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央视新闻
2022 年5 月,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年轻人,我们为什么要爱国,我们应该如何爱国。
1933年,戚发轫出生于辽宁大连。回忆起童年,他说自己是在奴役下度过的:“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每天上学要向东京三鞠躬,日本孩子可以无缘无故地打中国孩子,我连姓都差点儿被改。”
这段屈辱的经历,让他更加热爱祖国。“爱国、奉献都是自发的,我们经历过中国落后挨打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自然要爱她!”
20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前线的志愿军伤员通过船只被运到大连,正读高中的戚发轫目睹了美军飞机轰炸给志愿军战士造成的巨大伤害。他下定决心要学航空相关专业,考入了北京航空学院(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毕业后,戚发轫被分配到国防部工作,这里有中国为研制导弹和火箭成立的第一个研究机构。
1962年,戚发轫亲历了我国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东风二号的发射失败。当时,戚发轫是最基层的工程组长。“我就在现场,心里特别难受,感觉对不起国家。”
失败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没有做充分地面试验,就不能上天。”
遵循这一原则,此后,戚发轫作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和团队一道,为东方红一号卫星做了充足的地面试验。戚发轫回忆,当时中国没有低温试验室,他们就在海军冷库里做试验。“夏天穿着大棉袄、塑料鞋,出来以后塑料鞋都冻裂了。”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5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立项,戚发轫被任命为神舟飞船的首任总设计师。此时,他59岁,距离退休只有一年。戚发轫犹豫了很久,最终接下了任务。“不只我,其他几个副总师跟我年龄差不多,所以就是一些老同志带着一些年轻的同志干这件事。”
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到神舟四号飞船,凡是能被预想出来的“万一”,戚发轫都要求设计人员千方百计去发现、去寻找。
在4次无人飞船发射成功后,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将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是戚发轫在发射任务书上确认签字。
戚发轫说,自己一生受到过很多奖励,但是在他心中最高的奖励是杨利伟的一句话:“中国的飞船真棒!”
戚发轫说:“我这60多年的体会就是,你要发展,要强大,只能靠自己,不能靠别人。”
从1957年加入航天队伍,60多年来,戚发轫参与并见证了中国航天的许多重要时刻。2022年,我国将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89岁高龄的戚发轫仍密切关注着中国航天的发展。谈起爱国与自己热爱的事业,他说:“爱国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能把你的精力、学问、时间献给国家和事业,就是爱国。”
戚发轫之所以在我国航天领域不断奋斗60余年,正是因为在国家屈辱的经历中愈加坚定的爱国初心始终未变。
回望百年,一代代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放眼未来,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更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