会阶级与阶层分化的完备程度,从制度方面减少资源的浪费;除了制度的作用外,技术进步也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工具。数字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交易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仅使供需直接对接,突破时空的局限,减少双方的交易成本,而且将一些闲置资源充分利用,催生出一些新型的经济模式,从而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数字技术作为通用技术,与普通技术相比有着更为深厚的内涵。一项技术是否为通用技术可以用以下三个指标来衡量:(1)普及性;(2)改进性;(3)创新孵化性。除上述指标外,还可以参考一些其他的指标。比如,新创意会更快地进入市场,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进入、退出和兼并现象会增加;企业会做得更好等。当一项新的通用技术出现,凭借其渗透性、替代性和协同性的特点使经济增长速度上升,催生出社会新业态、新模式[1],资源分配得到重组利用。我国经济前期发展过度地依赖要素投入,企业粗放式规模扩张,导致产能过剩、库存积压等问题凸显。然而消费者又存在着大量且多样的需求,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于信息不对称,各个经济主体形成了信息壁垒。此时新兴的技术可以弥补信息鸿沟,降低市场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程度。这一过程贯穿生产、流通、交易三个环节,最终有利于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对接,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2]。在互联网时代的资源配置机制下,通过“算法”产生“智慧大脑”,突破人的认知局限性,按照“偏好仿效→认知仿效→效用期盼”的演进过程,减少过去以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为主导作用所导致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继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3]。
数字技术赋能于微观主体,使厂商内员工之间直接进行沟通、信息自由获取[4],使消费者获得参与和表达的新途径,提高目标主体的连接能力、智能能力和分析能力[5],以便切实反映自身需求。对于生产者(厂商)来说,数字技术赋能促进商业生态系统演化,使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准确获取、有效传递、高效满足,生产者可以即时高效地做出回应,极大地降低时间成本。厂商总体经历了“完善平台—细分用户—完美服务”三阶段互动演化[6],最终促进企业和消费者价值共创,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将供给个体和消费个体的关系从竞争合作演化到互利共生[7]。另外,数字技术可以制造产生“冗余资源”,使生产者更倾向于选择长期回报的战略,实现精益生产,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8]。对于消费者(用户)来说,用户通过使用这些技术与厂商、其他用户以及潜在用户进行互动,并经由互动获得为厂商、其他消费者或自身创造价值的能力[9]。数字技术作用于用户接入、供需匹配、交易执行,将分散的资源规模集聚、规模化的数据精准匹配,促进交易便捷实现。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任务、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利用闲置、零碎的时间和精力去创造收益,将自己的智慧、知识和技能变现[10-11]。然而,数字技术的使用由于存在进入壁垒,会出现某个领域内一家平台企业独大的现象,并通过利用既有的市场力量传导至新的市场以扩张其垄断地位,兼并潜在的竞争对手以获得新技术、新模式[12]。平台企业因此将掌握更多数量的消费者数据,垄断流量入口[13],出现平台数据收集隐蔽化、平台数据产权化、数据利用黑箱化的问题[14],不利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
综上所述,利用传统的资源配置方法导致闲置资源得不到利用、库存大量积压、供需无法对接,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此前学者研究多集中于数字技术对各个产业的作用,研究稍显粗略、碎片化,较少讨论这种作用形成的具体过程和作用机制。因此,本研究尝试以数字技术的经济学实质为切入点,从理论机制方面使研究更加深化,归纳出数字技术赋能资源优化配置的一般规律。
赋能是指组织对客观环境和条件拥有控制能力而非无力感的过程[15]。赋能过程主要划分为结构赋能、心理赋能和资源赋能[16]。作为本研究对象的资源赋能,主要是指资源的使用权和所有权被赋予到位,资源赋能回归到经济学视域。从内生增长理论来看,技术内生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这一过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而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必须以信息对称为前提。在应用传统技术的背景下,由于存在信息壁垒,买卖双方无法对接,市场主体存在自发性、滞后性和盲目性,造成资源浪费。但是在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技术的运用可以趋近满足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的上述条件(如图1所示),具体以“网络化→数据化→平台化→智能化”为依托路径实现(如图 2所示)。赋能后可以消除时间与空间错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具体体现为使供给方和需求方直接精准对接,降低搜寻成本、交易费用,同时使数据开放,促进闲置资源充分流动,减少库存。
图1 传统资源配置和数字技术参与配置的过程对比
图2 数字技术赋能资源配置的微观机制
网络化实现的基础是底层网络的搭建,包含软件和硬件的协同构建。其中软件是指网络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和移动互联网。计算机网络利用TCP/IP协议栈,实现了计算机间信息的通信,为信息集聚提供了最早的技术尝试。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有形介质链接与计算机便携性的限制,计算机网络仍不能确定连接主体的时空属性,人类无法完全打破时空的局限。随着电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无线电磁波在空间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逐渐成形,无线电通信普遍应用。无线电通信的不断发展以及移动电话的不断迭代,逐渐摆脱了计算机网络时代连接互联网的时空局限,开启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从1G发展到5G,始终遵循C=λV基本公式。从1G到5G频率在不断提高,波长在不断缩短,信号更趋向直线传输。所以绕射能力差,需要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即微基站的建设。微基站与传统基站的主要区别在于“数量多”和“体积小”,微基站的建立需要遍布生活、生产每个角落,这样即使某些基站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使用,才能在不断提高网络速度的同时保障传输稳定性。在保障社会网络覆盖后,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经济决策与资源配置往往偏离帕累托最优,这时需要将经济活动中产生的行为数据化,凭借相关的数字技术进行有效的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最为关键、基础的环节,其通过传感器、RFID、数据检索分类完成。通常采集所需要的数据来源与类型复杂,不仅局限于原有的结构化数据,还包括图片、视频、位置、语音等非结构化数据,这将导致数据处理与集成困难,处理之前要保证将不同数据格式的数据转化为单一的或易于处理的结构,同时通过数据清洗去除噪声与干扰项。将整理好的数据进行数据聚合和数据修正,然后统一存储于专门数据库。受到经济主体计算能力与认知水平的约束,经济主体在决策过程中对数字经济空间数据聚合的结果无能为力,需要算法赋能消除对大量数据的无力感。算法是定义良好的计算过程,可以输出相关关系结果,替代经济主体完成决策过程。在数字化进程中,厂商普遍利用算法尝试数字化升级,但微观经济的交易是消费者与厂商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不对称性基本原理可得,消费者处于信息弱势的一方。厂商与消费者的不公平竞争,需要数字技术赋能于消费过程。消费者数字技术赋能主要指通过数字技术改变消费者信息占有以及信息处理不对称的状态,实现微观层面消费者与厂商的均势。现阶段的消费市场,主要依靠消费者的主动寻觅,通过广告推送的产品成功率不高,这就需要技术参与,挖掘消费者的隐性需求,利用数据决策扩大市场。部分学者认为未来将会出现一种被称为“信息助手(personal assistant)”的技术,其忠诚地将消费者放在首位,掌管其线下、线上生活,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个人偏好分析消费者可能需要的商品,促进需求的多样性。此时,搜索引擎将退居二线,“耕作模式” 将占据霸主地位,该模式具有专业化、结构化、信息质量有保障的优点,消费者能够利用该模式更好地辨别产品信息。在降低试错成本的同时,促进供给结构更加合理[17]。当经济活动主体与经济资源数据化后,需要以平台为容器,将数据沉淀到平台上,市场中的交易行为由此平台化。
大数据是社会经济解构之后的表达方式,平台是社会经济重构后的表现形式[18]。在理想的状态下,每一个经济活动将一一映射到数据空间,并各自形成一组数据,即实体经济空间在数据层面形成数据经济空间,初步形成资源优化配置的平行系统(Parallel Systems)[19]。平行系统通过全面、准确地刻画参与个体的特征、行为和交互机制,实现对复杂整体的建模,进而涌现和演变出复杂系统的规律。通过实体经济系统与数字经济系统协同演化、闭环反馈和双向引导,实现对实体经济系统的目标优化[20]。平台打造出的平行系统可以促成多方交易,不仅使已有的交易更加便捷,还能够将闲置资源纳入,拓宽交易空间,创造新的交易。平台掌握用户的各种数据,采集的数据量逐步扩大后,形成成员外部性和用途外部性,可以赋予用户智能决策的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使生产生活迈向智能化发展阶段。
当数字技术完全赋能于消费者与厂商,微观决策在未来会进化到“数据与数据对话”阶段。“数据对话数据”在微观经济层面主要是指厂商与消费者的决策以及均衡过程完全依赖于算法匹配与迭代[21]。随着区块链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高信任度的分布式数据库账本技术将为“数据对话数据”提供更加客观的微观环境,这种环境为智能合约的大规模嵌入提供了基础。其执行逻辑类似于计算机程序的“if-then”语句,只要触发“if”条件,那么便按照“then”的合约执行,即当执行条件满足时,不需要成员参与,也会按照合约条款自动执行[22]。随着智能合约的大规模嵌入使得微观经济进入智能阶段,“数据与数据对话”将进入无人的智能化时代。
根据数字技术对资源配置赋能的四个阶段,将视角放在现实的市场中。传统市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一一对接达成交易。当数字技术参与后,利用数字技术的组织先是在基层网络搭建完成(网络化)后,将微观主体的生产生活行为进行数据化地离散解构,转化为生产数据和行为数据,实现微观上的各个主体数据化。这些数据上传到云端数据库并沉淀到平台中(平台化),整体映射形成与实体空间对应的虚拟空间,通过对实体空间内参与个体行为和交易的全面、准确刻画,生成平行系统。在此系统下利用算法对多个生产者和多个消费者进行相关关系的挖掘,生产者不再和消费者一一对应,而是凭借信息的完全程度交叉关联,形成一对多、多对多的模式,这无疑扩大了整个交易市场,减少了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壁垒,提高了交易对接的精确度,通过技术的匹配节省了相关成本,提升整个社会的价值。在利用数字技术得到用户之间的相关关系后,平台将结果反馈给实体空间,这种反馈是跟随实体的变化而变化的,两个一一对应的系统虚实互动、交互反馈,使平台自适应,达到精准决策。此时交易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使虚实互动反馈的决策智能化,实现信息完全。每次交易的成本只集中于数据成本的结果分析上,减少传统物理成本(如事前搜索信息、讨价还价、决策及监督售后服务的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买卖双方的关系不再是通过实体和实体之间的交流,而是按照两者所产生的数据进行交流,即形成“数据对话数据”的智能化景象。
虽然从总体上来讲,数字技术的赋能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但是也会因为一些条件的限制使配置效率降低。由于一项技术的研发需要巨大的科研投入,高昂的固定成本导致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即使技术研发成果投入使用后,平台企业盈利也需要达到一定的用户基础量(称为“临界容量”),这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巨大的成本投入,一般企业也无法度过该时期。同时,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具有更强的主动性与数据优势的平台企业,利用算法对用户“锁定”,按照“高转移成本—锁定—路径依赖—正反馈”的演化过程发展。久而久之,某个领域的供给双方会集中于一个平台,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为滥用数据的市场行为提供了结构基础,导致更深层次的信息不对称,其中包括大范围的“二选一”排他性协议、掠夺式定价等降低市场绩效的行为[23-24]。这时资源配置的效率将降低,严重扰乱市场的公平竞争,使平台内买卖双方都受到不利影响。
本研究采取案例研究方法,以移动端出行平台为例检验赋能机制,主要是因为移动端出行平台在经济生活中的大规模应用,更为关键的是由于人、车、路场景因素简单,相关关系仅仅是路线相关性与时空相关性,能够满足探索性理论研究的要求,验证上述理论模型。
在传统出行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乘客只能在自己认为车流量大的路边随机等候出租车路过;司机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在不同时间段选择客流量大的地点蹲点等待乘客,或者随机行驶依靠偶然性与乘客对接。随着人均持有车辆的数量上升,个人闲置车辆也逐渐增加,却无法纳入出行系统,潜在司机无法与乘客对接,车辆闲置时也造成土地资源的紧缺。这种只能在平均概率下完成市场交易的配置方式无法匹配乘客的需求与司机的供给,大大降低了效率,造成双方资源的浪费。数字技术赋能于出行领域,构成新型出行方式——移动端出行平台,其实质就是利用网络将实体空间内主体的运动轨迹数据化并实现精准决策的双边平台,各种移动端出行平台即是信息时代下典型的需要依靠数据生存的平台企业,在资源配置中具有突出的表现。
从乘客提交自己的出行订单开始,移动端出行平台就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交易完成。首先采集各个乘客的订单数据,利用定位技术将每个乘客的出行位置以及目的地在地图上进行标记,同时将每个司机的位置也记录在数据库中,双方在实体空间的位置转化为数据库中的位置数据,各类移动端出行平台与相关提供地图服务的平台企业合作,采集存储交通数据。根据实时交通情况的变化反馈到数据空间,平台将用户出行行为数据化,并构建底层出行网络。完成一次出行订单最重要的就是将出行的整个过程智能化,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派单”功能可以形成最优分配策略,就近进行分配,使乘客在提交自己的需求订单后,接单时间通常控制在一分钟之内。通过数字技术的数据整合,将该结果反馈给使用者,降低双方的搜寻成本。司机接到乘客以后,继续通过算法规划行车路线,首先要解决的是行车拥堵问题。通过计算避开拥堵路段,再反馈给司机进行路线修正,节约双方的时间成本。确定行车路线后,依托智能计算方式,平台提供“拼车”服务,为用户出行匹配最顺路的乘客和车辆,乘客之间共享车辆、共摊车费,构建多乘客多目的地的出行方式,在减少空车率的同时,也节省了供需双方资源。不仅如此,随着算法的进步,出行平台进一步推出“途经点”功能,将现实生活中想要一辆车分别送到不同目的地的情况考虑在内,为乘客提供更加弹性化的出行服务。在完成一次出行订单后,平台根据用户的真实需求,通过对出行领域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根据现实需求合理安排不同区域的供给,为司机提供调度服务,具体配置机制简化如图3所示。移动端出行平台利用算法构建了智慧交通系统,形成司机与乘客“数据对话数据”的格局,解决了传统技术下司机与乘客无法匹配的难题,优化了出行资源的配置。
图3 数字技术赋能移动端出行平台的微观机制
如图 4所示,假设一位乘客在国际机场使用移动端出行平台叫车,待接单司机有两位。在传统资源配置下,司机1和司机2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巡游,左图中虚线圆圈代表各自的行驶区域,司机1需要耗费时间、汽油才可能与乘客1对接。但在智能交通网络下,实体空间下乘客和司机的行为通过数字技术映射到虚拟空间实现数据化,沉淀到出行平台上。平台将多方的位置数据存储后,形成与现实对照的虚拟平行系统。在此系统内平台利用算法将出行领域智能化,根据就近原则利用数字技术搜寻到司机1是距离乘客1较近的供给方,于是派单给司机1,使供需直接对接。在接到乘客后,考虑到每条线路的拥堵可能性以及线路中实时新乘客的加入,系统实时分析进行线路规划。从图 4中可以看出,司机待选线路有三条,其中线路2是最省时的。由于实时动态更新显示有新乘客的加入,司机最终选择线路3,先后承载乘客2和乘客3继续行驶。图中的较粗线段表示拥堵路段,平台将根据实时交通情况利用算法重新规划线路以避开该路段反馈给司机,最后将不同乘客送达各自的目的地,并在终点处进行新一轮乘客和司机的分配,众多乘客和司机都会在平台构造的虚拟空间内经过算法规划完成匹配,如此构成整个移动端出行网络。
图4 移动端出行平台优化司乘资源配置
从上述可以得出,出行平台的最优分配策略等解决诸如司机因空跑导致收入减少、司乘人员因道路不熟悉造成时间浪费等传统配置下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更快接单、更快完成订单,满足更多出行需求。但是由于网络外部性的作用,司机和乘客只需要一个平台就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在移动端出行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的出行平台也将成为该领域的垄断企业,并产生垄断行为。比如对使用不同操作系统的人差别定价,对于完全相同的路线,价格却不一样;向司机收取较高的服务费;平台的计费规则复杂,将乘车时段划分为各种时段,每个时段有复杂的计费方式,一般消费者很难完全掌握。这些造成了新时代下的信息不对称,平台方成为掌握众多信息的优势方,司机和乘客都处于信息的劣势方,信息的提供者最终沦落为被支配方,这证实了理论模型中在数字技术初期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利于市场交易的垄断行为,说明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政策予以规制,数字技术在协助国家监督市场行为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移动端出行平台利用数字技术打破司机和乘客的信息壁垒,解决司乘信息不对称问题,优化资源的配置。平台同时进行多个供需匹配,有效提高车辆利用率;将个人闲置车辆纳入平台系统形成共享经济,不仅提高了私人汽车的使用率,减少汽车闲置的同时,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而且还满足了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但是,平台的垄断行为是在数字技术应用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的现象,为了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需要对这类行为进行规制。
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检验,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随着网络化进程的加快,5G技术的迅速普及,使每个市场主体的行为都可以在平台实现数据化,经由反映实体空间的虚拟空间内部进行数据采集、挖掘、分析、整合,探索主体之间的相关关系,破除传统阻碍交易的信息壁垒,减少信息不对称,形成“数据对话数据”的新格局。最后将分析的结果反馈给实体空间内的主体,协助供给双方精准决策,减少交易费用。此时资源利用将更加节约,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第二,一些利用数字技术的平台企业,由于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形成行业垄断,继而产生垄断行为,其凭借数据优势,对买卖双方实施不同的措施,侵犯其利益,形成了新的信息不对称,如果不加以规制,会对资源的配置产生负面影响。即赋能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并不会自动实现,需要监管机构在充分尊重市场参与者的自主交易权的基础上,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供给与市场行为规制。
根据上述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继续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持续发挥数字技术对资源配置的正向作用。加快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进一步融合,使产业内发展在网络化和数据化的基础上实现平台化与智能化。鼓励具有数字技术优势的企业积极应用数字技术,带动产业链内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数字化升级,进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第二,在保障企业基本权益的基础上提倡数据共享。企业凭借数字技术获得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在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带来较大利益。推动组织间的数据共享,能够打通信息交流渠道,克服信息壁垒,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加强以垄断行为为核心的规制。由于网络外部性的影响,某个领域的平台随着发展占据垄断地位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产业组织理论的最新研究表明,要根据观察到的微观主体市场行为考察具体市场行为带来的市场绩效,对影响市场绩效的行为依法进行规制,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促使平台企业及个人可以更加注重公共利益,使数字技术真正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