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与鼓膜切开术治疗鼻咽癌放射性治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效果

2022-09-19 12:32:02李晓玲魏鑫鑫王晴晴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咽鼓管鼓膜鼻咽癌

李晓玲 魏鑫鑫 王晴晴

鼻咽癌是位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是较为多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1]。目前对于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以放疗为主,但是因为咽鼓管和治疗靶区十分相近,容易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以及分泌性中耳炎,使患者的听力进一步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目前对于鼻咽癌放射性治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主要治疗方式仍然是鼓膜切开术,虽具有一定效果,但患者术后疼痛严重,常出现多种不良反应[4-5]。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是一种运用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新型微扩张技术,对患者创伤较小,且术后复发率较低[6]。但目前对于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临床疗效仍存在一定争议,因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42例鼻咽癌放射性治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研究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与鼓膜切开术治疗鼻咽癌放射性治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42例鼻咽癌放射性治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71)和对照组(n=71)。实验组71例,男性35例、女性36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6.55±10.25)岁;患病侧:左侧34例,右侧37例。对照组71例,男性36例,女性35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6.43±10.38)岁;患病侧:左侧35例,右侧36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患病侧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 鼻咽癌诊断和治疗》[7]中鼻咽癌诊断标准;②患者接受放射性治疗并发咽鼓管功能障碍;③患者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陈旧性耳鸣、耳聋或者中耳炎;②患者合并其他部位癌症;③患者合并全身严重感染;④患者存在心、肝、肾等重要器官障碍;⑤患者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鼓膜切开术治疗,于患者表面麻醉,通过耳内镜取得理想的显影结果后,通过鼓膜前、鼓膜后下象限行一个弧形切口,并将患者鼓室内的积液充分清除。实验组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选取美国宾格公司的咽鼓管球囊扩张器,器械由带球囊式导管、固定器、引导头以及压力泵组成,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同时采用略垫高头部的平卧位,采用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放于患者两侧鼻腔下、鼻夹以及患病侧鼻道,将患者黏膜收缩,总共进行3次。采用鼻内镜观察患者咽鼓管结构,将鼻内镜以30°引导咽鼓管扩张球囊进入咽鼓管咽口,往球囊注水以加压,保持10 Pa,持续2 min后松开卡阀,将球囊咽鼓管扩张器退出后,取出球囊各个引导器械,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2组患者手术前后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the seven-item 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ETDQ-7)和疼痛程度;对比2组患者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1)临床疗效:显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导抗图表现为A型曲线,无复发的情况;有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导抗图表现为AS或者C型曲线;无效:患者症状和鼓膜活动度未见改善甚至加重,导抗图表现为B型曲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ETDQ-7:由相关医护人员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采用ETDQ-7评分量表进行评分,量表总共7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1~6分,总分为49分,评分越低越好。

(3)疼痛程度:由相关医护人员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程度,总共10分,无痛记0分,0~3分记为轻度疼痛,4~6分记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

(4)不良反应:由相关医护人员详细记录并对比2组患者术后出现的感染、鼓膜穿孔、鼓膜粘连以及复发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8.73%(63/71)相比,实验组98.59%(70/71)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12,P=0.01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2组患者手术前后ETDQ-7评分对比

2组患者手术前ETDQ-7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组患者ETDQ-7评分均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手术前后ETDQ-7评分对比分)

2.3 2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对比

2组患者手术前VA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对比分)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26%(8/71)相比,实验组2.80%(2/71)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72,P=0.049)。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3 讨论

咽鼓管连接鼻咽和鼓室,能够保证中耳以及鼻咽部的压力平衡,同时还能维护鼻咽部声音和回流,进而促进人耳能够正常运用[8-10]。当咽鼓管功能障碍后,中耳与外耳大气压平衡被打破,患者就会产生耳鸣和耳闷等症状,继而出现分泌性中耳炎[11-12]。而咽鼓管功能障碍是鼻咽癌化疗后较为多见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式以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鼓膜置管术以及鼓膜切换术为主,其中以鼓膜切开术较为多见,但术后容易复发,且由于多数患者经历过保守治疗,术后仍然无法痊愈[13-15]。本次研究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与鼓膜切开术进行对比,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参考。

咽喉管球囊扩张术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将纤细导管置入患者咽喉管,采用球囊对患者咽鼓管外侧壁进行扩张,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16]。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实验组显著更高。这说明,咽喉管球囊扩张术临床疗效更高。这是因为咽喉管球囊扩张术主要针对于患者的咽鼓管外壁,在球囊的扩张途中对于黏膜下组织造成的撕裂伤非常小,并不会出现出血以及瘢痕的并发症,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因为放疗而引起的咽鼓管狭窄[17-18]。鼓膜切开术能够开放鼓膜,从而恢复患者中耳压力,但是这并不能根治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通过球囊扩张后可保证患者管腔的通气功能恢复顺畅,促进中耳压力和外界的大气压平衡,机体能够自然排出分泌物,改善原本肿胀的黏膜,改善患者原本的恶性循环,恢复患者的咽鼓管功能[19-20]。有研究认为,咽鼓管功能障碍和分泌性中耳炎存在一定联系,因此本次研究选用ETDQ-7评价患者的咽鼓管功能障碍程度[21-22]。本研究显示,手术后,2组患者ETDQ-7评分均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显著更低。本研究显示,手术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显著更低。说明,相比于鼓膜切开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鼻咽癌放射性治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显著,这是因为咽鼓管扩张后,可以促进术前摆动困难的咽鼓管纤毛细胞摆动,加强了分泌物的排出,使引流的能力改善[23-24]。国外学者发现,经过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的患者,纤维瘢痕替换了咽鼓管组织原有的淋巴细胞以及淋巴滤泡,其表面炎性上皮组织基本消失,并有效保留患者的基底层[25]。本次研究发现,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实验组显著更低。说明,与鼓膜切开术相比,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本次通过对比性研究发现,针对于鼻咽癌放射性治疗后合并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患者,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临床疗效更好,且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对于鼻咽癌放射性治疗后合并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患者,与传统鼓膜切开术相比,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临床疗效更佳,可有效改善咽鼓管功能和疼痛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咽鼓管鼓膜鼻咽癌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健康之家(2021年19期)2021-05-23 09:10:44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7:50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Valsalvas闭气加压MRI在评价咽鼓管功能中的价值研究
重庆医学(2017年5期)2017-03-01 02:34:05
鼓膜穿孔会影响听力吗?
保健与生活(2017年6期)2017-02-26 15:56:11
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
癌症进展(2016年11期)2016-03-20 13:16:00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37
感冒后听不清,可嚼口香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